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信的現起:1、相應名法對當信之事不迷濛。2、無疑、無不如裡作意,以及不猶豫地確定當信之事,或使到對當信之事作出決定。
・信的近因:當信之事。
・對信心所而言,八事既是它的所緣,也是它的足處。這是大家一定要特別思考的一個問題。
・四預流支就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為什麼叫四預流支?它們是四種能夠證得初果的要素。
・一般的人,沒有辦法談如理作意、如理省思。一是沒有訓練過的心,不會觀察身體和內心的體驗、經驗。不管是身體的反應,還是內心的反應,那個反應一起來,其實就是對過去累積的一系列概念的一種投射。
・你把這一堆概念當成 「常樂我淨」,把它們變成是「我的」——我的體會、我的認知、我的尊嚴。當我們一有看、聽、嗅、嘗、觸相關的身心經驗的時候,我們馬上就投射到這些概念上,而不是投射到究竟法的無常、苦、無我上。不是去看因緣關係,不是去看稻草人,而是依著這些概念、這些過去的想蘊標記、稻草人做出一個結論、判斷,然後就去採取行動,乃至於不斷地堅固自己錯誤的觀念。
・在每一個當下,按照佛陀的要求做了嗎?如果沒有,你怎麼敢講對三寶有信心?真正的如理作意就是要下定決心撇開過去的觀念。
雲端起觀——第 72 課 信心所
各位賢友好。我們接著學習信心所。昨天我們學習了信心所的特相和作用。信心所的特相和作用,首先能夠讓你內心清淨,就像摩尼寶珠一樣,讓你的心和相應名法對當信之事感到清楚。特別是對我們在修學的角度上、在戒定慧三學上怎麼來修?用什麼方式來修?內心非常的清晰,非常的清明,什麼是佛?什麼是學佛?什麼是修行?內心很清楚,清清明明的;內心很篤定、很安定。第一步是很清楚,第二步是很安定。他能毫不退縮,直接就衝上去、非常勇猛,不退縮、快速地達到內心的決斷,而且勇往直前。
當一個人有信的時候,心理狀態有信的時候,心有這樣的信的素質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身體力行。你不會覺得說:「哦!我很疲倦、我很困擾,我要放逸一下。」不管是面對佈施啊、持戒啊、還是禪修啊,你都會毫不退縮,勇往直前。
我們老講人生的宗旨、生命的目標,整個生命的方向,當信生起來,他會很清楚人生的宗旨、生命的目標,整個生命的方向,做任何事情也會很篤定,而且充滿了熱忱。這是信心所起來的一個特點。大家看看自己有沒有?如果沒有,要檢查八事缺哪一個把它搞明白。
接下來我們來學習信心所的現起。現起其實是特相和作用在我們內心的一種呈現。所以信心所的現起也是一樣的:相應名法對當信之事不迷蒙。這跟上面的「對當信之事清楚」是相關聯的。前面是說明特相和作用,現起是在你內心裡面呈現出來。你修觀智修到生起信的時候,那種內心的感覺是最清楚的。現在沒有,你可以觀察想到佛陀、想到法、想到僧、想到戒、想到修定、想到修慧,或者你正在從事這件事情的時候,你內心的狀態是什麼?如果你有信,那你對當下所做的這件事情——八事裡面中的某一件事會很清楚。比如說,你準備行善,心不會想,「我到底去還是不去?」內心非常清明,很清澈:這件事情該幹不該幹?它就在你內心裡面很清楚地呈現出來。你對「這件事情該幹」有信心的時候,其他的隨煩惱就被你的信淨化掉了,所以你的內心會很清楚地呈現出來。這個是信心所在你內心裡面具足的一種表現。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它沒有疑惑,不會有不如理作意,以及不猶豫地確定當信之事,或使對當信之事作出決定。也就是說,信心起來的時候,在你內心的狀態:第一個,它沒有疑惑,沒有疑惑就是有「勝解」。這個勝解是信勝解,我們前面講過,在你內心中的現起就是決定性的一個決斷。換句話說,這種信勝解,它是跟那種邪信、或者這個邪勝解、或者邪決意是相反的。它能讓我們整個內心對應信之事生起信勝解,表現就很強有力,對這個事情已經做出了結論、做出決斷、完全肯定下來的這樣一種立場。內心有這樣的感覺:這個事情就是這樣!這就是它的現起。
