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6-14 上午10.26.23.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一境性的近因就是:快樂是得定的近因、最接近的因。

 

樂是受心所,是一種樂受,不是喜心所(Pīti)。我們要懂得區分這兩個心所,不然將來你查五禪支的時候就會分不清楚。喜是什麼呢?喜就是歡喜,它是那種有點興奮、 有點激揚、有點亢奮、很開心的狀態。快樂是滿足、享受的一種狀態。 

 

喜是可以帶來樂受的那種歡喜;樂是接觸這個可意所緣以後的那種快樂的感受。所以喜和樂是不一樣的,但是它們很像。

 

正是因為樂,才可以成就我們的心一境性。所以我們禪修一定要有快樂。如果禪修修得苦哈哈的,基本上就很難進步。

 

你要對這個所緣感覺有快樂。

 

所謂因緣所生法是什麼呢?就是所緣已經滅去了,但是對於所緣的記憶在、想蘊標記在,因此所緣緣的緣力就在。只要你心裡一想到那些所緣,緣力就會呈現,你的心就被拉過去了,隨後心生起一串一串的意門心路過程。你如果沒有這麼多貪,不想那麼多事,你的心就沒有到處亂串的這些標記,也就沒那些緣力,你的心就會比較平穩、比較平靜。 

 

《義注》裡面有這樣一個比喻:一盞油燈在沒有風吹的時候,燈的火焰能夠很平穩地照亮四周。你可以依著這個火焰去做事、學習。那我們的心會被哪些風所吹動呢?我們經常聽到八風吹不動,這八風就是稱、譏、毀、譽、利、衰、苦、 樂。這些也就是你的得失,得失背後的核心還是貪,貪就是不能少欲知足。你能少欲知足,你的心就容易平靜,只要不少欲知足,你的心就會像被風吹的火焰。

 

五禪支對治五蓋 :尋對治昏沈睡眠蓋;伺對治疑蓋;喜對治瞋恚蓋 ;一境性對治欲貪蓋;樂對治掉舉蓋。

 

尋對治的是昏沈睡眠。昏沈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心動不了了,也就是尋心所很不活躍了。尋心所強的時候,昏沈睡眠就沒有辦法生起。如果尋心所運用得好,可以對治昏沈睡眠,用得不好的話,你睡覺睡不著。 

 

如果你對所緣有各種各樣的要求、期待,「能不能更好一點」,你的一境性就退回去了。 

 

對於一個禪修者來講,培養對禪修所緣的快樂、歡喜、滿意、知足是很重要的,不然你的一境性不容易生起來。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煩惱,在禪修的過程中會表現成五蓋——欲貪、瞋恚、昏沈睡眠、掉舉追悔和懷疑。

 

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這些煩惱,正念正知的時候覺知到它,看到它這股力量,它的運作,這股力量的運作背後的因緣是什麼?稻草人是什麼?把它拆了,一個個把它拆了,你才有可能在禪修的時候心不那麼躁動,你那非常微弱的五禪支才能夠對付一下五蓋。五蓋必須削弱下來,你才能夠往前走。

 

你要想解決掉舉的問題,那你一定要理出來,什麼方式能夠讓你在面對禪修所緣時有快樂。

 

所謂的快樂,除了根門與外境直接接觸所帶來的以外,其它所有內心的樂,都是造作出來的。

 

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怎麼來的呢?就是生起正確的觀念,你就天堂裡面;生起不正確的觀念,你就在地獄裡面,心就是這樣。

 

心的悅受很多是鼓勵出來的。

 

對那個已經打過的妄想,當完全沒有發生過,它已發生了, 追悔也沒有意義啊。

 

永遠不要對果報直接採取行動,要退一步,然後都要導向善。

 

你自己不能激勵自己,靠別人靠得住嗎?你靠別人激勵,那別人不激勵你的時候,你不就要失望了嗎?激勵都是要靠自己,才能真正上來的,不斷地給自己打氣。

 

一境性和掉舉是完全成反比的,掉舉心越強,一境性心所一定就弱。如果你不及時調整,它們就會形成負循環,一境性心所會越來越弱、越來越弱,結果你就完全回不到當下,一個目標都看不清楚。反過來,一境性的心所越強,掉舉心所就越弱。一境性心所,你不斷地去訓練它,它會形成正循環,越來越強,強到什麼程度呢?行住坐臥都能在定中,五自在就是這樣訓練的。

