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佛教是否承認靈魂呢?」
這個問題其實是時常有人問我的老問題,因為在我們中國傳統引領下,中國道家、儒家的思想,都說人是有靈魂的,甚至不只中國,在印度或是其他國家上,認為人是有靈魂論的,可以說是佔大多數。
靈魂其實是一個名相,一個名詞,例如你們稱呼我為大願比丘,或是大願法師,這是一個名字,代表要稱呼什麼人。
依佛教緣起法,緣起、緣生、緣滅,緣生緣滅的法則來說,身心世界是由色受想行識五種要素來結合形成的東西,若如此,哪會還有一個,所謂的靈魂存在呢?所以佛教是不承認靈魂論的,但是他也不會去排斥別人說靈魂論,因為有宗教自由,別的宗教在說什麼,我們沒有資格去干涉人家,我們也沒有資格,去向人家說對不對,但是他若在說真理或是在說佛教,當然我們就要更正他。
所以在佛教的立場上,人的身體上沒有所謂的靈魂,因此在原始佛教裡面,佛教不承認靈魂論,靈魂論是後來的人才承認的,在佛教的原則上沒有靈魂論,因為佛教所說的重點,就是因緣生滅法則,因緣生滅法則的當中,身心都是因緣生滅的法則,哪還有靈魂躲在身心裡面呢,若如此,靈魂又從哪裡來呢,父母怎樣生的呢,還是從何而來呢,凡事在佛教所說的,都要有因、緣、果。
父母怎會生靈魂給我們,他們是生命體給我們而已,由佛教的因緣法與五蘊,佛陀分析生命的五種要素,你將它分析來看,我們的身心生命裡面,沒有一個靈魂存在,但是你若要將靈魂這兩個字,將它說是一個名相,簡稱為一個名相,這個靈魂就是在說什麼,說我們的六根、六塵、六識,那麼這樣我就沒話說,若說身心裡面又躲一個靈魂,那麼這就是違反佛法,所說的緣生緣滅法則。
「如果沒有靈魂,走路的是什麼人呢?想的是什麼人呢?種種…這是什麼人呢?」
其實難怪你會這麼懷疑,在我未學佛以前,我就對這個問題,存著很大的懷疑,怎麼說呢,我是一個鄉下小孩,那麼孩提時,父母時常告訴我們,出外做事一定要注意,我們人的頭上三尺有神明,在監護我們,我孩提時代,父母就這樣教育了,然後,在我們的心目中都認為說,人若死了就變成有靈魂,那個靈魂,死亡之後,若行善,靈魂就當神;活著時若造惡,死後那個就當鬼,所以鬼是由我們人的靈魂來形成的,小時候就這麼灌輸,我們就這麼學。
等到走入佛教之後,開始念阿彌陀佛,或是念嗡嘛呢叭彌吽,在學習修四加行的次第時,其實我真的釐不清楚,我們人的身體上,沒有靈魂怎會說話、工作,既然沒有靈魂,要如何走路、說話、工作,不是你在懷疑而已,我真的也是都這麼懷疑,因為我走入佛教時,佛教有兩派,一派是承認靈魂論,一派是沒有承認靈魂論,有靈魂論的說一套,沒有靈魂論的說一套,那麼我真的釐不清楚,和你一樣釐不清楚,想都想不出一個所以然,因為那種靈魂的東西,看不到的。
然後我開始學打坐,那時還未修四念處,從一般的專注禪定,專注禪定,我修沒有多久而已,修沒有幾個月,就這樣眼睛,坐著,靜下來,心平靜下來,完全的輕安喜悅之後,眼睛卻睜開三分眼,不是刻意哦,不是,卻看到兩個世界,一個世界是現在,我們眼睛所看到的物質世界,另外一個世界不是肉眼所看到的另外一個世界,另外那個世界,人家都稱之為說第三空間,確實有一個第三空間,就是這樣,另外那個世界,與這個物質世界是不同的,感覺是不同的,但是看到它,也有看到人的生活,與我們的世界在生活是相同,差別就是說,它那種是一個影像而已,好像一種電影的推動力,這樣而已,像電影的影像而已,不像我們看到這個世間的物質,那麼我那時也又更加懷疑,既然人若沒有靈魂,死後,我剛才看到的那是什麼,我由修禪定,對那項愈來愈有興趣,卻變成眼睛若稍微瞇著或閉著想要看它,就看到,那都由修禪定而來的,那時我更加相信說,在佛教說的有靈魂論那派,我真的相信人死後有靈魂,才會變成死後,還有像活在世間做事一般。
所以人說地獄、天堂,其實不是天堂在上面、地獄在下面,是由我們人活著的心念,引生死後那股推動力演變的,人家將它稱之為靈魂,那時我也不相信沒有靈魂。
