如果你讀過聖經就知道,開篇第一章是創世紀,描述了一個宏偉的世界觀,告訴你這個宇宙建立的法則是什麼,這個世界的本質真相是什麼?聖經裡開篇上帝就在宣說,我是你的神!

而對比之下,佛教的創始人釋迦摩尼,在放棄王子優越生活後,獨自去野外尋求解脫之道,終於在菩提樹下證悟後,開口宣說教義的第一篇章並沒有講任何關於宇宙本質真相的內容,只是指出了和每一個人都直接相關的體驗──這是苦以及如何滅苦。雖然聽起來沒有那麼酷炫和高大上,但是它更像一個渡河的小船,可以把你帶到一個更好的境地。

佛教後期的發展已經慢慢演變成一個龐大的哲學系統,很多人都被繁複的概念搞得頭昏腦脹,而佛陀最直接、最具有現實意義、最迫切的教義正在被他的弟子們慢慢放在了角落。

主頁君今天給各位小夥伴推薦坦尼沙羅尊者的這篇文章(原文標題為First thing first 首要的事),能夠很好的幫助我們更好的把握什麼是最重要的教導,以及理清了一些認識的誤區。最後感謝翻譯並推薦此文的法心尊者。

如果你讓那些熟悉佛教的人指出佛法最重要的兩個教導,他們應該會說空性與四聖諦。若你更進一步的請他們在此二者中選擇一個最核心的原則,他們興許會遲疑,但大多數人會將空性置於優先地位,理由是四聖諦可用來對治心理問題,空性卻直指事物的本質。

事情並非一向如此。佛陀本人給了四聖諦更高的地位,瞭解其原因尤其重要。

佛陀公式化他的教導,他說他只教導兩件事──苦與苦的止息(中部22;相應部22.86)。將之展開便是四聖諦,苦的定義──執取,苦因──無明與渴愛,苦的止息源自於苦因的斷除,以及導向苦滅的滅苦之道。因為滅苦之道的修習也包含了欲望的成分──正精進所含有的欲望,使禪修者為超越苦而善巧的行動,四聖諦同樣源自於佛陀的一個重要的對自身經驗的觀察:除涅槃以外,一切諸法都以欲望為其根源(增支部10.58)。人們並不只是其經驗的被動接受者,他們的欲望促使他們成為經驗的塑造者。四聖諦暗示了調整欲望使之善巧的修行措施,讓欲望成為導向苦滅的助緣,而不是苦的起因。

至於空性,佛陀只提及了寥寥數語,但空性的定義(相應部35.85)卻與佛陀經常提及的另一個教導密切相關。那就是被廣泛熟知的三特相(三法印)的教導,只是佛陀本人並不稱其為三特相,而是三辨識:無常的辨識,苦的辨識以及無我的辨識。當他闡釋此三種辨識的時候,他說如果你以無常的角度看待造作的事物──一切事物都依其因緣而造作,你同時也會看到它們是苦,而因為他們是苦的,所以不應將其當成我或我的。

他教導此三辨識的目的在於將它們用於苦與苦因,從而培養對貪愛執取的目標以及貪愛執取本身的淡然。這樣一來,三辨識的職責就在於協助四聖諦:遍知苦,斷除苦因,修習滅苦之道從而證知苦的滅盡。換言之,四聖諦與其職責提供了三辨識的內涵,也定義了它們在修行中的角色。

然而,經歷了時間的長河,三辨識被稱為三特相的同時,它們也演變成了另外兩種形式。首先,它們變成了一種形而上學的理論用以定義事物的本質:因為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所以一切都沒有自性,因而也都是無我的。第二,因為此三特相被定義成了究竟的真理,所以他們變成了四聖諦得以成立的根本原因。

這種角色的轉換使得四聖諦也同樣被曲解。即便佛陀將苦定義為一切形式的執取──即便是對涅槃(在禪修者達到開悟的第一階段時證得的不生不滅的境地)本身的執取,現如今,執取與苦之間的關係卻被詮釋為:因為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所以將無常的事物看成恒常不變的並對其產生執取導致了悲傷與失望。

而貪愛的根本原因──無明,儘管佛陀將其定義為不了知四聖諦,現如今卻被定義為不了知三特相(三法印)。人們因不了知事物的無我、無自性的真相而貪愛執取。如果他們可以直接的親身體證這個真相──這已經變成了正念禪修的目標──他們就不會再執取,從而止息苦。

