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昏沈、睡眠,它們是不善心所,在瞋或者貪生起。痴裡面沒有昏沈睡眠,昏沈睡眠只可能在貪或瞋裡生起。
・只有當心和心所在各種不同的活動裡面、在各種不同的場合裡面,顯得呆滯、遲鈍、不活潑的時候,才能說你是被昏沈睡眠的心所主導了。
・昏沈指心識的遲鈍,具體表現為心的無力感,心缺乏力量。
・有行心伴有昏沈睡眠,所以它就被動,必須被慫恿才可以。
・非理作意會導致昏沈睡眠出現,如果昏沈睡眠的煩惱出現,又會導致非理作意。
・學完一個心所,你就要對著自己的心所下手的。
雲端起觀-第 66 課 昏沈和睡眠
各位賢友好,前面我們學習了跟瞋相應的所有心所,今天開始學習兩個不定心所——昏沈、睡眠,它們是不善心所,在瞋或者貪生起。痴裡面沒有昏沈睡眠,昏沈睡眠只可能在貪或瞋裡生起。
昏沈睡眠的巴利語是 thīna 和 middha。thīna 是昏沈,middha 是睡眠。thīna 和 middha 翻譯成昏沈睡眠,其實非常勉強,不能很準確地表達 thīna 和 middha 的內涵。
昏沈睡眠總是同時出現,跟慚、愧和無慚、無愧是一樣的,它們要出來就兩個一起來。《清淨道論》這樣解釋昏沈睡眠,心的沈重稱為昏沈,心的萎靡不振、倦怠屬於睡眠,合起來說就是精神萎靡不振,整個人缺乏勇氣,也不能夠堪於努力,就是不願意努力的這樣一種狀態。這樣的狀態有兩個心所,一個是針對心的,一個是針對心所的,它們合起來叫昏沈睡眠。
昏沈心所是以不堪努力,就是沒有辦法努力、努力不起來作為特相。它的作用是去除精進,就是你的精進力被消除掉了、提起不來了。以心的消沈為現起。你去體會時,就是心很消沈,起不來。禪修者的觀察是這樣,你自己的體會、感受也是這樣的。
睡眠心所的表現是不適業,就是做不了事,以做不了事為特相。閉塞心門就是你的認知能力受到了限制,閉塞掉了,看不清楚、想不清楚、想不了事、看東西迷迷糊糊、聽東西有心無心這樣,比如我們現在上課,覺得心提不起來,沒有意思,這就是昏沈睡眠。對於睡眠心所來講,你的心很沈滯,最典型的特點是昏昏欲睡。兩者的近因都是對所緣覺得沒有樂味、對所緣無興趣而又不如理作意。昏沈睡眠會導致一個人喪失熱忱和活力,引發懶惰。
昏沈睡眠要區別於正常的睡覺,比如說,由於作息的緣故,你到點要睡,或者由於操勞,身體很疲倦想睡,這樣的情況不一定都有昏沈睡眠心所。為什麼?佛陀和阿拉漢都要睡覺的,但他們不會有不善心所出現。只有當心和心所在各種不同的活動裡面、在各種不同的場合裡面,顯得呆滯、遲鈍、不活潑的時候,才能說你是被昏沈睡眠的心所主導了。當一個人表現為很慵懶、很懶惰、怠惰、不想乾活、不想工作、睡覺睡到下午,這就是昏沈睡眠。
總體來講,大家先對昏沈睡眠有個概念,因為它們是合起來講的。 接下來,我們按照帕奧西亞多的書把它們分開,細地展開來講。
昏沈 thīna 指心識的遲鈍。心識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當心很僵硬、沒有辦法工作的狀態就是昏沈。其實,昏沈具體表現為心的無力感,心缺乏力量,所以它跟精進相反,會導致整個身心都很呆滯、很遲緩、很遲鈍,那種狀態就是受到了昏沈心所的影響。
昏沈心所的特相是不努力、不精進。有時候它是沒辦法努力或者沒辦法精進。它導致心沒有力量、提不起精神,整個身體好像被這種滯緩、遲鈍的狀態控制住一樣,所以昏沈睡眠是一種蓋,就像是你被蓋住了一樣。我們禪修的時候有體會,就是你一進入那種狀態,你想再專注你都沒有招,昏沈嚴重呈現出來的時候就是這樣的。