信心所的近因,也就是足處。足處就是當信之事。對信心所而言,八事既是它的所緣,也是它的足處。這是大家一定要特別思考的一個問題,再給大家提醒一下。
八事既作為信心所的所緣,也作為信心所的近因。我們前面講過信是循序漸進的。這種循序漸進是很有啓發性的。是什麼啓發呢?就是你的信心足夠嗎?如果不足夠的話,你希望不希望有信心?如果你希望有信心,那麼你得面對八事,以這八事作為你的所緣,然後去瞭解、去學習、去實踐。它們漸次地會讓你的信心越來越提升,乃至於到最後你完全成為一個有淨信心的人。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八件事情,對它們的信心是不一樣的。信心對於佛、法、僧,對於戒、定、慧,對於過去五蘊、未來五蘊、過去未來五蘊,它們這種遞進的緣起、遞進的關係,是一層一層地展開的。比如說,我們講:戒定慧三學、過去、未來,它從這種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初步的認知,到最後我們認知從瞭解名色、了解緣起——從名色分別智到緣攝受智;從聽聞、到思惟、到實際去修,這樣的心漸次地、不斷地提升,能達到一種什麼樣的狀態,這個是有次序的、循序漸進的。
為什麼緣起放在最後?在八事裡面,緣起是排在最後的。當一個人修到緣攝受智的時候,在經典裡面講叫小須陀洹,也叫小初果。它不是證得初果聖人的這種真正的初果,它是小初果。小初果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初果聖者有一個特點叫:四不壞信,他具有不壞信,他具備了淨信。對於他的生命方向和目標,以及他修學的途徑,完全不會動搖。我們知道,緣攝受智在七清淨中也叫「度疑清淨」。為什麼呢?沒有疑惑了,沒有疑惑就有信。他修到緣攝受智,就知道什麼是過去五蘊、什麼是未來五蘊,什麼是過去未來五蘊。 過去五蘊、跟現在五蘊、現在五蘊跟未來五蘊,它們是怎樣的因果關係,是怎樣的因緣關係?這種因緣果報的關係,是佛陀證悟的,不是其他的外道能夠明白的。這樣的道路應該怎麼去走?當他在緣起上搞明白的時候,前面的佛法僧、戒定慧、過去未來五蘊就全部都不會有疑惑了。具有這種信,這一生死後,不會墮落到惡道。他這一生的信是比較堅定的,但是到下一生,就很難講了。小須陀洹,就是他這一生的信心不會退墮,因為信心不墮,所以死後不會墮入惡趣。小須陀洹是這個意思。
我們很多人都沒有修到緣攝受智,沒有修到緣攝受智怎麼辦呢?我們要通過學習教理,通過聞思,每天實踐,修出部分的信心。自己要學習教理,要通過修習四念住一點點去體會,體會緣起在當下的運作。通過禪修來提升我們的定力,以使我們未來能夠如實知見。
我們每天做作業,建議你能跟孩子互動。因為在孩子還沒有成年的時候,父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非常大的。你對孩子的給予,莫過於讓他建立起一個與八事相應的人生觀。這是你給孩子最大的財富。就像我們前面講到的,我們怎樣報答父母?就是讓父母對佛法僧三寶、對八事能夠生起信心。這樣的功德,即使你把父母親挑在肩上,每天給他擦身,把屎把尿,一百年也都回報不了。為什麼佛陀這麼說?我們現在明白了,正確的知見對自己的生命是如此的重要。通過聞思、通過實踐,我們的信心可以一點一點地培養起來,並且越來越堅實。八事是信的近因,你對八事越來越有信心,你對八事的實踐也就越來越有力量;越來越有力量的話,你對八事的體驗也就越來越清晰;你對八事的體驗越來越清晰,你的信也就越來越強。它是要這樣來體會。
