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9-11 下午4.05.18.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十六種觀智中,前面的這十一種觀智,屬於世間的觀禪。

·佛陀講到的三種苦:苦苦、壞苦和行苦。

·苦苦是受蘊會感受到苦受,表現為身體的苦受和心的憂受。

·壞苦是樂受會變異消失。是邊際效應遞減的,當它消失的時候,就會感覺到苦,想再次獲得就是苦,不能恆常就是苦。

·行苦——「行」是指剎那生滅的狀態,行苦是指受的剎那生滅,也指其餘四蘊諸行法,總是具有這種剎那生滅變異的本質。

·世間觀智是去知見五取蘊以及五取蘊生滅的原因;而出世間智是先生起道智的心,然後是果智的心。

·從佛陀的教導中可以知道,修習觀禪,你必須知見五十五種究竟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哪五十五種?色蘊有十一種,受蘊有十一種,想蘊有十一種,行蘊有十一種,識蘊有十一種,加起來有五十五種。

·前面的這十一種智都取有為法,就是五取蘊做為所緣,所以我們把它們稱為世間的觀智。第十一觀智是最高的世間觀智,再往上就是出世間了。

·剩下的五種智,隨順智、種姓智是在道果智前生起。其實是在同一個道果速行心路中生起來的。省察智是證悟道果後自然生起檢查道果、涅槃和煩惱的智慧。

·道果心速行前面有遍作、近行、隨順、種姓心。利慧的人,沒有遍作。

·第十二觀智隨順智,這是最後一種取有為法為所緣的智。

·第十三種智是種姓智。種姓智就取無為法為所緣了。種姓智的目標是涅槃。種姓智是取無為法所緣的第一種智。儘管這樣,它還是世間的智。為什麼呢?因為它只是標誌著有情從凡夫轉變為聖者,這個轉變的過程。

·有五種:對道智的省察,對果智的省察,對涅槃的省察,對已斷的煩惱的省察,對未斷的煩惱的省察(在證得阿拉漢道前)。這是省察智。

·禪修者在修習觀智的過程中,在生滅隨觀智不成熟之前的時候,可能會生起十種觀的染污——叫觀染。很強的光明、很敏銳的智慧、很強烈的遍滿喜、輕安、快樂、很強的勝解、很強的策勵·心、現起很清晰的三相、捨-平等的捨upekkhā、很強的欲,這個欲是對前面的九種狀態的執取。

·如果進展緩慢,他也懂得策勵自己、鼓勵自己。鼓勵自己很重要。

·大家不用擔心害怕下一生會怎樣,擔心都是不善業。唯一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每一個當下造作善業。

·一期生命的第一個心路必定是不善的,是與無明和渴愛相應的。

·只要是一個新生命一開始都會有輕鬆感,然後貪的速行就會生起來,那怕是地獄的眾生都是這樣。但瞬間就進入非常苦的狀態,地獄的眾生是這樣。必然是如此,否則不會再生。

 

 

 

 

 

雲端起觀-144

 

業的運作&佈施&持戒4&止觀

 

 

       昨天,我們學習了什麼是低劣的止禪善業。我們再來看看怎樣修止禪才能夠殊勝呢?跟修止一樣,就是在修止禪禪那心的前後,如果我們的心都是跟善法相應就會殊勝。

比如說,有人修習止禪,他是為了培育修觀的基礎,有合格的老師,以戒行為基礎,系統的修習,有恆心,對禪修業處就像恭敬佛陀一樣的恭敬。如果禪修進展緩慢,他懂得策勵之心:「我能做到,我必須做到,我不能著急,我要隨順自己的因緣,來慢慢地讓心的力量培育起來。」也得到信、精進、念、定、慧五根比較強的善友的鼓勵。

如果在心煩意亂的時候,他能夠依著佛陀的教導來療癒自己的身心,通過五十二個心所來觀察自己的心,依據四念處來觀察自己的心,調整自己,從而令修行的過程有信心、有喜悅、也懂得平衡,有中捨,那麼他不會半途而廢,不會一下子很著急,一會兒很低落。這樣是正確的。這樣的人修止禪,他自始至終都貫穿著無數的善心。

