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2081680-828297653_n

問: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育慈(mettā)、悲(karuṇā)、喜(muditā)、捨(upekkhā),以便於養成許多的慈心,並且讓每一個人歡迎?

答:在生活中修習這四梵住,以便能用智者讚賞的方式來改善個人的個性,這點非常重要。我們需要修習四無量心,以避免誤入極端;我們也需要有四無量心的特質,去平衡我們的心念過生活。

那些知道如何修習四無量心的人,才真正能夠美滿自己與他人。只有少數的人,知道如何利益自己與他人,這是因為只有少數的人,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四無量心。第一個四無量心是「慈心」,在先前的問答中,已經解釋過了。你們還記得嗎?我將在此重複解說,以免你們忘記了。

甚麼是慈心?慈心是饒益自己也饒益他人。但是,如果是根據自己的冀求來饒益他人,便不是真正的慈心;於此同理,若有人說:「我將以我想要給予的去行布施,這是為了有利於他人。」這也不是真正的慈心。慈心是在仔細地觀察過對方的能力、需求、強項與短處之後,再取決如何去饒益。這些都應該先做考量,再基於他或是她的需求,我們才來伸出援手。

假如,我們過分強調我們希望他們做的,和期許他們成為的,這樣在我們之間會產生衝突。

父母都關愛他們的子女。但是,這世上,大部份的父母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的!這是父母對子女們殷切的期望。儘管父母寄望子女們能成龍、成鳳,父母需要細心的觀察。如果父母期望孩子有某些成就,經過觀察之後,也證實孩子有這樣的潛力,這是再好不過了,父母應該以這樣的態度去支持孩子。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與孩子本身的潛力,剛好一致,父母可以進一步強調對孩子的期許,也同時兼顧到孩子自身的能力,在這樣的狀況下,一切都會很圓滿!

然而,有些時候,父母的期望並不等於孩子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做父母的,應該分析他們的孩子能夠做什麼?把自己的期許先放在一旁,根據孩子們的能力來支持和輔助。這才是施予慈心的正確方法!無論對象是幼者、弟子、學生、兒子、女兒,他都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我將繼續另一個論題。許多時候,世間人選擇不做某些真正有利益他人的事,是因為他們害怕被人誤解,或者導致反感。有些時候,我們可以做出某些事,給他人帶來極大利益。我們也許可以用話去利益他人,但是,如果當場說出來,會引起他們的反感,他們可能變得非常的憤怒。可是,在某些類似情況下,我們仍要去做,同時接受所有可能發生的回應,因為我們瞭解,事後他們會感到無比的歡喜;了知他人會在未來蒙受利益,所以,我們需要當場有所作為,即使他人對我們當下的作為是反感的。就是這個方式,智者們在過去,現在與未來一向的作為。在某種情況下,你們自己需要去通融。可以做到幾分,那要看你們的生活經驗和你們瞭解的程度了。

然而,如果沒有必要「招惹反感」,我們應當選擇一個可以被接受的方式,假使它能夠使事情更圓滿。當我們知道,別無選擇,只有一種特定的方式時,想著對他有益,我們應該要勇敢些,用慈心、不憎恨、也不是虛榮,我們應該要處理,或是說出來,這也是利益他人的方式。對多數人而言,當然它是非常困難的,要能判斷適當的時間與情況,來饒益他人。

這也是佛陀在必要時所實踐的。雖然說,當場便需要有所反應,若我們能夠謹言,它將真正有益處。不要用嚴厲的言辭,相反的,我們應該用令聽者的耳朵感到撫慰的話語,這也是重要的。

甚麼是「悲心」?悲心是指對受苦的眾生有所悲憫、同情。見到某人,處於身苦或是心苦而受到煎熬,智者將心生惻隱這是智者胸懷的本質,不忍見到他人受苦。於是,他們竭盡所能的想要有所行動或幫忙。假若,他們無法藉由身行或是言語,緩和眾生的疾苦,至少,智者會在意念上去祝福眾生!