在帕奧西亞多的書裡面講到了另外一個近因,就是四預流支。
四預流支,大家都知道,就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為什麼叫四預流支?它們是四種能夠證得初果的要素。支就是要素的意思。如果你想證初果,你必須具足這些基本要素:
第一,你要有善士、善知識,要親近善士。這位善士要能夠教導你四聖諦,能把你一直引導到體證初道初果,才可以算善士。
第二,聽聞正法。就是你所親近的善士能給你講四聖諦的正法,能夠引領你體證四聖諦的正法。什麼是正法?教正法、修正法、證正法。他在教理上教導你什麼是四聖諦,並且教導你怎麼修,教導你怎麼體證。這樣的才叫「善士可以引領你聽聞正法」。
第三,如理作意。如理作意,就是對於所有的行法都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從根源上作意,yoniso manasikāra,yoniso 就是從根源,從根源上作意就是從究竟的意義上作意。從究竟的意義上作意,作意所有的行法都是無常、苦、無我的,沒有常、樂、我、淨的法。我們嘴巴老這麼說,都是無常、苦、無我,都沒有常、樂、 我、淨,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幾次真正這麼想過呢?你如果不這麼想,哪來的如理作意呢?所以這個要不斷地給大家提醒。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舌頭嘗到的、身體接觸到的、心裡經驗到的,所有這些東西都是無常的、苦的、無我的、不淨的。我們不要把它當做一個口號來講。為什麼讓大家練習四念住的正念正知,然後去看念頭後面的無明、愛、 取?去看我們的念頭。就是要在每個當下,能看到睜眼四聖諦的部分的內容。如果我們對這些經驗有這樣的作意,體會這些經驗都是無常的、苦的、無我的,那就會容易生起如理作意。
有一位同學說:跟老公交流,老公刺激她兩句,她就受不了了。她還好,有學《阿毗達摩》,話上沒有冒出來,但是心裡不高興了,回房間把門一關「哐嘰」,鎖起來,然後在裡面反省。很不錯了,能在房間裡反省。但是在那個當下,你為什麼不能如理作意? 也就是說,你把你先生講的那些話當成常、樂、我、淨的了,當真了。怎麼個當真法呢?就是你覺得他說的每句話都在刺著你,很尖刻地刺到你的心裡面,你才會不舒服。其實是你心裡一個堅固的認知,不能被否定或觸碰的認知、見解。所以每一次碰到這種境界的時候,一說起來的時候,你的心裡面馬上起反應,這是心裡面的一種體驗。本來一句話,就是一串聲波,怎麼就對我有這麼大的刺激,憑什麼?稻草人在哪裡?你的稻草人在哪裡?你先生的稻草人在哪裡?你兩邊一看就解了。你先生的稻草人從哪裡來?你的稻草人從哪裡來?這裡面就解開了。那個「常樂我淨」的結就解開了。你如果不這麼做,天天有的氣了。