後來我開始親近阿含,我從雜阿含親近,開始實修四念處,開始精進於,從身受心法四念處的次第,專精於用功,在行住坐臥培養正念時,那種的正念明顯度,我在這裡不是在說妄語,還像我們看電影的慢動作,那麼的明白,念頭生起來清清楚楚,一個意志推動明明白白,手伸出去,推動我們的手,伸出去的過程詳詳細細,在當下時,我對身體的舉動、感受、想,如實以身受心法精進用功,發現每一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色受想行識五蘊,真的在裡面找不到一個,色受想行識的互依互緣之外,還有一個靈魂躲在裡面,真的找不到,除此之外,你自己每一個舉動裡面,是由色受想行識五項要素,相依相緣的過程之外,其他沒有一個靈魂存在,從此以後我才肯定沒有靈魂,身心上沒有一個靈魂。
那麼人家要如何稱呼靈魂,我無法去批評他,他們當時會說靈魂是怎麼來的我不知道,但是經由我修四念處之後,肯肯定定、清清楚楚的身心上,只有一個色受想行識而已。
例如說沒有靈魂要如何工作,我說給你們聽,想是腦在想,與靈魂沒有關係,手會舉是因為腦想,然後推動的力量叫做行蘊,思考、推動力量(行蘊),將腦在操作手的功能作用,操作這隻手,說話也是一樣,腦想,然後靠行蘊的推動,使我們的嘴說話,所以做任何工作,都是由五蘊的輾轉,並不是一個靈魂,躲在裡面指導我們的,在控制我們的,並不是這樣,那都是因為,他對五蘊的身心不瞭解,所以人家說靈魂論,他就說有靈魂論。
醫學、科學到現在已經很發展了,與過去不同了,所以在,醫學、科學的研究之下,曾經我也是,美國的科學研究家說的這樣,眼睛看到當下沒有一秒鐘,已經從眼睛看到引生至腦部,去分別這是種種色澤,這是什麼人,這些眼睛看到沒有一秒鐘,就能馬上有如此的分別,科學家也有研究眼睛不能,分別這是男的、女的,這都與佛陀說的,完全與根觸塵生識的功能作用是一樣的,所以佛法是超越科學,科學簡單說,是在佛法的後面摸索,但是有一些較粗糙的事物,像物質世界的事物,能夠用科學來印證,科學現在也應證身體上,真的沒有躲一個靈魂,所以說我們身體會舉動,做種種的工作,其實只有五蘊的輾轉而已。
你們若不相信,我教你一個去印證的事,行住坐臥保持明覺,以身受心作你觀察的所緣,觀察身體舉動、感受、心念,然後由身受心三項,都觀察很清楚,內觀智慧生起來時,你就如實覺知身心,是只有色受想行識,五種要素,結合起來形成的而已。
車子裡面,有沒有一個靈魂?不然車子怎麼會動,無論多重都載得動;飛機裡面有沒有躲一個靈魂,你們就說,開車那位不就是靈魂,開飛機的就是靈魂,不是,那與生命的因緣結構是不同的,我們的生命因緣結構,是由腦在操作,腦根,否則腦若壞掉就變植物人了,就是這樣,腦是一個總控制的開關,所以說做事是因為五種要素,就是色、受、想、行、識,簡單說,叫做身心,也簡單說物質與心理世界兩項結合,那麼物質我們看得到,心理世界就是想的層面,你較看不到,但是心理世界是依腦的功能作用產生出來的,因此不一定有靈魂,絕對沒有靈魂的原則下,我們就能做事,就會說話,走路、提水、洗車,就會做種種的事,這不用爭執的。
但是未修內觀四念處,對緣起法則不瞭解的人,就是說未見緣起的人,你要告訴他沒有靈魂,他信不過;見緣起法之後的人,你告訴他有靈魂,他也信不過。
所以這不用爭執的,這種是實際的事情,只要你肯用功,內觀四念處,由身受心三項如實觀察,你就如實的瞭解,到底身心裡面有靈魂嗎?沒有靈魂要如何做事的,這都由你自己從五蘊觀察,你就會清楚,否則有時說起來,你們也不會相信,這也是自然的,因為你未見五蘊的緣起,未徹見,如實知見五蘊的緣起,你誤為有靈魂,因為人家這麼教,我這麼聽。
何況宗教與修行是自願的,你要去信什麼、學什麼,也是自願,但是在佛教的立場上來說,佛教不承認身體有靈魂,所以佛教絕對不承認說,做任何事是靈魂在指使的,這是因為五蘊因緣形成結合,在指使我們工作的,千萬不要誤解說,我們的眼睛在看,是靈魂,在走路,這也是靈魂,在說話,這也是靈魂的作用,聽,都是靈魂的作用,不是,這些都不是靈魂的作用,這些都是因為色受想行識,五種要素結合產生的作用。
