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精進」心所像是「欲」的大臣,是它的根。

 

・特相:努力或能忍受所面對的任何苦。作用:支持或穩固相應名法。現起:不放棄。近因:1、悚懼智。2、精進事。

 

・訓練自己即入即出的能力。

 

・批評只能止惡;不能揚善。

 

 

 

 

 

 

阿毗達摩實修——精進心所的現起(雲端阿毗達摩第32講)

 

精進的現起是什麼?精進在禪修者心中呈現的經驗是不退縮,也不抗拒要做的事情或工作。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是可以觀察到的,面對想要的目標時的那種不放棄的努力。比如你發願要成為初果聖者。但一想「要成為初果聖者又要正念正知,又要禪修,我還要工作,還要聽法。太忙了,太辛苦了。算了!學佛學得這麼辛苦的,回家睡覺吧。」這個時候精進出來了,呈現出不退縮的狀態。為什麼不退縮?精進的八種悚懼,這時就要落實到生起它的近因上。「你還沒有苦夠嗎?這個生命如此不堪!有啥意思呀?寧可再苦一點,我們也要證果,要修行!」激勵一下,精進起來了——不退,再苦、再累也要堅強!

當然牢牢黏住不放也是一種精進——貪精進,撞死南山不回頭則是嗔精進。

 

精進呈現在我們內心的狀態,不僅僅是讓無力感、猶豫不生起來,而是相反經驗的呈現。無力感的相反就是有力,猶豫的相反就是毫不猶豫!管你怎麼對我,反正我就認准了,我充滿力量地做,毫不猶豫地做。這個是精進。而不是僅僅:「我不要無力呀,我不要猶豫呀。」,這樣不能帶來力量。

 

面對目標如果你有無力感、退縮感、抗拒感,那就是精進心所出問題了,要提策。精進不只是退縮、抗拒的不存在,而是能夠更有力地克服退縮和抗拒。在日常生活中,對一件事情,或一個目標,你退縮,感到無力的時候,有另外一股力量出現,它突破這種消沈,突破這種懈怠,那股力量就是精進。

 

怎樣才會生起來這樣一股力量呢?精進的近因是悚懼事和精進事。悚懼事有八種,精進事也有八種。八種悚懼——生、老、病、死、苦趣、過去、未來轉起之苦、現在覓食之苦。觀察、思維它們,能夠增加精進的善巧,能夠像勇者一樣不畏懼、不退縮,遇到困難堅持前行。

 

第一,再生之苦。就是下一生可能的危險,或者可能的苦。經典上是下一生的苦,翻譯成危險比較貼切一點。每天早上一起來到晚上睡覺,數一數今天生起來幾個善念?做了幾件善行?有幾個善心路生起?又有多少個不善心生起?從概率學上統計一下,以這樣的比例,在我們臨死的時候,什麼樣的概率會去善趣?什麼樣的概率會去不善趣?你一思考,太可怕啦,一整天都找不到一條善心。現在每天逼著大家做作業,可能搞一兩條善心路出來。聽課的時候都在打妄想,聽課的時候都在炒菜做飯,反正帶著耳機聽著,有一搭沒一搭的,聽完就過了。那你真正想到未來、下一生的危險,你會不會覺得說,我要努力。有的人都六、七十歲,七、八十歲了,還有多少日子可以晃悠。這是再生的危險。

 

第二,年老的危險。年紀大了,禪修根本坐不住,一坐腰就塌啦,不是昏沈就是掉舉,走路都走不清楚了。怎麼辦?難道你就一點點的這種急迫感都沒有嗎?

 

第三,疾病的危險。疾病隨時都會來。這個身體太脆弱啦。今年新冠肺炎,還有其他很多違緣,一不小心就病。

 

第四,死亡的危險。死亡之劍一直都在我們頭頂上懸著。死亡不是離我們很遙遠,可能就在下一個剎那、下一個呼吸之間。前一段時間,一位賢友的哥哥,台階上踏空了摔下來,全力搶救,半天就走了。誰也想不到。

 

第五,苦趣。墮入惡趣因為無法造作善業極難出頭。即使現在善趣,隨時都可能有不善業成熟,不幸隨時可能出現。你不知道不幸什麼時候會出現,當不幸出現的時候,你根本沒有時間來修行禪修,手忙腳亂。生活、工作各種壓力逼迫著你,身心都極度地焦慮、緊張,怎麼修啊?

