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6-04 上午8.22.04.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貪嗔痴三毒中,直接最毒的就是這個瞋。它的毒性最強,如果不捨掉它的話,我們的身心就一直在中毒,我們的修行就不可能修上去的。

無瞋不是說沒有瞋,不是說你原來有瞋,現在這個瞋沒了,不是這樣的。無瞋是一個獨立的心的素質,無瞋心所是一個獨立的心所。它們兩個不是一個東西,是兩個獨立的心的素質。 

 

一個人的瞋心所一定要斷除。為什麼呢?這種心的素質除了傷害自他,毫無用處,一點用處都沒有。

 

慈是無瞋心所的高級階段。

 

無瞋就是不對抗,它面對所緣都是接受的,面對所緣能夠隨順。

 

要修習捨心。當修習捨心時,凡嫌惡將會斷除。

 

當我們對一個有情生氣的時候,修不起慈心的時候,你要從過去、現在、未來,去看他的優點。

 

 

 

 

 

雲端起觀- 51  

各位賢友好,我們開始今天的課程。 

昨天我們學習了嗔,嗔心所的特相、作用和現起,今天我們把它的近因學完。昨天也佈置了作業,讓大家回憶一生當中最大的一次生嗔心的經歷,交作業的人不多,往事不堪回首,是嗎?()很大的一次嗔心一般都會給我們的身心留下很多破壞,要去把它處理掉。如果你已經處理完了,當然是很好。身心的破壞都會有的,要把它處理掉。我們昨天特別提到,為了大家容易學習每一個心所,我們一路下來有很多心所的特點要把握。 

我們說嗔就是破壞,搞破壞,很容易記。在所有的心所裡面,嗔是最沒用的,它是最壞的一種素質。它除了搞破壞,一無是處。破壞什麼?破壞自己的身體,破壞自己的心,破壞他人的身體,破壞他人的心,破壞所有人的身體和心,破壞這個地球,破壞我們的生存環境,破壞所有的植物、動物,就是破壞,它就是幹這個事。 

每一個都可以總結一下,自己要去總結。比如說貪,貪就是黏著,怎麼黏呢?就是你把它拿掉以後感覺像刮掉一塊肉,這很容易記。欲是什麼?欲是想要,就是它本身有那種動力,想要。 

嗔的近因是什麼?嗔的近因在帕奧西亞多的《智慧之光》裡有很詳細的描述,大概有三大類。 

第一類,我們稱為很普通的、很平常的,大家都能夠觀察到的九種或者十種嗔怒事。 

九種或者十種嗔怒事,其實就是三類。哪三類呢

前三種,是對自己的。 

就是某人在過去、現在、未來做了對不起我的事。當想到「過去他曾經做了對我不利的事」時感到生氣,當想到「現在他對我正在做對我不利的事」時感到生氣,當想到「他未來可能將會對我做不利於我的事」時感到生氣。 

「過去他曾經對我做了不利的事」,很生氣,「我記它一輩子。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生生世世都跟你沒完」,過去做了不利於他的事, 他一直記著到現在,一直氣著,這樣中第二支箭、第三支箭、第四支箭,時不時地把那支箭往自己的心窩裡面插一插。我們講說,把一團 狗屎撿回來放進口袋里幾十年都不扔掉,就是這樣。 

「現在他正在做對我不利的事」,你感到生氣。但他現在是不是在做對你不利的事呢?大家都知道,其實是你的想蘊導致你很生氣。 

「未來他將會對我做不利的事」,要防患於未然,現在就提前先生氣。 

還有三種是對自己的親人的。 

當想到「過去他曾經對我親愛的人做這個不利的事」時,感到生氣; 當想到「現在他正在做對我親愛的人不利的事」時,感到生氣;當想到「未來可能或將會對我親愛的人做不利的事」時,感到生氣。 

前面三種是對自己的,這裡的三種是對我們自己親愛的人。為父報仇,為自己的親人報仇,為我們的民族報仇,諸如此類的各種。日常生活當中還有很多,比如為朋友兩肋插刀。 

第三組的三種,當想到「過去他曾經利益過我的敵人,幫我的敵人,幫我的對手」時,感到生氣;當想到「他現在正在利益我的敵人」時,感到生氣;當想到「未來他會利益我的敵人」時,感到生氣。 

