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佛法一定要實踐,真的要去用它。特別是在家人。如果日常生活中不去用,又沒有整塊兒的時間去禪修,那佛法怎麼能夠入我們的心呢?
・對治掉舉最主要是你要有正念正知,你的心不跑掉。所以我們給大家的第一個藥方,就是你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練習正念正知。不要認為這是一個太簡單的法,比不上禪修,證禪那。如果你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訓練你的正念正知,你的生命是很有保障的,乃至於下一生也很有保障。但是如果你捨棄這個日常生活中的正念正知,而只是想要去證得禪那,你可能會證得禪那,可是你要守住這個禪那就很難了;即使你守住了,臨終時能不能維持就更難。
・適當的言談是幫助我們去除掉舉的方法。
・我們的心很忠誠,它總是在幫你尋找快樂,所以我們的心會掉舉、會亂跑。
・我們往往以為向外馳求才有快樂。但實際上內守一個目標,才最快樂,這就是佛法的寶貴之處,是我們要瞭解的。
・你的心真能夠安下來,內守在一個禪修的目標上,不靠別人,不靠外在的環境,你的喜也保證會生起,而且比外在的東西帶來的喜要持續。
・所有的心裡面都有一境性,為什麼呢?如果沒有一境性,你連目標都無法取到。
・心完全被似相吸進去,身心完全融到那個似相裡,合到一起,就達到了一境性,沒有其它的念頭,全部都融在裡面,這狀態就稱為禪那。
・禪那對目標的觀察、看、注意、專注是不一樣的。它更像是融合、沈入的這種狀態,這才符合佛陀所講的身心全然地被喜所浸潤、流布、遍滿。
・一境性有三個特相:第一,作為首領;第二,穩定於目標,不散亂;第三,是相應法對目標不散亂的因。
・平常造善業、不善業,是誰在負責?是思心所,是它負責召集相應法。
・一境性的作用就是統一俱生法,就是凝聚所有的相應法。
・一境性的現起:第一,它平靜、寂止。第二個是道智和果智生起的原因。
・觀察五取蘊是怎麼生起的,它們生起的原因和因果關係,這是觀察到五取蘊生起的緣起。然後,你再觀察五取蘊可以停止嗎?如何才能夠讓他們停止?
・作業:觀察自己心一境性心所的強弱,分析改善的關鍵點。
雲端起觀 第57 課 掉舉2& 一境性
各位賢友好,我們開始上課。
昨天我們學完了掉舉,對掉舉心所有了比較清楚的瞭解。它的特點就是心很不安穩、很散亂、很不穩定,它根本的原因就是不如理作意。
這個不如理作意,跟一般的不如理作意不一樣。它越不如理作意越散亂,越散亂越不如理作意,這個要特別得小心。因為它很微細,它平時又不是很強有力,你不容易觀察到它。但是只要這個傢伙在,它就會不斷地引發其它貪、瞋、痴強烈的不善心生起來。它就像潤物細無聲一樣,讓你的心放逸沈溺在不善心當中,而且不自知、不知覺、 沒有正念、無法回到當下。
一、掉舉的對治
我們簡單看一下掉舉的對治。向智長老曾經從佛陀的經典和註疏中,找到了相關的內容。比如說五蓋怎麼對治,這個也是從大的角度來講。
今天我們要講一境性心所,它是掉舉的正對治,這兩個心所是作用相反的一對。
向智長老整理掉舉時,是把掉舉和追悔一起做的,我們先把追悔放在一邊。掉舉跟追悔有時候很像,從五蓋的角度來看,它們的特點都是讓心不安。但是追悔的心是明顯的,容易觀察,而掉舉有時候不容易觀察。
1.1 掉舉的養料
什麼是掉舉的養料呢?就是對內心的不安,經常不如理作意地看待,這就是令未生的掉舉得以生起,令已生的掉舉增長、加強的養料,這是佛陀在《相應部》第 46 相應 51 經中講的。
掉舉的斷除就是對於內心的安寧經常如理作意地看待,這樣就能 「令未生的掉舉不生起,令已生的掉舉不增長、加強」。怎麼理解呢? 簡單來講,掉舉的特點,就是它有非常多、非常散的目標,不知道要抓哪個,或者是什麼都想抓。
不管是你有很多的目標,還是你是什麼都想抓,它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根本的原因就是貪,尋找快樂嘛!