 

第六、七,過去、未來轉起之苦。過去生帶來的苦就是各種業、各種緣力,讓你不得自在。你是五蘊狗,被捆得死死的。這一生如果不解決問題,未來是一定會再出現的。再出現是一個什麼樣的生命狀態?回頭過來看我們現在的習性,看我們的無明、愛、取,大致可以推算出來,下一生是一個什麼東西。好不好玩?如果你覺得這樣不好,我們現在能做什麼可以改變?

 

第八,覓食之苦,對四食的追求,對食物、資源、財富、名利的追求。每天都在裡面翻滾。在追求這些東西的過程開心嗎?很多人樂在其中,那是溫水煮青蛙。

 

你真的認真去思維觀察這八種事,會生起悚懼智。有人說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恚、求不得,誰不知道?沒有深厚的巴拉密,僅僅知道八苦的名詞是不會有觸動的。建議大家拿起本子來寫寫,在腦子裡面過起不了多大作用。未來生可能出現什麼,明天可能出現什麼,身體會出現什麼,工作會出現什麼,寫下來看看,未雨綢繆一下。你就會發現生命是如此的艱難、不圓滿、下劣、受逼迫、壞滅、dukkha(苦)。佛陀告訴我們,有一條路是可以終結苦的。為什麼不終結它呢?只要精進就可以。因為目標已經確定了,斷除煩惱就能終結它。一想到這個,所有的懈怠、昏沈、睡眠就被你推掉了,受點苦算什麼?

   

我們省察這八種悚懼,是跟愧相應的。看著行屍走肉般的這種生活,你覺得很慚愧,懼愧智就會生起來。把這八件事情寫下來,真的每天深刻去思維、去思考、去觀察,慢慢它會形成一種智慧——懼愧智,這種智慧會跟隨著你,激發精進的。擁有這樣智慧的人會怎樣呢?就會非常熱誠、非常努力地修習善法——持戒、佈施、禪修,正念正知、各種善行。這樣的話,你的精進就有近因,就有基礎一直支持著它。這樣的一種力量要培養。

 

第二精進事——八件事:①遠行之前,省思遠行的時候沒有時間修行,所以在遠行之前要加倍精進;②遠行之後,思維遠行的時候沒有好好修行,現在回來了要加倍精進;③工作之前,去上班之前我們有時間要精進;④工作之後,上班沒時間修行,現在下班了要加倍精進;⑤生病之前;⑥病癒之後;⑦沒有很好的食物之前;⑧有好的食物之後。

 

我們怎麼來利用這八種精進事呢?在家修行人有幾個優良素質一定要培養。

 

第一個,即入即出。什麼是即入即出呢?就是工作的時候專心工作,要禪修了,立即能進入禪修狀態,沒有妄念。有人問,即入即出,重起一條心怎麼起啊?舉個例子,你剛跟客戶談判,說得天昏地暗,現在客戶走了,好不容易十幾分鐘可以讓自己專注一下。能不能啊?大部分人坐下來,和客戶談話的場景就在腦子裡面冒,各種回放,各種回味或懊惱,無法平靜。那怎麼辦呢?坐下來,把跟客戶談的那一堆事作意清零,或打一個包直接扔到虛空中。在海邊的人,直接扔到大海裡去,就作意這樣扔出去。然後再作意心進入一個過去曾經體驗過的最安靜、最沈靜的那種狀態。在那個狀態里重新起一條心路,以入出息為所緣,覺知它。如果還不熟練,妄念又來了再打一個包扔出去。再回來,再打個包扔出去。慢慢你的心就會習慣這種即入即出的方式。睡覺的時候不要想事兒,就是睡覺。然後一醒過來就不要賴床。臥禪可以,只要眼睛一睜開,你就要有正念。

 

第二個,善於利用碎片的時間。一切時處保持正念正知,只要有一點時間,要麼入出息念——覺知呼吸,要麼我聞法,要麼我思維法義,或觀察自己的身心心。訓練把碎片的時間用到善法上來。

 

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講精進是「未生的惡令不生,已生的惡令斷除;未生的善令生起,已生的善令增長。」「未生的惡令不生」指什麼呢?五蓋——欲貪、嗔恚、昏沈睡眠、掉舉追悔和懷疑;「已生的惡令斷除」是什麼?也是五蓋——欲貪、嗔恚、昏沈睡眠、掉舉追悔和懷疑,對著五蓋下手就對了。怎麼做啊?先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念正知,覺察自己的煩惱。粗猛的、習慣性的——持戒、轉念、想蘊梳理。「未生善令生起」是什麼善?各種修行的功德——三十七道品、七覺支、八正道。

 