昏沈的作用,是壓制或者去除精進。你的精進力會被壓制住,或者整個都沒有掉了。心的活躍性被壓制、抑制,所以它跟精進是相反的。精進是提策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很有力量。而且當精進變成精進增上的時候,它能夠像轉輪聖王一樣引導所有的心所去朝向目標,非常有力量。當昏沈一出來的時候,就有精進被抑制、被鏟除掉的感覺,或者直接把精進都消除掉、趕走掉的感覺,這是它的作用。昏沈這麼厲害。 昏沈的現起,是心的消沈或辦事的精進力減退。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 第一,是心的消沈。有些人前段時間說,我梳理完以後就昏睡,覺得完全提不起力來,差不多類似。它就是讓你感覺到很消沈、很無力的那種狀態。
第二,你做事的精進力減退。你本來很有動力,但是動力減退了,甚至沒有力量了,乃至於不想去取所緣、不想去看東西、不想聽東西、不想吃東西。有的人說,「沒胃口,吃跟不吃都一樣」,就是這樣的一種狀態。再一個你不想去取,但是你要去取,覺得說,「誒,我現在還是要覺知呼吸,還是要吃口飯」,但你又感覺有一種被無形的壓制的那種感覺。這是它的第二個作用。
第三,導致猶豫不決的習慣。整個相應法都猶豫不決的原因有相當程度是昏沈造成的。我們在學到勝解的時候說,勝解弱的時候你會顯得猶豫不決。它是基於一件事情做決策時,你反覆判斷,沒有辦法很快確定。而昏沈造成的猶豫不決是因為——糊塗,它不是那種很清晰地要來做切換說,「我們怎麼來勝解」,它本身就糊塗,「哦,這樣可以嗎?哦,那樣也可以嗎?哦,最後這樣這樣···」,嚴重來講有點稀里糊塗的感覺。這個就是昏沈。勝解的猶豫不決有時候很清晰的,「啊, 想一晚上想不清楚,很精明的算計,然後做不出來」,那是由於勝解力的問題。但昏沈導致的猶豫不決是糊裡糊塗的。要懂得區別它們。這是昏沈現起的三個層面。
昏沈的近因和睡眠的近因是一樣的。後面在講到睡眠的時候會詳細地講。簡單來說,它會對導致怠惰的所緣起不如理作意,就是那個導致你消極、無力的所緣,你遇到了,然後你就不如理作意。比如說,「啊,學佛了,要持戒啊,持五戒,不能喝酒」,然後人家一再跟你講,「有必要嗎?這個樣子!」你想想,「是啊!幹什麼嘛!大家不都這麼過嗎?輪迴不挺好的嗎?老公挺愛我的,孩子這麼優秀,輪迴有什麼不 好?」你這樣的心一起來的時候,聽課啊、持戒啊、做善行啊、面對自己的煩惱啊,你那個勁馬上就沒了,心無力、提不起力量。這就是屬於對導致怠惰的所緣不如理作意。或者比如,你說持五戒、不喝酒啊,但一經過以前經常去買酒的酒莊,「啊,這個法國酒莊啊」,那種心就起來了,「啊,算了算了今天不守了吧,我們去處理一瓶回家喝一下。」這就是對導致怠惰的所緣起不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和導致怠惰的所緣會互相影響,我們等下在講到睡眠的時候,再來細講。
昏沈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是這樣的情況。我們接下來學習睡眠。
睡眠,跟普通的睡覺不完全一樣。昏沈屬於心的遲鈍、遲緩,也就是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識遲緩、遲鈍。睡眠是對心所而言,心所就是心理素質,你的心理素質缺乏力量。心識和心理素質在《阿毗達摩》中是分開的。一個是心,識知目標的能力是心,我們一開始有講過是眼、耳、鼻、舌、身、意。陪伴著心一起生起來的心理素質,被稱為心所。睡眠是針對心所來講的,是指你的心所的素質 缺乏力量、缺乏勇氣、無力。與其說它為睡眠心所,不如說它是一種心所整體的無力,或者無力的心所;或者無力的、沒有勇猛的心理狀 態;沒有勇氣的、怠惰的心理狀態。