例如一輛車為何會跑,就是有引擎、車殼,那麼引擎也要原料,原料就是汽油與電力,汽油與電力結合起來,這輛車就會跑了,這很簡單的,例如現在科學很發展,有電腦,電腦多厲害,無人飛機,飛機都不用人在上面開,用電腦控制、操作它,電腦是靈魂嗎?不是,電腦是由種種的物質條件組合起來…
等到你若修四念處體驗緣起時,你會肯定說,身心生命沒有靈魂,否則告訴你沒有靈魂,你不會相信,這也是很自然,在佛教的角度是說,我們沒有勉強別人去信什麼,我們將佛陀所說的真理,加上自己的經驗說出來而已。
像我過去也一樣,我起先完全相信靈魂,自從修四念處,如實觀察五蘊見緣起法之後,我聽人家說靈魂,我也笑一下、笑一下,因為你告訴他,他怎麼聽得下,除非他是見緣起法則的人。
這是一個次第,也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所以佛陀才會說,真理並不是來自於教義,真理是來自於親自體驗,你自己體驗看看,等到你觀察五蘊,如實觀察五蘊的,相依因緣清楚,建立五蘊緣起法則之後,你就說哎呀,確實,工作的不是靈魂,身體沒有一個靈魂,但是未見緣起的人說靈魂,這是人家教我們的,上一代這樣教我們,我們這樣記,將它信以為真而已,告訴你,我們要冷靜,冷靜去思考它,思考之後還不足夠,還要真正的經驗,你就知道工作的不是靈魂。
「既然若沒有靈魂,那麼什麼人在輪迴呢?」
這句也是我時常聽到的,可以說我每一次與信徒對話、問法、討論法,每次都有聽到這句話「既然沒有靈魂,那麼不是死了就算了嗎,不然到底是什麼人在輪迴呢」,這個問題每次都有聽到,那麼我向你介紹,有可能我這麼說,你也存疑,這正常的,若要不疑,就要你自己親身見緣起法則,見什麼緣起?五蘊、六入處的緣起法則,也簡單說,得到空三昧與無相三昧,三昧就是智慧,空三昧就是如實觀察五蘊是因緣和合,所以空沒有自性,這就是空的正定,從五蘊瞭解身心是色受想行識五項結合的而已,除此以外,沒有另外的靈魂及其他等等。如實觀察、體證的人,叫做空三昧,三昧就是正定的智慧生起來;無相三昧就是,觀察六根對六塵,它是因緣和合,叫做根塵識,所產生的功能作用,裡面沒有一個眼睛的靈魂、耳朵的靈魂,若如此,達到無相三昧。
這都是修行次第的問題,你若不先有具備,空三昧、無相三昧,不能得到無所有三昧,無所有三昧就是,徹底滅除貪瞋癡,這都是沒有見緣起法則之後的人,是不能清楚的,有存疑,這是正常的現象。
若人家說就馬上信,這樣也是變迷信,像我說的你不加以思考吸收,然後實際去經驗、印證就信,這樣你也不是,真真正正的淨信,淨信就是不會再有懷疑了,不會再因為種種的問題引起懷疑,而改變此種觀念,例如我親身修四念處,觀察身心裡面,真的由五蘊輾轉,五蘊的過程、因緣,與六入處的過程、因緣,一一清清楚楚,又像在看電影般,還不是用眼睛看的,那種感覺清清楚楚,若說身體躲一個靈魂,你看,我是否還信得過?這是不可能信得過的。
那麼若如此,你會問說,既然若如此,人死了,沒有靈魂在輪迴是誰在輪迴,這值得我們討論的,依佛陀說的,六根的作用,是從根塵識三項和合,例如說眼睛有眼睛的器官,眼睛器官若沒有壞掉,我們能看到外面的相,物質世界的相,眼睛只有看到而已,眼睛本身絕對沒有說,看到後知道這是男的、女的,這不是來自於眼睛,這來自於想,所以眼睛的器官,看到外面的色塵,引生到眼睛的器官功能作用產生起來,然後去引發到,我們的意根(腦),那個腦將我們過去學的,放在意識的資訊調出來,所以意根觸法塵產生意識,然後落入想、分別、判斷,知道這個是男的、女的,這是黃、紅、青、白。