這些跟無貪、無瞋相應的善業,會使他修止禪過程的善業變得殊勝。即使他不能時刻清楚了知自己的禪修業處,而使禪修變得智不相應,他的止禪也會是殊勝的二因善業,他的果報也是殊勝的二因果報。如果他能夠準確地把握禪修業處,那就是智相應的,就會使他修止禪的善業成為殊勝的三因善業,那麼果報心會是殊勝的三因果報心。

所以佛陀在相應部裡面講:「諸比庫,應培養定力。諸比庫,諸法能如實呈現於有定力的比庫心中,如何如實呈現呢?眼無常能如實呈現,色、眼識、眼處等等,眼識、眼處所產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它們的無常性能如實呈現。」

就是你有定力,那些由六門接觸所緣產生的各種感受,以及這些感受的無常相能清楚呈現在內心裡,它們變得可知、可識別、可感知,它們是顯著的,能明顯地被你認知,而不是一般世俗人那樣推論得知。沒有定力的人,只能聽從佛陀講的,我們「相信這個東西是苦的」。這個苦,他沒有體會,以為就像吃苦瓜一樣的苦。而苦是dukkha它是因為無常、剎那生滅的苦迫,並不是代表沒有樂味。這個就是你有基礎的定力,在日常行住坐臥中,能念念正知的時候,自然能感覺到的。為什麼呢?因為它能呈現。佛陀這麼講的,我們也可以這樣來體會。那麼這樣來修行,依著你當下的巴拉密,雖然不能改變你的巴拉密,但是你可以決定你現在的精進,培養精進捨。不急不緩是最快的途徑。

不去管你是二因還是三因,過去巴拉密是高還是低,這些既然不可以改變,就不用理它。踏踏實實地在每個當下,只是按照佛陀講的殊勝止禪善業的要求,正確地修習止禪,可能慢一點,也可能有些人會快一些,但早晚都會成功。

當你整天都在懷疑、比較,繞在裡面,「我什麼時候消除這個、消除那個,我有什麼大法能徹底的把我這個不良的習慣徹底地乾掉」。這些都是不正確的禪修方式,會導致你的止禪善業低劣。

禪修還有另外一種——觀禪業處

觀禪有兩種,一種是世間的,它是緣起的,目標是有為法,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種,三十一界生存界的事物,也就是究竟的名法、究竟的色法,按四聖諦來講,是苦聖諦和集聖帝的範疇,這部分觀智有十一種。十六種觀智中,前面的這十一種觀智,屬於世間的觀禪。

第二種,是出世間的觀智。它是緣取無為界為目標,以涅槃為目標,苦滅聖諦。有五種觀智跟出世間的觀相應,其中這五種里,前面的隨順智、種姓智和最後的審察智,三種屬於世間的智慧,只有道智和果智兩種屬於出世間的智慧。要獲得這些觀智,需要如實知見五蘊的無常、苦、無我三相。

無常相,就是五蘊會生滅變異,它是無常的。

苦,佛陀講有三種苦,這三種苦都是指受蘊。一種是苦苦。受蘊會感受到苦受,表現為身體的苦受和心的憂受,這是苦苦,大家都能體會到。第二種叫變異苦,北傳也翻譯成壞苦,這也是指受蘊。那變異苦是什麼呢?很多人說的感官「快樂」!佛陀說是壞苦。受蘊是有樂受的時候,但這個樂受會變異消失。是邊際效應遞減的,當它消失的時候,就會感覺到苦想再次獲得就是苦,不能恆常就是苦。第三種,叫行苦。行苦是指受蘊是捨受的狀態,也包括剩下的四蘊——色、想、行、識。行苦——「行」是指剎那生滅的狀態,行苦是指受的剎那生滅,也指其餘四蘊諸行法,總是具有這種剎那生滅變異的本質。「行」的這種不恆常的狀態是行苦。這是佛陀講到的三種苦:苦苦、壞苦和行苦。

第三個是無我相。無我相是指五取蘊,由於生滅變異,所以是無常的;由於生滅變異的緣故,所以是dukkha的。生滅變異就是不圓滿,受逼迫會壞滅,這種狀態是苦。因為它又生滅又dukkha,所以就說明它不是有一個恆常的實質。沒有恆常的實質,所以沒有主宰、沒有我,是指這個意思。

