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3

 

第一章 生命的本質──生命之苦

一般人喜歡看到自己家人或他人生小孩。出生真的是一件好事嗎?佛教的觀點可能與大家的想法不同哦!

 

你喜歡死亡嗎?為什麼人會有死亡?因為有出生。有情眾生一旦出生,就必定會死亡。

 

我們應當了解生死輪迴的根本、原因在哪裡。由於造了善惡業,所以我們會受苦;由於有出生,所以我們會遭受衰老、生病和死亡等各種苦。

 

因此,我們應當了解──為什麼我們會死亡?因為有出生。為什麼我們會出生?因為過去曾造了善惡業。為什麼我們會造善惡業?因為有煩惱。這就是所謂的惑、業、苦──煩惱、造作善惡業、受苦。我們要掌握這些「根」,「根」指的就是原因。

 

四聖諦可說是佛陀的教法當中最根本、最基礎、最重要的核心。

 

四聖諦是指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和道聖諦;經典裡的用法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和導至苦滅的道聖諦。

 

四聖諦中有兩組因果關係:一組是世間的因果關係;一組則是出世間的因果關係。集聖諦是因,苦聖諦是果,這是世間的因果關係;道聖諦是因,滅聖諦是果,這是出世間的因果關係。

 

苦的原因、根源就是集聖諦;而煩惱就是集聖諦。在許多部經典中,佛陀特別指出「愛(taha,渴愛)」是集聖諦。

 

關於這四聖諦,我們佛教徒都應當把它學好、釐清楚!

 

為什麼我們會受苦?苦只是結果,原因是有煩惱。如何斷除煩惱?要修習八聖道支。

 

因為滅聖諦就是斷除了煩惱,也就是涅槃。因此斷除煩惱的方法就是要修習八聖道支。

 

為什麼佛陀要教導弟子們證得阿羅漢呢?為了解脫生死輪迴。為什麼要解脫生死輪迴呢?因為有出生就有痛苦。

 

有人會認為,把生命說成是苦,佛教是不是一種消極的宗教呢?不是的。佛陀只是把真相說出來而已,由於有情眾生認知顛倒,因此會把苦誤認為樂。

 

佛陀在《大念處經(Mahāsatipaṭṭhānasuttaṃ)》等經典,把苦聖諦定義為:「諸比丘,何謂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憂、惱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1]

 

因此,苦聖諦共有十二法,即:1.生是苦,2.老是苦,3.死是苦,4.愁是苦,5.悲是苦,6.苦是苦,7.憂是苦,8.惱是苦,9.怨憎會是苦,10.愛別離是苦,11.所求不得是苦,12.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這十二種苦的行相、面向包括身體的痛苦與心理的痛苦與不如意等等。

 

佛陀在《律藏》和《相應部‧轉法輪經(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ṃ)》,則把苦聖諦定義為:「諸比丘,此是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2]

 

在此佛陀則以八法來定義苦聖諦。

 

雖然說有出生就有苦,但世間也不全只是苦而沒有樂,在受蘊中就有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而經典裡佛陀所開示的苦苦、變異苦和行苦這三種苦也不全都只是苦而沒有樂。

 

苦苦(dukkhadukkha):是指身體和心的苦受,從自性及傾向上都是苦,因此稱為苦苦。所以苦苦就是痛苦、受苦的本身。

 

變異苦(vipariṇāmadukkha):由於樂受的變化、改變是生起苦的原因,因此稱為變異苦。變異苦其實是指樂受。樂受在生起、住立的時候是樂的,當時它並不是苦,但由於無法主宰樂受的變化、樂受的消失,因此佛陀把它稱為變異苦;古人把它翻為「壞苦」。

 

行苦(sakhāradukkha):捨受以及所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三地的諸行被生滅所逼迫,因此稱為行苦。所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一切名色法、行法都稱為苦,因為它們不斷地遭受生滅的逼迫、壓迫,因此稱為行苦。這種逼迫,即使是已經證得聖道、聖果的聖者也不例外,無法免除。

 

五取蘊(pañcupādānakkhandhā)是指色(rūpa)、受(vedanā)、想(saññā)、行(sakhārā)與識(viññāṇa)這五蘊。但為什麼有這個取(upādāna)呢?

 

由於有情眾生依業報而來受生,因此無論凡夫還是聖者,色蘊都只是取蘊;而受、想、行、識這四蘊,對凡夫及有學而言,只是取蘊,因為還有煩惱未斷盡,還有執著,但對諸漏已盡的阿羅漢而言,它們就不再是取蘊了,它們只是四種名蘊而已,因為他們已經斷除了所有煩惱,再也沒有執取了。

 

因此,如果沒有五取蘊,苦就不存在;有了五取蘊,苦就不可能不存在。

 

由此可知,佛教所說的苦,其實並不一定是大家所認為痛苦的苦,如果你認為苦一定是屬於痛苦的苦,那麼當人們入定時所感受的快樂,難到你也把它叫做苦嗎?所以佛陀開示有三種苦,苦苦才是痛苦的苦;變異苦其實是樂受,正因為它會壞滅、它會變化,所以也是苦;只要有存在、有因緣造成的都是屬於苦,這種苦是行苦。

 

大家都希望快樂,不要痛苦。有情眾生為什麼會有痛苦?因為有出生。因此,佛陀不曾讚揚出生的美好,而是希望眾生不要再有出生。

 

 

 

 

 

 

 

 

 



[1]   D.ii,p.305(pg. 2.0243); M.iii,p.249(pg. 3.0292)

Katamañca, bhikkhave, dukkhaṃ ariyasaccaṃ? Jātipi dukkhā, jarāpi dukkhā, maraṇampi dukkhaṃ,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āpi dukkhā, appiyehi sampayogopi dukkho, piyehi vippayogopi dukkho, yampicchaṃ na labhati tampi dukkhaṃ, saṅkhittena pañcupādānakkhandhā dukkhā.

[2]   Vin.i,p.10.(pg. 014); S.v,p.421.(pg. 3.0369)

Idaṃ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ṃ ariyasaccaṃ – jātipi dukkhā, jarāpi dukkhā, byādhipi dukkho, maraṇampi dukkhaṃ, appiyehi sampayogo dukkho, piyehi vippayogo dukkho, yampicchaṃ na labhati tampi dukkhaṃ – saṃkhittena pañcupādānakkhandhā dukkh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