想要很多目標,是因為在很多方面都有期待、都有渴求,東抓一個,西抓一個,或者一把抓,眉毛鬍子一把抓,芝麻蒜皮一把抓。這樣的話,心會很燥動很不安,久而久之,心變得非常散。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不如理作意。
什麼是不如理作意呢?
第一個,把不真實的看成真實的。什麼是不真實的呢?金銀財寶是不真實的,男人女人是不真實的?大家一聽意見就很大,男人女人怎麼不真實呀?!金銀財寶那麼重要,怎麼不真實呀?!是,正因為 我們就是這樣的認知,我們才會無始以來一直都在輪迴當中,這個內容我們在前面已經講了很多次,這裡就不再細講。第一個,把不真實的當成真實的,也就是把各種稻草人當成真人。
第二個,直接把假的當成真的看,無常、苦、無我的當成常、樂、我、淨看。 根本的原因是痴,就是看不清楚、看不透,對事物的本來面目看不透。而且還不願意看透。越不願意看透,就越痴;越痴,就越不如理作意; 越不如理作意,就越掉舉;越掉舉,就越回不到當下;越回不到當下,就越沒辦法如理作意;就這樣繞圈圈。這就是掉舉的養料呀!
想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你總是要有一次快刀斬亂麻。你要把它理清楚是不可能的,是理不清楚的。
1.2 對治掉舉的方法
1.2.1 《念住經》注釋書中的六種方法
掉舉的具體對治方法是什麼呢?向智長老整理出來兩大部分。一部分出自《念住經》的注釋書,對治掉舉就是要念住。注釋書告訴我們有六種方法可以對治掉舉。
第一,學習佛法。
徹底地學習佛法,包括佛法的經律論,即法和律。佛法包括什麼? 法和律;法和律包括什麼?經藏、律藏和論藏。正法律的意思是什麼呢?法包括經藏和論藏,律就是律藏。法和律是都要學習的。對於在家人而言,律這一部分,你至少要瞭解、熟悉在家人的律,而且要去遵守。
第二,要實踐佛法。
學習佛法的目的是實踐佛法,體證佛法。學習佛法不是把它當作一種知識,當作跟人家論辯的工具,或者茶餘飯後的一種談資;如果這樣,那佛法就太可惜了。
佛法要實踐,實踐是什麼?就是要去做。要去做,不是說今天聽一下課,感覺還不錯,而是建議大家要去做實踐作業,作業做跟沒做,天差地別。有做的人會有不一樣的體會。改作業的過程中,我就發現短短十幾天時間下來,很多同學都有成長。當然,沒有做作業的同學可能也在成長,只是我沒有看見,所以不知道你是不是成長了。
有做跟沒做差別一定是很大的,為什麼呢?因為,我比對了認真做的作業和沒有認真做的作業,隨便浮浮泛泛做的作業,可以看到他們的差別很大。浮浮泛泛做作業的特點就是作業問慚愧是什麼,就只回答慚愧是什麼,把課件抄一遍。那我會批改說,請拿出具體的事例。
很多同學就很清楚,面對自己的心相,能起基本名法作用的心所他都知道,他真是對著自己的心下手的。那下手一次就有用嗎?不一定,有些人可能有用,有些人可能沒用。但是你一直這樣做,一直這樣做,總有一天你會脫胎換骨。佛法一定要實踐,真的要去用它。特別是在家人,如果日常生活中不去用,又沒有整塊兒的時間去禪修,那佛法怎麼能夠入我們的心呢?