無我並不是說沒有這個東西存在。我們要一再地提醒對無我的認知,不是說這個東西沒有,剎那、剎那存在的的名色法是在生滅,但是你不可以主宰,沒有實質,這是無我。

世間觀智是去知見五取蘊以及五取蘊生滅的原因;而出世間智是先生起道智的心,然後是果智的心。這兩種心都是取涅槃為目標。道智能斷除相應的煩惱,能摧毀令我們不能如實知見四聖諦、不能如實知見究竟諦的無明。「痴」一部分一部分地被削弱,一直到阿拉漢徹底被拔除。也就是只有當我們知見涅槃的時候,才能說真正地、正確的知見了四聖諦。

四聖諦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道聖諦。

苦聖諦,就是五取蘊。五取蘊就是苦聖諦,也就是究竟的色法和究竟的名法。

苦集聖諦,就是五取蘊的緣起,也就是已經知見無明、愛、取、行和業。知見無明、愛、取、行、業——過去五因如何引生現在的五果——識、名色、六入、觸、受。一個禪修者親見這樣的發生過程,從過去生直到今生一直到未來世,這個是苦集聖諦。

苦滅聖諦是我們知見五取蘊滅盡,涅槃出現。

第四道聖諦,就是趨向苦滅之道的聖諦。禪修者已知見緣取涅槃為目標的八支聖道,也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

因為必須對究竟名色法修觀,才能夠真正地證悟涅槃,而究竟名色法是極為深奧難見的,必須要有智慧之光才能照見,所以我們在修觀的時候要有兩種準備智。兩種準備智指的是什麼呢?也就是四聖諦前兩種聖諦。嚴格意義上來講,十六種觀智的前面兩個,實際上是修觀的準備智。在經論里把它們稱為名色限定智,有些人翻譯成名色分別智,再一個是緣色攝受智,就是緣起的部分。

名色限定智,具備這樣能力的禪修者能夠知見究竟的色法,也就是四大和四大所造色;能夠知道個別的心識和心所,以及識別心路中生起來的各種心以及它的作用。因為這種智取有為法為所緣,所以它是世間的。

緣攝受智,證得這種智慧的禪修者可以依著順十二緣起和逆十二緣起來辨識,依著緣起而生的五因和再生的五果來辨識。也就是說,禪修者可以知見過去生的無明、愛、取、行、業如何產生今生的結生識、結生名色、六處、觸、受。通常在這個階段,禪修者會辨識到與當下識知無關的心識,就是有分心。離路心,是結生心、有分心和死亡心。禪修者也可以知見在他般涅槃的時候,導致未來世的五因滅如何導致五果滅,名色不再生起。也就是在緣攝受智階段要現見涅槃,要看到你的未來世證悟涅槃才可以。

只有禪修者證得了這兩種準備智,他才有能力知見觀禪的所緣——名色以及緣起。只有那個時候,他才能夠培育真正的觀禪。

觀禪的所緣是五取蘊。色蘊就是究竟的色法;受、想、行、識四種非色蘊就是究竟的名法。要知見究竟的名色法,我們必須要知見五取蘊。那什麼是五取蘊呢?佛陀在《蘊經》裡面這麼解釋:「諸比庫,什麼是五取蘊?諸比庫,凡任何色,無論過去、未來、現在、內在、外在、粗的、細的、劣的、勝的、遠的、近的,這些都是有漏的、可執取的,稱為色取蘊。同樣的,受、想、行、識也是這樣,有十一種有漏的、可執取的取蘊。

從佛陀的教導中可以知道,修習觀禪,你必須知見五十五種究竟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哪五十五種?色蘊有十一種,受蘊有十一種,想蘊有十一種,行蘊有十一種,識蘊有十一種,加起來有五十五種。這五十五種的取蘊有無常、苦、無我三相。當你能夠這樣知見的時候,你就獲得了名色限定智。這是說明五取蘊是觀禪的基礎。

十六種觀智,是巴利聖典和《註疏》提出來的。前面兩種智——名色限定智和緣色攝受智,是準備智。第三個是思惟智,也有人把它翻譯成確定智。修習思惟智的禪修者必須知見所有各種分類法下的名色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還有它們的無常、苦、無我三相。他已經思惟照見過去、未來、現在、內在、外在、粗的、細的、劣的、勝的、遠、近的五取蘊的三相,也已思惟照見六種外處、六種內處、十二緣起支和十八界的三相。這樣的智,叫思惟智。

