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__8404994.jpg

 

                         S__8404996.jpg

 

這段時間除了養病之外,一直忙於《法句經》手抄本的編輯部分。擔任編輯其實是一個很沈重的工作,因為要承擔整本作品的成敗。

最近我們在為封面設計部分傷腦筋,非常非常的感恩,我遇到一位相當優質的美編願意配合我們的需求,設計出我們最想要的作品出來。

其實美編設計那張天使的封面,確實符合我們整個製作的緣起,但是使用天使的圖案太過具像,讓人容易混淆,《法句經》到底是佛教還是基督教的產物,因此為了不想模糊焦點,還是決定捨棄。

上面是我們在群組討論的截圖,看到美編說出那兩句話...「其實師父本來做事就不怕人說話批評」及「如果覺得是對的就堅持,一向是師父的風格」,看到這兩句的當下,不禁讓我會心一笑,這美編也太了解我了吧!哈哈~~

突然也讓我想到鍾明軒這國際美人了,其實在總統大選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這位網紅,是連續兩個人跟我推薦要看他的影片,才透過影片知道此人,看完影片後不得不說,我覺得他的抗壓性蠻強的,值得向他學習^^~我也是費了一番努力,才走過酸民們的流言蜚語,重新站起來的~~

言歸正傳,這篇是想讓大家知道這手抄本的緣起,緣起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我為什麼想製作該手抄本,及我提及的那對母女讀完《法句經》後,有些什麼受益,並因此想抄寫法句的描述。

我們希望此手抄本,能利益更多正在受苦的眾生,幫助他們飛越生命中的困頓,找到提升的力量;同時也希望有心參與助印者,能理解我們為何製作此手抄本,一起培育這智慧的福田,使更多人能受益。

如果閱讀完此篇文,您也想參與助印的善行,歡迎您私訊我,我LINE的ID是:smz20121215,臉書帳號是「高菩提」,隨喜歡迎大家的加入,一起種植布施波羅蜜及智慧波羅蜜的種子,期望我們未來能因此善行感得善果。

以下為兩篇緣起內容...

《法句經》手抄本發行之緣起~

 

筆者做完《真理的寶藏》——法句經後,即思考是否也該發行《法 句經》手抄本,協助大家將法句背誦於心,但當時因緣不具足,便將此事擱置。

 

今年第一位因為腸病毒往生的孩子~飛,剛好是筆者認識的孩子, 這場突然來的意外,讓這家庭所有成員全都措手不及,筆者後續在協助 他們的過程中,引用了許多法句及其故事,協助他們了解,生命的無常、 苦、無我性。這些法句故事,主要開示人生的現實體驗,每一句、每一 偈都發出智慧的光芒,因此飛媽每晚都讀《真理的寶藏》——法句經, 後來飛的姐姐也開始每晚跟著飛媽一起閱讀及反思,透過這些學習,她們明白生命本是無常,並開始練習活在當下,同時也逐漸走出傷痛。

 

後來飛的姐姐——一個五年級的小女孩——張以柔小朋友,她透過 飛媽來詢問筆者,為什麼沒有《法句經》的手抄本可以寫 ? 於是激起 筆者的 動力,想製作該手抄本,期望能幫助更多的孩子、及所有歷經生命之苦的大眾,願意開始學習法句。

 

佛陀充滿智慧的法句,是最好的解藥,能緩解我們內心的痛苦,希 望大家在抄寫的過程中,也練習觀察「心」,因為當心在善法中,便遠 離了惡法。能時時刻刻看好自己的心,了解自己的思維與行動的人,才 可能自救於罪惡深淵。

 

感謝廖婉如、黃祺堯居士協助校對。

 

*****

 

緣起於苦難~廖婉如

 

一個活蹦亂跳健康的孩子,竟因腸痛毒併發症在三天內驟逝。失去飛飛, 讓人連呼吸都痛,幾乎窒息。不斷地糾結著:「我覺得我應該能阻止死亡的發生。」迷信著一個不合理的念頭:「父母永遠都可以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起初,強烈的內疚感霸佔整個心頭——因那些說過的事情,或沒說過的 事情,而感到內疚;因回想日常的親子相處,而感到內疚。開始想像,這是 自己過去的「罪過」的懲罰;甚至因哀傷而感到內疚,懷疑自己的哀傷是否 太強烈,又或是不夠強烈。繼之而起的孤獨、悲傷、想念、焦慮和無助......, 種種情緒取代所有理智。在悲慟中難以集中注意力,關於飛飛的畫面像洪水 一樣洶湧而至。行為表現也變得無精打采,每天都在做一些一成不變的事情, 只是為了填補空缺,迴避痛苦。

 

孩子的去世是創傷性的,它打碎了原本對未來的設想,質疑自己的信念, 試圖尋找那些無法回答的問題的答案。直到讀了法句經第 288 偈:

父子與親戚,莫能為救護。彼為死所制,非親族能救。

 

是啊!任何人都免不了一死,當死亡降臨時,沒有人能從死神手中拯救 父母、子女和親戚。成年或少年,智者或愚者都免不了一死。這不就是生命 的自然現象?

 

《法句經》不是信仰,是生活的智慧,是真理的寶藏。那些不解的問題, 慢慢有了解答。找到生命本質的意義後,悲慟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面對傷 痛的力量。飛飛過世,不只對父母是一種打擊,對手足也是。帶著 10 歲的女 兒一起讀誦《法句經》,抄寫法句,並加入生活中的反思。一起回想飛飛帶 給我們的美好,一起訴說對飛飛的思念,一起適應不再有飛飛的新生活模式。 這樣的過程,療癒了彼此曾受過的傷,曾起過不好的念想。讓經書不再只是 經典,而是讓經典成為體悟生命的經驗,這無疑是最棒的生命教育。

 

讀誦、抄寫《法句經》成為每日與女兒最溫暖的親子時光,分享彼此對 法句的感受,這就是活在當下的具體實踐。得到佛陀的智慧後,從失去飛飛 的窒息感漸漸消逝,開始能像過去一樣正常呼吸。原來,每個生命的結束都 有其意義:飛飛逝去的,是外在形式;留下的,是真理的寶藏。

 

人生有苦難,有重擔,但這些都是有意義的——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