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E574EA-BE2E-4242-87CC-80D1728485A4.jpeg

 

英文筆錄和編輯:邱師兄

中譯:凪

 

檢查你的心,心在知道什麼?心自然地會知道所緣。當你有正念時,當你覺知時,你可以看到這個過程發生。所緣和心,所緣和心;它們在所有時間都在它們的根門/所有的根門發生。如果你覺知,你可以看到這個過程,你可以知道它在發生。

 

不要忘記禪修者的工作、禪修者的責任:只有三件事情。無論什麼發生,你都必須有正見 — 正見代表無論什麼發生,你都把它視為自然法。

 

看見的過程是自然法,看見在發生。聽在發生。看的過程,聽的過程;這是一個過程。它們以它們的方式發生,它們的因果。因果過程只是自然法。

 

沒有聲音,你不能聽。因為有心,你可以知道聲音。這是因緣法。因為因緣法,眼識、耳識都在發生。一定要有所緣、光、注意力和良好狀況的眼睛,然後這四種因發生,因為這四種因,那麼一種眼識就能發生。

 

這是因緣法。看的過程在發生;聽的過程在發生。如果四緣裡面任何一個沒有發生、那麼眼識或耳識就無法發生。這是個因果法過程。

 

當我們聽和看的時候,我們認為聽到的是我,和看到的是我。我們相信這是我。這是錯見。其實這是因緣法就不過是看的過程在發生,和聽的過程在發生。你應該把它看成是自然法;所以,你一定要有正見。

 

任何東西都是經驗或所緣,沒有人在。這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我們以為有「我」,和把不是我的當成是我,喜歡和不喜歡、恐懼、擔心、焦慮等等煩惱就可能會因為概念或錯見而生起。所以,你一定要有正見。這就是理解。

 

有了覺知,智慧必須跟隨;首要是正見,覺知是其次;,第三才是精進力。正精進是時時刻刻持續地維持覺知。不要放棄。你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去做;你時時刻刻都嘗試去維持覺知。這是正精進。

 

你必須持續地覺知。如果你不持續地覺知,那麼煩惱就會在搞亂,而我們的善心就不能得到動力。

 

心的本質是生生滅滅的,發生瞭然後消失。如果你容許善心在時時刻刻一次又一次地發生,心的品質也會變得越來越好。不善心也是一樣。心是在生滅的。但是上一個心會給下一心能量/品質;所以,如果你讓上一心把品質專遞到下一心,再下一個心,那麼之後的心就會變得更加有力量、越來越強。我們就把它叫做波羅密。

 

心在生滅。善心也好,不善心也好,如果它們重復地發生,那種品質都會變得越來越強。所以你要持續地練習。讓這覺知、正定和智慧一次一次又一次地生起。

 

其實,禪修者的工作有三種:

首先,要有正見,也就是,我們忘記把它視為自然法。

其次,你需要有覺知,在當下去覺知。

再者,時時刻刻維持那覺知。

 

要有正見,你必須要動腦子/智慧。智慧有三種本質。

 

首先,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知識、正確的資訊。知識就是力量,因為它是某些理解。因為知識,我們有正確的資訊。我們可以用正確的方式來思考。

 

其次是要動腦子。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智慧/智力/理解。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智慧去思考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有時候,我們要動腦筋去想想怎樣做會更好。只是我們自己的智力。

 

再者是內觀智慧/理解/領悟。內觀智慧是因/當因全部伹足時,內觀智慧就會升起。當知識完整時,內觀智慧就會生起。

 

在這三種理解中,第一和第二種是當我們練習時,我們可以應用的。我們吸收了資訊,然後用我們的頭腦去思考怎樣應用、怎樣練習、怎樣做。理解怎樣練習也是智慧層面的東西。如果比不知道怎樣用正確的方式來練習,內觀智慧就不能生起,更深刻的智慧也無法生起。

 

所以,關於練習,你必須有正確的理解。如果你不停以正確的方式來練習,那麼理解就能一點一滴地累積。慢慢地你的理解程度就會越來越廣闊。

 