可是人若死了後呢,根塵識都怎樣,就自然都隨肉體死了、壞了,因為我們現在,還有物質世界與生命,由地水火風四項形成,雖然有地界的,肉質界、硬體界,例如皮、肉、骨,指甲、頭髮種種這些物質界,我們肉能完全保持,現在還會柔軟、能夠使用,要靠風,與有冷熱、水分的保持,我們物質界,才不會馬上硬繃繃,才不會冷卻後硬繃繃沒作用,既然有肉質的物質世界,當然就有神經的功能產生,引起種種眼耳鼻舌身意的神經功能作用,但是若死掉了,這個肉體就硬了、冷卻了,硬繃繃了,所以功能壞掉了,所以人死後根塵識就不見了,那麼若這樣要如何去輪迴呢,又沒有靈魂要如何輪迴呢。
其實輪迴來自於,我們活著時的渴愛,簡單說就是執著,用較世俗來說是執著,你對任何問題有產生執著,那股執著的力量,是會很強烈的,你想,只有火與水,水用火來將它燒開,產生的蒸汽,就能拖一列那麼長的火車,你看看,意思是一樣啊,由我們活著的那股執著力量,人死後那股執著的力量,化出來那股力量,化為一股力量,是由那股力量在輪迴。
例如佛陀說此有故彼有,說這裡有點火,那裡才有燃燒,因此佛陀說,我們有無明的觀念,因此引起無明的行為,無明就是說錯誤的觀念,誤解有靈魂,那都是錯誤的觀念,有錯誤的觀念,會影響到我們的行為,行為會記憶在腦識裡面,不斷在腦識裡面影響到身心,那麼身心直接就影響到,六根對六塵的觸受,因為前面的無明,在六根對六塵的觸受時,就生起愛、取、有,有愛就想要爭取,爭取之後就佔有、執著,因此感招未來的生老病死,佛陀自覺悟緣起法則,才發現說,哎呀,真理這個自然法則,本來就是如是,所以才會成為一位佛陀。
所以說人死後的輪迴,並不是在靈魂,是在活著時的這種執著,所以說執著善以後,有適當的助緣就有善的果報,惡的執著,遇到惡的助緣就有惡的果報,這都是他按照緣生緣滅的,因緣和合的角度而來流轉輪迴,有因、有緣、有果的,並不是一個永遠不變的靈魂。
印度婆羅門教認為說,他們就是從梵天來的,所以他有靈魂,梵天來的靈魂,降在人的身體上,那麼修行就是,最主要要達到人死掉之後,他這個靈魂,再回到本來梵天的地方,甚至還會進道,他的階級還會進步,所以這就是外道講的靈魂論。
在佛教裡面,輪迴是來自於他的渴愛,簡單說就是執著,所以你們都不會執著,就絕對不會再輪迴,但是若有執著,必定會輪迴,但是要達到不執著的人,就要到三果與四果阿羅漢,才沒有執著。
例如說,有的人現在稍微種種的刺激就自殺,那也是都由執著產生的,所以變成以後也是還會輪迴,何必不要藉用現在生命,趕緊做應該我們做的事,今世無法解脫,至少來世也還有得到人身,還有機會漸次修行,這樣才有機會能得到解脫。現在這個生命不珍惜而自殺,自殺必定墮入地獄,自殺是故殺,故殺必定會墮入地獄,或是餓鬼、畜生三惡道,殺別人的生命有這種罪過,殺自己的生命,也是照常有這種罪過,所以在佛教角度上來說,要珍惜生命、照顧生命,但是要如實知生命的本質,因此我們就不會再執著它,我們不會來浪費生命,因為自己未來的好壞,是操作於當今自己的行為,人說有智慧的人會照顧自己,就是要端正自己的行為,未來所感招的果就是端正果,那就是關心自己。
佛教是否相信靈魂、輪迴的存在
[聖嚴法師]
佛教相信靈魂的實在嗎
不。佛教不相信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如果相信了
靈魂的實在,那就不是正信的佛教徒,而是「神我外道」。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MAG/mag372787.pdf
佛陀的啓示(電子書) 第六章無我論
一般用到「靈魂」、「自我」、「個我」或梵文裡的「神我」( Atman)(編者註: Atman其實只是「我」的意思,一般均譯為「神我」,沿用已久,但是否與奧義書及吠檀多之哲學相符,甚可置疑。)這些字眼的時候,它們所提示的意義是:在人身中有一恆常不變、亙古長存的絕對實體。這實體就是那千變萬化的現象世界背後不變的實質。照某些宗教說,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個別的靈魂,這靈魂是上帝所創造的。人死後,它即永久地生活在地獄或天堂裡,而它的命運則完全取決於它的創造主的裁判。依另一些宗教的說法,這靈魂可以歷經多生,直到完全淨化,最後乃與上帝或梵天或神我合一,因為當初它就是從這裡面流出來的。這個人身中的靈魂或自我是思想者、感受者、一切善惡行為所得獎懲的領納者,這種的觀念叫做我見。
