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__6176776.jpg

 

自從開始閱讀《阿毗達摩》後,將其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確實發現不善果報現前時,能夠想起心路過程的跑法,更會提醒自己要注意後面的速行心是善的或不善的,因為那是造業的主因。

以前學習的佛法,不懂這些,總是消極的叫我們要忍過這種不善果報,不要再種下惡因,那時也不可能有辦法忍耐過來,更不懂得如理做意的去轉念速行心。自從閱讀《阿毗達摩》後,理解心的運作方式,除了對不善業比較能打從心底臣服之外,也清楚不可以再造惡因的過患,而有效改變生活中的一切身語意的行為。

這篇作者將於今年9/7-8進行三場座談,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名額有限,請盡早登記! 想報名的請留下姓名、手機、欲報名之場次即可。

 

延伸閱讀:日常生活中的阿毗達摩討論會9/7-8

*****

☆ Nina van Gorkom 的著作在英語系的佛教徒中非常有名。她尤其在泰國受到高度的尊重,她的幾本書已經翻譯成泰語,並且經過多次重印,致今已經超過十萬冊。她的書也被翻譯成斯里蘭卡,印尼,尼泊爾,德國和中文。

1966年的夏天Nina在泰國遇見亦師亦友的佛學老師Sujin Borihanwanaket。之後她對佛教教義的細膩和精闢印象深刻,也就慢慢的建立了對佛陀教導的堅定和信心。

 

Q:您可以簡單的說明什麼是阿毘達摩嗎?

N:阿毘達摩解釋了生命是什麼。在聽到佛陀的教導之前,我們對生命有著不同的想法。事實上生命只是每個不同的時刻,一直在改變,瞬間就消逝了。在看見的那一刻,生命就只是眼識而已;在聽到的那一刻,生命就只是耳識。佛陀解釋了所有的一切都是透過感官根門和心門去經驗的。

我們總是認為生命是永恆的,並且是有個”我”去協調整合所有的經驗。但佛陀指出生命其實是沒有一個”我”的存在,只有非常短暫的實相一直在改變。我們所認為的”人” 只是不同時刻的心理實相和物質實相。這些不同的時刻都不會停留,都是不受控制的,更不可能透過人為的方式去讓它們生起。

 

Q:您是如何接觸到阿毘達摩的呢?

N:我去了泰國然後遇到Sujin老師。當時我對生命是很茫然的,我不知道我在尋找什麼。但我想生命中除了社交聚會和一直讓我們很忙的事之外,應該還要有別的事。Sujin老師解釋說內觀的智慧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對實相的洞察力。因為我的生活很忙碌,並不允許能夠提早退休然後待在一個安靜的地方修行。她帶我去曼谷的外府,然後跟我解釋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心理狀態。比如說當我們擔心或是遇到困難時,這些都只是在思考的時刻。她跟我解釋了名法,心理現象,色法,物質現象。這些都是不同時刻的實相。名法是能夠去經驗的;色法不能夠去經驗,但是是可以被經驗的。實相會因為不同的情境出現而生起。但這些情境並不是實相。當我們想到人和事時,事實上其實只有名法和色法。我們會去思考情境,想法,概念,思考本身就是個實相,但我們所思考的內容種種就不是真的,不是究竟實相。

 

Q:您是如何開始研讀阿毘達摩的呢?

N:透過閱讀經典和收聽老師的無線電廣播台。我每天早上早餐時都會固定收聽。在這個廣播節目裡,她解釋了心(citta),是意識的瞬間片刻;在一個根門過程中或一連串的意識中生起。她列舉每一個瞬間片刻的意識在每天中一個接著一個不斷地生起又滅去。因此人們可以瞭解到心的生滅過程。

我發現提出問題很重要。每一次當我拜訪老師時,我總是有一整個清單的問題。她也會請我幫忙撰寫關於佛法的內容。老師有個英文節目,每兩個星期需要有新的節目單。我必須仔細考量寫下我所思考的。這對理解的發展非常有幫助。

 

Q:如果身邊就有老師可以指導是最好的。但對於剛開始想要研讀佛法卻沒有老師在身邊的人您有什麼建議嗎?

N:佛陀常常說人們應該要去聽聞佛法,然後仔細思考聽到的佛法。可以透過閱讀經典,但這並不夠。分享討論會有幫助的。比如說我們的佛法線上討論會,透過提出問題,討論,然後仔細思考所聽到的。這是最好的方式。

 

Q:阿毘達摩經常提到意識,意識(citta)的意思是什麼呢?

N:在接觸到佛陀的教導前,我們會認為是我在協調整合所有的經驗。比如我在看,我在想,同時大腦也伴演它的角色。但佛陀的教導是非常不同的。每一個瞬間片刻的意識都有它特殊的因緣條件。眼識的因緣條件是眼睛和被看到的色塵。沒有因緣條件,眼識不會生起。同時眼識所看到的是之前的業或行為的結果。有許多不同類型的意識(citta)。眼識所看到的和耳識所聽到的,都是過去不同的業行的結果。我們看到或聽到令人愉快的或不愉快的,也都是過去善業或不善業產生的果。然後我們對所經驗的這些愉快或不愉快的有了不同的反應,這些是生命中”活躍”的一面。我們可以以善的意識或不善的意識去作回應,但這也都是因緣合和的,是因為過去所累積的不同經驗。由於我們所受的教育,父母的教導,也許有時會有善的時刻的慷慨佈施,善的時刻的去幫助別人,然而這些善的品質會跟著意識很快地滅去。每一個時刻的意識都會是下一個時刻的意識的因緣條件,這就是為什麼好的品質和不好的品質會被繼續傳承下去。它們不會消失,它們會從這個意識傳承到下一個意識,從這一世傳承到下一世。這就是所謂的習性。習性在意識裡有好的品質也有不好的品質的累積。這些不同習性的累積也造成了我們對感官經驗有不同反應的因緣條件。

 

Q:您寫了一本書叫”日常生活中的阿毘達摩”,請您再詳細說明一下在日常生活中,阿毘達摩指的是什麼呢?