第四個生滅隨觀智。具備生滅隨觀智的禪修者,必須知見在已經辨識的每一個過去生,從結生心一直到死亡心期間的心路中,每一個心識剎那的業生、心生、時節生和食素生的緣生滅和剎那生滅,這是色法的。他也已如此了知今生一直到般涅槃,所有已經辨識的未來生。同時,他也已如此辨識過去生、今生和未來生所有的心識。依著這個方法修行以後,禪修者可以知見一切行法都是生滅法,都是無常的、苦的、無我的,這叫生滅隨觀智。

第五個是壞滅隨觀智。擁有這樣智慧的禪修者所修習的內容跟前面的智是一樣的。但是在這個階段,他不再於專注於諸法的生,而只是專注於諸法的壞滅。以這樣的方式照見諸行法,他對一切行法所具備的無常、苦、無我三相的認知會更強,從而獲得更強大的智慧。這是壞滅隨觀智。

第六個是怖畏現起智。觀察到無論過去、未來和現在的一切行法,都無可避免的走向壞滅,我們的生存狀態就是這樣的。隨著智慧的生起,它們在禪修者的心中現起為悚懼和怖畏了。 

第七個是過患隨觀智,也叫過患智。擁有這樣智慧的禪修者,已經將過去、未來、現在的一切行法的生、住、滅視為過患,這是一種過患。我們現在都認為我、我的、和我的自我,我們要粘取、我們要執取。這個階段,從怖畏感覺到有過患。

第八個是厭離隨觀智。具有此智的禪修者已不再以任何方式迷戀於過去、未來、現在的各種行法,而對之生起厭離。他真實地生起希求無生的寂靜境界,心自然而然地趨向涅槃。這是厭離隨觀智。

第九個是欲解脫智。擁有此智的禪修者生起了強烈的想要從這一堆行法中逃離出來的欲,生起了強烈地想解脫慾望。

第十個是審察隨觀智。擁有這樣智慧的禪修者,會再次地辨識過去、未來、現在的一切行法為無常、苦、無我。但是這個時候觀禪的觀照力比任何時候都更強大,而不斷地審察辨識。

第十一個是觀智叫行捨智,也是修菩薩道的人能夠到達的最高的世間智慧。具有這樣智慧的禪修者對一切行法的看法改變了。他不會再像前面一樣對於行法識知為怖畏,但也不會識知為可以執取的愛樂,對它們沒有分別、中捨。以中捨的心態看待它們。

前面的這十一種智都取有為法,就是五取蘊做為所緣,所以我們把它們稱為世間的觀智。

第十一觀智是最高的世間觀智,再往上就是出世間了。剩下的五種智,隨順智、種姓智是在道果智前生起。其實是在同一個道果速行心路中生起來的。省察智是證悟道果後自然生起檢查道果、涅槃和煩惱的智慧。

道果心速行前面有遍作、近行、隨順、種姓心。利慧的人,沒有遍作,這些心識還是世間的,但是並沒有把它們放在世間觀智裡面。遍作、近行、隨順這三個智,在《義注》里統一稱為隨順智。這種智可能生起兩到三次,如果是利慧的是兩次,如果是鈍慧的、中慧的是三次。後面一定是跟著種姓、道、果。

第十二觀智,隨順智的作用是什麼呢?在這種智慧之前,是取各種有為法為所緣的八種觀智,就是從生滅隨觀智一直到行捨智的八種觀智。隨順智,要為此後取無為法、涅槃為所緣的道果智做轉換的準備。雖然隨順智是世間的智,但是在經典裡面不把它算在世間的觀智里,因為它跟道果智是在同一個速行心路裡面。這是最後一種取有為法為所緣的智。

第十三種智是種姓智。種姓智就取無為法為所緣了。種姓智的目標是涅槃。種姓智是取無為法所緣的第一種智。儘管這樣,它還是世間的智。為什麼呢?因為它只是標誌著有情從凡夫轉變為聖者,這個轉變的過程。

接著下來,第十四個是道智。這是兩種出世間智的第一種智,取無為法、涅槃為所緣。在這一剎那生起了這該名色相續流中的首個出世間八支聖道。道智將摧毀或削弱相應的煩惱,而阿拉漢道智則摧毀所有的煩惱。