睡眠心所的特相,是心所的不適業,幹不了活、做不了事。它表現為心所的不適業,我們也可以把它分成兩個部分來看。
第一,就像我們一個人想睡覺,很困倦的狀態下,無法去履行你想履行的各種任務,就是你的心所不適業,做不了事。
第二,就是你的心所很疲弱,導致你做事的精進和勇氣降低了,嚴重講就是有點怯弱。怯弱的狀態跟睡眠心所有關。由於缺乏勇氣和心理狀態很疲弱,整個心所表現為不適業,有不適業性,然後沒法做事,不能做任何操作,不適合做任何工作。它也取不到目標,所謂取不到目標就是看不見——眼睛睜不開,耳朵聽不見——有一句沒一句的,就是不適合取所緣、取不到所緣。這是它的特相——心所的不適業。
我們剛才講昏沈是針對心的,睡眠是針對心所的。談到昏沈的時候,是你的心被抑制了,心的作用是覺知,覺知的力量被抑制了。睡眠是抑制心所的、抑制心的素質的。心的素質,比如說各種感受,或者想做事,或者想體會,這是素質。去認識——這是心。當心所被壓制的時候,我們前面講到是善心所、不善心所的所有功能都受到壓制了。你想貪貪不起來,你想瞋也沒勁了,你想幹好事幹不動了,都處於這種比較被動的狀態。所以不善你也做不清楚,比較被動。如果是善的話,你的善心所的質量就比較無力。當然在善心裡面是沒有昏沈睡眠的,但有行善心生起來,它就比較乏力。對於不善心所受到昏沈睡眠的影響,整個心顯得很被動。 後面我們學有行心、無行心的時候會學習到,有行心伴有昏沈睡眠,所以它就被動,必須被慫恿才可以。
睡眠的作用有三個方面。第一,閉塞識門。本來我們講心和心所,昏沈是針對心的,但睡眠心所,它也會反過來使根門閉塞、閉塞你的眼、耳、鼻、舌、身、 意六識的認知能力。
第二,使除了睡眠之外的所有相應心所,比如貪、瞋,都變得很沈滯、不活躍。沈滯、不活躍的特點是什麼?就是無法迅速有效地取到所緣。或者取所緣很慢,「看半天」,「聽好幾句才聽完一句」。
第三,導致心路生起來的頻率降低,兩個心路之間間隔的有分心大量生起。這在後面講心路的時候會細講。我們曾經講過,比如說你現在在聽課,你生起的是耳門心路過程。我先講一句話,然後你要認識我說的這句話,知道我這句話在講什麼。首先,這一串聲波傳到你的耳膜,我們講耳門,然後你生起耳門心路過程。接著至少生起四條隨彼起的意門心路過程,對我說的這一句話進行分析、判斷、判別,才能夠聽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但是因為睡眠心所在裡面作祟,所以你生起一條耳門心路過程之後,接下來的至少四條隨彼起的意門心路過程,就生起來很緩慢,中間有很多有分心間隔,使你對這句話沒辦法做出有效的判斷。所以如果一個人在昏昏欲睡的時候,或心不在焉的時候聽人家講話,你就聽著有一搭沒一搭的。就是因為心路過程生起來得不夠密集,無法有效、迅速地對取到的所緣進行概念性的判斷。
總的來說就是,第一,閉塞識門;第二,讓你取不到所緣;第三,你即使取到所緣,但判斷所緣的心路生起來頻率很低,中間間隔的有分心很多。它會造成六根、六識和所有的心所,這些相應法合起來去正常有效地識知目標、所緣的能力受到阻礙,把你識知所緣的路徑閉塞掉,把你的心識、根門,六處的相應處、法,還有所有的相應心所之間本來正常的認知、協調、互動關係堵塞,使整個心和心所處於一 種很沈滯的、很低層次的一種狀態,這都是屬於睡眠心所的功能。它的作用有這三個方面。
下面學習睡眠心所的現起。作為一個禪修者修觀的時候,觀察睡眠心所或者現在我們自己去體會什麼是睡眠,內心裡面怎麼觀察?