所謂的敵人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對手,比如,我是我這一個圈子的,我是我這一派的,我是這個黨派的,我是我的老師的學生,我們是這個觀點的,我是大乘的,你是小乘的,我是中觀的,你是唯識的,各個宗派的,然後互相生氣。 

第十種是毫無理由地莫名其妙地生氣。對不應生氣之事感到生氣,無理地生氣。莫名其妙的,比如起床氣,早上一起來,一醒過來就覺得悶悶不樂,很難受,沒有任何人惹你,這就是毫無理由的生氣。 

《義注》裡提及嗔行者就是這樣,比如說:雨下多了,感到生氣; 沒有下雨,感到生氣;天氣太熱,感到生氣;天氣不熱,感到生氣; 刮風了,感到生氣;沒有風,感到生氣;由於不想掃地,對掉在地上的樹葉感到生氣;由於風太大,使自己不能整齊地穿袈裟感到生氣; 由於不小心踢到樹樁跌倒了,感到生氣;不小心踢到小石頭了,也感到生氣。這些雖然說是毫無理由,其實還是有理由的。有這麼多理由: 下雨、天氣太熱、刮大風等外在的理由。 

《義注》裡面還有很多沒有提到的,就是莫名其妙的生氣,壓根跟別人和外在的東西毫無關係。早上一起來,你就是覺得難受、不舒服,這種生氣,這是困擾性的煩惱冒起來。這跟身體狀態或沒有睡飽, 

是有關係的。有的人睡飽了,也莫名其妙地生氣。 

《根本復注》裡又提到了另外九種無理由的生氣。是什麼呢

當想到「過去他根本沒有利益我,他曾經沒有幫過我」時,感到生氣;當想到「他現在沒有利益我」時,感到生氣;當想到「未來他不會利益我」時,感到生氣。 

當想到「過去他不曾利益過我親愛的人」時,感到生氣;當想到「現在他沒有利益到我親愛的人」時,感到生氣;當想到「未來他不會利益 我親愛的人」時,感到生氣。 

當他想到「過去不曾導致我的敵人遭受損失」時,感到生氣;當想到「現在他沒有令我的敵人遭受損失」時,感到生氣;當想到「未來他不 會令我的敵人遭受損失」時,感到生氣。 

這個怎麼理解呢?「過去他不曾利益我」,比如說,在一個圈子裡面,在一個單位裡面,那個人從來沒幫你說過話,就會讓你看著不順眼,跟你不親近。現在他也不會幫你說話,未來他肯定也不會,我們都不會跟這種人打交道。或者,你聽你的家人、你親愛的人在聊,說 「某某人相處這麼長時間了,從來沒有為我說一句好話」,你會跟著一起生氣,同仇敵愾,「這個人跟我們家不親,現在沒有利益,未來沒有利益」。第七八九就更無釐頭了,「過去他不曾導致我的敵人遭受損失」,比如,你在和別人打仗的時候,他在邊上看著,那就不對,他應該幫你一起動手你才會喜歡。這是我們經常會觀察到的,我們自己的內心都能對得上的。所以,生氣是非常容易的。 

我們開始講貪的時候,很多人說覺得自己經常都很貪。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其實貪的東西不多。為什麼呢?貪的東西一定有樂,它才會讓你貪。或者它能夠讓你感覺享樂,才會讓你貪。其實對我們人道來講,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憂受,憂受居多,有憂受就是嗔。雖然沒有狂怒,但是悶悶不樂。為什麼悶悶不樂呢?因為不圓滿,你的生命不圓滿,就是感覺不如意,不會讓你有特別爽的這種感覺,所以還是憂受居多。 

對於緣起,大家以後可以自己去觀察,或者你也可以和別人交流。 修過緣起的人都有這樣一個感覺,就是色界天的天人,擁有清淨的快樂,他們整個生命都是很清淨的快樂。欲界天的天人擁有的是五欲的樂,欲樂非常強,但他們的整個生命相續流也都是充滿光明的。畜生 界基本上都是痴,它們的心流基本上都充滿著痴。地獄界,都是苦,身體的苦受,非常強的身體的苦受。畜生界除了被天敵攻擊或遭受災 害,更多的是不苦不樂,它們根本搞不明白。人道,充滿憂受。人界的特點就是憂受,就是說人在一生當中,憂懼瞋相應的心流居多,很多。所以我們不要小看這個嗔怒事,它是我們生命當中最主要的心路。 