一般的人,沒有辦法談如理作意、如理省思。一是,沒有訓練過的心,不會觀察身體和內心的體驗、經驗。不管是身體的反應,還是內心的反應,那個反應一起來,其實就是對過去累積的一系列概念的一種投射。我們講反應、反應。反應是什麼?是過去積累起來的那些習慣在反應,就是你從小到大,在家庭、社會、文化、教育等等背景中所沈澱下來的一堆一堆的概念。你把這一堆概念當成 「常樂我淨」,把它們變成是「我的」——我的體會、我的認知、我的尊嚴。當我們一有看、聽、嗅、嘗、觸相關的身心經驗的時候,我們馬上就投射到這些概念上,而不是投射到究竟法的無常、苦、無我上。不是去看因緣關係,不是去看稻草人,而是依著這些概念、這些過去的想蘊標記、稻草人做出一個結論、判斷,然後就去採取行動,乃至於不斷地堅固自己錯誤的觀念。這個就是非理作意 ayoniso manasikāra。
信八事,不是嘴巴上說「我信佛、我信佛」就是真正的信。你信啥佛?在每一個當下,按照佛陀的要求做了嗎?如果沒有,你怎麼敢講對三寶有信心?真正的如理作意就是要下定決心撇開過去的觀念。活了 70 歲了,活了 80 歲了,那些堅固的觀念,那些概念性的、錯誤的、三顛倒的這種經驗、這種總結、這種結論,各種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全是錯的,幾乎沒有對的。你能不能先把那些完全放掉?在每一個對境的當下,說「你不要起來,我全部給它換成新的。」在身體的體驗,內心的感覺出來的時候,去找原因,為什麼會出來這個東西,它背後的東西是什麼?稻草人在哪裡?三顛倒,在哪個地方顛倒了?你這樣去找,就會發現,導致你這一生煩煩惱惱、常常糾結的那些事,都不是太複雜。它們看起來變幻莫測,無常逼迫,我們無法主宰。其實都是那一堆錯誤的觀念,錯誤的見解,在摧殘著我們的身心。這些也是導致我們無法生起真實的信心的原因。我們每天都用無常、苦、無我的視角去看,當我們能夠這樣看的時候,你的如理作意就會生起來,你的信心也就能起來。為什麼呢?看到無常、苦、無我了,看到不淨了。這是真實的信心。
我們學習《阿毗達摩》快三個月了,聽聞正法了,接下來如理作意。如理作意,一天能不能算出幾次?這是關鍵。
法隨法行。如理作意之後,是法隨法行。法隨法行就是實踐。 我們經常頌早晚功課的:imāya dhammānudhammapaṭipattiyā buddaṃ pūjemi , dhammānudhamma , dhamma 是 法 , dhammānu 是隨法,過去也翻譯為次法。法次法向,我們翻譯為法隨法行。paṭipatti 是行持。pariyatti 是教法,paṭipatti 是行持,就是去修行。我們講「法隨法行」,法是哪幾種呢?九種出世間法,四道、四果、涅槃。那隨法是什麼呢?就是能夠體證這九種出世間法的資糧。是什麼呢?就是 37 道品,也叫 37 菩提分。法隨法行,就是依著 37 道品、依著 37 菩提分,到達涅槃、到達四道四果的這種 paṭipatti,這種行持。這種行持從哪裡開始呢?就從我們每天念誦的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buddhaṃ saraṇaṃ gacchāmi , dhammaṃ saraṇaṃ gacchāmi , saṅghaṃ saraṇaṃ gacchāmi」的三皈依開始。皈依的目的,不是尋找偶像。皈依的目的是你通過當信之事的實踐,最後能夠體證涅槃。這是「法隨法行」的目的。
所以「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叫四預流支,它們是證得初道初果的四種基本素質。你的四預流支圓滿的時候,初道就會生起。如果你是觀察名色法,或者初禪的名法,證得初果,你的道心會有 37 個名法。其中的信心所,也稱為「道信」,就是跟道心一同生起來的信心所。這個「道信」信什麼呢?它就信涅槃。為什麼呢?從種姓智開始,然後道智、果智,一直取涅槃為所緣。那個時候你的內心非常清楚地看到涅槃了。涅槃是你體證到的,還不是見到的。你的心證入涅槃、沈入涅槃,所以你深信。它的作用是讓你內心非常清澈,然後非常好樂、很熱忱地在涅槃中。因為在寂靜的涅槃裡太快樂了。所以信現起的是這種決定信,不壞的決定信,非常肯定的、不壞的決定信,相信這就是涅槃,這就是涅槃的結論。這種道信、四不壞信的近因是四預流支。
