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  

【乖小孩特有的傷】

上月底,上一個廣播節目談教養,在節目中主持人問了我一個問題:「你自己以前是個怎麼樣的孩子?是屬於叛逆的那一種嗎?」
 
我笑笑回應她:「直到青少年時期,我一直都是個很乖順的孩子!」,停頓了一下接著說「乖孩子最大的優點是讓父母、師長很放心,但是卻也因此產生了一些『特有的傷』!」這些傷看似隱微,但其實對孩子一輩子的影響很巨大;只是因為不會外顯,所以很容易被成人忽略、甚至被孩子自己忽略。
 
我的腦海裡除了浮現曾經分享過「被校長掌摑」的深刻記憶外,思緒還飄到另一個烙印在腦海裡的場景。
 
【乖巧的孩子,卻變相受到懲罰】
 
那一年,我15歲,離家求學、開始獨立生活。面對課業重摔、嚴重不適應軍事化管理的宿舍生活、人際疏離…等多重適應不良,在校園裡找不到自己的任何價值;既不知道怎麼求助、又怕父母擔心,所以維持一貫報喜不報憂的慣性,默默自己承受;但「想休學」的聲音不斷召喚著我。
 
當時,每週末的返家,成了我週一到週五最大的盼望;而每個週日下午收假、返回宿舍之前,是我一整週最blue的時候,可以為此食不下嚥(由此可見當時有多憂鬱)。
 
為了可以早點回到家,每週六中午12點的下課鐘聲一打(那是個「週六還要上半天課」的年代),我會用最快的速度回宿舍收拾東西、走半小時的路奔到公車站等車。我家地處偏鄉,不只沒火車站,連公車都只有一家有開、發車間距又長,可以想見得到週六中午過後的公車站有多塞。
 
通常在中午一點多到站的我,最終回到家的時間,常已是晚上七、八點。為什麼呢?其實這段車程只有一個多小時,關鍵在「擠不上車」。
 
每當前面排隊的人潮好不容易消化得差不多了,公車一來,由於不一定精準停在排頭的地方,所以每每一靠站,人潮又一擁而上、爭先恐後推擠只為搶上車,完全無視原先的排隊順序。像我一樣排隊三、四個小時還搭不上車的,就有好幾個。
 
即使時至今日,在我腦海裡,那個場景始終很有畫面,原因是:我注意到這些插隊的人當中,有半數以上是「成人」。
 
我當時有很多的憤怒、不平與困惑:你們這些大人總教我們搭車要守秩序、要好好排隊,結果插隊且搭上車的卻常是「你們自己」以及「沒聽你們話的孩子」,我們這些乖乖聽話的小孩卻反倒變相受到懲罰?為什麼?
 
【乖巧的孩子,總內耗很多力氣消化憤怒與不平情緒】
 
當然,這些問題沒有人可以給我答案。甚至有同學笑我:「白痴才乖乖排隊!下次學學我,保證你很快搭上車。」
 
我學他了嗎?沒有!因為我學不來。我被師長、父母「教養得太好」,好到即使自己在成長過程吃了很多悶虧,我也無法勉強自己成為那樣的人,那樣的我反倒會很焦慮、很不自在。
 
於是,在我的成長歷程裡,被迫花了不少力氣消化這些事情所衍生的情緒,因為沒人注意到、沒人引導,直到有一天當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夠大、夠安全之後,才開始長出足夠的道德勇氣與行動力去因應這些情境、去做些什麼。
 
但,那已是我的生命來到20幾歲的時候。
 
【「乖孩子」是我們想要的?還是他們自己想要的?】
 
回到教育現場工作之後,我不時想起這些經驗與畫面,並且時常問自己:
 
我們為什麼喜歡「乖孩子」或刻意推崇「乖孩子」?
 
為什麼總喜歡把他們「教成乖孩子」?
 
除了「好管理」、「讓我們可以少費心」這些讓成人受惠的好處外,這些孩子本身究竟從中學到什麼、得到什麼?
這些被教養出來的乖孩子,有沒有同時被教會如何保護自己、如何捍衛自己的權利?

--------
 
親愛的「大人們」,您的答案會是什麼呢?

 
 
 
 
 
 
 
 
 
 
 
 
 
 
 
 
 
 
文章來源:
 
http://best.parenting.com.tw/blogger_article.php?w=409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