這三大類嗔怒事是可以導致我們生氣的,大家接下來對一對,我們對自己、對身邊的人是不是有這樣的習慣。那這樣的習慣背後的稻草人是什麼?我們講想心所的時候提到,我們背後的稻草人是什麼? 要把它拆了,你不把它拆了,這些嗔怒事會一直陪伴你的。這些就是瞋的近因。 

對於嗔怒,在《義注》裡面有一個比喻,把它比喻成什麼呢? 了毒的腐尿液。佛陀時代,比庫常用的一種藥叫腐尿藥。腐尿藥治什麼呢?用牛的尿去泡橄欖果,可以治 99 種病。大家在緬甸托缽的時候,經常會遇到桌上擺一大盆牛尿橄欖果。它聞起來很臭,但是真的治病,特別對胃腸的毛病是很有效的。但摻了有毒素的腐尿藥,就很麻煩。 

在佛陀時代,藥物是很難找的,一般的比庫都是隨身帶一些腐尿藥。有人說現在在印度即使住五星級酒店,你都不敢用他的自來水刷牙。但我刷了,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從美國去的、台灣去的禪修者,都一再交代說五星級酒店裡的自來水不能刷牙。為什麼?會拉肚子,印度就是這個樣子。所以藥物是很難得的。在佛陀時代,比庫們四處遊行,都是隨身帶著腐尿藥,但如果摻了毒就沒法用了,你只能把它扔掉。所以,對於瞋心,我們要這麼來思維?它是一種毒素。我們說貪嗔痴三毒,貪嗔痴三毒,貪嗔痴三毒中,直接最毒的就是這個瞋。它的毒性最強,如果不捨掉它的話,我們的身心就一直在中毒,我們的修行就不可能修上去的。 

《義注》也列舉了很多瞋的相狀、各種面貌。比如說殘忍是瞋,內心恐懼是瞋,絕望是瞋,抱怨是瞋,生氣是瞋,討厭是瞋,辱罵是瞋,害怕是瞋,攻擊、暴力相向、傷害、打鬥,包括我們宰殺各種動物也都是瞋。你可能帶著貪心想吃一條魚,但是你在殺死它的時候都是瞋心。就像一個獵人,他可能非常熟練,在瞄準獵物的過程中,他看到獵物出來時是貪心,但是他在扣動扳機的時候或者射出箭的時候都是瞋心。他要它死,這就是瞋心。 

看了昨天、前天的作業,有人問:「看到有其他尊者提到自卑, 這到底是卑劣慢,還是什麼?」我們在講慢的時候,專門強調過卑慢和自卑的區別。卑慢,他生起自卑了,他看到自己不如人家了,但是他梗脖子,「我是比你差點,但你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他這個心要起來才能叫卑慢。如果只是說「我就是不如人家,我就是很差」,他就是瞋卑,這是對自己的不認同、排斥。對自己排斥,所以這是瞋。要分清楚,不是所有自卑都是卑慢,也不要誤解其他尊者的觀點。如果你自卑,然後你又去跟人家比較,那一般這個慢就會起來。要看清楚,同時我們要精確理解,不能淺淺地理解「哦,他是這麼講,他又是這麼講。這個人可能是對的,那個人可能是錯的。」那學法就學得沒有意義了,我們把它搞清楚是對的。 

這麼多瞋的相狀,歸結起來一點,你一看你的心就知道了,就是有沒有排斥感,不認同的這種排斥感。如果有不認同的排斥感,那就是瞋。 

《義注》裡講,瞋心整體來講可以分兩大類。一類是很強烈的瞋。 強烈的瞋就是殘暴或者爆發出來的,表現在身語上的很強的、很明顯 的破壞行為,比如罵人等。另一類是一般講的愁悲苦憂惱,還有恐懼、 害怕、焦慮症、抑鬱症等,沒有到傷害性程度的表現,它們都屬於比較不強烈的瞋。但是,不管它強不強烈或者乃至於微弱,只要你觀察一下你的心臟就知道,心生起來的時候,是瞋還是貪,很清楚。那種揪著的感覺、憋著的感覺、悶著的感覺都是瞋。貪,一定是有要抓過去的感覺。它們不一樣的,差別很大,這個要自己能去分辨。 

阿毗達摩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背的,要拿到你的心裡面去對一下,用一下,是瞋還是貪,看你的心清楚得了了分明。不需要依著某一個人講得是對還是錯,你自己要搞清楚。 