 

 

 

雲端起觀二期 58 一境性心所

各位賢友好,我們開始今天的課。我們昨天學習了一境性的特相、作用、現起,今天來繼續學習它的近因。 

 

一、一境性的近因 

1.1 多數情況下樂受是近因 

一境性的近因,就是一境性得以生起的最直接原因是什麼?這裡寫得是多數是樂受,就是快樂是得定的近因、最接近的因。那為什麼說是多數呢?後面我們會講。一境性,特別是心一境性,就是定,定能夠生起來的近因是快樂。其實即使不是在有定的狀態,讓你的心願意在一個目標上持續地待著,也一定是目標要麼有快樂,要麼目標在未來會帶來快樂,心才會願意去做,不然就不願意。這個一講大家就知道。 

1.2 樂與喜的區別 

樂是受心所,是一種樂受,不是喜心所(Pīti),我們要懂得區分這兩個心所,不然將來你查五禪支的時候就會分不清楚。喜是什麼呢?喜就是歡喜,它是那種有點興奮、有點激揚、有點亢奮、很開心的狀態。快樂是滿足、享受的一種狀態。 

經典裡面有一個比喻,有一個人在沙漠中旅行,沒水喝,因為帶的水喝完了。在飢渴交迫時,遠遠地突然看到一片綠洲。他一看到的時候會有什麼感覺,大家覺得? 非常開心、非常歡喜,那個時候的感覺是喜悅。他快速地走到綠洲以後,馬上喝水,還洗了個澡,然後很快活地坐在一顆樹下乘涼,心中生起的那種滿足、輕安、自在,再也不用擔心沒有水喝的無憂無慮的狀態,就是快樂。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喜是可以帶來樂受的那種歡喜,樂是接觸這個可意所緣以後的那種快樂的感受。所以喜和樂是不一樣的,但是它們很像。喜心所有更多的興奮的感覺,而樂會更平靜一些。正是因為樂,才可以成就我們的心一境性。所以我們禪修一定要有快樂,如果禪修修得苦哈哈的,基本上就很難進步。但是我們要分清楚,這個快樂不是喜悅 Pīti。當然很多的快樂之前都會有 Pīti。如果你一直都很歡喜,心就會很活躍,你也很難得定。快樂是 Sukha,我們經常會聽到 Sukhaṃ Balaṃ(快樂、力量) 這個 Sukha 就是快樂。Sukha 是禪修的前方便,它很重要。 

1.3 要少欲知足 

我經常說,你要愛你的所緣,要喜歡你的所緣。那愛你的所緣,喜歡你的所緣,目的是什麼?你要對這個所緣感覺有快樂。我們強調禪修者要少欲知足,少欲知足你才好禪修,為什麼呢?所謂知足,就是樂很容易生起來,哪怕是輕微的樂,哪怕是這個所緣沒有帶來很明顯的樂受,他也感到很滿足。他覺得能覺知呼吸挺好,「我還活著,我竟然還能這樣覺知呼吸」,或者會這樣想「這是諸佛、諸阿拉漢,還有辟支佛修習的業處,我現在居然還能夠遇到這樣的法,能夠修習這樣的業處,我只要覺知呼吸,就很歡喜,我很滿足」。這樣一種狀態你就很容易禪修,你就不會覺得入出息枯燥,你就不會對你的入出息橫挑鼻子竪挑眼,雞蛋裡挑骨頭,比如,「呼吸怎麼這樣啊,很長啊, 很短啊,很細啊,找不著啊,很緊張啊」等等,一堆的問題。有呼吸就行。「能覺知到呼吸嗎?」「能」「能就可以了」。對呼吸要少欲知足,覺知到呼吸就可以。那一個人,能夠自得其樂、很滿足,也會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沒有那麼多貪求, 

沒有那麼多想法。為什麼掉舉啊?就是白天做的那些事情,像放電影一樣,不斷在腦子裡面放。它幹嘛要放啊?是你讓它放的,為什麼?因為你貪這個、貪那個,雖然那些都是過去的所緣了,只要這些所緣呈現出來,它們的緣力就會發揮作用。 

所謂因緣所生法是什麼呢?就是所緣已經滅去了,但是對於所緣的記憶在、想蘊標記在,因此所緣緣的緣力就在;只要你心裡一想到那些所緣,緣力就會呈現,你的心就被拉過去了,隨後心生起一串一串的意門心路過程。你如果沒有這麼多貪,不想那麼多事,你的心就沒有到處亂串的這些標記,也就沒那些緣力,你的心就會比較平穩、比較平靜。 