第一,退離目標。什麼叫退離目標呢?就是你本來看一個東西或者聽一個東西,所緣撞擊你的根門,很自然你的心要跟目標接觸。退離,就表現為你的心和心所取所緣的時候,很遲鈍、很緩慢、很沈滯,沒辦法碰到這個目標。昏沈導致心的沈滯,阻礙心取得所緣並避免心取得所緣。而睡眠是讓心所,比如說受蘊、想蘊、行蘊變得遲緩,阻礙這些心所取得所緣,並且避免這些心所取得所緣。所以整體呈現在禪修者或者我們內心的狀態,就是心很遲緩、很遲鈍,取不到所緣的那種遲鈍,或者想聽、想專注入出息,卻無法專注,就是取不到所緣、退離目標。
第二,表現為昏昏欲睡。剛才講退離目標是指阻礙心和心所。這個昏昏欲睡也就是睡眠心所會影響你的色身、影響你的身體,導致你的身體也變得很遲緩、不靈活、乏力、振作不起來。當睡眠心所生起來很嚴重的時候,會導致一個人像一灘泥一樣,扶不起來、昏昏欲睡、眼睛睜不開、眼瞼下垂,這種狀態就是睡眠心所導致的。
我們下面來講睡眠心所的近因。它跟昏沈的近因是一樣的,就是對導致怠惰的所緣起不如理作意。從我們修行者的角度來看,什麼是非理作意呢?舉個例子講,出家人這樣想,「啊,真的嗎?佛陀說的這些法真的可以解脫嗎?在這個時代可以通過修止觀啊、或者住林野啊、住禪林啊,這樣修修修就可以證得嗎?」或者說,「修就修嘛!,一定要去出家幹什麼?一定要住在森林裡,那麼偏僻的地方,那麼辛苦,而且修苦行,有必要嗎?」現在就有很多人講,「這個時代禪修、修定,不可能吧?!你怎麼有可能得定力,你是在那邊睡覺!」甚至一些人說,「在這個時代修行,會讓人瘋掉的、你會修瘋掉的、會修成神經病的!」或者,「你們這些修行人啊,這樣修下去啊,跟社會格格不入啊,你們遠離社會,以後就變得跟社會脫節了。」我們經常會聽到別人這樣的話語,或者你自己就是這麼想的。這個當下的作意,就是非理作意。
因為非理作意的緣故,你就會不喜歡獨處,喜歡熱鬧。你不喜歡去住林野、不喜歡頭陀行、也不喜歡禪修,喜歡耍嘴皮子,到處分享佛法,但就是不對自己下手,其實這些都是煩惱。這個非理作意是內心有煩惱。由於這樣非理作意導致內心煩惱加劇,昏沈睡眠心所就起來,導致心所不適業、閉塞心門、退離目標。一想到禪修就昏昏欲睡,沒有狀態。一想到禪修,就沒有勁兒,心想,「哎呀!再睡一會兒吧!」,這就是由於非理作意而導致昏沈睡眠。同時,非理作意和昏沈睡眠是相互關聯的。非理作意會導致昏沈睡眠出現,如果昏沈睡眠的煩惱出現,又會導致非理作意,「是啊, 何必這麼辛苦呢?面對自己的煩惱,那麼辛苦,我看都不想看,現在天天要去扒拉它,沒事找事」。以前和大家講,對過去的事不要像祥林嫂一樣。有人卻拉來當怠惰的理由,「對啊!班爹都講不要像祥林嫂一樣,整天對著自己的煩惱幹嘛!」。這些錯誤知見會導致昏沈睡眠生起來,你有昏沈睡眠狀態的時候,它就反過來會讓你的非理作意更多地生起來,它們是相關聯的。就像前面引用殺豹子、取豹子皮的例子一樣。
簡而言之,昏沈睡眠就是心和身體的昏暗、無力。心的昏暗就是你的覺知的能力愚鈍、昏沈、沒有精進、沒有勇氣、沒有戰鬥力,這些狀態就是昏沈睡眠兩個心所導致的。昏沈睡眠總是一起出現,它們一出現就會讓這個人缺乏勤奮,你的勤奮力沒有了,你的精進力沒有了,人變得很懶散,做任何事情都很遲緩。