當你練習時,你必須有覺知、正定、精進、信心和智慧(五根)。還有,這五個元素必須平衡地一起合作。那麼理解就能生起。在練習中,也必須要有智慧。一定要對怎樣以正確的方式來思考有興趣。這是一種智慧。去知道和去明白怎樣練習也是智慧的層面。理解怎樣練習、怎樣做事、怎樣說話,當中也有智慧。

 

理解是有很個層次的。你可以明白它是什麼。你可以明白它要怎麼樣。你可以明白為什麼它在發生。是有很多種不同的方式的。所以,你必須帶著智慧來練習。

 

每次你看的心的過程和身體的過程時,都很容易明白無我。它們經常都來來去去,你不能執著它們,你不能制止它們。它們以它們的方式來發生。

 

當每個有智商的人看到心的過程,他們都能容易地明白無我。沒有人在,只有因果的過程。

 

無論是什麼心都是生起然後消失。任何心都無法停留一段長時間。知道,知道以後也就完了。新的,新的。知道的心永遠都是新的。所緣和心一起生起,一個新的經驗,一個新的心。永遠沒有舊的。舊的並不存在。

 

如果你認為有個舊的,那是概念。實相的本質永遠是新的。新的生滅,新的生滅。因為身心過程的發生是那麼的快速,我們以為它是一個個體、是一個我。當你看到心的過程、不同的功能、不同的本質、不同的工作。很多心,它們在做它們的工作覺知知道所緣,感受感覺到所緣,認知紀錄了所緣,作意是想某些事情發生的動機,它是非常廣泛的。

 

這是為什麼當我們練習的時候,我們必須思考。我們用我們的思想來支持覺知。我們不應該去想煩惱的法,我們應該想智慧的法,我們不應該想經驗,我們應該思考禪修的心。因為這些思想,覺知變得越來越好。

 

這智慧的思想會支持覺知的工作。覺知變得警醒和警覺。有興趣,而且更加清晰。這更為持續地發生。我們不是盲目地覺知或者有正念。我們是用腦去覺知,有智慧地覺知。覺知背後,智慧必須要在發出指令,智慧必須激勵覺知。智慧的本質就是會經常去檢查。

 

法的意思就是自然法。我們叫自然法做法。如果我們如實地明白自然法,我們就明白法。我們怎樣練習就是法念住。所緣變成了是法或自然法。身體所緣或心的所緣也變成自然法。我們叫這做法念住的修習。

 

心念住和法念住的修習是非常接近的。色法是法,名法也是法。因為法,我們可以看到這不是個人的。沒有人在。另外一個說法是,法是對的,邪法是錯的。法和邪法:對與錯,或善與不善。

 

我們在培育善心,這是法。如果我們帶著煩惱來練習,我們把這叫做邪法。如果用太多個人的力量來控制經驗,這不是法。這是邪法。我們嘗試改變、我們嘗試控制自然,這是邪法。

 

因為煩惱,我們在批判,我們在控制。如果煩惱驅動,這是邪法。如果善心驅動,這就叫做法。但是,其實煩惱也是自然法。當我們把煩惱看成是自然法的時候,這就是法。善心和不善心都是法善法與不善法。

 

所以,無論你在日常生活中做什麼,要有正念。你必須認出你在做什麼姿勢、動作、感受、動機和覺知。盡你所能去檢查每一個細節嘗試覺知每個動作,每個念頭、每個感受。

 

每次你檢查你的思想時,都沒有人在,只是一個印象,這是不重要的。它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印象在內心浮現。我們必須明白想象是想象。那麼沒有煩惱就能生起。

 

如果你認為印象是我的,誰的也好、什麼也好,那麼煩惱就會生起。執著、憤怒、恐懼、擔心任何煩惱都能生起。所以,你觀察你的念頭。路面有很多想象或記憶在出現某人、某君。這是想象只是像一縷煙出現和消失,什麼都沒有。但是如果你認為它是我的,那麼很多痛苦就會出現。

 

所有煩惱注意的都是概念。想象是個概念。每個煩惱的所緣都是概念。每個智慧的所緣都是真實法、自然法。我們必須知道想法只是想法。感受只是感受。如果比認為感受是「我的」,那麼更多感受就會生起。可能因為以前的因緣,情緒可能會生起。但是只要有一刻你有正見,這種想象就無法打敗你。它會減少和停止。