瞋心是一種很普遍的狀態。我們看到全世界不同的國家、不同的 民族、不同的黨派、或者不同的團體之間的不和,包括我們佛教界團體的不和、宗派的不和。無論是因為政治的、經濟的,還是領土的,還是意識形態上的互相爭鬥,都是由瞋心引起的。如果看現在,你可能完全看不出來,可是讀一讀歷史,世界的歷史、各個國家的歷史、人類的歷史。我們看到所有的爭鬥有產生正面的效果嗎?我們看到這些爭鬥、這些瞋,強烈到可以毀滅一個世界。它就是破壞、傷害,傷害自己、傷害對方、傷害家庭、傷害團體、傷害民族、傷害國家,傷害全人類,乃至於傷害我們所得以存在、生存的自然環境——地球母親。這就是瞋心所的功能,毀壞、破壞,毀壞所有人的身心,毀壞自他的利益。牢牢記住不要起瞋,瞋毫無作用,一點價值都沒有。如果說貪,還可以給你帶來一點點樂受,但這個瞋是毫無價值,毫無用處。 

瞋為什麼會起來?我們人類的初祖開始為了奪取更多的食物— —地肥、地蔓、地蘑,乃至後來開始儲存食物,都是因為貪欲越來越強,那麼這些東西就逐漸消失。因為消失了,就稀缺。稀缺了,就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獲得。不能獲得,就有人偷,就有人搶。你要維護你的東西,就開始跟他人打鬥。瞋心就在那個時候開始了。美好的東西隨著貪嗔痴變得越來越強烈,特別是瞋的強烈,會消失得越來越快,而且自然界的破壞也會越來越嚴重,這是佛教的觀點。我們來看,這十來年以來全世界的各種災難和各種瘟疫、各種自然環境的災害越來越多。這跟我們人類的心有沒有關係呢?從佛教的角度來看,是有關係的。 

接著學習無瞋。在學無瞋之前我們先說明一個情況,無瞋不是說沒有瞋,不是說你原來有瞋,現在這個瞋沒了,不是這樣的。無瞋不是瞋沒了的意思,不是說沒有了瞋就叫無瞋。無瞋是一個獨立的心的素質,無瞋心所是一個獨立的心所。它們兩個不是一個東西,是兩個獨立的心的素質。 

一個人的瞋心所一定要斷除,為什麼呢?這種心的素質除了傷害自他,毫無用處,一點用處都沒有。無瞋心所是要培育的,是要培養的,它的培養跟修慈有關。瞋是破壞,破壞自他的福利。慈是造福他人,造福自他的福利,致力於他人的福利。你要培養無瞋心所,就要培養慈,要與慈心相關聯。但並不是所有的無瞋心所都叫做慈的。我們剛開始的課程有講過,慈是無瞋心所的高級階段。這個高級階段也是一個方便說,為什麼呢?因為它還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說,我們在修觀智的時候,高級的觀智,我們修色界禪、無色界禪那、非想非非想處定,這都是很高級的心,這些很高級的心裡面都有無瞋,但它不是慈。慈的明白一定是對有情眾生,為了他們的福利而擁有的這種心的素質。雖然慈是無瞋的一個高級階段,但是它特指面對其他有情的時候的態度。 

我們首先來看無瞋的特相。 

無瞋的特相剛好跟瞋相反。瞋是很粗暴,身心都很粗暴、很粗野。無瞋的特相是不粗野。不粗野就不會僵硬,跟粗暴和僵硬相反。跟粗暴僵硬相反就柔和、柔軟、溫和,好比說一個人很溫和、很柔軟。它們對應起來是這樣。 

第二個特相是不對抗。瞋心是排斥,對抗所緣,排斥所緣。而無瞋就是不對抗,它面對所緣都是接受的,面對所緣能夠隨順。我們講隨緣、隨緣,就是能夠隨順,很柔軟的樣子。隨順很合你自己意的朋友,知心朋友。中國人說發小,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男的可以青梅竹馬,女的也可以青梅竹馬,大家非常柔和,不會對抗,好朋友說的話都很容易接受。這是無瞋的特點。 

怎樣去觀察我們的無瞋呢?當你的心很柔軟,面對任何事情都是很平靜地接受,比如說人家在講話,你就是傾聽的一種狀態,人家的一種行為你就是很冷靜地觀察,而且沒有任何黏著和排斥。正念於當下,你就看到了一個無瞋心所的特相呈現在心裡面,它跟粗野的性質,跟對抗的性質相反。 