有人有拖延症,不是所有拖延症都是昏沈睡眠,但是拖延症有很多是由於昏沈睡眠心所導致的。因為你缺乏勤奮和精進力,做任何事情都顯得很遲緩,該完成的任務不會完成,或者無法去完成任務。當我們在聽法的時候,聽到頭腦懵懵的,昏昏欲睡,這個時候就很容易能觀察到昏沈睡眠兩個心所。
昏沈睡眠只在不善心中生起,它們是十四個不善心所中的兩個。經典講,身體的緣故,聖者阿拉漢也都會有。就像天氣熱的時候,你會感到疲倦,連植物的葉子都會萎縮起來,這是氣候的原因。人的身體也會有困倦的時候,這個困倦不是屬於昏沈睡眠造成的。昏沈睡眠跟平常睡覺的區別,就是你本來可以正常自然地去做事、自然地去看、 聽、嗅、嘗、觸,但是卻反應出來遲鈍、沈滯、無力、不想做,這樣才是昏沈睡眠心所在起作用。當一個人在修習止觀的時候,你不是在止觀的時候表現出昏沈睡眠,而是根本不想去修,修的時候很勉強,這樣就已經有昏沈睡眠了。在禪修的時候,由於貪圖某一種輕安,或者因為五根不平衡的緣故,然後落入昏沈睡眠也是這樣的表現。一個 人修習止觀或者履行世間的任何事務,表現出來懶惰、遲鈍和困倦,那就是昏沈睡眠生起來了。
有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昏沈睡眠這兩個心所是只出現在不善心裡的,而且是不善心裡的有行心當中才有。我們剛才講到了,你行善的時候,也會遲緩無力,但是善心裡面沒有昏沈睡眠心所。那為什麼在我們行善或者說生起善心的時候,也會有有行呢?悅俱智相應有行、悅俱智不相應有行都是有行心,為什麼會出現有行心呢?我們來簡單瞭解一下。
當我們行善的心是八大善心中的有行心時,它也是遲緩的,沒有很強的力量,為什麼會導致這樣呢?就是我們在行善、造善業的時候,在善心路生起來的前後,摻雜著很多有昏沈睡眠心所的不善心心路。能明白嗎?就是你不是生起一串一串很純的造善業的心路,而是中間夾雜著一堆不善心,而這些不善心裡面有昏沈睡眠心所,是它們在裡面作怪。比如說,當我們做善業生起善心的時候,捨俱智不相應有行心,它是善心,善心心路裡是七個速行心相續生起來,這種心不能講它不善,它是善的,但是它善得很沒有力量。它本身是叫有行,但又 沒有昏沈睡眠心所,那這是怎麼來的呢?就是它的前後摻雜著很多不善心,這種沒有力量的、取不到目標的、怠惰的、沒有勇氣的、不振作的一些不善心。這裡面可能有貪,也可能有瞋。由於這些有行的不善心摻雜在前後的心路裡面,你的善心就會由於依止緣的緣力或者傳 下來的無間緣、等無間緣的力量,導致後面善心路很弱,而且善心的心路出現的頻率會變低,有分心出現的頻率會很多,再夾雜一些不善 心在裡面。即使你去行善,你也顯得沒有興趣、沒有力量、愛去不去、 昏昏欲睡這樣子。這就是有行的善心的特點,它有它的因緣。
