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9:請問尊者,看到比丘尊者犯戒時,我們在家人可以規勸他嗎?
答:在家人看到或得知比丘犯戒時,並非一定不能規勸,但大家應該考慮到幾個問題。
佛陀在《中部‧鋸喻經》(Kakacūpamasuttaṃ)教導說:諸比丘,當其他人在對你們說話、規勸或指責(vadamānā)時,可能會用五種說話的方式來講說:以適當時機或以不適當時機、以真實或以不真實、以柔和或以粗暴、以具有利益或以不具有利益、以慈心或以瞋心。(即使對方以不實來指控你們,)諸比丘,你們應如此學:「我們的心將不改變,我們的心將不受影響,我們將不說粗惡語,我們將悲愍、利益他人,我們將安住於慈心而不生氣。而且我們將住於以慈俱心遍滿那個人後,以他為所緣,住於以慈俱心、寬廣心、廣大心、無量心、無怨心、無瞋惡心遍滿整個世間。」諸比丘,你們應如此學 !
雖然佛陀如此教導比丘,而且在《慈經》也教導比丘應該「易受勸(suvaco)」;但事實上,由於比丘被定位為尊長,長期被信眾抬舉與尊崇,所以不僅能聽得進在家人規勸的比丘不多,而且心性堪忍且修養好的比丘也不是那麼多。請考慮到這個事實!」
佛陀在《律藏》開示說:「優婆離,當比丘想要責備他人時,應該自己現起五法後才指責他人:1.我將以適時來勸告而非不適時;2.我將以真實來勸告而非不真實;3.我將以柔和來勸告而非粗暴;4.我將以具有利益來勸告而非不具有利益;5.我將以慈心來勸告而非以瞋心。 」
佛陀是如此地具有大智慧,當我們看到別人有過失時,如果能先檢視自己,看時機對不對,是不是真實的情況,自己是不是以柔和的語詞、溫柔的態度來規勸,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利益對方,自己是不是出於慈心、悲愍心來勸對方,如果我們真的能先檢視自己,再來規勸對方,就能減少很多紛爭,不是嗎?
所以在家人若真的想要規勸比丘,必須謹慎,應該思考自己是否做到以下幾點──
1.自己對佛法僧三寶深具信心、五戒持守清淨:如果自己對佛法僧三寶沒有深切的信仰,連五戒都持守不好,沒有應有的德行,如何糾舉比丘,如何使人信服呢!
2.自己規勸對方的心態正確:當你看到那個比丘的過失時,是否考慮到自己這麼做的動機是什麼?到底是為了整個佛教的聲譽,還是為了正法久住,或者只是自己看不順眼。若你的動機純正,心念上只是為了維護正法律,為了佛陀正法久住,那你去出言相勸,不但理由正當,而且能減少不必要的是非。
3.規勸的時機適當、場所正確:如果真的要規勸,時機應該適當,場所必須正確,例如應該在非公開場合,私下委婉地告知,如此對方才容易接受;否則,例如在大眾廣庭之下規勸他,有可能因為對方面子掛不住、下不了台階而生氣或翻臉,不僅沒有接受你的規勸,反而使你多樹立了一個敵人。
4.確認規勸的內容屬實:由於比丘的戒律非常繁多且微細,即使比丘終其一生致力研究也不容易完全瞭解,何況身為局外人的在家居士。因為有些比丘戒看起來似乎違犯,但也有可能並非如此。所以當你要規勸時,應該先確認對方犯戒的內容是否屬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紛爭或是非,讓你自己下不了台階。
5.規勸時語氣溫和婉轉、不粗暴:你所規勸的對象是被認為貴為尊上的比丘,如果規勸時語氣不溫和婉轉,若再加上你以粗暴的語氣來質疑對方,不僅對方不容易接受,而且容易發生紛爭或是非。
6.自己的規勸真的出於想要利益對方:如果你看到那個比丘的過失,想要對方好,想要利益對方,那你在規勸時就會審慎,會考慮到如何開口,如何規勸,什麼樣的場合或時機比較適當,如此一來,不但自己沒有過失,而且對方比較容易接受你的規勸。
7.自己的規勸真的出於慈心或悲愍心:許多人在看到別人的過失而想要規勸或指責時,通常會帶有幾分傲慢和瞋心,若再加上對方為自己辯解,很可能因此發生爭執、爭辯或不和。所以在想要規勸對方時,若能以願對方平安喜樂的慈心為出發點來出口相勸,由於自己的心是帶有慈心的,是柔和的,不僅對方比較容易接受你的規勸,而且也比較不會發生紛爭或是非。
或許你會想說,要做到這麼多項目,實在不是那麼容易;但如果自己做到了,對方還不接受,那該怎麼辦?
你應該想想,要改變自己的觀念和行為,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嗎?並不容易。因此,不要急於想要改變別人,而是應該先改變自己。
如果對方不聽也不改,自己跟他保持距離就好了,不需要因此得罪人或與他結成仇敵。默默地祝福他平安喜樂即可。
其實若比丘犯戒或言行上有所過失,糾舉該比丘的錯誤並使僧團清淨是比丘們自己的任務,在家人主要的工作是外護,應儘量避免干涉僧團事務或涉及其中是非。當僧團無力處理而需要在家人從中協助
《護僧須知》
覓寂比丘 編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