無瞋的作用,也是兩個。第一個是去除怨恨,第二個是去除怒火。第一個,去除怨恨。 在學瞋的時候,我們講到就像中了蛇毒、或者蛇毒已經瀰漫到全身而導致顫抖、掙扎,這是怨恨造成的。我們觀察從心臟裡面一層層出來的像波浪狀的瀰漫到全身的那種難受勁兒,就是怨恨,那是一種掙扎、顫抖。無瞋能夠去除怨、愁、恨等。我們教大家修慈心的時候,會念誦「averā hontuabyāpajjhā hontuanīghā hontusukhī attānaṃ pariharantu」。第一句是願我沒有怨敵、沒有怨恨、沒有仇敵、沒有生起內心的怨,也沒有敵對者,願我沒有身心的痛苦,願我內心沒有惱害,身體沒有痛苦,擁有快樂,這都是無瞋的作用。無瞋的作用就是去除怨恨,去除這種怨、這種恨、這種敵對感、這種粗暴、這種排斥感、這種想抵抗種狀態,相反的是願自己和其他的有情快樂,也一樣的沒有怨敵。慈心是需要取有情眾生為所緣的,修慈心你不能對木頭修慈心,你要對人修慈心,可以對自己修慈心。 

剛才我們有提到,慈心是無瞋的一種高級表現,但這是方便說。 比如說佈施有無瞋,持戒有無瞋,修止有無瞋,修觀有無瞋,這些心也是很高級的,但是它們不是叫慈心,慈心是針對有情眾生的。剛才講到無瞋的一個作用是能夠去除這種怨恨、敵對、排斥、抵抗、掙扎。 

第二個,去除怒火。 

當你生氣,或者你被激怒、感到恐懼、擔憂、害怕的時候,你的心所依處,也就是心臟這個地方,會由於瞋心的緣故而感到熱惱,或者很糾結,或者很受壓迫。這種狀態起來後會擴散,最後讓你全身都感到很熱惱,不舒服。怒火起來時,也就是強一點的瞋,你會感到一股很灼熱的火冒起來。然後這些火又以你的心臟為中心逐漸地讓你全身都感到很難受。怎麼去對治它?當你的無瞋心所起來的時候,這些火會被消除,這也就是為什麼讓大家去練習轉念。當你瞋心起來的時候要用無瞋去轉念,念一轉過來這些怒火就都消失了。 

等下我們會講怎樣去轉,現在先把嗔的作用過一遍。 

無瞋的現起是什麼呢?假如你在生氣,怒火中燒,突然你一轉念,真轉過來的時候,你的怒火、你的對抗、怨恨都被消除了,怒火熄滅了,換過來的感覺,「誒,一下清涼了」,就像滿月般的清澈和祥和。很快八月中秋就到了,感受一下在清明的月光下,那種清涼、明亮、 祥和的感覺,大家都有體會。心裡面很平靜、很舒服,感覺內心很柔和,這就是無瞋的現起。當你內心沒有怒火,那種強的怒火也沒有,那種悶悶不樂也沒有,那種說不清楚的不愉悅也沒有,內心清清明明,在那個當下,有信、有念、無貪、無瞋,智慧之光生起來,就像滿月的月亮一樣。這個美好的狀態,就是無瞋的現起。 

瞋的現起是身心被破壞,身心在燃燒,不斷地燒!或者揪、或者悶。無瞋的現起就像在月光下的那種感覺,這個大家都有體會。 

第一個近因是依處、目標和觸,就是你的心所依處,還有你面對的目標,還有你的心對它的接觸。 

如果你遇到的所緣容易引發你生起有慧的想,比如你看到一尊非常喜歡的佛像,或者你去到一個令你非常敬仰的禪林、僧團,你遇到這樣的所緣的時候,自然而然這個無瞋就起來了,你的心的現起就像滿月般的清澈和祥和。 

為什麼說要守護六根呢?會引發你怒火中燒的所緣,如果你還不能面對,那你就別碰它,回避捨斷也是一種捨斷。但實在沒有辦法回避,怎麼辦呢?如理作意。你總是要碰到的,很多事情不是如你所願的,因為人道是一個堪忍的道,你總是要碰到的。什麼叫堪忍的道呢? 就是要有忍耐性,在人道裡面沒有忍耐性是不行的,所以你要學會如理作意和忍耐捨斷。這是無瞋的近因。 