第十五個是果智,這是兩種出世間智的第二種。它可能會生起兩到三次,這是跟他的智慧有關。因為速行階段只有七個速行心,如果是一個利慧的人,沒有前面的遍作,那麼就會多一個心識剎那的位置,後面的果智就會有三次;中慧的就只有兩次。果智是道智的無間果報。

第十六個觀智是省察智,這種智只在道果智生起之後才會生起。它是緊隨著道果智之後的心路生起來的。省察包括哪些呢?有五種:對道智的省察,對果智的省察,對涅槃的省察,對已斷的煩惱的省察,對未斷的煩惱的省察(在證得阿拉漢道前)。這是省察智。

觀禪是佛陀教法所獨有的,它不存在於其它任何教法。同樣培育止作為觀的工具,觀禪基礎的禪那也是佛陀教法所獨有的。就是我們的修止不是為了不死、升天、神通,而是為了修觀禪。所以修止,心一定要變得很敏銳,清晰明亮。為什麼呢?因為它必須要照見究竟名色法,它不同於身心舒適的冥想。 

到這裡,我們知道一個人佈施或持戒時的心,可能跟業果智相應或者不相應。但是在止禪裡面真正真實的禪那心,必定是智相應的;同樣真正真實的觀智心,也必定是跟智相應的。這個是跟了知究竟名法、究竟色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的智相應,這是因為觀智、觀慧、觀正見。但是禪修者的觀禪依然是有勝劣的區別的。

什麼是低劣的觀禪呢?什麼樣的情況會讓我們的觀禪低劣呢?在觀自心的前後,如果我們的心與不善法相應,那就會使觀禪低劣。比如說,有人可能由於習俗或是傳統而修習觀禪;或者由於其它的宗教信仰修習觀禪;或者觀禪成為時尚;或為了獲得好名聲;或者被尊重而修習。甚至有人可能因為害怕受到責備而修習觀禪。再者有些人是為了獲得不死而修習觀禪,但卻沒有老師,或者說沒有合格的老師,在這種情況下他修習的方法可能是錯誤的。舉個例子說,他有可能認為沒有必要持戒,也沒有要修定。或者是對著背痛、頭痛、膝蓋痛,或者妄念紛飛的心,對這些概念法來修觀,他認為這就是觀禪。在這種情況下,他並沒有了知究竟名法和究竟色法的智慧,沒有生起名色限定智。很多人修觀是為了找到內在的一個真我,一個不死的我。

到現在我們還可以看到有人為了得到一種知性,一種知者或者一種覺性而修觀。就是他可能覺得修觀只需要省察當下的身心狀態,他只要回到當下覺知自己的內心就是修觀,而不需要去辨識緣起,獲得緣攝受智,也不需要去洞穿名聚、色聚的密集,看到究竟名色法。他雖然也稱作修觀,但是他並不了知苦集聖諦,也就是業的運作他是忽略的。甚至有些人修習觀禪,但是他不相信業的運作。這在歐美的佛教里很普遍。說:「我們放棄佛陀講的超自然的部分。佛法是可以當下來運用的,讓我身心的煩躁得到止息,這就是滅,當下就是滅。」聽起來成了雞湯。

這些我們也教的,但叫「睜眼四聖諦」,它是有用的。但是你要知道,你只是睜眼四聖諦是不可能徹底的滅苦的。所以我們在教大家身心療癒。教大家專注當下,了知當下每一個苦,看到它的滅。這種睜眼四聖諦是一種方便的教法。這個方便的教法是讓你在當下體會佛法帶來的價值和快樂。但真正要徹底斷除煩惱,必須要依著戒定慧三學,十六觀智才能夠證得。如果你把我們的「睜眼四聖諦」當做是觀禪的全部的話,那麼你的觀智就會低劣。

也有些禪修者可能在獲得一定的觀禪定力以後,他昏沈,經常落入有分。在帕奧禪林里很多修觀的人都有這種體會。修定的時候,很好。修觀,一段時間,會發現觀禪的定力很強,但是強到一定程度後,昏沈就出來了,覺知變得遲鈍。也有一些人,「我什麼都不知道了」「我的心無為了」,以為是證涅槃了,其實是落入有分了。這個是錯誤的。