四種證得初道初果的因素,大家看看自己具備不具備?還差哪一些?如果你還沒有,我們就要去想,我怎樣才能夠擁有這樣的素質?如果已經有了,我們怎樣讓它加強?一直強到這一生讓它圓滿這四預流支,至少證得初果。就算我們現在還沒有到達這個境界,沒有到達初果,就是我們的信心沒有到達四不壞信,但是通過對八事的學習、思惟、體證、實踐,我們會慢慢地不斷成長我們的信。信心不斷地成長,並且安止在裡面,你的心能夠很清明地、很熱忱地、很勇猛地、不動搖地安止在八事裡面,以八事作為你生命的根本,而不是把八事當喝咖啡。很多人說,「我這一輩子要去掙錢的,偶爾學一下佛,作點調劑,喝點咖啡,顯得我比較有身份,顯得我比較雅,」這樣就顛倒了。要反過來:我現在在世間,是因為有很多世間的因緣還不能了,我通過這些世間的因緣,來實踐八事。但有 一天,我要全然地放下這些外緣,專心致志地去修為,解決問題。 這才是正確的思考。
帕奧西亞多也舉了經典裡面的三個比喻來說明信心所對我們生命的價值。這是佛陀所講的。第一個比喻,信心像什麼呢?信心像手一樣。佛陀跟他的弟子 Mahānāma(摩訶南)大名講,「Mahānāma,聖弟子有如手一樣的信心;在藏有珠寶的山脈中,擁有完整的迅捷的手的人可以快速拿取這些珍貴的寶石;沒有手的人,就沒有辦法拿取;同樣的,佛教、佛法,就像充滿著寶藏的寶山。什麼寶山呢?它裡面有道、有果、有涅槃,這些寶藏。只有具有純淨信心的人才有辦法去拿取,才能得到這樣的寶藏。」我們講 「七聖財」,信排在第一位:信、戒、慚、愧、多聞、精進、慧。你有這樣的信心,你才有可能去做,你才會造下非常多的善業,未來你能夠導向涅槃。
第二個比喻是財富。信心是財富,在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就是信心。聖典裡講,一個人只有在自己擁有大量財產的時候,才可能去跟人家交易財富,才可能在賣寶石的市場裡,去選購自己的寶石。同樣的,在佛教裡面,佛法就像一個大的寶石市場,只有擁有足夠的財產的人,才可能去購買。也就是說,只有你有信心的時候,你才能夠去奉行就像寶石一樣的善行。善行是寶,而不是金錢是寶。沒有財產的人,他不可能購買,就像一個沒有信心的人, 他不可能去奉行善行一樣。
第三個比喻是種子。經典裡面講,只有擁有好的種子的人,才能夠在好的土地、好的天氣和好的灌溉條件下播種,從而收穫大量的果實。而沒有種子的人,既不能播種,也不可能收穫。同樣地,在佛法中,佛法就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地。同時,有很好的天氣,我們講天時地利,有好的灌溉條件,就是法,正法駐世五千年,現在正法還在。肥沃的土地、良好的灌溉條件和天氣、氣候,你能不能在這個正法的沃田裡面播種呢?要有信心。有信心的人,就好比擁有種子。播下這些種子,你今生、乃至於盡未來際,就可以收穫大量的果實。你依著八事,實踐善行,最後會把輪迴斬斷,把所有的苦滅盡。這些種子種下去,你的收穫就是聖道聖果和涅槃。所以我們稱信的種子是「不死種子」——會導向不死的種子。涅槃的果,就叫「不死的果」,它是不死的果報。
