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給你們講個來自《相應部》的故事。
在佛陀時代,有位天神叫蘇拔馬(Subrahmā),他與一千位天女在天界快樂地生活。故事講到,蘇拔馬在歡喜園〔Nandana,難陀園〕中被五百位天女簇擁著坐在樹下,另外五百名天女爬到樹上,邊唱著歌,邊把樹上的鮮花撒落下來。那些在樹下的天女則把花朵收集起來,編成花鬘給蘇拔馬。他的同伴們都在快樂地載歌載舞。
可是突然間,樹上的天女停止了唱歌,周圍一片寂靜。蘇拔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抬頭一看樹上空了。五百位女伴就這樣消失無蹤。
蘇拔馬想知道她們去哪了,當用天眼找尋的時候,他發現她們已突然死亡,並立刻投生於無間地獄(Avīciniraya,阿鼻地獄)——一個非常可怕的地獄。他的五百位女伴,正歡喜地唱著歌、從樹上撒落鮮花,卻驟然死去並墮入那可怕的地獄。
大家知道,與心愛的人別離是苦,對於天人來說也是如此。蘇拔馬感到非常難過、痛苦萬分、悲痛欲絕。但那時,他恢復了正念。他檢查自己的壽行,發現他自己與餘下的五百位天女將在七天內死去,並投生於同一個地獄。
讓我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認為怎樣?對於年輕的天神,與那五百位心愛的天女分離時所生起的痛苦更強烈,還是當他發現自己與餘下的五百位伴侶也將很快在同一個地獄受苦時所生起的痛苦更強烈?
可以肯定,當看到自己與其他伴侶也將面臨可怕的折磨時,他心中所生起的痛苦更強烈。之前,他為自己所愛的人離開而悲傷;現在,他為自己而痛苦。強烈的苦受在他心中生起。對在地獄中受苦的恐懼是如此的深透可怖,令他立刻生起了悚懼感。
被悚懼感所推動,蘇拔馬在極度擔憂中去見佛陀,請求安慰與幫助。在佛陀面前,他誦出如下的偈子:「此心常驚懼,此意總不安,對於未生與已生之問題。若有離怖畏,被詢問,請向我宣說。」
雖然天人通常是非常快樂的,蘇拔馬現在卻感到焦慮害怕。他的恐懼可怕且持續,以至於他誦出這樣的句子「此心常驚懼,此意總不安……」。他擔憂的是已發生與未發生的問題。在此,已發生的問題是指他那五百女伴的突然死亡與讓人震驚的去處;未發生的問題則更棘手——他自己死期將至並會與其他的女伴一同墮入地獄。被悚懼感所策勵,他請求佛陀為他指出解脫之路。
佛陀的回答是:「於覺悟與苦行而非他處,于防護諸根門而非他處,於捨離一切而非他處,我見有情之安穩。」
佛陀教導蘇拔馬禪修是安樂的泉源。天神的悚懼感是那麼的強烈,在聽到佛陀的回答後,他與他的同伴們洞見佛陀教導的含義,並在那時證得入流果,成為了初果聖者。初果道智根除了會令他們在任何惡趣中受苦的煩惱,他們已完全解脫四惡道之苦。那是多麼的美好!
在此,我們都要思量投生於四惡道的機會與投生於善趣的機會孰大孰小。你們也許記得,在前面的開示中,我曾經引用過一篇經,在經中,佛陀問比庫們說,哪一個更多,他放於指端的少量泥土還是大地的泥土。比庫們的回答當然是大地的泥土。根據佛陀所說,就如大地的泥土比他指端的泥土更多,身壞命終之時,墮入四惡道的人遠比投生善趣的人多得多。
生死輪回的起點是無法察知的。我們已在無數生命期中累積了大量的不善行與善行。不幸的是,在生命期中,大多數人積累的惡行多於善行。如果在死前不修行,如果在還有時間的時候不為死亡作準備,我們將不能如實洞見法,那麼,在死時我們也將如那五百天女一般墮入四惡趣的其中一道。
蘇拔馬與餘下的同伴天女預見到若不改變生活方式,他們將在地獄中受苦。悚懼感在他們心中生起。同樣,如果我們知道自己將在七天內死去並墮入地獄受煎熬,我們也會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專注於禪修以擺脫這樣的命運嗎?
以憶念死亡為業處,佛陀為比庫們指出一條不死之道。他說:「諸比庫,隨念死亡,若培育與修習,能帶來大果報與大利益:它匯入不死,它以不死為終點。因此,諸比庫,應培育念死。」
如果每天省思死亡,每個早上、每個傍晚、每個夜晚都如此憶念,我們將不會放逸,正確的態度也會隨之而來。
若不能正念於自己必定死亡,人們會變得放逸懈怠。如果人們能真正接受自己這期生命遲早會終結,他們會有更強的覺知,而不會那麼傲慢、充滿自負。他們會更傾向于變得謙恭,過謙遜的生活。
如果每天省思自己的死亡,他們將會變得柔軟,其心將傾向於善行而非不善行,通常他們會選擇做善行。因此,我們看到貪、瞋、妒與慳所帶來的苦可以通過念死來解決,尤其是省思自己的死亡。
來自歡喜覺悟分享~雷瓦達尊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