《義注》裡面有這樣一個比喻,一盞油燈在沒有風吹的時候,燈的火焰能夠很平穩地照亮四周,你可以依著這個火焰去做事、學習。火焰只有在沒有被風吹的平靜狀態下,才有這樣的作用。心的平靜就好比是這種不被風吹的火焰。那我們的心會被哪些風所吹動呢?我們經常聽到八風吹不動,這八風就是稱、譏、毀、譽、利、衰、苦、 樂。這些也就是你的得失,得失背後的核心還是貪,貪就是不能少欲知足。你能少欲知足,你的心就容易平靜,只要不少欲知足,你的心就會像被風吹的火焰。這裡是說明怎樣讓你的心平靜,然後有樂受生起來,支持心一境性生起。 

1.4 樂受不是近因的特別情況 

為什麼說多數情況下「樂受是得定的近因」呢?當一個人證得四禪的時候,會捨掉樂受這個禪支。初禪的時候,具備五禪支,分別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二禪的時候,捨掉尋和伺;三禪的時候,捨掉喜,只剩下樂和一境性;到四禪的時候,樂也捨掉,成為捨和一境性,這時的捨是禪捨。四禪時候的一境性是最強的,但沒有同時伴隨樂受。四禪還包括四種無色界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它們的禪支也都是四禪的禪支——捨和一境性,只是它們的所緣不一樣了而已。所以說大部分時候,樂是心一境性生起的近因。那麼四禪,包括四無色界禪,它們的近因是什麼呢?近因就是觸、所緣以及依處。 

四禪的時候,覺知的所緣是似相,似相非常平穩;心所依處,是心生起時依靠的物質基礎,指的是心臟中的血液;意門心路中速行階段的禪那心,能夠跟似相非常和諧地、平穩地融合在一起。所以這時候不需要樂,心非常平靜,此時的一境性也很強。這是在四禪時的特別說明。 

二、五禪支與五蓋 

2.1 五禪支對治五蓋 

心一境性,善心的一境性,屬於定,一境性也是五禪支中的一個禪支。在經藏裡面,禪支特別指的是修定時的五禪支。在阿毗達摩後面部分講到二十四緣時,有一個緣叫禪那緣。這個禪那緣就不僅僅指修定了,所有的心只要含有這五個禪支——尋、 伺、喜、受、一境性,或者五禪支中的四個或五個,那它們就具有禪那緣的緣力。禪那緣的作用是什麼呢?就是支持心去專注目標。 

我們回來繼續依經藏中的五禪支來講一境性是五禪支中的一個禪支。在五禪支— —尋、伺、喜、樂、一境性中,一境性是證得 Samādhi 的最主要的一個禪支。一境性這個最主要的禪支的近因是樂。 

現在我們來學習怎樣才能培養定力我們要鎮伏五蓋、燒毀敵對法。敵對法是什麼呢?敵對法就是五蓋。有哪五蓋呢?欲貪、瞋恚、昏沈睡眠、掉舉追悔、疑。為什麼培養定力可以摧毀這個五蓋呢?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五禪支可以直接對治五蓋。

2.2、尋對治昏沈睡眠蓋 

尋對治的是昏沈睡眠。昏沈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心動不了了,也就是尋心所很不活躍了。尋心所強的時候,昏沈睡眠就沒有辦法生起。一個失眠的人就特別有感觸,晚上想睡覺,覺得很困,但就是睡不著,為什麼呢?他的心啊,沈不下來,到處飄,很活躍。就是這個尋心所到處找所緣,折騰。這就是不良習慣造成的,睡覺之前想事,想著想著想得多了,這個尋心所你控制不住,總飄出去,最後身心都出問題了。如果尋心所運用得好,可以對治昏沈睡眠,用得不好的話,你睡覺睡不著。 

2.3、伺對治疑蓋 

伺禪支對治的是疑蓋。尋使心投向目標——「我們找一個所緣,投向這個目標」,伺使心停在目標上——「不走了,就在這待著」。為什麼它能對治疑呢?疑是懷疑、搖擺不定、猶豫不決,它的特點是,比如你面對安那般那,心中想:「誒?是不是這樣專注?我的專注是不是錯了?」這也是疑的一種。嚴格來講,疑是對於八事的懷疑,有沒有佛法僧三寶啊?有沒有戒定慧三學啊?有沒有過去未來五蘊啊?有沒有緣起啊?疑,猶豫不決,對所緣不能確定,伺專門對治它,把心摁在那裡。 