在佛法的良田播種,我們將有這些收穫。信種子被播種在佛法的良田裡面,將會促使道、果、和不死的涅槃的果實產出。而沒有信種子的人,就不可能在佛法的良田上播種。他沒有辦法播種,就不能夠奉行善的種子。他就不可能佈施、持戒、修止、修觀,道、果、涅槃不可能出現。乃至於他不但收穫不了這些果報,還因為沒有信而沈溺在貪嗔痴裡面,造作種種的不善行,然後收穫惡趣的果報。
對一個有信心的佛弟子而言,他會對佛法僧三寶、戒定慧三學、過去五蘊、未來五蘊、過去未來五蘊和緣起擁有信心,心能夠安止在八事的所緣上,很清明、很安定、很勇猛,漸漸地煩惱會被清除,面對的所緣也會越來越清晰。就像我們擁有手,可以毫不猶豫地去拿寶藏,我們的種子可以在信田裡面種下,道果的果實遲早會成熟。我們要真正導向涅槃,在整個進程裡面,信心所是不可缺少的。在決斷的過程中,從凡夫到聖者的過程,除了勝解,信是不可缺少的。
西亞多吉談到,saddhā信,有時候會被 pema 所迷惑。pema 就是愛染,我們在前面講到貪愛。信心 saddhā與 pema 有什麼差別呢?當我們接觸佛法的時候,我們感覺到這個法非常好,非常相應。有可能一些人就會對老師、對法,包括對禪修、佈施、持戒、出家生活,生起一種執著心、貪染心,對八事生起愛染的心。愛染的心是什麼心?它是不善心。這樣的不善心生起來,會替換掉你的信心。你的信心會沒有掉,因為不善心裡面沒有信,它是貪,有痴、無慚、無愧、掉舉。或者,心是雜染的,一時生起有信心的善心,一時生起有貪愛的不善心。所以整串心路經常是,你的信心被 pema 所染污。
信心被 pema 染污,就會產生很多束縛。這些束縛將會阻礙你獲得成就的進程,也會讓你的成就受到很多障礙。但是,對八事的貪愛與對世俗的財色名食睡的貪愛是不一樣的。雖然這些不善可能會阻礙你的一些修行,但這個人如果過去有巴拉密、在這一生又願意培養智慧的時候,這種 pema 也可以成為他培養善行的自然親依止緣。佛陀講說「通過自然親依止緣,不善業可以促成善業。」這個不善心反而會成為一種推動力,讓這個人非常努力地去修學佛法,最後達到解脫。在 24 緣裡面,有一個是自然親依止緣,「前前諸不善法對後後諸善法,有時以親依止緣為緣」,就是這個意思。
帕奧西亞多舉了兩個例子,我們大家也很熟悉。 在佛陀時代有一個叫旺嘎利的尊者,他非常喜歡佛陀,看著佛陀的相貌,非常地愛染。佛陀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他一看佛陀就目不轉睛,對佛陀非常地執著,都沒有空打坐,每天都目不 轉睛地看著佛陀。為了靠近他,他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就是不好好修行。佛陀為了幫助他,就勒令他離開,不許他靠近。然後旺嘎利就傷心得不行,認為佛陀不要他了,他就想:「我要去死,我要去自殺。」他就傷心地走到一個懸崖上,準備從那裡跳下去,說:「佛陀不要我了,我出家修行還有什麼意義呢?佛陀都不要我出家,我出家還有什麼意義?」於是他就準備要跳了。佛陀就示現神通在懸崖邊上,告訴他什麼是真正的見法即見佛陀:「你看這個身體是三十二身分,是腐爛的身體,是臭身體;但你要見法,見法才見如來。」然後旺嘎利就非常地開心,因為這個因緣就積極地禪修,最後就證果了。
還有一個例子我們前面講過的 Channa,就是車匿。他是佛陀做菩薩時候的那個車夫。因為他跟佛陀特別的關係,他經常牽著佛陀的馬,所以導致佛陀在世時他非常傲慢,他覺得佛陀是他的。在佛陀在世的時候都沒能幫他證果。佛陀觀待因緣,在他入滅之前告訴阿難尊者要對車匿實行梵罰,所有人都不能跟他說話。最後, Channa 在阿難尊者的指導下,證悟阿拉漢。