我們經常發現,有時候我們一轉變所緣,不管是做事或者是想事,或者那個想做的事情的所緣出現的時候,你突然間精神就來了。這是因為昏沈睡眠沒有在這個新的所緣裡面起作用。因為你對這個所緣有興趣或者有強烈的興趣,所緣一換,你馬上就轉換過來。比如一個人在聽法的時候昏昏欲睡,哎呦,突然聽到一個悅耳的女眾的聲音出現,立馬精神就起來了。對導致怠惰的所緣起不如理作意,是在這種情況 下才會表現的。
如果一個人真的是心疲累了,或者身體累了,那麼怎麼換所緣他都是累的。真的想睡覺的時候,你再怎麼給他鼓勵,他都起不來勁,如果是被昏沈睡眠蒙蔽的時候,可能換一個所緣,嘩!你就精神百倍,馬上就來勁了。這是兩者的差別。比如說很多禪修者,在修觀禪的時候會很累,這很普遍。以後大家修觀的時候也會發現,修觀蠻累的,有那麼多的目標,要取各種各樣的所緣,還要仔細地去透視它們,透徹地去觀察它們,心會很累。剛開始修觀,如果不懂的人,修觀修一段時間就會昏沈,就會想睡。其實這並不是昏沈睡眠心所造成的,他就是心累了。他如果不懂,跟老師又沒有互動,然後他就會很著急,「啊,自己定力退了,禪修不行了」「怎麼修觀還會昏沈呢?修止的時候在一個目標上會昏沈,修觀那麼多目標也會昏沈啊?」如果去問老師,老師就會告訴你,這個時候就讓心休息一下,讓你的心回到某一個禪那上,讓你的定力培養一下,讓你的心得到休息。我們講止觀雙運就是這樣。修定一小會兒,心的勁兒提上來了,然後再去修觀,心又累了,你再回來。這不屬於昏沈睡眠,這是心累了。懶散、不想修 ——這個才屬於昏沈睡眠。如果不是因為身心真的困倦、真的累了, 而是由於對所緣起不如理作意而造成內心和心所的無力、遲緩、不振作,這才是昏沈睡眠造成的。
帕奧西亞多在講到昏沈睡眠的近因的時候,用了很長一段文字來說明。在短語「 Cammasamim dipinam hanti」 =「豹子因其皮毛而被殺」 時,皮毛是殺害的結果,也是被殺害的成因。同樣地,不如理作意是導致出家修行缺乏愉悅,或修習止觀時缺乏喜悅,出現怠惰和呆滯心 的雜染的成因。同樣,因為出家修行缺乏愉悅,或修習止觀時缺乏喜悅所產生的怠惰和呆滯的心的雜染,反過來又引起不如理作意。
因此請注意,心的雜染作為出家修行缺乏愉悅,或修習止觀時缺乏喜悅主要成因,怠惰和呆滯既是結果也是成因。這就是為什麼出家修行缺乏愉悅,或修習止觀時缺乏喜悅,而出現懶惰和遲鈍時,心的雜染所導致的不如理作意成為了昏沈和睡眠的近因。我們在講到昏沈睡眠的時候,其實不能去怪罪它們,而是要看到昏沈睡眠背後是心的雜染。心的雜染是我們修行缺乏愉悅、修習止觀缺乏喜悅的主因。怠惰、呆滯、不想做,既是結果,也會成為因。越懶惰,越不想做,你就越是昏沈睡眠,越是對修行止觀不會有好樂,然後導致對於出家修行、林野住、精進、修習止觀缺乏喜悅。一缺乏喜悅,就又會出現怠惰和遲鈍,出現怠惰和遲鈍又會讓你不如理作意,而不如理作意又會讓你更沒有喜悅。最後,你只好還俗,只好失去信仰,只好「拜拜,我走了」。這個我們要明白,心的雜染是導致我們不 如理作意而成為昏沈睡眠的近因。所以核心是我們要看到導致昏沈睡眠生起來的是怎麼樣的雜染。