也有一些人,他只是回到每個當下來省察,也會感覺到身心變得很輕安,智慧變得很敏銳,以至於認為:「啊,我已經非常成功了。」他可能誤認為他已經證得了很強力的觀智,但實際上,按經典來講的,這可能是一種邪智,或邪解脫。因為這些並不是真正的觀智,它既不能夠鎮伏或者去除煩惱,也不會導向道智、果智的生起。這樣一來,他的觀禪與正確的苦之智、正確的苦集之智、正確的苦滅之智,和正確的趨向苦滅之道之智並不相應。

如果他以這樣的方式長時間修下去,不能持續進展的狀態就會越來越明顯,最後可能導致他對修行失去信心,甚至於認為佛陀所教導的修學方法並不能終結苦,而放棄修行。前段時間給大家發過一篇文章,就是一位禪修者在13年的時候發表的《飄在南傳上座部天空上兩朵烏雲》。18年的時候,他宣稱說,他已經明白了佛陀根本沒有證悟。變成一個極其狂妄的人,放棄了信仰、放棄了修行。

還有,有的禪修者可能確實證得了緣攝受智,他確實也能夠辨識過去、現在、未來、內在、外在、粗、細、勝、劣、遠、近的究竟名色法,但是對這些名色法他感到厭倦,因此而變得漫不經心,對修行變得越來越缺乏耐心,也不恭敬禪修業處。這種情況,對處在修觀階段的很多人來說很普遍。因為修觀有時候變得很煩,很厭倦。那麼這樣的人,懷疑就可能會時常生起:「真的需要這麼複雜嗎?我有可能成功嗎?我這樣修下去真的會證得涅槃嗎?是不是我的巴拉密還不夠啊?」以致感到心煩意亂,很容易找藉口不再修行。這個時候他特別容易跟無信、不精進、沒有正念、也沒有定、無慧的惡友為伴。就算他在禪林裡面每天禪坐,可能也坐得心不甘情不願,終究他是會放棄的。我們也遇到很多這樣的禪修者。

再一個,禪修者在修習觀智的過程中,在生滅隨觀智不成熟之前的時候,可能會生起十種觀的染污——叫觀染。很強的光明、很敏銳的智慧、很強烈的遍滿喜、輕安、快樂、很強的勝解、很強的策勵心、現起很清晰的三相、捨-平等的捨upekkhā、很強的欲,這個欲是對前面的九種狀態的執取。如果執取前面的九種狀態為涅槃,那麼可能就會走向非道,而出現邪見、我慢或者渴愛,而使他的觀禪變得低劣。

當然也有一些禪修者可能真實地修到行捨智了,事實上也獲得這個智慧了,但是傲慢升起來:「啊,我修完課程了。」到處誇口,對自己的成績津津樂道,希望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前面講的這些若干例子,就是說明一個人在修觀禪的時候,如何夾雜著無數的不善心。這些具有貪根、瞋根和痴根的不善心,跟邪見相應或者不相應,從而令他的觀禪變得低劣。很多人定力不足,看不清楚究竟名色法,就認為這是究竟名色法,這是對觀禪的業處並不是很清晰。這個時候往往就是與無痴不相應,不能夠清晰地覺知所緣。這樣他的觀禪就是低劣的二因善業,也意味著他未來的果報心,可能是無因的。然而他得確善知自己的禪修業處也與慧相應,但是夾雜很多的不善心,同樣會讓他的觀禪善業成為低劣的三因善業,他未來產生的果報就是二因的。

怎樣讓觀禪殊勝呢?就是修觀前後的心都跟善法相應,這樣觀禪就會殊勝。前提就是對所學所修有深信、不可分割,而且能找到一個合格的導師指導。禪修者能夠清淨地持戒,並且為了有能力修觀而培育強有力的近行定和禪那。不會隨便地修一下:「覺得不錯了,我就看光了。」他修習透視究竟名色法獲得名色限定智;他修習辨識緣起從而獲得緣攝受智。如果落入有分,他明白這不是涅槃。而且他的老師也知道他的這種情況,指導他系統地修習,恭敬禪修業處,避免這些情況發生。同時如果進展緩慢,他也懂得策勵自己、鼓勵自己。鼓勵自己很重要:「我能做到,我已經修到到這裡,我只要慢慢地、持續地,依著因緣往下修,我一定能夠把觀智修起來。」然後總是去找具足信、精進、念、定、慧五根比較強的善友,跟他們為伍,得到他們的鼓勵。如果心煩意亂的時候,也能依法療癒自己的身心,從而令自己的修行始終充滿信心、喜悅和平等捨,而不會半途而廢。