對於瞋和無瞋就學到這裡。簡單來講,瞋就是對抗式的,破壞式的;無瞋就是不對抗的,柔和的;瞋是僵硬的,粗暴的;無瞋是柔軟的、隨順的;瞋就是燃燒、燒、毀壞;無瞋就是祥和、明亮、清澈、 像清涼的月光一樣。對比起來,看我們想要哪一種呢?我們的心應該傾向於哪一種呢

我們接下來引用向智長老從《經藏》和《義注》裡面整理出來的 一些斷除瞋的建議和方法,這些都是佛陀教導的。 

首先,造成瞋恚的養料是什麼?就是總是能引發你的瞋恚心生起來的養料是什麼呢?對於那些令你厭惡的外境,如果經常不如理作意看待它,這就是令未生的瞋恚得以生起的養料,這就是令已生的瞋恚增長和加強的養料。這裡有兩個關鍵詞,第一個「令你厭惡的外境」,第二個「經常不如理作意看待它們」。 

如果你想斷除瞋恚,第一個「令你厭惡的外境」,第二個「不如理作意」,怎麼解決?對「令你厭惡的外境」,我們要用什麼態度啊?一般「令你厭惡的外境」大部分是什麼?大部分都是稻草人,對不對?都是你編出來的,它可能是一個不可喜所緣,乃至它可能不是不可喜所緣, 但是,你把它貼上標籤「令人厭惡」後,你一碰到它,就氣不打一處來,自然而然地就去了。那麼,對於這個問題,你經常起來的這種瞋,你要先找稻草人,把稻草人拆了。不然,你就會不斷地碰到他。不如理作意就是你在稻草人的基礎上去編故事,認為它會傷害你,就是我們剛才講的三大類的 28 種的嗔怒事,可以令你生氣的嗔怒事。以這種態度來看待它,你的嗔恚就會不斷地生起來,只要一起來,你就給瞋心所這個素質餵養料。我們老講不要餵養,不要給你的心餵毒,瞋是專門吃毒的,你餵毒,它就很歡喜,「來了,養料來了」。 

第一個要把養料斷掉。要斷掉養料,不要再餵。如何斷除呢?智長老引用了《相應部》四十六:五十一經和《中部》第六十二經《大教化羅目侯羅經》。 

《相應部》四十六:五十一經中「對於慈心解脫,修習慈心,令心從瞋恚中解脫出來,經常如理作意看待它,這就能令未生的瞋恚不能生起,這就能令已生的瞋恚減少或削弱」,就是講,你要修習慈心。 修習慈心怎麼修?以前的課講過了。要對自己有慈心,你才有辦法對別人有慈心。「羅侯羅!請你修習慈之修習,羅侯羅!因為當修習慈之修習時,凡惡意都將被捨斷。羅侯羅!請你修習悲之修習,羅侯羅! 因為當修習悲之修習時,凡加害都將被捨斷。羅侯羅!請你修習喜悅之修習,羅侯羅!因為當修習喜悅之修習時,凡不樂都將被捨斷。羅侯羅!請你修習平靜之修習,羅侯羅!因為當修習捨之修習時,凡嫌惡都將被捨斷。羅侯羅!請你修習不淨之修習,羅侯羅!因為當修習不淨之修習時,凡貪都將被捨斷。羅侯羅!請你修習無常想之修習,羅侯羅!因為當修習無常想之修習時,凡我是之慢都將被捨斷」。最後「你要修習捨心。當修習捨心時,凡嫌惡將會斷除」。 

為什麼修習捨心的時候,凡嫌惡會斷除呢?因為它不是你的,沒有「你」,沒有一個常樂我淨的你,沒有一個常樂我淨的先生,也沒有一個常樂我淨的太太,也沒有一個常樂我淨的孩子,沒有一個常樂我淨的房子、車子、金銀財寶、名利地位。你修捨心,凡嫌惡就會斷除。 

以下善法對治瞋恚也有幫助。五禪支中的喜,五根中的信根,七覺支中的喜覺支和捨覺支,這在前面已經講到了。 

還有六種方法在《念處經》的注釋裡面,對於斷除瞋恚有幫助。 第一,學習怎樣修慈心禪。

第二,全心全地地修習慈心禪 全心全意是什麼意思?就是一切時處。如果你是一個瞋性行者,你瞋心比較嚴重,你最好修慈心九戒,以慈俱之心遍滿一切眾生而住。 你每一天面對一切境界都修慈心,向一切眾生修慈心,全心全意地修習慈心。 