這個例子,就是執著八事,他不是對這八件事情有真實的清淨的信心,而是貪愛。如果執取太強,就會對你的修行產生一些障礙。但是,如果你有巴拉密,有這種貪愛反而能夠促成你為這八事精進地努力。大家經常問我說:「我喜歡禪修,我覺得有點貪愛了,會不會有問題?」你知道貪愛了,不要去黏著,就可以。但是,也不用太害怕。這種喜歡會成為你精進的動力,成為你精進修習八事的自然親依止緣。包括我們去佈施、受持五戒、八戒。有些人特別喜歡受八戒,修習止禪、觀禪、最後獲得禪那乃至證得道果。這些小小的貪愛的不善業,可能會導致這些善行的生起。如果你有這個貪愛,你要觀察,它是不是對你的修行產生影響了。如果產生影響,你要調整。沒必要貪愛!貪愛幹什麼?你可以轉化為善欲,很歡喜地做就可以了。這樣力量一轉過來,障礙沒有了,反而對八事造作善業,是有非常強有力的親依止緣。這是一個弟子好的態度。
但是,如果你貪愛,黏著在上面,最後你還不能夠受教,就像 Channa 開始的時候,不能受教,你修行就麻煩了。乃至於你一被批評,就覺得,「哦,不行了。」之後,你就遠離、生氣。這種貪愛,最後就可能造成你信仰坍塌,連這個信你都沒有掉,那就可惜了。或者你信成個人崇拜,無限誇大對師長的功德,又成迷信了。
我們把信和疑的內容放在一起過一下。
疑,是對八事的疑。我們大部分時候都是疑的。回過頭來,我們如何信呢?坦率地講,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要以為我們信佛了,我們對八事就真正有信了。佛法在談出世間之前,必然要談到究竟真實法。你一定要去體會什麼是究竟真實法。我們前面已經學過、講過這個「慧」。你要體證,一定是要有這個「慧」的。「慧」的特點就是透視究竟法。你必須透視究竟法,像油燈一樣照亮這個究竟法,像箭能夠射中尾巴毛一樣,精準地看到究竟法。但是究竟法要到名色分別智、法住智才能看到。我們學法不要學死。我們一再講,每一堂課都要講若干次,正念正知是如此的重要。正念正知你每一個當下的狀態,就是對你身心的經驗如實了知。一個人能夠反省、覺察自己身心的經驗,就能夠部分破掉概念。就算不能夠完整地看到所有的究竟法,但是你能夠省察到基本名色法的相等四法。 當有這樣的能力的時候,慧就會生起來。你就不會直接把自己的身心經驗投射到過去所形成的那些三顛倒的,基於家庭、教育、社會、文化習俗等各種「模因」而被錯誤塑造的觀念。不會再攪到這種混雜的大染缸裡面去,而能夠基於信、基於智慧來做一個觀察、做一個判斷、再做一個決定,不會再一錯再錯。
信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我們再把這個八事,簡單地學習一遍。什麼是八事?怎樣去建立這樣的信心?
第一事,什麼是佛。經典裡講過:一尊佛去講另外一尊佛的功德或者修行狀態,他講一劫都講不完。我們根據佛陀所確認的,他自己提出來的、他自己給自己定的功德名號,可以窺視到一點點佛陀的功德。佛陀的功德名號就是:阿拉漢、正自覺者、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人天導師、佛陀、世尊。有的時候把無上士、調御丈夫合起來,稱為無上調御丈夫。
我們第一個要講,佛陀是阿拉漢。
在華語圈裡面學佛,傳統上一直認為阿拉漢是自了漢,所以,他們都不敢稱佛陀是阿拉漢,認為阿拉漢是一個貶義詞。這要糾正過來。其實在華語圈的經典裡面,佛陀的名號中是有阿拉漢的。有人拜 35 佛懺的時候,會念誦「南無婆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師、調御丈夫、天人導師、佛陀、世尊」。婆伽梵 bhagavā就是世尊。應供是什麼?應供就是阿拉漢。只是,不好意思說佛陀就是阿拉漢,而把阿拉漢的其中一個功德—— 應供,拿來去替代阿拉漢的名號。