第三,要通曉並持守戒律。 通曉並持守戒律,就是在家出家相應的出家眾的戒條、在家眾的戒條要通曉並持守,做一個高尚的人,有品德的人。
實踐佛法跟戒律是相關聯的。怎樣實踐佛法呢?對治掉舉最主要是你要有正念正知,你的心不跑掉。所以我們給大家的第一個藥方,就是所有人,你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練習正念正知。
不要認為這是一個太簡單的法,比不上禪修,證禪那。我給你說,如果你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訓練你的正念正知,你的生命是很有保障的,乃至於下一生也很有保障。但是如果你捨棄這個日常生活中的正念正知,而只是想要去證得禪那,你可能會證得禪那,但是你要守住這個禪那就很難了;即使你守住了,臨終時能不能維持就更難。
如果你練習到一切時處都可以正念正知,我給你保證,臨終的時候,這個慣行業就會出來保護你,這是心的慣性。大家知道這個慣性,貪瞋痴的時候,大家都不用想,「噌」地一下就出來了。慣性在大部分的時間都起了根本性的作用,臨死的時候也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實踐法。
第四,與有德行的長者為伍。
第五,親近善知識。
第六,適當的言談。 適當的言談,交流什麼?交流法,阿毗達摩。每個心所怎麼實踐,怎麼樣跟家人一起討論,怎麼樣跟孩子一起做個課件,並做討論。每一個心所,跟孩子的這些心所對一對,他的心所強弱到什麼程度,應該怎麼調整,應該怎麼糾正,做一個課件跟孩子一起來訓練一下。這是適當的言談。不要成為網絡噴子,不要成為彈屏的俘虜,總是被網絡視頻俘虜走,成為它的奴隸。適當的言談是幫助我們去除掉舉的方法。
1.2.2 《相應部》46 相應 53 經中對治掉舉的方法
向智長老整理的對治掉舉的方法的第二部分來自於《相應部》46 相應 53 經。在這部經中,佛陀講到有幾種善法可以對治掉舉,一個是五禪支裡面的喜禪支,還有五禪支裡面的定禪支,或者說 22 根中的定根,以及七覺支裡面的輕安覺支、定覺支和捨覺支。定根和定覺支都是指一境性,我們後面會講到。
當內心不安的時候,不適合修習會令心動蕩的覺支,比如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和喜覺支,這些覺支會激勵我們的心。當內心不安時,要修習輕安覺支、定覺支和捨覺支,這是從禪支的角度來講。重點是為什麼要有喜呢?我一再給大家講,我們的心很忠誠,它總是在幫你尋找快樂,所以我們的心會掉舉、會亂跑。
有快樂時一定有喜,心只在有快樂的地方待著,只要沒快樂,心就會跑。「我去幫你再找一下」「我去那邊看看」「我去那邊看看」,心就散掉了。它發現在同一個所緣上會有喜不斷地產生,有快樂不斷地產生,那它就願意在這個所緣上持續地待著。我們往往以為向外馳求才有快樂。但實際上內守一個目標,才最快樂,這就是佛法的寶貴之處,是我們要瞭解的。
你的心真能夠安下來,內守在一個禪修的目標上,不靠別人,不靠外在的環境,你的喜也保證會生起,而且比外在的東西帶來的喜要持續,禪那訓練的純熟還會具備五自在的能力,眼睛一閉,你就可以現法樂住。要把顛倒的心反過來,我們要在禪修中培養起喜和樂,提起定根來,那麼就可以把掉舉對治掉。
在《相應部》裡面,佛陀講到一個比喻,一盆水被風吹動,水面激起陣陣漣漪,一個視力正常的人便不能從水面中準確地看到自己的相貌。 同樣地,當一個人內心被掉舉所征服,便不能正確了知,不能從已生起的的掉舉中解脫出來。因此也不可能了知自己的福祉,他人的福祉,以及自己和他人的福祉。而且他以往會背誦的經教都會記不起來,更遑論那些未曾背誦的。
最可怕的就是「你如果不能從掉舉中解脫出來,你不可能了知自己的福祉,他人福祉,以及自他的福祉」,這個怎麼講?當你掉舉的時候,你的心就放逸;放逸的時候,心就被貪、瞋、痴俘獲;貪、瞋、痴俘獲心的時候,你就一定會傷害自他。
二、一境性心所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正對治掉舉的一境性。一境性就是我們剛才講的五禪支裡面的定禪支,也是遍一切心心所裡面的一境性。觸、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這是七個遍一切心心所。所有的心裡面都有一境性,為什麼呢?如果沒有一境性,你連目標都無法取到。