在《增支部》第十集有一部經,涉及到因為懶散而產生各種障礙的內容,我們可以來學習一下。在這部經裡面佛陀講,如果一個人無慚、無愧的話,他就會放逸。無慚、無愧我們已經學過了。一個放逸的人,他就不能放下對人的不恭敬,他很難以調教,總是自以為是,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他也不能放下親近惡友。為什麼?他對惡友和善友分不清楚,他會去親近惡友。由於親近惡友的原因,他就生不起對佛、法、僧三寶的真實信心。然後因為他難以有真實的信心,他就很難避免缺乏正信。缺乏正信,他就缺乏開明大方,他就強調他的自尊、他的身份、他的了不起,「我從來都是如何如何...」,這樣就很難避免他的懶散。因為惡友、惡知識具備這樣的素質,他們就是缺乏正信,他們就是不開明大方,他們就是對修行怠惰或者是喜歡口若懸河,從來都是喜歡表現,從來都不對自己的煩惱下手。這是一個角度。
一個人懶散的話,是沒辦法有能力去除掉舉的。他沒有辦法有自制力,他就控制不了自己,所以他就沒有能力持好戒,他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讓自己不持戒。一個人不能持好戒,他的戒德就有缺陷。缺戒、壞戒的話,他就沒有樂見聖賢的素質,也沒有樂聞正法的素質,他的心傾向於批判,「你這個不對,你那個不對」。他總能找到自己覺得很了不起的地方,然後所有東西都不對,都要去批判。當一個人的心傾 向於批判的時候,他就沒有辦法避免心的模糊、心的散亂,然後缺乏正知,失念,沒有正知正念。一個人如果心散亂,說出來的話也是散亂的,他就沒有辦法如理作意,乃至於會跟隨邪道,就是不正道,那麼他的心在正法的路上就變得退縮,在正法的路上遲緩、遲滯。
在正法的路上退縮、遲緩、遲滯是什麼意思呢?我一再對大家講說,學完一個心所,你就要對著自己的心所下手的。他下不了手,他以各種各樣理由不幹。一個人的心如果沈滯的話,他就非常難以捨棄我見——就是常、樂、我、淨。很難捨棄我見就很難捨棄疑——對佛、 法、僧三寶,對戒、定、慧三學,對過去、現在、未來,對緣起的懷疑,以及捨棄戒禁取見。戒禁取見,我們前面講過了,就是各種各樣 的期待——「做一個什麼可以加持一下」「誦多少個咒能夠完成什麼」, 喜歡這種投機取巧的事兒。一個人如果有疑的話,你就很難沒有貪、 嗔、痴。如果沒有辦法捨棄貪、嗔、痴的話,這個人怎麼能夠捨棄生、 老、病、死呢?那麼他就會樂於輪迴,但是又會糾結於輪回。
如果一個人具有慚愧心的話,他不會放逸。一個不會放逸的人,就不會捨棄尊重。他會尊重佛陀、尊重法、尊重僧團、尊重老師,他很容易調教,他會親近善友,知道什麼是善友,什麼是惡友。一個人懂得親近善友的話,他就會捨棄不正見,他就不會缺乏信心,他就會具備信心,在法的路上他就會開明大方。什麼叫在法的路上開明大方呢?不是說你能拿出多少錢來分享給大家,而是說你的心是坦然的。怎麼樣坦然呢?不管是好聽的話,還是不好聽的話,你覺得是對的話,還是不對的話,你都能很坦然地去面對,這叫開明大方。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是開明大方。越是說你不恰當的地方,你越是要去檢查自己是不是真有這樣的問題,這是開明大方。
