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chatIMG339.png

蘇跋德遊方僧的故事 

212.那個時候,有個名叫蘇跋德的遊方僧163 住在古西那勒。蘇跋德遊方僧聽說今天後夜時分沙門果德瑪將般涅槃。當時蘇跋德遊方僧這樣想: 「我聽年長、年老的老師、師公的遊方僧們這樣說過:『諸如來、阿拉漢、正自覺者偶爾才出現於世間。』就在今天後夜時分,沙門果德瑪將要般涅槃了。我有此疑問產生,而我這樣相信沙門果德瑪:『沙門果德瑪能夠向我說法,以使我去除如此之疑問。』」 

於是,蘇跋德遊方僧前往拐彎處的馬叻族娑羅樹林,來到具壽阿難之處,來到後對具壽阿難這樣說:「阿難賢者,我聽年長、年老的老師、師公的遊方僧們這樣說過:『諸如來、阿拉漢、正自覺者偶爾才出現於世間。』就在今天後夜時分,沙門果德瑪將要般涅槃了。我有此疑問產生,而我這樣相信沙門果德瑪:『沙門果德瑪能夠向我說法,以使我去除如此之疑問。』阿難賢者,我請求164能得以謁見沙門果德瑪!」 

如此說已,具壽阿難對蘇跋德遊方僧這樣說: 「夠了,蘇跋德賢友,不要打攪如來,跋葛瓦已很累了。」 

蘇跋德遊方僧第二次...... 

蘇跋德遊方僧第三次又對具壽阿難這樣說: 「阿難賢者,我聽年長、年老的老師、師公的遊方僧們這樣說過:『諸如來、阿拉漢、正自覺者偶爾才出現於世間。』就在今天後夜時分,沙門果德瑪將要般涅槃了。我有此疑問產生,而我這樣相信沙門果德瑪:『沙門果德瑪能夠向我說法,以使我去除如此之疑問。』阿難賢者,我請求能得以謁見沙門果德瑪!」 

而具壽阿難第三次對蘇跋德遊方僧這樣說: 「夠了,蘇跋德賢友,不要打攪如來,跋葛瓦已很累了。」 

213.跋葛瓦聽見具壽阿難和蘇跋德遊方僧一起的這對話,於是跋葛瓦對具壽阿難說: 

「夠了,阿難,不要阻攔蘇跋德。阿難,讓蘇跋德得以拜見如來。任何蘇跋德想問我的,全都是他期望悟知才問的,並非想要來擾亂。只要是我回答他的問題,他將很快就能明白。」 

於是具壽阿難對蘇跋德遊方僧這樣說:「去吧!蘇跋德賢友,跋葛瓦給你機會。」 

於是蘇跋德遊方僧來到跋葛瓦之處,來到後與跋葛瓦共相問候,互相問候、寒暄交談之後坐在一邊。坐在一邊的蘇跋德遊方僧對跋葛瓦這樣說: 

「果德瑪賢者,那些沙門婆羅門有僧團、有大眾,為眾人之師,有名、有聲望、創教主、受多人尊敬,例如:布勒納·咖沙巴、馬克離·苟 薩叻、阿基德·給思甘拔叻、巴古特·咖吒亞那、山吒亞·悲喇特子、尼乾陀·那嗒子,他們全都如自己自稱的已證知?全都未證知?還是有些已證知,有些未證知呢?」 

「夠了,蘇跋德,停止這『他們全都如自己自稱的已證知?全都未證知?還是有些已證知,有些未證知呢?』蘇跋德,我將教導你法,諦聽,善作意之!我要說了!」 「好的,尊者。」蘇跋德遊方僧應答跋葛瓦。 

跋葛瓦如此說: 

214.「蘇跋德,若是在法、律中不存在八支聖道,那裡就沒有沙門165,那裡也沒有第二沙門,那裡也沒有第三沙門,那裡也沒有第四沙門。蘇跋德,若是在法、律中存在八支聖道,那裡就有沙門,那裡也有第二沙門,那裡也有第三沙門,那裡也有第四沙門。蘇跋德,於此法、律中存在八支聖道。蘇跋德,只有這裡有沙門,這裡有第二沙門,這裡有第三沙門,這裡有第四沙門;其它教派則空無沙門166。 

蘇跋德,只要這些比庫正確地安住167,則世間不會空缺阿拉漢!蘇跋德,廿九歲出家,追求何為善; 自從我出家,已超五十年。行證法之域,此外無沙門。168 

無第二沙門,無第三沙門,也無第四沙門; 其它教派空無沙門。蘇跋德,只要這些比庫正確地安住,則世間不會空缺阿拉漢!」 

215.如此說已,蘇跋德遊方僧對跋葛瓦這樣說: 

「奇哉!尊者,奇哉!尊者。尊者,猶如倒者令起,覆者令顯,為迷者指示道路,在黑暗中持來燈光,使有眼者得見諸色。同樣地,跋葛瓦以種種方便開示法。尊者,我皈依跋葛瓦、法以及比庫僧。尊者,願我得以在跋葛瓦跟前出家,得以達上!」 