一境性心所在巴利裡面叫 ekaggatā,它的高級階段就是 samādhi 定。所以心一境性,就是 ekaggatā,這個心所是遍一切心的心所。不管你是善心、不善心、果報心、唯作心,任何心,包括雙五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都有 ekaggatā這個遍一切心的心所。它只是在不同的心裡面會有不同的強度,力度強的一境性就叫 samādhi,音譯是三摩地,也就是定。
2.1 一境性與定的區別
前天在禪修報告的時候,給大家講過 samādhi,學巴利文的人知道,這個詞很有意思,它的意思是很平穩地、很好地合作、結合在一起,就是很平穩地合作在一起。是什麼很平穩地合作在一起呢?就是你的心和所緣很平穩地合作在一起,安放在所緣上。
為什麼這個很有意思呢?我們經常講,「你專注目標了嗎?」「你的呼吸在那裡呀?」「你要專注它,你要觀察它」,有些人說「你要看它,要看住它」「專注」也好,「觀察」也好,「看」也好,只要有這個字眼,就都有主客的區別,就是有一個能看的、能觀的心和所觀的所緣對象。但是具有 samādhi 的時候不是這樣的,samādhi 是很平穩很好地與所緣結合在一起、融在一起。所以你會體會到,入禪跟你一開始覺知是有所不同的。有什麼不同呢?從 samādhi 來看就可以知道。
從一開始你專注目標,到最後你入定,是一個什麼概念?如果一個人禪修,最後老師說:「你投入吧!」但如果你一直都還是在那種主客分開,光和所緣分開的狀態中,你就不會有很穩定的定,一定是這樣。
所以 samādhi,不是說你頭低下來去面對這個所緣,或者說我們把心放在這個位置上去觀察這個所緣,samādhi 是平衡地、合作地、安穩地放置在所緣上。什麼是合作呢?比如,初禪的善心,至少有 34 個名法,即一個心識加 33 個心所,都非常平穩地、和諧地、統一地、一致地安住在目標上,或者跟目標合在一起。帕奧西亞多要求禪修者覺知入出息三個小時、四個小時、五個小時沒有妄念,最後心完全被似相吸進去,身心完全融到那個似相裡,合到一起,就達到了一境性,沒有其它的念頭,全部都融在裡面。
佛陀在經典中講到初禪時說,渾身都被喜所浸潤、流布、遍滿。
就是你的身心完全地融進去,這樣的狀態稱為 samādhi,這才真正是叫入禪了。如果你不是這樣的狀態,那你就要對一對,抱歉,你不是 samādhi。可能是草莓定、蘋果定、芒果定,能不能用得上呢?肯定能用得上。但是真正的 samādhi 不是這樣的,按照經典是前面講的這樣,帕奧西亞多也是這麼講。所以 samādhi 對目標的觀察、看、注意、專注是不一樣的,它更像是融合、沈入的這種狀態,這才符合佛陀所講的身心全然地被喜所浸潤、流布、遍滿。
這是 ekaggatā 和 samādhi 的不同。這對我們很重要,禪修者要瞭解這個。帕奧西亞多在講一境性這個心所的時候,也是側重於從 samādhi 這個角度來講。我們看一境性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智和果的生起都放在這裡,平靜和寂止都放在這裡,所以它是傾向於就定來講的。
一境性是遍一切心的心所,它與定有相似性,後面我們也會講。
2.2 一境性的四相
2.2.1 特相
一境性有三個特相:第一,作為首領;第二,穩定於目標,不散亂;第三,是相應法對目標不散亂的因。
第一個,作為首領。
初禪的相應法有 34 個名法,除了一境性之外,再加另外 32 個心所以及初禪的心識,它們沈入到似相裡面,不散亂了。沈入似相、不散亂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一境性這個首領幹的。它帶著大家一起融入似相,而不是其它的名法。
它為什麼是首領?首領的意思就是,當一境性這個心所發揮作用的時候,包括心識和其它的相應心所都聽它的話,這是它的特相。有定的時候,就是側重從 samādhi 的角度來講。如果你是一個貪的一境性,或者嗔的一境性,就不一樣了,我們後面再介紹。能夠作為首領,統領心和心所,這是側重於 samādhi 的一境性。
