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7-05 上午6.55.20.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入出息念,你只要知道這幾個字— —尋、伺、作意、念、想,並把它們搞明白,基本上你就不可能會對入出息念的所緣出現問題。我們所有的入出息修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都是因為這些心所和目標沒有搞清楚。

 

念防止了覺知的漂浮,而使這些善所緣自然呈現在心裡面。

 

念,除了具有守護善法的屬性,還有抉擇善法的屬性。

 

念能維持無痴的功能。

 

有沒有念起來,就看你有沒有強大的想,也就是你的記憶是不是足夠深刻。想的記憶功能影響著念的穩固。因為想蘊標記深刻,你的心就能夠不忘失目標,這是念的一個足處。 

 

如果一個人習慣於依著強大的想,那麼強大的想自然就會形成習慣,而這個習慣又會加強他的習慣。

 

禪修的過程中,如果你不老實,就會到處都是坑。你老老實實地按步驟進行,會磨刀不誤砍柴工,一點點地,你都去把每一個步驟過清楚,最後形成強有力的想。從具備強有力的定、強有力的想、強有力的念,然後你才能強有力地去洞穿生命的真相,你才能夠看到五蘊的無常、苦、無我。 

 

實踐題:分別用一個生活中善行和一個禪修的事例觀察說明:尋、伺、所緣作意、想、勝解、信、念、慚、愧、無貪、無嗔、中捨性心所的配合運作。有孩子和孩子一起復習討論一下以上這些心所在他日常中的習慣表現。

 

 

 

 

 

 

 

 

雲端起觀- 78  

 

尋、伺、作意、想、勝解、心一境性,還有正在講的念心所,以及很快要講到的思心所,它們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首先,我們一開始講名法的時候提到,心有一個定則,就是心和心所同生、同滅、同所緣、同依處。不管一個心裡面有多少個心所,它們都是同時生起來的,然後同時滅去。所以在一個心裡面,心所無所謂先後。 

但是往往我們在識知一個外在目標的時候,生起一條五門心路,通過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接觸到相對應的所緣;五門心路識知目標以後,後面至少跟著四條意門心路。它們幹什麼呢?對目標進行概念化的識別。因為無明,不能破除名色的密集,或者說,凡夫都是活在概念法裡面。一開始的五門心路是識知究竟法的,但是我們不習慣於在識知究竟法的狀態裡,所以要把它概念化。在識知的過程中,每一個心路裡,可能對於同樣類型的心,這一個心的思心所跟前面一個心的思心所相比,會有強弱程度的差別。例如生起悅俱智相應無行心的欲界善速行,那麼這同一條心路裡的 7 個速行心都是悅俱智相應無行心,但是這 7 個速行心中的各個心所的強度是有所差別的,例如第 1 個速行的造業能力最弱,第 7 個速行的造業能力次之,第 2-6 個速行的造業能力比較強。或者這一條心路的思心所跟前面一條心路的思心所相比,會有強弱程度的差別。 

就像我們的課後作業,讓大家去體驗生活當中的尋和伺。尋和伺本身是同生、同滅的,你去感受它們的時候,有時會發現伺在加強,這是經過了 n 多條心路以後的感覺,但你還是能夠感覺得出來。 

我們心尋的能力是很強的。只要它想去尋,就沒有尋不到的目標。對它想尋的目標,它一定會把它尋回來。當然,如果你的目標不清晰,目標本身很模糊,或者你對這個目標到底是什麼都搞不明白的時候,那就沒有辦法尋,它就不知道尋什麼。但是,你只要對目標清晰明確, 它「123」很快就給你尋回來。而目標是不是清晰、是不是確認,則跟想心所的標記有關。如果是重復性的目標,那都是被標記過的。如果目標是你的五門從來都沒有遇見過的,那你是無法想像出來的。你想像出來的那些東西跟真實的是不一樣的,那是一種虛擬構建出來的東西,然後你的「想」再給它做的標記。 