大致上說來,當人們見到某些人犯下了惡行,他們會心生厭惡或是反感。事實上,假若某人犯下了惡行,他定會為惡行受苦。我們不應產生反感或是感到憤怒,反而應該心生悲憫。我們不需要去責難他,惡行自會遭致懲罰,他會在將來受苦的。如果情況允許的話,我們應該要建議他,不要再胡來。對於這些做惡的人,我們應該要盡量的培育悲憫之心,無論受傷害的是我們或是他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找到幫助他們的方式。

在我們的生命中,為了能夠適切的施予慈心,我們需要培育悲憫之心,並等候適當的時機,饒益他人。有時機緣如此,即使我們非常想要去幫助那些人,然而時機不對,我們需要等待一年、兩年、甚至是三年。有的時候,想要表達什麼,然而時機不對,他們還沒有準備好的話,我們也要有耐心。我們要有耐心地去等待適當的時機,來表達我們的意見。有時候,有可能要等待很久。若,我們想要饒益他人,我們更需要培育自己的耐性。

如果,將多數的注意力放在對他人的期待上,這不是出自於慈愛;而是出自於貪愛(lobha)。如此,對待他人的方式也欠缺了悲憫之心。因為,我們沒有仔細地觀察,以至於,我們無法充分瞭解到對方的能力和潛力。如此一來,反而可能令他人受苦。所以說,缺乏了悲憫之心是無法真正地利益他人的。慈愛與悲憫,是相輔相成的。

甚麼是「喜心」或「隨喜心」?喜心指的是,見到他人有成就時,能夠隨喜或讚嘆他,而且也為他歡喜。在這世上,大部份的人,當他們聽到別人成功或是名利雙收時,他們並不感到歡喜,而覺得很嫉妒。這樣的修為是與喜心,也就是隨喜之心,背道而馳的。

當你聽到你的朋友成功了,你會有何感想呢?你會說:「薩度!薩度!薩度!」嗎?如果你能說:「薩度!薩度!薩度!」這是非常好的,表示你正在修習隨喜之心。反過來說,若你心生忌妒,隨喜之心,對你而言,是非常困難的。依據佛陀的教導,沒有任何事件的發生,是無因無由的。即便是我們想要致富,由於過去,沒有在因地上圓滿自己致富的先決條件,不論我們嘗試了多久或是多麼的努力,我們仍然無法變得富有。沒有任何事件的發生,是無因無由的。如果你見到他人成功,請將你慣有的嫉妒習氣,放一旁,請當下改變你的心態,對他們的成功來培育歡喜心,並且去審慮、瞭解、觀察業果法則。記住!沒有任何事的發生,是無因無由的,他們的成就是有緣由的,生歡喜心吧!只有透過這樣的方式,你們才能修習喜心。不論發現自己處於何種狀況,請去改變和進化你們的思考模式。唯有這樣,一天天的,你們會看到自己在進步。

倘若,見到他人成就時,我們未能培育隨喜心,反而忌妒,我們便累積著不善業,在將來開花結果。當這個業成熟時,我們也會發現自己沒有善同伴。然而,當你見到他人成就時,如果你是歡喜的,培育著隨喜之心,當下除了自己得到快樂,也會長養你的心智─無量心的成熟,它將會在未來為你帶來幸福。有鑑於此,我們都需要培育隨喜心,將它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若只是修習慈心、悲心與喜心,沒有「捨心」的支持,成效將會不顯著。縱使你想要饒益他人,又想要為他人拔苦,或是祝願他人成功;事情的結果,不是基於你慈心的祝福,也不是悲心的祝福,亦非是隨喜的祝福,而只是取決於他自身所造的業。以這樣的方式來瞭解業果法則的運作,便是我們對自己與對他人培育中捨之心,亦即捨心。對自己或對他人,沒有以捨心為基礎,我們是無法真正利益到他人;缺乏了對自己與對他人的捨心,從長遠看來,也沒法子持續地饒益他人。在利益他人時,由於缺乏了對自己與對他人的捨心,在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如意與不如意的後果,由於缺乏捨心故,我們將因此而受苦。

捨心是最殊勝的無量心。我們都需要培育這個素質。缺乏了捨心,長遠看來,我們無法持續地利益他人。

 

 

〈譯註〉四梵住(brahmavihārā) 是指:慈、悲、喜、捨,一般稱之為四無量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