《義注》中,對善心一境性作了一個形容。在古印度,人們建房子,特別是有尖頂的屋子,都會有一個主梁,屋子的結構是以這個主梁為中心的,我們修定、修觀時的一境性心所就類似於這個主梁。
在《彌蘭王請問經》中講到定的特相的時候,彌蘭王向那先尊者 (即龍軍尊者)提問:「尊者龍軍,什麼是定的特相呀?」
「大王,上首,首領是定的特相。所有一切善法皆以一境性為上首,他們趨向、歸去、傾向於定。」
彌蘭王說,「請說個比喻。」
那先尊者說,「大王,比如尖頂之屋所有的椽木,皆趨向於脊頂。」
在我們農村蓋房子,大家也都能看到,中間有一個主梁,我們蓋木頭房子要上梁。蓋房子最重要的一個節日——要上梁,正中間是粗梁,其它所有的柱子都以它為中心。我們再回到經文中的對話。
「大王,所有一切善法皆以定為上首,它們歸去、趨向、傾向定,亦復如是。」
「能不能再給一個比喻?」
「大王,比如國王攜帶了四種軍隊,奔赴戰場,有象兵、馬兵、 車兵、步兵,他們都趨向、傾向於國王,為國王所統領,圍繞在國王的四周。所以大王,一切善法皆以一境性、以定為上首,它們趨向、傾向於定,亦復如是。所以大王,如此首領、上首是定的特相。大王,世尊亦做此說:『諸比庫,你們習定,習定則專注,則能夠如實知見。』」
這就是一境性作為首領的意思。
當我們在佈施,持戒的時候,這些心都是善心,這些善心裡面有一境性心所,但是這些善心和相應的心所,就不是以一境性 ekaggatā 作為首領了。那是誰做首領呢?是我們後面會講的思心所。平常造善業、不善業,是誰在負責?是思心所,是它負責召集相應法。
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是 samādhi,就都是思心所作為首領,帶領、召集其它心所,去完成佈施、持戒、聽聞佛法。
帕奧西亞多的書裡面講,持戒這個善心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saddhā 信心所,它作為主要的首領。為什麼持戒時,是信心所做首領呢?因為,如果對三寶、對佛陀的法沒有足夠的信心,你是不願意去持戒的,持戒與你對五欲的需求是相違的。以信心所為主,同時,由思心所負責召集、整合所有心所一起按照信心所的導向去做,所以持戒是在信心所的帶領下完成的。
雖然都是善心,都有一境性心所,但是帶領完成善法工作的心所不同:佈施是思心所,持戒是信心所,修定或者修止觀是 samādhi 心一境性心所。
在不善心裡面大部分都是由思心所來組織,來帶領,比如說心被貪、瞋、痴所綁架、所染污,思心所就帶領相應的心和心所去貪、去瞋、去痴。這時候一境性心所做什麼呢?就是讓你的心在那個貪的目標上待著,在那個瞋的目標上待著,在那個痴的目標上待著。
第二,穩定於目標,不散亂。
《義注》裡的比喻是什麼呢?avisāra。sāra 是主軸的意思,或者叫精髓,vi 是離開,離開精髓,離開主軸。avisāra 就是不離開,不離開所緣,不離開這個不該離開的地方;不散亂,能穩定於目標。這就是samādhi定的特相之一。你要修定修觀就要有samādhi,朝向於 samādhi,有 avisāra 不散亂這樣的特相。
第三,是相應法對目標不散亂的因。
avisāra 不僅自己不散亂,它還能帶領心識和其它相應心所在面對所緣時不散亂。那不散亂的具體表現是什麼呢?就是不受干擾,不動搖,不混亂。
經常會有很多同學說,禪修的時候,外面的聲音很響坐不住;蚊子盯咬很難受;今天心情不好,想打坐消除一下;孩子很吵,受不了,老被干擾,心裡很動搖,然後就混亂了,坐不下去了。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一境性心所的力量不夠強。所以,當一境性心所強的時候,很多同學就說,「哎,今天外面聲音聽不見了呢」,下座後發現身上被蚊子咬了好幾個包,當時被咬的時候卻不知道。所以 ekaggatā 一境性的力 量強的時候,心可以不被干擾。