與雙五識相應的心所中沒有尋,比如耳識聽到聲音,不需要尋,那是你的根門直接接觸聲音生起耳識去識知的。尋是意界和意識界的心裡才有的,它去取過去的所緣,或者你編造的未來所緣。只要所緣曾經被想心所標記過,就沒有取不回來的,現在能在你的想心所裡呈現出來的目標,它一定能給你取出來。如果你的定力足夠強,擁有跟佛陀一樣的定力的話,無始以來的所緣,你都可以把它取到。所以,尋一定能取到目標,這個要明確。 

回過頭來,我們講入出息念。入出息念,你只要知道這幾個字— —尋、伺、作意、念、想,並把它們搞明白,基本上你就不可能會對入出息念的所緣出現問題。我們所有的入出息修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都是因為這些心所和目標沒有搞清楚。 

第一個,是目標沒搞清楚。目標是什麼?按照傳統的書上來講,是觸點上的息。關於所緣,強調的不是那個觸點,而是那個觸點上面的氣息。一般人在取入出息所緣的時候,都是有觸點的,然後你的心讓尋心所去撞擊觸點上的氣息,而不是撞向那個觸點。你的心只要朝向觸點上的息,你就對了。因為息無形無相,所以你一開始用心去覺知的時候,並不會很清楚。 

那覺知所緣不是很清楚,要靠什麼呢?不是伺,要靠作意,作意 「這個就是觸點上的氣息,這就是我們的目標,讓我們把所有的相應法都朝向於它,把這樣的被稱為氣息的東西跟我們的心連接起來,結合起來」。結合起來幹什麼呢?重復地省察它。重復省察以後,你就會對入出息有一個很清楚的標記,它跟原來的觸點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然後你的勝解就會起來,確信這就是入出息的所緣。這樣一來,在原則 上思心所就會組合其它的相應心所共同作用——「就是它了,我們就在這裡待著」。所有的相應法在這裡協調、發揮作用——「你該幹啥、它該幹啥」。 

接下來,念守護我們的心就在所緣上,所緣也不跑掉。也就是,念表現為我們的心就守護著這個目標,不忘失,慢慢我們的心會沈進去,沈進所緣。 

當念到了一定程度以後,一境性就起來了。這個一境性是 samādhi 的一境性,就有一點定力了。一開始的剎那剎那的一境性你是覺知不到的,你只能說你取得到目標,取到目標就一定有一境性。但是,慢慢地,你會感覺心定在上面了,那種 samādhi 的感覺,這是要在你有念了以後才會有的。 

這幾個心所你自己去對照,你用上了嗎?你只要對這些心所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哪怕你挨個挨個地試,雖然這不符合觀禪中觀察究竟法的方法,但是,如果你的內心是這樣的體會的話,你的入出息不會修不好的,不會有問題的。所以如果你再問:「我禪修有這樣那樣問題」, 那你就先去把這幾個心所理一理。 

在很多同學的作業裡面,提出了對作意的疑問,這跟我講話的習慣也有關係。我們經常講「你作意一下」,「你作意一下這樣的事情」,比如,「你作意一下,把妄念打成包扔出去」。這個作意不是所緣作意的作意,而是你心裡面作意一下這樣的事情。某種程度上,這個作意類似於速行作意或者轉向作意。所以,如果不是講所緣作意,不是講作意心所的話,我平時所講的作意是習慣性的用語,不要把它當成作意所緣的作意心所。我以後盡量不把它混著說,但是,有時候習慣了這樣說,你聽到後不要把它弄混了,知道我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作意,在《阿毗達摩》裡面有三種表達方式:一種是所緣作意, 就是作意心所把心朝向所緣,使心跟所緣結合起來;另外兩種是轉向作意和速行作意,後面講心路的時候會再講到。我經常說到的「你作意一下」,是指心的一個做法而已,不是所緣作意。 

伺,是心勾住目標,令所緣與心結合。作意也是把心跟所緣連接起來、結合起來,好像把所緣放到心裡面來一樣。 

那這兩個心所怎麼區分呢?其實很簡單,就是你取到目標以後,你感覺自己的心一直朝向於所緣,想把心跟所緣連在一起,讓所緣呈現在心裡面,這種感覺就是作意,這個工作是作意心所幹的。 