2.4、喜對治瞋恚蓋 

喜禪支 Pīti 對治的是瞋恚蓋。瞋恚是怎麼來的呢?在面對安那般那的所緣或者其它的禪修目標時,你對所緣不滿意、排斥、計較、分析、評價、判斷,然後無聊,覺得乏味。如果你對所緣能夠生起 Pīti,歡喜,喜歡,嗔恚就沒了。 

另外,修習的初級階段喜也對治掉舉,需要對所緣要有喜悅,要歡喜。 

2.5 一境性對治欲貪蓋 

一境性禪支對治的是欲貪蓋。少欲知足,心才能夠平靜。你對自己的入出息很知足,「能知道就可以了,如實自然地知道,挺好!」這樣你的一境性就容易生起來,心就能在目標上待著。如果你對所緣有各種各樣的要求、期待,「能不能更好一點」,你的一境性就退回去了。 

2.6、樂對治掉舉蓋 

樂對治的是掉舉蓋。什麼意思呢?當你有快樂的時候,就不會有掉舉,因為心不用去外面尋找快樂了,所以掉舉就沒了,一境性就起來了。 

2.7、培育一境性的要點 

講來講去的目的就是,對於一個禪修者來講,培養對禪修所緣的快樂、歡喜、滿意、知足是很重要的,不然你的一境性不容易生起來。 

三、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育五禪支與削弱五蓋

 

3.1 認識到五蓋已經非常強有力 

五蓋出現的時候,是很難有定的。在禪修的時候,五個禪支可以對應地去對治五蓋,那是不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完全不用管五蓋,通過持續地禪修就能修上去呢?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也沒有外緣,可能是可以的。但在這裡學習的百分之九十幾的人都是在家人,在家人每天都有各種各樣非常多的所緣。我們現在要求大家能夠一天經行打坐兩個小時,敢報名都沒多少個,對不對?幾百人、上千人裡面只有那麼幾個人敢報名,大部分人還是沒有時間來打坐。只有這一點點時間來打坐你就想獲得定力,還想:「這些五蓋,我坐半個小時就把它搞定」,不可能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煩惱,在禪修的過程中會表現成五蓋——欲貪、瞋恚、昏沈睡眠、掉舉追悔和懷疑。這些煩惱之所以能夠成為蓋,是因為它們已經很強有力了,它們都能把你給蓋住了。它們不是一點點,不是一條線,而是像一片蓋,直接把你朝向善法的心蓋住了。這些煩惱能發展到像蓋一樣,就是你在日常的時候已經無數次地培育它們,它們才變得這樣有力量。 

3.2 拆掉一個個稻草人 

所以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這些煩惱,正念正知的時候覺知到它,看到它這股力量,它的運作,這股力量的運作背後的因緣是什麼?稻草人是什麼?把它拆了,一個個把它拆了,你才有可能在禪修的時候心不那麼躁動,你那非常微弱的五禪支才能夠對付一下五蓋。五蓋必須削弱下來,你才能夠往前走。

3.3、不斷地訓練即入即出與梳理五蓋 

五禪支的培養、五蓋的削弱,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需要去關注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培養五禪支的素質呢?平常的時候就訓練專心致志、一心一用、即入即出的能力,做什麼就是做什麼,禪修的時候,五禪支就能夠生起。 

昨天有一個同學的作業,我給他的回覆是:「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是《大學》裡面的一句話。做事情沒頭沒尾、本末倒置,什麼是輕重緩急, 腦子裡面壓根就沒有這條線,混亂不堪。這樣的人如果現在去打坐能打好,怎麼可能!? 先把自己的生活安排清楚,你的作息要清楚,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聽課,什麼時候禪修,什麼時候做什麼事,就一件一件地去做,而且一心一用地做,專心致志地做,這就是在培養五禪支的素質。那些很強、很猛的欲貪、瞋恚、昏沈、掉舉、懷疑要梳理。通過梳理就能夠削弱煩惱,這不是空頭口號。我們開課兩個月來,很多人在梳理的過程中獲得利益,這是實實在在的東西,這種方法是符合四聖諦八正道的。 