一開始外面的聲音很吵,不要緊,這時你的 ekaggatā還不夠強,你繼續修下去、慢慢修下去,它就會變強,最後你的心不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你的心在 ekaggatā的引領下,面對所緣,專注於所緣,而且它能夠帶領其它的心所一起去面對所緣、專注所緣。它怎麼帶領呢?所有心的相應心所中都有觸心所,可以去接觸目標。比如,你現在安住在安那般那入出息的所緣上,這時候外面有聲音進來,它會撞擊耳淨色,也就是撞擊了我們世俗中所說的聽覺神經。耳淨色被撞擊就產生了觸,因觸而生受、生想。當你專注安那般那所緣,一境性的力量不強的時候,聲音撞擊耳淨色,會生起耳識,這個撞擊會牽引心路過程生起來。
當你專注安那般那的所緣,並且一境性很強的時候,如果有聲音撞擊耳淨色,或者氣味撞擊鼻淨色,或者蚊子咬身體,也不會再引發一連串的五門心路生起,心不受干擾是從這個角度來講的。就是雖然根門會被所緣撞擊,但五門心路過程不會生起,所以安住安那般那所緣的心識不會轉向去認聲音,不會去聞氣味,不會去感受身體的癢、 痛、麻,為什麼?因為 ekaggatā一境性帶領著心和所有相應心所一起專注於呼吸。
如果生起的是善心,那善心裡面有遍一切心的心所,有信、念、慚、愧、無貪、無嗔、中捨性,有的有慧根,有的沒有慧根。做善行的時候,雖然心的主要領導者是思心所,但是 ekaggatā 也會發揮它的作用。什麼作用呢?它會讓你的其它心所,比如信、念、慚、愧、無貪、無嗔、中捨性、心輕安、心所輕安、心輕快性、心所輕快性、心柔軟性、心所柔軟性、心練達性、心所練達性、心正直性、心所正直性、會穩穩地面對目標不受干擾。
同樣地,如果是不善心,ekaggatā一境性也讓不善心和相應的心所,比如貪、瞋、妒嫉、慳吝、追悔等等穩穩地對所緣或者貪、或者瞋、或者妒嫉。
但是如果 ekaggatā 是跟修定和修觀,跟 samādhi 相關的時候,它不僅僅是能夠安穩地專注在所緣上,還可以讓心和心所安穩地、和諧地、完全合作地跟所緣在一起。這就是剛才我們講的 samādhi 的特點,它是心完全不受干擾的因素,它是止禪和觀禪成就的主要的因素。沒有這樣完全沈入所緣的一境性,你就無法成就你的止禪和觀禪。
所以心一境性心所,從 ekaggatā 上升到 samādhi,在修止禪和修觀禪起首領的作用,就像一位國王不管是打勝仗還是打敗仗,他的軍隊都會伴隨他。
如果你獲得 samādhi,獲得禪那,它就不會給心和其他相應心所從現前所專注的似相或者所緣上離開的機會,心和相應心所出不去。入過禪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他只要一進去,雜亂的念頭就起不來,他的尋心所——平時打妄想,想七想八,就是這個尋心所幹的——就沒辦法轉向其它目標,心和心所老老實實地在面對所緣,注意力不會分散。這就是 ekaggatā上升到 samādhi 的特點和作用。
2.2.2 作用
一境性的作用就是統一俱生法,統一俱生法在《義注》裡面怎麼講呢?就是凝聚所有的相應法。什麼相應法?就是除了一境性之外,所有的心和其它相應心所叫俱生法。如果是一個初禪的善心,就還有 32 個心所加上一個心識,都由一境性心所把它們凝聚在一起,統一在一起,然後融到所緣裡面去。
《義注》中對一境性的說明,有一個比喻。在佛陀時代,古印度人洗澡的時候使用一種洗澡粉。一旦把洗澡粉倒入水中,它就會黏成一團,像一個麵團一樣,然後就可以用它來洗澡搓身。一境性心所就像洗澡粉一樣把心和其他相應心所凝固在一起,一起去面對所緣、沈入所緣,發揮相關的作用。
修止禪時,它能夠凝聚全部心所,大家一起面對所緣,一起沈入所緣。我們修習入出息念,慢慢地定力越來越高,你就會被似相吸進去,成就 samādhi,與似相完全地、平穩地、合作地、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修觀禪的時候也是這樣,它能夠凝聚心和所有相應心所,很輕鬆、自然地面對他所要觀察的究竟法所緣,非常平穩並且非常有力地透視這些究竟法。
為什麼修定會讓心非常敏銳,非常有力量,就是因為這個 samādhi。心變得敏銳,有透視力,最後道智、果智出起,就是靠這樣的力。所以佛陀講有定的人可如實知見。如果是道智果智,它就可以讓心和心所面對涅槃所緣;心和心所完全安住在涅槃這個所緣上,這就是 ekaggatā 的作用。它能夠凝聚、統一相應法,俱生法。
2.2.3 現起
作為一個禪修者怎麼去體驗這個 ekaggatā心一境性?