伺心所,就是心一取到所緣後,它就按在上面了。心按在所緣上, 對其保持持續地覺知,這種心的力量就是伺。 

這兩者是很容易區分的,因為它們是真實法,是真實存在的,不是我們編出來的概念性的東西。你的心真實有這樣的功能,你去體會它們的時候,很容易體會得到。 

接下來,我們繼續學習念心所剩下的部分。 

昨天我們開始細講念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提到了念守護我們的心和所緣,就像根一樣守護。守護的是什麼?守護的是聖財。有些賢友對聖財不是很理解,為什麼三十七道品是聖財?為什麼會成為所緣?我們要知道,不管是哪一個菩提,證阿拉漢的弟子菩提,成獨覺佛的獨覺菩提,成就佛陀的無上正等正覺菩提,都是要靠巴拉密的。簡單來講,巴拉密就是導向涅槃的善業的力量。它表現在哪裡呢?表現在所有的心所,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表現在你的心的素質上。你的心的素質就是你的巴拉密。心的素質,是生的時候帶來,死的時候可以帶走的。善的素質,你生也帶來,死也帶走;不善的素質,你生也帶來,死也帶走。為什麼?因為它有緣力的作用。 

三十七道品為什麼成為三十七菩提分呢?三十七菩提分就是三十七種覺悟的素質。資糧就是素質,就是你的心擁有這樣的素質。為什麼有些人修習基於生活中的四念住,一走路那種感覺馬上就出來了,他的正念很強,為什麼?因為他的素質擺在這。你可能過去也修過四念住,在好幾千年、上萬年、幾萬年前,與現在隔了好幾次惡趣的生命,尤其是地獄的生命,那麼你過去的善的緣力要穿過這些強有力的會導致不善法生起的緣力團,就很不容易。你要培育大量的善法去連接它才可以。如果這個人過去生修過四念住,修完以後去天界了,這一生從天界下來,那你跟他就沒法比了。他一打坐就被光泡著,舉手投足都不一樣。一聽佛陀的法,或者四念住,他「唰」地感覺就出來了,這個就是素質。四念住,很多人學半天都搞不明白。搞不明白並不代表你沒有巴拉密,你是被堵住了,怎麼辦?趕緊練,持續練練練......,跟過去的巴拉密連起來,就 ok 了。 

四正勤也是這樣。為什麼有些人會見賢思齊,而有些人就願意學壞?一看到壞的就特別來勁,很快就學會了,這就是素質,他沒有四正勤的素質。沒有四正勤的核心是沒有慚愧心,無慚無愧心所的緣力特別強。他就不是已生善法令增長,而是已生惡法令增長,未生惡法令生起,是這樣德行的人。無慚無愧的人,他一定是這樣的。 

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心如意足、慧如意足。就是這個人非常勤奮,有沒有勤奮心也是天生的。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是素質,這是真正的財寶,它是可以植入到你的心裡面去的,是我們真正的財富,生可以帶來,死可以帶走的。 

為什麼說念守護它呢?因為念就是守護善法的,它不會守護不善法。守護不善法的是邪念,在心所裡面沒有邪念,是尋和伺發揮了相應的作用。當你有這個素質的時候,你的念很容易生起來,所以念既是因也是果。只要念生起來,你就感覺守在那個所緣上,為什麼呢?因為它會帶來快樂。這種快樂跟世間的那種專注完全是兩回事。所以, 你有念的話,那些過去的三十七菩提分的財寶,一會被守護,二會被 顯發出來,三會增長。也就是說,你過去修的三十七菩提分,如果沒有被四惡趣的業堵著,它馬上就呈現出來,你修什麼成什麼,很容易。但要有念的保護,念自然而然會保護你。如果你曾經有一段的惡趣生命把你堵著了,你通過練習正念正知,不斷地把那些不良的東西削弱, 你過去的三十七菩提分的財富也會顯發出來,跟你現在連接上,那麼就會增長。你說三十七菩提分跟念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它會成為念的所緣呢?它自然而然是所緣。善法所面對的所緣就是這些所緣,不會是其它的所緣。 