 

業力(kamma)是行為行為有兩種。其中一種是過去的業力,我們稱之為異熟(vipaka)。一切在當下發生的事情都是因為異熟,過去因緣的作用。

 

過去的業力和當下的業力,哪一種比較重要?我們無法回到過去;過去已經結束了。所以我們必須接受過去業力的影響。我們別無選擇,我們無法改變它。所以,順其自然。因為你對過去太執著,你不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所以,你會痛苦。

 

痛苦是感受。你無法避免。你可以改變當下的業力。這是意業(manokamma),心理行為。如果當下心的行為是智慧,有正見,我們就能減少我們的痛苦。

 

念頭只是念頭,感受只是感受。沒有人在。因為理解,因為正思維,痛苦就變成了所緣。苦不屬於我。當感受變成一個所緣,我們就能帶著正念去觀察它,而當下的業就會是覺知、正定、和智慧加在一起,慢慢苦就會得到舒緩。

 

所以我們現在能做這當下的業。思想也是意業(manokamma)。因為正思維,我們可以防止煩惱生起,又或者停止它。煩惱不能擊敗我們。「我們」的意思是整個心。如果你在當下以錯誤的方式去思考,以為這關於個我,那麼效果就會加倍。過往的業力和當下的業力會加在一起,然後苦就會增加。

 

如果當下的業力是以正確的方式來思考,那麼苦的過程就會停止或者減少。所以當下的業力是非常重要的。思想也是業力。正思維,邪思維。如果你在當下沒有智慧或正見,你就不能改變苦的過程。

 

痛苦的感受,那又如何?如果我們持續地不跟隨故事情節,那麼苦就無法滋生。如果你去想故事情節和把過多注意力放到概念上,苦就會增加。感覺會加強,你就會非常痛苦。如果你想減輕你的痛苦,就以正確的方式來思考和練習又正念,然後痛苦就會停止。

 

那麼你想要些什麼?你想餵養痛苦還是你想心祥和?這是你的選擇。

 

你只能從過去學習。你無法改變過去,所以你只能從過去學習。如果你太執著過去,你就會很痛苦。

 

當我們學習時,我們能防止跟多痛苦出現。要怎樣做,要怎樣想?因為沒有足夠的智慧,心就會太執著而帶來很多痛苦。

 

根本就沒有人在。因為貪愛,因為瞋心,就會有痛苦。這其實不是個人的。感受,只是感受。思想,只是思想。它們經常都來來去去。心也不可能在所有時間都受苦,或所有時間都快樂,因為這些東西都是來來去去的。

 

過去是過去。當下是當下。過去已經結束了。過去的感受、過去的感覺、過去的心。現在,它們都不存在。現在經常都是全新的 - 新的感受、新的心、新的所緣、新的感覺、新的思想。在所有時間,它都是新的東西 - 新的、新的、新的。不會有舊的東西出現。

 

如果你留在當下,明白當下,心就是自由的。

 

所以,留在當下。所有時間,任何時間都有正念。要帶著智慧一起去覺知。每分每刻,不停培育我們的善心。有時候因為因緣法,煩惱可能會生起。讓它們做它們的工作,你做你的工作。

 

你的工作只有三件事情:以正確的方式思考,有正念,以及維持覺知。遲些,你可以嘗試去調查。當心變得平靜,覺知很銳利,而心安住了下來,在那個時間,你可以調查任何東西 - 有關經驗的、有關心本身的、心怎樣禪修、我們知道心有什麼狀態。我們知道多少個心;只是去調查。 

 

然後興趣就會發展起來。禪修是個學習的過程。你可以說禪修是最高等的教育。

 

我們嘗試從自然法之中學習 - 所有動作、所有時刻、所有行為、所有過程。你在某時莫刻想清楚地看到和學習;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我們都可以練習。所以,帶著興趣來練習。這禪修是一輩子的,沒有需要趕時間。

 

所以繼續你的修習吧。

 

 

 

作者:Nagi_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746f61f21dc7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www.jianshu.com/p/746f61f21dc7?utm_campaign=hugo&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content=note&utm_source=weixin-friends&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