http://amitaba48.pixnet.net/blog/post/160766126
『阿含經』的無我觀
[李潤生 ]
在印度這種「生命主體」的「神我」早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的『梨俱吠陀』(Rg-veda)經已出現,到了公元前八百年的『奧義書』(Upanisads)中,「(神)我」與「梵(Brahman)」同為宇宙的永恆實體。「梵」為「大我」,是宇宙唯一體;「(神)我」為「小我」,其數為多。到了修行圓滿,每一生命所具的「(神)我」,便復歸於永恆一體的「梵」而無有生滅,如是便是合「小我」與「大我」為一體的「梵我一如」理論。這種「實我論」與一般宗教所執的「靈魂(soul)」相似,只是一般信有「靈魂」者沒有把自有、獨有、恆有、能作善惡行為的主宰、能感受苦樂、能認知對境等等特性,明白陳說出來而已。
佛家依「緣起」理論,不能接受有上述特徵的「(神)我」思想,也即是說,佛家不能接受有永恆、主宰性的「靈魂」的存在:名執實有「神我」或靈魂思想為「我執」,都必須加以遮破。一天未有把我執破除,便一天得不到自在解脫。有人問:佛教破「我執」,是就道德真理的角度破,抑或就存在真理的角度破?佛家的正確答案是:佛家之破「我執」,是既就道德角度破,亦就存在角度破。何以故?依道德真理而言,「我執」是一切自私自利的思想根源,是自在解脫最嚴重的窒礙,所以要徹底遮破。這樣的遮破,非獨佛家堅持,其餘印度及印度以外的宗教哲學家,大多亦表贊同,不過他們與佛家相異的,是不知道還應從存在的角度上,把世俗所執的「神我」或「靈魂」,予以如實的遮破。
佛教在原始『阿含』典籍中,即對「神我」或「靈魂」加以辯破。如『雜阿含(第十二)經』說:「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等)者,彼(等)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等),云何有常?如是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亦)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聖弟子,如是(真實)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為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https://www.yinshun.org/Enlightenment/1999/1999jan/1999jan4.htm
中阿含 97經說及[識入胎]的内容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097.htm
經文後面就是佛陀一直在破「神我」(靈魂的異名)。
「識入胎」只是第一個起始的描述,後面就又說它必需與名色互為緣,才能有後續整過生命現象的開展。
這個入胎識不是永不滅,而是異蘊相續輾轉延續下去了,五蘊一直在變化,那個「入胎識」也滅去了,下一期、每一期生命的「入胎識」也都是不一樣的了!
文章來源:
http://amitaba48.pixnet.net/blog/post/22483191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