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以佛陀的「法」來訓練自己,取代情緒的放縱。無論懶散或勤奮,都只是繼續修行。你不認為這是比較好的方式嗎?
跟隨情緒的另一條路,永遠無法帶你通往「法」。
若修行佛法,則無論心情如何,都只管繼續修行,不斷地修。
自我放縱之道絕非佛陀之道,若我們依自己的觀點,依自己對「法」的看法修行時,將永遠無法看清對錯。我們無法知道自己的心、知道自己。
因此,依循自己的教導修行是緩慢的,順隨「法」的修行才是最直接的方式。
不論懶散或勤奮時都在修行,對於時間與地點都能清楚地覺知,這就稱為「修心」。
若你放縱自己,依循自己的見解而修行,便會開始胡思亂想並疑神疑鬼。你會自己想:「我既沒有福報,運氣又不好,已禪修了好幾年,到現在還未覺悟,也未見法。」以這種態度修行不能稱為「修心」,只能稱為「修習災難」。
若你是尚未覺悟、見法的禪修者,仍未改頭換面,那是因為你錯誤地修行,並未遵循佛陀的教導。佛陀如此教導我們:「阿難,努力修行!不斷展開你的修行。如此一來,你的一切疑惑、不確定都會消失。」
你的疑惑無法透過思考、推理、推測或討論而消失,也不會因無所作為而自動消失,一切煩惱只有透過修心,透過正確的修行才會消失。
如同佛陀所說,修心之道和世間之道正好相反,因為它是來自清淨心。未被雜染附著的清淨心,是佛陀和聖弟子們之道。
若你修習「法」,就必須以自己的心禮敬「法」,而非讓「法」來禮敬你――若你如此修行,痛苦將會生起,沒有人能逃離苦。當你著手修行時,苦早就在那裏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