如上所述,三特相內在含義的轉變,使其地位提升到了四聖諦之上並主導了當今的主流佛教。一般來說,當寫作者提及正見──佛陀將其定義為以四聖諦的模式觀照事物的時候,話鋒會馬上從四聖諦轉換到三特相,以此來解釋執取如何苦。執取不再直接等同於苦本身,而是因其將無常、無自性的事物看作恒常不變的導致了苦。

即使是那些不承認四聖諦的真實性的老師──他們的理由是,因為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所以沒有什麼無處不在的、適合所有人的真理──依然將無常的原則視為精准的解讀事物本質的究竟真理而接受它。

由於這些見解對於現代文化的滲透,無論佛教徒還是非佛教徒,都使得人們對於佛陀關於執取的教導有了四種廣泛的認識,以及如何最有效的避免執著從而止息苦。

1.因為沒有自我,也就沒有控制者。人們本質上是經驗的被動接受者,而他們之所以受苦,是因為他們執著的認為他可以抵制或控制變化的事物。

2.執取意味著固執的認為某事物是恒常的,因此,只要你明白事物都是無常的,你就可以在它們出現的瞬間短暫的擁抱它們並不對其產生執取。如果你在擁抱它們的同時充分的認識到你必須放手並擁抱接下來出現的任何事物,你就不會受苦。只要你完全沉浸在當下並且對未來不抱有任何期望,你就會感覺良好。

3.執取源自於錯誤的見解──認為有一種長久的幸福。但因為一切事物都是轉瞬即逝的,根本不會有什麼長久的幸福。快樂與痛苦一樣都是來來去去。當你能接受這一事實,你就可以敞開心扉,接受無執取、平等心和接受一切的寬廣智慧,因為你對生命中稍縱即逝的事物不再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

以上三種見解經常被比喻為一個流暢的舞者,快樂的回應著由樂手所掌控的音樂,並輕鬆愉快的交換著舞伴。

最近的一本暢銷書(主頁君維安注釋:指的是《人類簡史》)用了幾頁的篇幅講述了佛教的歷史地位,書中以另一種比喻闡述了佛教徒對於苦的這三種見解:你坐在海邊,看著海浪湧來,如果你竟然蠢到企圖抓住“好的”海浪並使之恒常不變,以及試圖推開“不好的”海浪,你就會受苦。但是如果你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海浪就只是海浪,來來去去且永不停息,你完全沒辦法使其停止或逗留,你就可以平靜的看著它們,全然的,如其本然的接受它們。

4.第四種廣泛傳播的關於佛教對於執取的立場的見解,與以上三種息息相關: 執取意味著堅持固定的見解。如果你對於對與錯、或者事物應該如何、甚至於對於佛陀的教導應該如何解讀有任何預設的觀點的話,你就會受苦。但如果你能夠放下成見,並接受“對與錯”與其他一切事物都在不斷變化的話,你就會感覺良好。

我最近看到一個視頻,一位元法國的佛教學者解釋這個原則: 當一位女學員請他詮釋關於無常教導的實際應用的時候,他說:“那意味著,我們必須接受,我今天對你的愛,不同於昨天”。

有人認為,這三種對佛陀關於執取的教導的解讀並沒有宣揚一種不健康的消極態度,理由是如果你完全的活在當下而沒有執著,你就能夠更積極並富有創造性的應對變化。但是在他們所描繪的關於生活和我們作為人類能夠找到的幸福的可能性的圖景中,依然存有一些內在的失敗主義因素。它們使我們無法躲避潮流的不可預測性以及伴侶自以為是的背叛。只有在這狹隘的可能性中,我們不執著的創造力才能勉力維持一點平靜。

當我們將上面這些見解與佛陀關於執取與停止執取的真實教導相比較,將三特相還原其本來面目──三辨識,並將四聖諦回歸其應有的地位──作為三辨識的基礎,我們不僅會看到當代主流的關於佛陀教法的解讀與佛陀真實教法之間的巨大差異,而且還會發現這些主流的解讀所能提供的幸福的可能性是多麼的貧乏。

首先,“執取”的巴利語原詞upādāna中,可以發現很多內容。除執取之外,它也包含了給養和獲取給養的行為本身。換句話說就是食物與獲取食物。獲取和苦之間的聯繫是佛陀最具價值和革命性的洞見之一,因為它是如此反直覺,同時作用又如此之大。