精進是一種堅持,精進是一種忍耐,精進是一種勇者的智慧,也是一種勇者的行動,時常省思不精進的過患和精進帶來好處,能夠克服怠惰,對意欲要實現的目標不抗拒,而且會推動支持所有相應的善心所去完成它,實現它。

 

我們再回來看精進、意欲和貪的差別,欲是想要、想做,欲願就是那個目標我想實現;而精進是配合這個想要去實現目標,即使面對再多的困難,也不放棄,持續的努力。要實現目標,沒有精進是不可能的。

 

貪是什麼呢?我們經常講這個人很執著。執著到底是貪?還是嗔?還是精進?貪的執取是貪精進,嗔的執取是嗔精進,還有一種善欲下的邪精進。

 

心,如果不仔細認真地去分析它,是看不清楚的。比如,你想要發明一種機器人,這是欲。精進心所是在這個發明的過程中、實驗的過程中不放棄。那怎麼變成貪欲或貪精進呢?就是對於實現這個機器人,非常地執著,非常地黏著。每天都在想著:這個機器人什麼時候出來啊?如果不出來,新聞發佈會也不能發佈,錢也賺不到啦,我用了很多投資人的錢,應該怎麼辦啊?對結果非常地抓取、黏著。你的心牢牢地黏在那個結果上,就被貪捉住了。這個就是貪精進。

 

拿打比賽為例,想贏是欲,本身沒有好壞對錯。但勝負心過強,就怕輸,不能接受輸,每一個球打過去的時候,就在想這個球會不會輸掉,會不會出問題,這是嗔精進。認真打好每個球,提高水平,注重過程而不執著於輸贏,這是精進。致力於提高水平,不執著於結果,只是以比賽的結果檢驗訓練的水平。說起來明白,但你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去應用的時候,它是有很大差別的。

 

什麼是善欲下的邪精進?前面講某賢友做了一個每天怎麼念知的提綱,有緊繃的感覺。善法欲會帶來緊繃嗎?這叫善欲下的邪精進。緊繃在哪裡呢?他覺得,如果沒有完成一半以上的念知就不對,就是沒用的人。他給自己定義,就很緊張。這種緊張不是貪,它是嗔,很微細的嗔。要逼迫自己一定要去達成一個要求。就是說他對當下這種自然而然、如實地、輕鬆地念知的事情不信任、排斥,想用一種擠壓的方式可以去實現。這種是欲善下的邪精進。

 

怎麼樣培養你的正精進?不管你有修行沒修行,只要你沒有證得阿拉漢,都離不開兩種機制——獎勵機制和保護機制的束縛。要懂得鼓勵你的心,鼓勵的事情能進步,能重復;而批評的方式,頂多能止惡。批評能止惡,但它不能揚善。我們既要止惡又要揚善。你真正想讓未生善法令生起,已生善法令增長,你要獎勵。獎勵什麼呢?要鼓勵心的素質,獎勵心的素質。但你要鼓勵過程而不能獎勵結果。只要有一個結果擺在這,你就會去抓,就要去黏著。如果你獎勵的是心的素質,精進不退墮,不放棄,它就是過程。

 

這兩天好幾個同學說,我沒有原生家庭問題,從小到大都是在呵護中長大,怎麼有那麼多貪?因為你從小到大都是別人家的孩子。什麼叫別人家的孩子?就是優秀唄。大家都贊嘆,你就沈浸在這個贊嘆中。贊嘆都是結果,你就黏著這個結果。你接著下來做任何事情,都會想著我怎麼樣再次獲得贊嘆,以來顯示我的優秀。你在任何地方都要綻放,都要怒放,都要顯得非常靚麗。不然你就覺得:我已經不行了。

 

對自己也好,對別人也好,對孩子也好,一件事情做下來,不管好壞去觀察用心。只要在用心上——心素質的運用上有好的地方,哪怕一點點,只要堅持下來了,就有精進。鼓勵他,他就會進步。但如果鼓勵結果或者打擊結果,那麼他的想蘊標記馬上就啓動保護機制或者獎勵機制。你不再獎勵我,我就不乾了;再打擊我,我就跳樓。

 

在這裡給大家提醒,證果不是去建立一個安全的港灣,而是拆除自我與無明的建構。是不斷地拆,而不是不斷地去重建五蘊。很多人以為涅槃像一個美麗的房子。經典上為什麼說涅槃是一個安全處,是一個皈依處?真正的安全處、皈依處是連名色都沒有,這樣才不會再有苦生起。

 

 

    202098日,尊者於洛杉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