所以,當我們訓練我們的念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止觀、明(緣起的明、解脫的明)、道、果、解脫、解脫知見等所有的善法都非常容易地呈現在你的心裡面。就像《彌蘭達王問經》裡, Nāgasena 那先尊者說: 「大王,念防止了覺知的漂浮,而使這些善所緣自然呈現在心裡面。」 

在三十七道品裡,念,會導向對所有的善所緣的憶念和憶持,包括三十七菩提分、止觀、各種明、解脫、涅槃等出世間知見和出世間法,這些都是寶藏。過去的會顯發,未來的會增長,一層一層地增長,都是靠正念對它們的守護。你有這樣的守護,就會去踐行三十七道品。你踐行三十七道品,那麼你過去的三十七道品的素質就會被顯發,現在的三十七道品的素質就會被增長。你如果沒有念,一切都沒得談。 我們所有的這種努力、這種態度、這種能力的成長都是要靠念的。 

前面講過太子為轉輪聖王選大臣故事。有的人,自然而然對於各種善法和不善法都能夠看清楚。怎麼講呢?念,會意識到哪些是惡的舉動,它們不會帶來利益,然後捨棄不善、捨棄惡的舉動;哪些是好的舉動,會帶來利益,就接受它,堅持它。所以,念,本身就具有守護善法的屬性。不要把念跟世俗所說的「很專注」混在一起,要把這兩者區分開。 

在《阿毗達摩》裡面的 sati ,就是具有守護善法的屬性,不是善法,就跟念沒有關係。如果有因果智的話,你就能判斷出來,造這樣的業,成為令生業會怎麼樣?如果不成為令生業,它會成為支助業還是成為善果報的阻礙業,乃至成為毀壞業,你就能夠去觀察。這就是念,它具有守護的屬性。 

同樣的,當我們有念的時候,面對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所作所為,包括身語意三方面,也是能夠自然而然守護在那裡。佈施的時候是這樣,持戒的時候也是這樣,止觀的時候也是這樣。很多人止觀修不起來,覺得平平淡淡的,好像該做,但好像又做不動。這就跟我們前面講的信心所、念心所沒有生起來有關。沒有生起來,你的心就沒有這個能力,沒有念,它就不會去尋找對你有利益的、未來會導致你朝向更好的生命的業。不管是它會成為令生業還是支助業,你不會去尋找這樣的業,你很容易被放逸帶走。 

念,除了具有守護善法的屬性,還有抉擇善法的屬性。不是簡單的說正念當下就可以了。那只是念很小的一部分功能和作用。念除了守護,還有抉擇善法的能力。它能夠選擇什麼是善因,什麼是不善因; 什麼是該做的身語意的行為,什麼是不該做的身語意的行為,只要你的念一起來,不善的身語意行為就很容易被排除掉,而那些善的身語意行為,自然而然就會在你的內心中顯發出來,被選拔出來,就像被太子選到一樣。 

念跟慧心所有什麼區別?慧心所是讓你有這樣的慧眼,但是,慧眼判斷完了以後,接下來的守護、持續去做就要靠念了。念只要一起來,這些善所緣就會被它整合過來,那些不善所緣,自然而然就在內心被撇開了。就像很多人說,禪修完回來以後,對那些很嘈雜的所緣,就自然而然地不喜歡,對那些貪嗔痴的事情,就自然而然地覺得不應該做。為什麼?因為有念。 

而你在世俗裡很專注地做一件事情,做完以後會有這種感覺嗎? 我們那時候起來的感覺是,「辛苦了,要犒勞一下自己,要好好去吃一頓、去玩一下」,心上出來的更多的是這些想法。要知道什麼是世俗的專注,什麼是佛法中的念。佛法中所講的念,不是佛法所特有的,是你在面對善的所緣的時候,你的心就有這樣的素質。一個人願意經常做慈善的時候,總是能看到別人的苦的時候,他就沒有那種殘忍的心, 殘忍的心就起不來。為什麼?因為有念。至於說是不是因為學佛?不一定的。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講,所有的善法都有念,所有善法的培養都會培養念。 