只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這樣不斷地練習,你才會知道,Samādhi 是一種讓心合作、 平衡、和諧、安穩地在一個所緣上的狀態。這時候五禪支尋、伺、喜、樂、一境性也是平衡的,五根是平衡的,心和所有心所都是平衡的。這樣你才能夠很安穩地完全沈入所緣,Samādhi 才能夠穩定持久。 

3.4、「倒騰」出對禪修所緣的快樂 

一境性壓伏的是欲欲蓋。我們一定要清楚,如果你平常貪的東西、想要的東西太多,你要獲得定力就很難。 

快樂壓伏掉舉蓋。你要想解決掉舉的問題,那你一定要理出來,什麼方式能夠讓你在面對禪修所緣時有快樂,簡單來講就是我的心對安那般那的所緣,能不能感到滿足,覺得滿意,「我能覺知到呼吸,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我很歡喜,很高興。」這種知足的心,你要先具備,不然的話你就一定掉舉。 

我一再講,在安那般那前行裡面就說過,心很忠誠,每時每刻都要幫你找快樂,它一面對呼吸,報告:「沒有快樂。」沒有快樂怎麼辦?再去找一個,掉舉開始了。所謂的快樂,除了根門與外境直接接觸所帶來的以外,其它所有內心的樂,都是造作出來的。明白這個意思嗎?快樂是造作出來的。昨天給大家講過,快樂是倒騰出來的。什麼叫快樂是倒騰出來的呢?你剛開始覺得呼吸沒有快樂,因為呼吸很簡單枯燥嘛。但我們仔細想一想,呼吸是我們生命還在延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生命存在有兩個最主要的特徵,第一個是有呼吸。醫學裡面講,呼吸停止了,心臟停止跳動了,就認為人死了。從阿毗達摩的角度來講就是,第一個,呼吸在不在; 第二個,心窩處是不是涼透了,也就是命根九法聚的火界是不是徹底消失了。這是來證明呼吸是我們生命的特徵。 我們的生命依靠呼吸而存在,需要氧氣參與到我們全身營養的推動,沒有呼吸你就沒有生命,這是多麼重要的事情。我們往往是越重要的東西,我們越忽視。呼吸對我們的生命有這麼大的恩德,而我們沒有去想。 

我們還可以思惟:入出息念是三世一切諸佛培養定力的主要法門,而且是三世一切諸佛都贊嘆的法門,即使在成佛以後,佛陀也都經常修安那般那,以安那般那作為現法樂住的主要業處,這麼好的法門!」佛陀親自講的《大念處經》,我們現在可以實修而且非常簡單。這是以前那些眼觀鼻、鼻觀心,全身毛孔打開等各種各樣的沒有傳承的、不正宗的修法遠遠不能比的。我們現在是原汁原味地來學,多麼殊勝的一件事情!不要想太多,想兩三次以後,你就會意識到,「對啊,我們要改變觀念」。觀念改過來以後,就會覺得呼吸有滋有味了,變得靈活了,甚至覺得呼吸被賦予生命了,甚至呼吸變得非常尊貴了」。快樂出來了吧?用倒騰這個字兒不好聽,但是快樂是可以作意出來的。對你的心來講,很多的快樂就是在於你的一念。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怎麼來的呢?就是生起正確的觀念,你就天堂裡面;生起不正確的觀念,你就在地獄裡面,心就是這樣,這個我們一定要搞明白。 

3.5、培養少欲知足的習慣 3.5.1 過極簡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少欲知足的習慣,對禪修也是有莫大幫助的。這就是為什麼一再給大家講,要過極簡的生活、少欲知足的生活,飲食知節量。上街不要買那麼多東西,不要動不動刷某寶、各種寶、各種商店,然後折騰,天天都被騙,回到禪修狀態的時候,心裡想的還是那些寶。你在禪修彙報時說:「報告老師,我現在禪修經常掉舉」。 你不掉舉才怪呢,是吧! 