第三,認識到每個人都是自己行為的主人和業的繼承者。 

各是各的,不要對別人提太高的要求,別人是不可以改變的,別人可以去影響,但要交流要互動,要看到他背後的稻草人。你要有辦法引導他,你才能夠去影響他。要有正念正知,不能夠純粹從你的稻草人上去套,別人要符合你的稻草人的要求。 

第四,經常反思這個道理:每個人應該如此省思:如果對別人生氣,自己能夠對他做些什麼呢?你能破壞他的美德與其它良善的品格嗎?自己當前的狀態不就是由過往的行為習氣所造成的嗎?不也會隨著自己的行為習氣而改變嗎?對他人生氣就好像一個人用手抓住燒紅的木炭,或者燒紅的鐵棒,或者糞便去襲擊他人一樣,(自己先受其害)。同樣地,如果他人對自己生氣,他人能對自己做些什麼呢?他人能破壞自己的美德或其它良善的品格嗎?他當前的狀態也是由過往的行為習氣所造成的,並且也會隨著他的行為習氣而改變。這就像送不出去的禮物或逆風揚塵一樣,他的憤怒會回到他自己的頭上,(最終是自己受害)。這段話經常要去思維。 

有人說,「我生氣一下,他就還錢了」。但是,你在還沒有生氣之前,你自己已經受傷了。你抓住了燒紅的木炭、燒紅的鐵棒,抓起糞便襲擊他人,最後大家看你就是一塊破布,給你貼上標籤「渾身發臭」。當你有慧根,智慧現前的時候,其實你會有很多方法的。你用生氣的方式能夠把錢要回來,或者把你的權益要回來,你用智慧會更能夠要的回來。如果你用智慧都要不回來的,那你對他生氣是不可能要回來的,大家要明白這一點。 

第五,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要受教。親近善知識幹什麼呢? 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要成為一個有聞凡夫,不能成為一個無聞凡夫,要用法來武裝自己,要讓自己把法活出來。 

第六,適當的言談。要跟善知識有適當的言談,跟善友有適當的言談。言談什麼?怎樣去除瞋恚,怎樣修習慈心,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相應部》四十六:五十五經中有一個比喻。一盆水在火上加熱,水沸騰了,一個視力正常的人便不能從這些水中準確地看到自己相貌;同樣地,當一個人內心有瞋恚,被瞋恚所征服,便不能正確地了知要從已生起的瞋恚中解脫出來,因此不可能了知自己的福祉、他人的福祉,以及自己和他人的福祉,而且他以往會背誦的經教都記不起來,更遑論那些未曾背誦的。 

這些都是佛陀教導的。 

我們這幾節課把瞋和無瞋學完了。對於瞋和無瞋的特相、作用、 現起、近因,我們也看清楚了。不同的心所,這麼多講下來,就這個瞋心所,是毫無價值的,它除了搞破壞,是沒有用的。一定要依著佛陀的教導把它斷除,前提是不給它餵養,不要再給它養料。 

我們今天的課就到這裡。 我們昨天的作業是記起一生中最大的一次瞋心而受到的傷害,今天的實踐題就是,對自己在一次生瞋心的經歷中受到傷害的身心來散播慈愛。對自己散播慈愛,對自己的心散播慈愛,對自己的身體散播慈愛,也對那個事件中被你傷害的其他眾生散播慈愛。修復,讓你的身心得到修復。如果有孩子,就一起學習,什麼是慈心?慈心的價值和意義,以及如何修習慈心

慈心禪我們以前學過,在這裡我們把慈心的特相再提出來,大家可以看一下。 

慈心就是無瞋,但是它是另外一個階段,它的特相是致力於有情的福利。無瞋是不粗野、不對抗。慈是上升到致力於他人的福利,它的作用是帶給諸有情利益。無瞋的作用是去除怒火,去除恨、去除憤怒。慈心的作用是帶給有情利益,現起是去除瞋恨。無瞋的現起像滿月一樣。慈的現起就是心裡沒有恨,只有慈。無嗔的近因也是如理作意。慈心近因是看到有情的優點。 

當我們對一個有情生氣的時候,修不起慈心的時候,你要從過去、現在、未來,去看他的優點。因為我們對一個有情生氣,都是從過去、現在、未來,對他生氣的。你從他的過去現在未來看到他的優點,看到他的利益,然後你就能夠生起慈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