念心所的作用,從細講的角度,它會去除令目標消失的放逸。前面講過了,它能夠不令目標消失。我們為什麼沒有念?因為我們喜歡放逸。因為放逸的緣故,我們的心就像曬乾的葫蘆瓢,像在水面上漂浮的泡沫板,飄忽不定。我們提醒自己說,「專注呼吸兩下,12」,然後就不知飄到哪裡去了。這就是沒有念的狀態,大家都懂,都有體驗。但是只要有正念發揮作用,你的心就老實了,它可以穩穩地貼在所緣上。

老老實實跟著做作業的人,都有很大收穫,我們看作業就知道。 

今天我們貼上去一位賢友的作業,那是一種標準,因為他練習正念很長時間了。洗一個碗,你都能洗出那種快樂出來,心可以貼在所緣上。 正因為念具有這種特性,所以它能夠維持我們心的無痴的功能。雖然它不是無痴心所,但是無痴心所(慧心所)在我們的心裡持續地面對所緣,跟念有莫大的關係。念能維持無痴的功能。痴,蒙蔽所緣。念, 使所緣不會被蒙蔽,你的心一直在慧展開的狀態裡面,你的心就一直貼在所緣上面。同樣地,如果你的慧根在透視究竟法的時候,你的念就會讓你的心持續透視究竟法,不讓所緣消失,沒有放逸。 

很多人禪修都對此有很多體驗,如果你有禪那的體驗,就更清楚了。你有過禪那的體驗,你再次入禪或憶念起來的時候,都有那種清清明明的感覺。我也跟大家建議過,你打妄想的時候,就把那個妄想打包,扔了,讓你的心回到過去曾經經歷過的最平靜的狀態。有些賢友入過禪,就回到過去的似相的狀態,他說:「很奇怪,尊者,怎麼那個似相一下就回來了?」是被你的念給憶念回來的。就是這樣的,人人都可以這樣體證,都是可以這樣體驗的。 

為什麼?因為正念的功能在你後面支撐著。你只要有正念,不用重新專注呼吸,它會把過去的似相拉過來,你就入禪了。五自在就是這麼來的,不需要專注呼吸,「啪」就進去了,眼睛一閉,甚至眼睛不閉,現在想入禪, 「啪」就進去了。靠什麼?除了五禪支還靠這個念。它讓你的心沈入似相所緣,就像石板穩穩地沈到海裡面去一樣。這就是念的作用。所以它是財寶,跟大家說了這個是寶貝。讓大家練習正念正知,都是愛練不練的樣子,寶貝讓你撿你都不撿,為什麼呢?不信。不信的人沒有手,寶藏給你,你也拿不到,不信的人像不會發芽的種子,善法都難以實踐,更不用禪那、觀智、道果了。 

再講一遍,正念的現起是,守護心,守護禪修目標。正念的現起,在禪修者內心裡呈現出來,第一是守護,對心的守護和對善法的守護,就是心被守護著,你的根門也被守護著,你的心面對善所緣的狀態也被守護著。我們看看楊洋同學分享的洗碗過程。你的心真的投入在洗碗的狀態上,一隻手抓住碗,大拇指放在裡面,四個手指放在外面,另外一隻手揉動碗,而你的心很專注地去感知碗的每一個狀態,這時候,你的心被守護著,你的根門被守護著,你不會眼睛到處東看西看。 

為什麼建議大家不要邊洗碗邊聽音樂?因為你這樣做的話,念永遠都起不來。但如果你守護著心的時候,即便外面有噪音,你也還是專注地洗碗,你的心被守護著,你的根門被守護著,你的心對洗碗的感知,也被守護著。這樣一來,你的心始終都安住在善法上,這就是正念的守護作用。正念的守護就是這樣來守護的。你要去體會,這些法都是活著的,不是讓你去背的。 