N:阿毘達摩幫助我們瞭解我們自己,但當我們用世俗的話指”我”的時候,其實是指不同時刻的瞬間意識。佛陀的教導並不是要我們去增加更多的善心,去減少不善心,而是去瞭解。瞭解所有發生的都是有它們的因緣條件,是不受任何控制的,但是是可以被瞭解的。當我們面對我們所貪愛的或憎恨的,所作出的反應是馬上生起的。我們不可能讓這些反應消失,但它們是可以被瞭解的,是由於因緣條件。因此我們瞭解到是沒有一個”我”的存在,只有諸法但沒有我。

 

Q:您可以多談一下感受和情緒嗎?

N:我們對於生活中所經驗一切的感受是這麼重要。我們認為是我的感受,我的問題。這都是在強化”我”的這個概念。

在佛陀的教導裡所指的感受和通俗裡我們所認為的情緒是不同的。感受指的是一個心裡狀態(心所),它和每一刻的心一起生起。它的功能是去體驗每一刻的心經驗到的對象。不僅只是有愉快的感受和不愉快的感受,還有中性的感受。這一刻的眼識伴隨著是中性的感受。我們認為在某個時刻是沒有感受的,但其實在那個時刻是有中性感受的,它生起後很快就滅去了。感受是一個實相,和我們通俗上認知的情緒是不同的。我們貪愛於感受和對感受的想法,但事實上那只是一個心所,生起後立刻就滅去了。當我們在生活上遇到問題,我們會認為感受非常重要,但事實上這些都只是思考的時刻伴隨著不同的心所。我們相信我們能夠掌控,但結果通常都沒有按照預期的目標發展。在一次預期安排好的旅行中,有個朋友提醒我,旅行對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我非常提心吊膽,杞人憂天。我很擔心抵達泰國和越南後如果沒有助行器,我該怎麼辦?但事實上在抵達目的地後就有人把助行器拿來給我。這真是我意料之外的。

Sarah 之前因為誤觸了一個電氣裝置而被電擊,電擊的強度使她從房間的一邊猛衝到房間的另一邊。那時我正在為我的旅行擔憂,她提醒我正在擔憂的當下實相是什麼,這對我來說非常有幫助。但之後她完全不記得她跟我說了什麼。這都是因為善心的因緣條件成就了她所跟我說的話。這也都是始料未及的。

 

Q:我們都想要經驗令人愉快的感受。針對這點您可以再補充說明嗎?

N:當我們沒有如期所望的經驗愉快的感受,我們感到失望。我們沒有辦法去控制任何事,但必須去接受。在佛法研討會裡我聽說有人會在半夜因為恐懼而醒來。但這和佛陀的教導並不一致。跟隨佛陀的教導應該是卸下煩惱負擔。我們不能控制所發生的,但可以對此有更多的瞭解。佛陀教導的正道是不會帶來憂慮的影響。

 

Q:但我們都有憂慮。憂慮和阿毘達摩的教導有什麼相一致性的地方?

N:不要把它們當作是我或是我的。憂慮只是一個實相,不是我的。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Q:警覺或去注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N:這個字很容易被誤導。我們需要有一個巴利文”sati"的翻譯,但是alertness警覺這個字比較像是一個人特意去注意這一刻的實相是善的或是不善的。這有點掉入有”我” 這個概念特意要去注意什麼的陷阱。Sati 是一個心所,它只會跟著善的意識一起生起。Sati有不同層級,比如說不去疏忽慷慨佈施(沒有忘記甚麼是善的)。有時候當我們有機會去幫助別人時,但卻很懶的去作這件事。但是當有因緣條件生起sati時,它會記得幫助他人是善的,然後我們就會立刻去幫助他人。這只是sati的一個層級。Sati還有更高的層級。

有很多不同的實相,比如說眼識,思考所看到的和貪愛。對於這些實相的領會瞭解是有益的。並沒有一個我去瞭解這些,而是sati。Sati  是對任何生起的實相覺知,不疏忽的。我們並沒有辦法事先預知sati會不會生起,也不可能事先安排。

 

Q:在您研修佛法的過程中,智慧生起的因緣條件是什麼呢?

N:第一,聽聞佛陀的教導,這可以透過佛法討論或是閱讀經典。仔細思考所聽到的,而不是只是被動的聽而已。第二,在一天之中也許會有因緣條件,自然而然的回想起佛陀的教導和日常生活相應證,這並不需要特意的去作。第三,在日常生活中仔細思考佛陀的話,不需要刻意去一個特定的地方,當我們在說話或待在廚房時,都可以仔細思考所聽到的佛法。第四是信心,對佛陀的教導有堅定的信心,這樣才可以根據他的教導培養發展智慧。

 

Q:這些有助於幫助建立sati嗎?

N:我們不應該認為建立sati 是必須的。Sati生不生起都是需要因緣條件的。最重要的不是要刻意的去警覺,而是去瞭解。瞭解不同時刻的意識和物質現象,名法,色法。透過對不同層次智慧的建立可以是直接經驗穿透瞭解實相的因緣條件。但我們不應該抱持著期望,因為當我們抱持著期望時,貪愛就在那裡了。這樣反而是適得其反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