通常,我們的身體與精神都在獲取的過程中體會到了非常多的快樂,所以我們通過“獲取”外部的世界以及我們周圍的人來定義我們自己。只有佛陀的智慧才能夠看到“獲取”本身所蘊含的苦,而所有的苦都是獲取的一種。事實上我們抓取變動的事物所導致的苦,只不過是在“時刻都在索取”的感覺本身所包含的痛苦之上又加了一層而已。

就像我們進食的時候並不會將食物假想為恒常不變的一樣,對事物的執著並不一定意味著我們將其假想成恒常不變的。每當我們感到通過努力的執取得到了某種形式的滿足感,我們就會緊緊抓住不放,不論其是常或無常。我們執取是因為那些被我們執取的事物會給我們帶來快樂(相應部22.60)。當我們找不到我們執取的事物時,饑餓感將促使我們抓取那些我們可以獲得的事物。因此,擁抱當下的事物同樣被視為執著,即使我們熟練的從一個變換的所緣跳躍到另一個,這也僅僅意味著我們在接連不斷的執取,在每一個經過的事物上面咬一小口。我們依然會因不停的找尋新的目標而受苦。

這就是為什麼對無常的真理保持連續不斷的關注並不足以解決苦的問題。若要真正的解決苦,我們就需要徹底的改變“獲取”的行為習慣,這樣我們就可以讓心強大到不需要“獲取”的地步。

這需要雙管齊下的策略:(a)認識到我們通常的獲取模式的弊端,(b)與此同時,給心提供更好的食物直到它強大到無需抓取任何目標。

三辨識在策略的第一個方面發揮其作用,首先你講其應用於那些你可能會貪愛執取的事物之上,從而發現抓取這些事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遠遠大於它們帶來的利益。你要專注於它們所帶來的快樂的不穩定程度,又因其不穩定的特質,試圖沉醉於其中的努力就導致了苦。當你發現它帶來的快樂不值得你努力執取時,你領悟到它不值得被看作我或我的。他是非我的,也可以說,不應被看作“我”。這樣一來,無我的認知就不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斷言,而是一種價值評判──通過努力抓取外部事物來定義“自我”是不划算的。

然而,這種分析只在你的心有更好的給養的時候才起作用。不然你很快就會回到你過往的行為模式中。沒有人僅僅因意識到食物與胃是無常的而停止進食。

這就是該策略的第二個方面發揮作用的時候。你培養八正道作為過渡期的所緣,尤其是以正定所帶來的喜和輕安作為你的臨時給養(增支部7.63),當八正道被完全的發展,它將全然的打開另一個維度:涅槃,一種超越時間、空間、超越一切感官的幸福。

但因為心是如此習慣於獲取,當它第一次觸及涅槃的時候,它就試圖去抓取它,這就把涅槃的體驗變成了一種事物,一個心的所緣。這種抓取本身當然也是究竟解脫的障礙。這就將是“無我”的辨識再次發揮作用的時候,用來對治這最後的執取──對涅槃的執取。即使涅槃本身即不是苦的也不是無常的,但是對它的執取一樣會導致苦。所以“無我”的辨識需要應用於此,用以去除這解脫途中的最後的阻礙。當這辨識完成了它的工作,“無我”被放置一邊,就像其他的一切也都被放下了一樣,心從貪愛中徹底解脫出來,達到了究竟的解脫。

這種解脫的傳統比喻是,一個人藉由乘坐八正道的小船渡過了瀑流並站在對岸堅實的地面上,脫離了浪花與水流的威脅,他徹底的解脫了──比這比喻所能表達的更加徹底。站在河岸上並不能讓你從饑餓感中解脫出來,所以這個比喻只是一個象徵,但每一個經歷過的人都確信,某種程度上,你可以稱之為一種境地,一種沒有需求感,因此也就不再需要貪愛的境地。

如果你將這個比喻與坐在海邊的人的比喻做比較,我們會發現,相對於以四聖諦為基礎來詮釋三辨識,以三特相為基礎理解四聖諦所能帶來的幸福有多大的局限性。

首先,佛陀所描繪的渡河的比喻並沒有給水中的浪花貼上好與壞的標籤。瀑流本就是不好的,而只有當你超越它的時候你才能獲得生命中的終極美好。

第二,不同於坐在海邊,看著那讓你無法掌控的大海的比喻,佛陀給出的比喻表示:你可以有所行動從而抵達彼岸。你有內在的力量推動你跟隨四聖諦的職責,培養能夠帶你到對岸的八正道。像他說的那樣,智慧始於該問題“當我做出什麼樣的行為,會帶來長久的利益與幸福?”(中部135)。這裡的智慧在於認識到有一種相對於短期的幸福更加可取的長久的幸福,而它並不取決於你無法控制的因素,而是取決於你可以訓練自己去做的行為。這種智慧與所謂的順從的平靜和降低期望值的“智慧”相去甚遠。它重視你對長久幸福的期望,並展示了如何真正的發現它。