「蘇跋德,對於之前是外道教徒而希望於此法、律中出家,希望達上者,他要別住四個月。四個月過後比庫們心滿意才令出家、令達上成為比庫。但對此我知道因人而異。」 

「尊者,如果之前是外道教徒而希望於此法、律中出家,希望達上者要別住四個月,四個月過後比庫們心滿意才令出家、令達上成為比庫。我將會別住四年,四年過後比庫們心滿意才令出家、令達上成為比庫。」 

當時跋葛瓦對具壽阿難說:「阿難,以此而給蘇跋德出家吧!」 

「好的,尊者。」具壽阿難應答跋葛瓦。 

當時,蘇跋德遊方僧對具壽阿難這樣說:「阿難賢友,[這是]你們之得!阿難賢友,[這是]你們的善得!你們在此[教法中]能於導師面前以弟子灌頂而灌頂!」169 

蘇跋德遊方僧得以在跋葛瓦跟前出家,得以達上。達上不久,具壽蘇跋德獨自、遠離、不放逸、熱忱、投身而住,不久即於現法中,以自己的證智證悟與成就那無上的梵行終極而住——正是為此,良家之子正確地出離俗家而為無家者。他證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已作,不復這般170。於是,具壽蘇跋德成為諸阿拉漢之一171。 

他成為跋葛瓦最後的親傳弟子。172 

第五誦分 

 

--------

163 名叫蘇跋德的遊方僧 (Subhaddo nàma paribbàjako):一位從西北方富有的婆羅門家庭出家的穿衣遊方僧。

164 我請求:巴利語 Sàdhàhaü = sàdhu ahaü。這裡的 sàdhu 是作為請求的敬詞(sàdhåti àyàcanavacanametaü)(V.A.1.17) 

165 那裡就沒有沙門 (samaõopi tattha na upalabbhati):那裡就沒有第一入流沙門,那裡也沒有第二一來沙門、第三不來沙門和第四阿拉漢沙門。

166 其它教派則空無沙門 (su¤¤à parappavàdà samaõebhi a¤¤ehi):其他教派空無、缺乏、沒有十二種沙門,即:為證悟四聖道而精勤修觀的四種,在聖道的四種,在聖果的四種。

167 這些比庫(ime ca bhikkhå):這十二種比庫。只要正確地安住(sammà vihareyyuü):在此,入流者自己證悟後也教導其他人,讓他們證悟入流稱為正確地安住;對一來者等也同理。 

住於入流道者也讓其他人住於入流道稱為正確地安住;對其他諸道也同理。為證悟入流道而精勤修觀者自己熟知業處,也教導其他人為證悟入流道而精勤修觀,稱為正確地安住; 對為證悟其他諸道而精勤修觀也同理。有關於此而說「正確地安住」。 

168 何為善(kiükusala):意謂一切知智。[]證法之(¤àyassa dhammassa):聖道之法的。其中的能證(¤àya),復註解釋為: 以此能如實通達四聖諦。依詞釋:通過取所緣而能證知涅槃。行域[](padesavattã):於可親見聖道的維巴沙那道的實踐者。復註把域(padesa)解釋為「可見」(padissati):以此可親見 (paccakkhato)聖道故為可見。這句話直譯為:行於能證之法的領域。義註解釋為:能證知(¤àyassa)聖道法的(dhammassa)親見的(padesa)觀道之實踐者(vattã)此外(ito bahiddhà):除了我的教法以外。無沙門(samaõopi natthi):沒有實踐能親見的維巴沙那之人,也沒有第一入流沙門。 

169 你們在此教法中能於導師面前以弟子灌頂而灌頂,這是你們之得!這是你們的善得!據說在其他宗教,若老師對某弟子說:「給他出家,教誡他,教授他!」則等於把該弟子置於自己的地位,所以他聽到「給他出家,教誡他,教授他」而說「這是你們之得」,是因為蘇跋德執取其他宗教觀念才這樣對阿難長老說的。 

170 梵行(brahmacariyaü):道梵行。已立(vusitaü):已住立、確立,即已作、已行、已完成的意思。應作已作(kataü karaõãyaü):通過證悟四聖道而完成了對四諦的遍知、捨斷、證悟和修習這十六種任務。不復這般(nàparaü itthattàya):1. 現在我再也不需為四諦的十六種任務或斷盡煩惱這種狀態而修道了。2.或者「此般」是指從今生這種存在諸蘊相續(今世 生命)的狀態,我再也不會有以後的蘊相續(來世)了。(Sn.A.82, Ud.A.22) 

171 據說長老把他帶到一邊,從水罐中用水弄濕他的頭髮,教他皮膚為第五的業處後剃除鬚髮,披上袈裟衣,授與皈依後帶到跋葛瓦跟前。跋葛瓦給他達上後教他業處。他領取業處後到園林的一邊經行,決意精進,增長觀智而證得連同辨析智的阿拉漢道果,然後回來禮敬跋葛瓦坐著。有關於此而說他「達上不久」。 

172 他成為跋葛瓦最後的親傳弟子 (So bhagavato pacchimo sakkhisàvako ahosi):這是聖典結集者之語。對此,有些是跋葛瓦還在世時出家,去世後得以達上、取得業處並達成阿拉漢的;有些是還在世時得以達上,去世後取得業處並達成阿拉漢的;還有些是在世時取得業處,去世後才達成阿拉漢的,這三類都是最後的親傳弟子。但蘇跋德則是在跋葛瓦還在世時出家、達上、取得業處並達成阿拉漢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