阿拉漢,我們講他的功德有五種。我們如果修佛隨念,修阿拉漢的佛隨念,你可以選擇五種的其中一種。
一是,遠離所有的煩惱,遠遠地離開所有的煩惱。這也是次第的。遠離的意思,就是說佛陀從菩薩行開始,就是一直遠離,希望遠離、著力於遠離煩惱。所以他是從遠離開始。到最後證阿拉漢的時候,證悟成佛的時候,他已經完全跟煩惱不沾邊了,離得非常遠了。
二是,「殺賊」。我們講,以智慧之劍殺煩惱賊。把煩惱完全地破除了。
三是,「斷輻」。斷輻是什麼?斷輪迴的輻。在發給大家的佛隨念裡面講到十二緣起支的那個部分。明天我們可以簡單地說一下。 今天來不及了。斷掉輪回的輻,沒有輪迴了。
四是,「無秘密惡」。他不管在任何地方不會再造作惡行,也不會覆藏他的惡行。
五是,「應受人天供養」。因為他的功德具足這樣的德行、這樣的資歷,應受供養。
正自覺者是獨自證得圓滿的覺悟。
覺悟什麼?苦、集、滅、道四聖諦。如果傳統的人認為說:四聖諦是小乘悟的,佛陀怎麼能悟四聖諦呢?那你就搞錯了。四聖諦是一切諸佛都要體證的,也是一切諸佛都在教導的。一切諸佛所證悟的核心就是四聖諦。
第三,明行具足:八明,十五種行。
觀智及意所成神變加以六神通為八明。「行」即戒律儀,防護諸根,資具知量,努力醒覺,信、念、慚、愧、多聞、精進、慧七種聖財妙法,色界四種禪,共為十五法。依此十五法行,聖弟子得行於不死的方向,所以說「行」。世尊對於這些明與行都已具足,所以稱為「明行具足者」。由於明的具足,而世尊的一切智圓滿,由於行的具足,而他的福德圓滿。因為世尊是明行具足者,所以他的弟子得以善行正道,不像缺乏明行者的弟子們所作苦行等的惡行。
第四,善逝。
很多人只是解釋為佛陀說真實語,其實不止是這一點。逝,逝去,「逝者如斯夫」,它有行的意思。它是善淨行、妙處行、正行。善淨行,是佛陀的所有行持善淨;妙處行,是佛陀的涅槃是妙處; 再加上有益真實語。佛陀說出來的話都是有益的,都是真實語。
世間解。
世間解是對三種世間的瞭解:行世間、有情世間、空間世間。行世間主要講我們這個五蘊。佛陀講說世間沒有離開這個五蘊之身、這個五尺之身。有情世間,是講居住在這三十一界的有情、三十一界的生命,他們所有的煩惱、他們的根性。空間世間,就是輪圍界,多少個輪圍界,這樣的概念。
第六,無上士。
佛陀的德能超越一切的人天。在有梵、有天、有魔、有人的世間,沒有在德能上可以超過他的。
第七,調御丈夫。
堪受調伏者的無上調御師。堪受調伏者就是他能夠受教。不能受教的,佛陀也沒辦法。
第八,天人師。
佛陀是天神和人類的導師。其實這是一個粗說,我們也看到很多龍界,一些夜叉,乃至於一些畜生界的生命,佛陀也都去降服。我們都聽說過這個故事叫《青蛙天子》,還有一個叫《大象天子》。大象天子就是佛陀有一次去勸導高賞比的比庫,他們吵架,吵得不可開交,佛陀勸都勸不了。最後佛陀就自己一個人走了,自己一個人在森林裡面過雨安居。一隻大象護持佛陀過雨安居。最後出雨安居的時候,大家來請佛陀回去,大象不能跟著去,所以它非常傷心,傷心而死。但是死後它就成為一個天子,大象天子。佛陀也會度化其他生命界的眾生,只是以天神和人類為主。
佛陀。
佛陀的稱號是「自覺覺他」。自覺四聖諦,覺他是度化他人。
世尊。
世尊:最勝吉祥、破惡、萬德莊嚴、分別、修習而不在「有」中徘徊者。分別什麼呢?分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根、諦、緣這 些。佛陀不是無分別的。
我們先把佛隨念的內容簡單地過一下,明天再來學習其他的八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