第三,只有當你的財富足以支付酒店、他人為你提供的食物、飲料及處所的時候,坐在海邊看浪花才會是舒適且愉快的。否則你就不得不自力更生的尋找這些東西。而且即使是住在度假酒店,你也依然有被海嘯和颱風吹走的危險。

這個渡河的比喻同時也提出了一個觀點,所有固定的見解都應該被拋棄。在經典裡對於這個比喻的解讀中(相應部35.197),有四種瀑流──欲瀑流、有瀑流、見瀑流、無明瀑流,而八正道也包含了正見。雖說渡河的小船在到達對岸後就應該被拋棄,但在你渡河的時候你還是必須緊緊抓住它,不然你就會被水流卷走。

這個比喻中包含的一個悖論很少被提及。正見──以四聖諦的模式來觀察事物,也是被用來渡河的小船的一部分。在佛陀看來,只有四聖諦的正見可以帶領你渡過瀑流並把你送到安全的彼岸。

因為它一直都是真實且密切相關的,所以它才可以帶你渡河。文化的改變也許會影響你貪求的事物,但是貪求的習性作為內在的需求和痛苦之間的連接,並不會有所轉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正見不會有所改變。它永遠不會被其他對苦的更有效的理解而取代。

同時,它也總是密切相關的,因為四聖諦的框架可以被應用於你修行的每一個階段所做的每一個抉擇。這使它與三特相的原則相矛盾,因為佛陀指出它們總是真實的(增支部3.137),但他們並不總是相關的(中部136)。比方說,假如你將所有行為的結果,無論其善巧與否,都看作無常、苦、無我的,他就會使你放棄你調整身口意的行為使之善巧所付出的努力。

除了總是真實的且相關的之外,正見也是負責任的。它提供了可靠的指導,讓我們為心提供良好的外緣並拒絕不好的外緣。正如佛陀所說,任何老師的教導,如果不能給出可靠的指導方針來指出什麼是善的什麼是不善的,都等於背棄了作為老師對學生的主要職責。那個佛教學者給學員的答覆展示了拋棄了正見的教導可以是多麼的不負責任,而那個女學員看著他的眼神顯示了她從中一無所獲。

當正見負責任的將你帶到河的對岸之後,它還可以將你送到更遠的海岸,因為它自帶了超越自身的種子,而當你發展它們,它們就會把你送到更好的境地(增支部10.93)。

正見使你專注於心為自己製造苦的習氣來達到這個目標,同時鼓勵你在感受到苦的時候,放棄那些製造苦的習氣。在開始階段,這包含了對正見的執取,將其作為一個工具,撬動心對最主要的苦因的執著。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正定的提升,你的心裡需求也變得越發精細,你對細微的苦的成因也越來越敏感。於是你觀察到並且捨斷它們,直到最終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通過發展八正道來捨斷了。這時,正見鼓勵你把注意力轉向對正見本身的執著與抓取。當你可以捨斷它時,心不會再執取任何東西了,它解脫了。

那種應該捨斷一切固定見解的說辭,並沒有帶來這種動力。它沒有提供任何決定什麼應做什麼不應做的理由。就正見本身而言,它可以作為貪愛執取的目標,就像其他固執的見解一樣。但如果你決定拋棄它,無論出於何種原因,都不會帶給你任何好處。這將使你不知道如何選擇更好的事物,其後果就是你會開始執著任何吸引人的觀點。你依然困在水流中,盲目抓取著水流上的漂浮物並任由浪潮將你卷走。

這就是為什麼務必要記住,在離苦的修行過程中,必須始終把四聖諦放在第一位。它為八正道的其他環節提供指導,決定了佛陀所有其他教導在修行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空性與三辨識。所以,相較於把你置於空曠的海灘並忽悠你使你感到滿意,四聖諦會帶你超越一切瀑流,一路指引你到達究竟的解脫。

 

 

 

 

 

 

 

 

 

 

 

 

 

 

文章來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U4Njc0OA==&mid=2650991165&idx=1&sn=b81cbe08c2ab0f9eed1b7c565f7ac260&chksm=8b5b94aebc2c1db8d6f19e7d7d930c4e270f1ed227778804f9e3b406a84fa3dc94727c9a9a71&scene=21#wechat_redire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