如此修習,他將能夠清晰、透徹地辨識過去、現在、未來、內在、外在、粗、細、勝、劣、遠、近的五蘊,即使是那十種觀的污垢生起來,也知道怎樣超越它,並繼續前行。如此修行,依照當下的巴拉密,適度的精進,就像我們過去講到的精進捨。不管是什麼情況,他只是正確的做,遲早或者快或者慢,他總會證得真正的道果。觀禪是最高的做福德事,它是出世間的做福德事。

以上的這些例子,說明一個人如何在整個修觀的過程都是善心,都是跟無貪、無瞋相應的善心,這樣他的觀禪就會殊勝。即使他不能時刻地清楚了知他的業處,有時候跟智不相應,但是他的觀禪也會成為殊勝的二因善業,未來的果報也會是殊勝的二因果報。如果他能時時清楚地覺知他的觀禪業處,就跟智相應,那麼他的觀禪就是殊勝的三因善業,未來的果報也是殊勝的三因果報。

 到現在為止,我們就依著帕奧西亞多G的《業的運作》,對佈施、持戒和禪修三種福德事的殊勝和低劣做了一個簡單的瞭解。

在講業的運作時候,為什麼花這麼長時間來講這部分內容,就是我們必須知道什麼樣是善業?什麼樣是不善業?善業,什麼樣是殊勝的?什麼是低劣的?這樣的話,在我們修習的過程中才不會迷失。

我們講了善業。善業會產生善果報。如果一個有善根的業,就是有二因或者三因的善業,在臨終的時候成熟,他的果報心就是善果報心。也就是說他會在人道、天道或者梵天界再生,除此之外別無可能。佛陀講:「無有此事決不可能。若具足善行者,以此因緣身壞命後會投生苦趣、惡趣、墮處、地獄,無有此事。」所以大家不用擔心害怕下一生會怎樣,擔心都是不善業。唯一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每一個當下造作善業。

最後我們再說一下,善業和無明、渴愛。我們講輪回的根本是無明、渴愛。那善業跟無明、渴愛是什麼關係呢?我們知道只要有再生,就必然有無明和渴愛。如果善業在我們臨終的時候成熟,我們將投生善趣,那麼這哪來的無明和渴愛呢?死前的最後一個心路,這個心路做為一個善的心路來講,不呈現任何無明和渴愛的,這沒有錯。結生心本身,對於善結生來說,也是沒有無明和渴愛的,這也沒有錯。但是我們要知道,由於無明和渴愛還沒有被徹底的斷除,它只要有合適的因緣就必定會生起,它們仍然以隨眠的形式存在著。因此無論有情投生善趣還是惡趣,一期生命的第一個心路必定是不善的,是與無明和渴愛相應的,有愛bhavataṇhā,就是:「啊,這個新生命又起來了。」

許多瀕臨死亡的人,感覺一下子輕鬆了,心從身體漂浮出來。為什麼呢?脫離了五根的束縛。只要是一個新生命一開始都會有輕鬆感,然後貪的速行就會生起來,那怕是地獄的眾生都是這樣。但瞬間就進入非常苦的狀態,地獄的眾生是這樣。必然是如此,否則不會再生。

因此佛陀總是教導我們要徹底地終結再生。這會發生在具有最殊勝的無痴根心生起的時候,這個心跟阿拉漢道智相應,取涅槃為所緣。為了獲得阿拉漢道智的生起,我們需要完成大量的殊勝善業,就是殊勝的三因三業。只有在過去生和今生積累足夠的善業,我們才可能證得阿拉漢道智。阿拉漢道智將斷除不善根和善根兩者。善根和不善根全部都斷除,就意味著不會再有業的生成。阿拉漢的心識是純粹的唯作,在他般涅槃以後再無後有。

我們累積殊勝的善業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讓所有的業都失效。不管你是善業、不善業,最後所有的業都成為無效業,這是我們終其一生乃至盡未來際都要去努力去實踐的一個路徑。

到這裡,我們就對三不善根和三善根以及它們可能產生的殊勝或低劣的業以及可能產生的果報,簡單地做了一些解釋。後面我們就會進入十二種業的形式,再來做解釋。那我們今天的課就到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