日常生活中,我們少欲、我們知足,這個習慣養成了,回來再面對所有的業處目標的時候,你也能夠簡單、單純。我們一再講,禪修就是要單純,知道就行了,夠了。 那為什麼我們會有那麼多要求呢?就是你逛某寶逛多了,這個比較、那個比較,回來對著入出息,你也這個比較、那個比較,一點都不單純。 

3.5.2 鼓勵自己的禪修 

知足也表現在哪裡呢?身樂,是根塵相觸直接產生的,心的悅受很多是鼓勵出來的。比如,很多人都在做梳理,通過看大家的梳理報告,可以看到很多同學這一生中一直堅持在做的,往往是小時候老師、父母一句鼓勵的話,就支撐了他一輩子。你看鼓勵有多重要!不要吝嗇你的鼓勵。 

回到我們的禪修來時,也是一樣的。我一再給大家講,打妄想不要緊,掉舉也不要緊,當你發現自己掉舉的那一剎那,正念就已經回來了,不然你怎麼發現掉舉呢? 你都飄出去那麼久了,為什麼那個時候不知道,這個時候知道了,因為正念現前了。 這個時候怎麼辦?鼓勵一下自己的心,先不要糾結、追悔,「怎麼搞的啊?半個小時都在打妄想」。心回來的時候,你應該想,「真棒!打妄想我居然發現了」,鼓勵一下心,「真好,謝謝你提醒我回來了」。對那個已經打過的妄想,當完全沒有發生過,它已發生了, 追悔也沒有意義啊。你給心鼓勵,說「下次早一點,下次早一點就多給你一點鼓勵」。只要有一念正念、有一念覺知,都要對你的心給予鼓勵,表示滿意。那這樣時候,你一鼓勵,一次、兩次、三次,不斷地給心鼓勵,鼓勵的事情就會重覆,那你的心就會越來越多的正念,一境性也會越來越強。一境性越來越有威力,就會有力地制伏掉舉; 掉舉被制伏後,就變弱了;掉舉一旦弱了,反過來一境性就更有力量可以進一步去制伏欲欲、制伏貪欲。 

3.6 不被欲貪困住 

3.6.1 守護根門 

我們必須明確,我們不能夠得一境性是跟掉舉有關,而掉舉是跟欲貪有關,欲貪就是因為想要的目標太多,貪得無厭,對各種所求永無飽足。阿毗達摩課程的第一天就給大家講,人類的一個最主要的困境就是永無有飽足感。如果你的生活活得永無飽足,你就困在裡面了。我們的心無時無刻不在追逐,不能安住。 

那怎樣守護根門,以及面對所緣的時候應該是什麼樣的態度?這是我們作為禪修者一直要考量的一個問題。守護根門首先是別刷朋友圈了。你搞不過那個算法的,你只要進去,你就一定被算住。今天早上給大家在群裡面給發的《不是我的自制力不夠, 而是因為彈屏先動了手》,這篇文章蠻好的。後面有因緣的話,我們再來討論這篇文章。它談到的一個根本問題就是,你怎麼守護自己的根門?在欲樂至死的時代裡,能夠守護根門是太強大的一個能力了。 

3.6.2 對所緣採取正確的態度 

第二點就是面對所有所緣的態度。在日常生活中面對所緣的態度,我經常說永遠不要對果報直接採取行動,要退一步,然後都要導向善,這是一方面。那麼對禪修的所緣來講的話,就是你要在這個所緣裡面獲得快樂、獲得歡喜,然後再一路上鼓勵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你今天在善法上做了一件好事,就要隨喜自己,就要鼓勵自己。一個呼吸一個正念,都要鼓勵自己。我們要知道,激勵都是要靠自己的,你要自我激勵才是真激勵。為什麼呢?大家會說,自我激勵,多阿 Q 精神啊!廢話,你自己不能激勵自己,靠別人靠得住嗎?你靠別人激勵,那別人不激勵你的時候,你不就要失望了嗎?激勵都是要靠自己,才能真正上來的,不斷地給自己打氣。這個不斷地激勵就是,一個呼吸一個正念。 

四、一境性的重要意義

4.1、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在這個時代沒有正念的人太多了。什麼叫贏在起跑線上?贏在你有沒有讓你的孩子有正念。你不要想「我這個孩子要去報多少興趣班,搞多少個補習班」,這都是被人收智慧稅啊,你整那麼多東西乾啥?在欲樂至死的時代,讓你的孩子有正念,未來躺著都贏,再過二十年你看看。那為什麼呢?因為一境性培養起來的時候,能制伏欲欲、制伏散亂;在能制伏散亂時,抑鬱症、焦慮症肯定就不會生起來。抑鬱症、焦慮症的特點就是散亂,在各種目標裡面瞎轉。想想,如果孩子都抑鬱、焦慮了,你給他搞那麼多的學習有什麼用啊?只要有一境性,什麼抑鬱症、焦慮症根本沒門。