很多同學跟我說,「《阿毗達摩》這麼複雜,我什麼時候才能把它背下來?」你背幹嘛?我都不背,我從來都不背,到現在為止我也不背。重要的是你要去體會。 

心能夠緊緊地貼在善法上,就是念的現起。當然念有不同的階段,有次第。我們過去講過,有天住、梵住、聖住。天住、梵住是增上心學,真正的聖住是以涅槃為所緣。這樣的過程就是你的念不斷地漸次提升的過程。 

在帕奧西亞多的書裡面,專門引用了一部經典的內容,《ariyavāsa suttaṃ》,就是《聖者居住經》。佛陀在這部經裡講了十種聖者過去居住的、現在居住的、未來居住的住處。其中有一個就是: 諸比庫,比庫具備念守護的心。就是說一個聖者,總是把心置於正念的攝護之下。我們經常講「念住、念住」,念住,也是聖者過去、未來、現在安住的住處之一。念攝護的實質表現,就是守護心,就是把心安立在善巧的所緣上。這個所緣就是三十七道品,回歸到最簡單的,就是四念住的所緣。心安住在善所緣,就是守護所緣,這是念的一個現起。 

我們來看另外一個現起。我們的心一般都是處在天馬行空的狀態中,四處都是你的所緣。當你有念的時候,你的心就能夠轉向覺知當下的究竟法。念才能夠使你的心傾向於當下的究竟法的所緣。當下究竟法的所緣是什麼?比如說,洗碗時候的觸,你的手接觸碗,那種滑、硬、柔軟,溫水的暖或者冷水的涼,這都是在當下呈現出來的究竟法。你有念,才能感知到這些。還有包括你吃飯的時候,你每吃一口飯進去,辣的味道撞擊你舌尖那裡的地大,它們都是究竟法。你沒有念的時候,吃飯也都感覺沒有什麼味道。但你有念、正念地吃飯時,你的心對飯的味道、那個香,還有你嚼動的觸覺,就能夠感知出來。這個靠什麼?就靠念。念使你的心傾向於對當下究竟法的感知,它能取到當下究竟法的所緣。沒有念,你的心就天馬行空。 

因而,從訓練正念正知的人的角度來看,這種透視究竟法的能力,就是念把心投入到善法裡面來,投入到四念處裡面來。正是念的這種作用,使我們的心能夠回到當下究竟法的所緣上,也不會忘失當下究竟法的所緣。它使你的心對所緣的覺知的橋梁得以建立。建立起來以後,你的念住就會增長。作為一個四念住的修行者,能夠體驗到心從天馬行空的狀態回到當下的所緣,正是「念」才使心傾向於當下究竟法的所緣。因而,從禪修者看來,這種透視就是「念」把心投入善行。請注意,正是「念」的這種作用,使心不能忘記善的所緣;同時使對善的所緣的覺知得以建立。也就是禪修者能夠體驗到的就是心能夠正視所緣,或者心能夠貼著所緣,深刻地正視所緣,沈入所緣,不忘失所緣,六根都被保護著。乃至於觀察到究竟法的所緣。內心的這種所緣清清楚楚、分分明明、不消失的狀態,就是正念現起的一種狀態,也就是所謂的心面對目標的狀態。 

這種心面對目標的狀態,不是浮浮泛泛的,好比眼睛看著一個地方,心卻滿世界亂跑的那種狀態,大家要去體會。 

正念的足處,一個是強有力的想、或者叫穩固的想,很穩固的想,也就是很穩固的標記,很穩固的印象。想是 saññā,我們前面講想心所 的時候說過。saññā能夠標記、記住所緣,以及能夠讓你生起正念守護心。能不能以正念來守護心?saññā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有沒有念起來,就看你有沒有強大的想,也就是你的記憶是不是足夠深刻。想的記憶功能影響著念的穩固。因為想蘊標記深刻,你的心就能夠不忘失目標,這是念的一個足處。 