有這樣的開明大方,你就會很精進,為什麼呢?因為你已生善法要增長,未生善法要生起,已生不善要斷除,未生不善要不生。要開明大方,就要去掉這些東西。要去掉這些東西,就要精進。一個會精進的人,他就有能力捨棄掉舉,能夠捨棄不自制。他能夠自制,就能持戒。一個人能夠持戒,他就會想,「誒,我持了戒,我做一個高尚的、有品德的人」。之後,他會發現,「誒,原來以為持戒很苦哈哈的, 現在發現持戒其實很快樂啊!它能真正能夠導向快樂的方向啊!」, 那麼他就會樂見聖賢、親近智者,去了知有沒有更好的方向,他就想聽聞正法,能夠聽聞正法。能夠聽聞正法,不是講說,「我聽啊聽啊聽,聽成我自己的,什麼法回來都變成我自己的」。我們講「我注六經」 或者「六經注我」,你學的所有的法都是來證明自己的,就是這樣的意思。那麼能夠聽聞正法,他的心就能避免這種批判性。一個人如果能夠避免批判性、不批判的話,他就能夠捨棄失念、不正念,會捨棄沒有正知正念的散亂心。一個心不散亂的人,他就有能力捨棄非理作意,他能夠如理作意,能夠走向正道,心就不會遲緩、沈滯,它一定精進有力。一個心不沈滯、不退縮的人,他就能夠捨棄我見、身見、疑、戒禁取,這些都是證得初果的近因。
一個人能夠捨棄疑的話,他就能夠捨棄貪、嗔、痴。一個人能夠捨棄貪、嗔、痴,他最後就能夠捨棄生、老、病、死。所以從負面的情緒或者負面的心、從懶散到失念的因緣關係,我們要看清楚。只要具備前面的因素,後面的因素就會跟著來。如果有後面的因素,就說明有前面的因素,不然是不可能的。一個人如果缺乏信心、缺乏開明大方的心,他就一定具備懶惰,他就不會捨棄,他很難持好戒。再往前推,一個人沒有恭敬,很難調教,不恭敬就很難調教。親近惡友的話,他就很難建立起信心,很難有這種開明大方的心,就很難保持精進,他不想改變。這些因緣關係在我們日常生活裡面都是很容易看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對待自己身邊的人,待人處事,你來檢查,從這八個層次來前後檢查自己煩惱的因緣關係,你就很容易知道自己最後是不是能斷除貪、嗔、痴,能夠斷除生、老、病、死的因。這個自己就能查了。大家一再問,「我要拿什麼對治?」拿什麼對治?你要先看清楚這八個條件,你自己回去聽打,把這八個來回寫下來。你每天在累 積的是什麼因?累積的是正向的因,還是相反的因?你就知道你是在累積貪、嗔、痴,還是在累積無貪、無嗔、無痴?最終能不能斷除煩惱?。我們自稱為修行者的人,如果對自己日常生活中生起的煩惱視而不見,我們不敢也懶於去碰觸根植在我們內心裡面的煩惱,一門心思就想說,我多聽一點法,我聽更多的師父的法,我聽更多法門的法,就能滅苦,或者認為打打坐就能輕鬆滅苦,那這是好逸惡勞,想走捷徑,這種心思裡面含有昏沈睡眠,要小心!
我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