4.2、透視涅槃 

不僅僅這樣,如果一境性不斷地提升的時候,會生起什麼呢?如實智,如實知見的智慧,這種智慧能夠透視四聖諦,能夠證得道智果智,這才是最大的利益,才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不但贏在起跑線上,還贏在終點上。要知道什麼是真正有價值的。 

我們知道,有四種真實法——色法、心法、心所法和涅槃。究竟法非常難見到。但是你有定力、有觀智的力量就能透視,就能看到它,這就是心一境性 Samādhi 的功能。在觀智裡面去透視是慧心所的功能,但慧心所有這樣的力量穿透密集,是一境性那種銳利的力量。一境性令觀智能好好地、安穩地去觀照所緣,對微細的究竟法也能透視,看到它的真實相,讓這個道智果智生起。 

用正見引導一境性 

帕奧西亞多在一境性心所的教導裡面,更偏向於是從心一境性、從 Samādhi 的角度來講。不善心中也有一境性,因為它是遍一切心的心所。那麼不善心中的一境性就去幫助那些不善的心所。我們曾經講過,每一種心都有一種特別明顯的心所,比如貪是以貪心所為主,瞋是以瞋心所為主。當貪心生起的時候,一境性就去幫助貪,貪得更牢固;瞋生起的時候,幫助他對目標更堅固地去瞋;這就是一境性的作用。所以我們要把專注用在正道上,要有正見來指導。以正見為先導,一境性就會跟著正見走,要明白這個道理。 

五、一境性與掉舉完全成反比 

再強調一下,Samādhi,一境性跟掉舉也是一對,這兩個相對的心所跟其它的貪和無貪、瞋和無瞋、慚愧和無慚無愧這些一對一對的心所不一樣。貪和無貪、瞋和無瞋、 慚愧和無慚無愧,其中一方的強弱和另一方的強弱,不一定是完全成反比的。比如說,你的心裡面貪很多,無貪就會沒有;瞋很強,無瞋就沒有;不是這樣的。 

每種心所都是獨立的,它們獨立地發揮作用。怎麼講呢?比如說有一些慈善家的理念是,「我拼命地賺錢,然後拼命地捐錢」。這種現象很多。他們其實在賺錢的這個層面上貪得無厭。美國很早期的卡內基、福特基金會,以及早期的一些資本家,他們在當初發家時的態度和最後捐錢的態度,貪和無貪都是很強的,不管他的背後的目的是什麼。 

瞋和無瞋也是這樣。有的人在某一些方面表現得很儒雅,像謙謙君子一樣,但是在某一個場合,他可能就非常容易激怒、暴怒,乃至於很殘忍,甚至會作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惡行。有些人表面上看起來不會打人罵人,但內心可能很歹毒,有時候他又表現得很無瞋乃至對於一切都很有慈心,這是可能的。 

但是一境性和掉舉是完全成反比的,掉舉心越強,一境性心所一定就弱。如果你不及時調整,它們就會形成負循環,一境性心所會越來越弱、越來越弱,結果你就完全回不到當下,一個目標都看不清楚。所以我說心會飛出去。像抑鬱症、焦慮症就是 這樣的特點,心就回不來,飛出去了,就完全回不來。你跟他講回到當下,他都說,「我沒辦法」,不良情緒已經形成了負循環。 

反過來,一境性的心所越強,掉舉心所就越弱。一境性心所,你不斷地去訓練它,它會形成正循環,越來越強,強到什麼程度呢?行住坐臥都能在定中,五自在就是這樣訓練的。有同學報告說,在坐車、開車,乃至做事情都感覺到心一直要被似相吸進去,很有力量;行住坐臥,正念都非常強,了了分明。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境性心所正循環,掉舉沒有機會現起。 

到阿拉漢道的時候,掉舉被斷除,從此完全遠離顛倒夢想,連晚上都不會做夢。阿拉漢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是在正念裡面的。為什麼會成這樣?就是他的一境性的心所 ekaggatā 變得非常強有力。所以我們要明白,一境性這個心所的價值。 

在我們這個時代,充斥著太多容易引發不善心的所緣。它們無時不在瓦解我們意志、毀掉我們的慧根,我們居然還有機會找到方法去對治。在這個欲樂至死、欲樂至上、算法把我們俘虜的時代裡面,我們如何保全自己?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價值的事情,方法在哪裡?培養 ekaggatā,一境性的心所。 

今天我們就上到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