這也就是為什麼要求大家對所有的法類要反復聽聞,一定要做作業,教你實踐的時候一定要去做,不要以為你很懂。「理論上我都懂了,《阿毗達摩》都學 6 遍了」。學 6 遍有什麼用?你都不實踐有什麼用?你背起來也是沒有用的,你是你、法是法。只有這樣從聞慧到思慧,到修慧,親自去體驗每一個法類,然後對法的有慧「想」形成,因為你感知到了。 

就像我花兩三天時間給大家講這個念,你能不能體驗到它?體驗到念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你去做,你就能體驗到。體驗到的時候,就形成強大的「想」,印象深刻。如果一個人習慣於依著強大的想,那麼強大的想自然就會形成習慣,而這個習慣又會加強他的習慣。比如每天早上起來,給佛像供一杯水、點一根香,這些不會花太多時間, 然後憶念一下佛陀的功德,Buddhaṃ saraṇa gacchāmi,Dhammaṃ saraa gacchāmi,Saṅghaṃ saraa gacchāmi。憶念佛陀的功德,三皈依一下,你每天每天每天做,就不一樣,這種強大的想就不一樣。這本身也是一種念。 

你帶著習慣說,「我要有正念正知,我今天要有正念正知,我今天一定要禪修,我今天一定要修觀智,我要像佛陀一樣、像阿拉漢一樣,一切時處都有念知,我要把法活出來」。寫一張紙條,在佛陀面前貼著, 「我要把法活出來」。每天提醒一下自己。現在早上起來,中國的賢友說, 「六點鐘,聽法了。現在三皈依、現在受戒,之後我要去坐一會兒,我要去禪修。吃了飯,要去上班了,路上我要正念覺知」。這些都是 saññā的功能,都是不斷地標記,而且不斷地重復標記,形成深刻的印記。那麼依於這樣的 saññā,我們就會有信。saññā在標記時會把「信」 標進去,會把「精進」標進去,會把「念」標進去,會把「定」標進去,會把 「慧」標進去、會把「慚」和「愧」標進去。所有善法,都會被標記在 saññā 裡面。形成善法的獎勵機制和保護機制。 

有這些善心所的支助,你的 saññā就會激發起強有力的念。而這個念,又有守護的功能,它一直會守護著你,然後推動你,讓你不斷地進步,直至把所有的煩惱都幹完,跑向涅槃,獲得非常寶貴的道智和果智。這個對善法所緣的想 saññā是很重要的,要去培養它。 

我們具備了善法的 saññā時,同時回過頭來,又對善法形成了正念,你的念力也會更強,印象深刻,有強大的想,又有強大的念,就形成 一個慣性。而在這個習慣裡面,都是信、念、定、慧、精進等這些良善的素質,這就是巴拉密,這是你的心的素質。而且這種緣力,綿綿密密地纏繞在你的生命狀態裡面,這種素質一直都會圍繞著你的生命,直至到達涅槃。 

有的人禪修很好,能夠專注禪修的所緣或者善的所緣,這不僅僅是過去的善習慣和緣力的支持,很重要的是他有很強的念。這種很強的念一定是在很強有力的想、很深刻的想的印象支持下升起來的。這種強有力的 saññā所引發的強有力的念,再加上過去的緣力的支持,就會讓你的善法不忘失,那你修善法的習慣就會不斷地被養成、被形成,這是自然而然的。現在很多人對修習善法覺得提不起勁兒來,或者覺得沒有感覺,那你就好好想一想,為什麼沒感覺,這些素質跑哪去了?對於佈施、對於持戒,你經常做,就會形成很強有力的 saññā 

修名法、色法的時候,為什麼要求你先培養好定力呢?因為定力培養好,你看到名法、色法就很清楚,印象很深。而且它們剎那生滅的無常性、剎那生滅的苦迫性,會很明顯地撞擊你的心。你的心的印象就很深刻,因此你的厭離心就容易升起來。如果印象不深刻的話,你就沒有辦法修無常、苦、無我。名色都看不清楚,無常、苦、無我全靠思惟,這樣就不容易生起厭離。其實某種程度上,你並沒有看透生命的真相,而是看得模模糊糊的。 