第一,它平靜、寂止。也就是說你觀察它的時候,它呈現出來的是安止寂靜的一種狀態。我們來看一下掉舉跟它的區別,掉舉粗猛的時候,心是飛著的,到處亂飛,兩個呼吸後,心就不知道去那兒了。再略微好一點,粗的妄想少了,但是你的心在專注呼吸的同時,感到呼吸背後像是有一片霧霾,不斷在閃動,一不小心就變成大的妄念,你就跟著去了。這種掉舉的狀態就是非常躁動不安、散亂、糊塗。但是 ekaggatā 達到 samādhi 的力量時,或者現在有同學修安那般那有這樣的報告,呼吸這個所緣越來越清晰了,即使呼吸只有一點點也都能夠知道。誰幹的?是 ekaggatā 幹的。就是這個平靜、寂止的特相被你觀察到了。
第二個是道智和果智生起的原因,這是一個效用的問題了。
佛陀講,「諸比庫,應該修定,擁有定的比庫能夠如實知見」。這是 samādhi 的功能,如實知見這個效能呈現的時候,也是可以觀察到的, 這是它的現起。
因為心一境性的緣故,你的心和心所能夠很安穩地專注所緣,觀察所緣,從而智慧就會生起。這個智慧跟業果智,或者我們平常說的正見不同。它是什麼?它是 yathābhūtañāṇa,是如實知見的智,如實知智,如實智; yathābhūta 是如實,ñāṇa 是智,所以叫如實智,有的翻譯為如實知見。yathābhūtañāṇa 是如實智的意思,就是當你的定力上升到一定的程度,你的心變得非常有力量,敏銳,不散,就像尖刀一樣銳利,能夠洞穿概念法的密集——相續密集、整體密集、 功用密集——一直穿透過去看到究竟的色法、究竟的名法,這個時候的智就叫 yathābhūtañāṇa 如實智。
那如實智幹什麼呢?看見什麼呢?名色分別智,先看色法。修習四界差別,最後身體粉碎,看到色聚,然後再破除色聚的密集,見到地、水、火、風、色、香、味、食素等等,究竟的色法 18 種。然後,再取你的心,見到每條心路,每條心路中的每個心,每個心裡面有若乾心所,一境性、貪、瞋、痴這是究竟名法,這些所心看完。名法和色法組合成我們這樣一個身體,我們執取這個身體,執取這個剎那生滅的、苦迫的、非我的五蘊合和體,這就叫五取蘊,你看到這個五取蘊就看到了苦諦。
然後,你再觀察這個五取蘊是怎麼生起的,它們生起的原因和因果關係,這是觀察到五取蘊生起的緣起。然後,你再觀察五取蘊可以停止嗎?如何才能夠讓他們停止?這是滅諦和道諦。
佛陀講,「如是苦,汝應知;如是集,汝應斷;如是滅,汝應證; 如是道,汝應修」。當你有 yathābhūtañāṇa 的時候,就可以如實知見苦、集、滅、道四種聖諦。
講到這個 yathābhūtañāṇa,我們要來做一個討論,就是我們所有人都有一境性的心所,它是遍一切心的心所,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如實知見呢?一般情況下,ekaggatā 就是一境性,但是我們要培養 samādhi 的時候,一定要在前面加一個心字——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善心一境性的簡稱,也是定的別名。在這種情況下,因為定的力量很強,他的心會變得很敏銳,非常有力,可以洞穿概念法的密集而見到究竟法。
不善心生起來時也有一境性,但這種一境性就不能夠培養 yathābhūtañāṇa 如實智。雖然有一些人頭腦很靈活,賺錢很有本事,他看問題也看得很清楚,股票漲跌都能夠提前預測,腦子特別好用,但這是跟貪相應的。這種心裡面的一境性就不是我們佛法講的 yathābhūtañāṇa,只能說這個人的尋心所比較強。他的尋、想、勝解配合得很強,再加上貪,他不斷地去研究某一個領域裡的規律,從中找出規律性的運作模式,然後他可以在中間獲得利益,這是在貪引導下的一境性發揮的作用。
頭腦不靈光的人有沒有一境性呢?當然有一境性,一境性是遍一切心心所。一個人頭腦不靈活,是因為痴心所和掉舉心所的作用,這兩個心所讓他的一境性心所變的很弱,它就沒有辦法發揮專注所緣的功能。
作業:觀察自己心一境性心所的強弱,分析改善的關鍵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