所以,要明白強有力的想該怎麼去培養,怎麼去落實。它跟念是相互關聯的,也是互相促進的。 

修過帕奧西亞多觀禪課程的賢友都能體會到,帕奧西亞多的這個課程很有意思。修習安那般那獲得了四禪的定力,他就讓你修三十二身分。三十二身分就是三十二個身體部分,最後你要很快「唰」地一下就能同時看到。修完遍禪,他要讓你修十四御心法,八種遍,八種定,然後你快速地進出。為什麼要訓練這個能力?因為最後你要看剎那剎那生滅的名色。色法,二十八種色法、全身的狀態,你能看到;名法,每一個心,三十四個名法的心,或者是十幾、二十個名法的心,整個心路,你要能夠剎那看到;最後名色整合起來,剎那看到。一次一次地讓你重復,對這種名色法的狀態有深刻的瞭解,就是培養你的「想」。然後,再進入緣起,緣起第一法、第二法、第三法、第四法、第五法。這些看完以後,再根據過去、現在、未來、內在、外在、粗、細、劣、 勝、遠、近十一種究竟的名法、色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緣起, 所有這些究竟法,進入思惟智之前。要先標記它們、觀察它們的無常、苦、無我,看清楚。也叫確定智,確定它,這個時候才開始進入思惟智。 

這個過程為什麼要這樣修?因為一次一次地對所有色法的特相 (比如地、水、火、風的特相,硬、粗、重、軟、滑、輕,流動、粘結,冷、熱,支持、推動)、每一個名法色法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你都要在定力的支持下去如實認識去體會它。比如學習《阿毗達摩》,你用腦子過一遍,跟你去真正實踐,你會發現它們的不同。如果你培養起四禪的定力,然後在四禪出來後的近行定裡面去觀察它,在你內心裡面去刻印它,這種感覺又不一樣。這種標記,跟普通的標記完全是兩回事。通過這樣的訓練,強有力的 saññā會被你建立起來。強有力的 saññā被建立起來後,你修觀禪就有立足處了。不然,你修觀禪也是稀裡糊塗地過。 

帕奧西亞多在《智慧之光》這本禪修指導手冊裡,每一個步驟的安立都不是隨便的,他的用心是非常良苦的。目的就是讓你不斷地重復,然後形成很強有力的 saññā,使你在對五蘊動手術的時候,哪怕再微細的點,都能把它切開,都能夠看到它的無常、苦、無我。 

講這些,是想提前讓大家知道,禪修的過程中,如果你不老實,就會到處都是坑。你老老實實地按步驟進行,會磨刀不誤砍柴工,一點點地,你都去把每一個步驟過清楚,最後形成強有力的 saññā。從具備強有力的定、強有力的 saññā強有力的念,然後你才能強有力地去洞穿生命的真相,你才能夠看到五蘊的無常、苦、無我。 

我們舉個例子,對於名色法,有些尊者形容說:「在修觀禪的過程中,觀察名色法時,它們的無常相、苦迫相、無我相或非我相就如狼似虎地撲過來,然後,非常強烈的厭離心『唰』地生起來,『我活在這樣狀態裡面!』『五蘊是無我的、是非我的』,內心的這種見一起來,隨後道智可能就生起了。 」

我聽有些尊者講,他道智出起的感覺就是這麼起來的。看到名色法非常清晰的無常相、苦迫相、非我相,張牙舞爪地迎面而來,你的生命全是這樣的狀態,道智就容易出起,你就很容易不想再黏著在這樣的狀態裡面。 

佛陀真正的法,講到解脫,是基於厭離而生起來的。而不是僅僅去作意,「其實五蘊之中並沒有實在的主體」。這樣是沒辦法生起厭離的。達到這樣的結果是跟念有關的,需要很強有力的念,念從來都不怕多。 

今天就講到這裡。我們迴向功德。 

實踐題:分別用一個生活中善行和一個禪修的事例觀察說明:尋、伺、所緣作意、想、勝解、信、念、慚、愧、無貪、無嗔、中捨性心所的配合運作。有孩子和孩子一起復習討論一下以上這些心所在他日常中的習慣表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