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一般我們認為不苦不樂就是捨,但是在《阿毗達摩》裡面,捨分成十種層次。第一種是六支捨,第二種叫梵住捨,第三種叫覺支捨,第四種叫精進捨,第五種叫行捨,第六種叫受捨,第七種叫觀捨,觀智的觀,第八種才是中捨性的捨,第九種是禪捨,第十種叫遍淨捨。
・精進是要恰到好處,要不多不少:太強的精進力,這個人就會很亢奮;如果精進力不足,就會怠墮。要恰恰好的精進,這個叫精進捨。
・行捨是觀智成熟的時候的狀態,行捨智是世間最高的智慧,再往上就是道智了。
・只要是美心,就一定有中捨性心所,它是遍一切美心的心所。
・三禪的捨禪支,被稱為禪捨。
・我們說除了出世間的樂,在世間能夠體驗最高的樂是,三禪的樂。
・遍淨捨是很特別的,遍淨捨只在四禪裡面。
・上面講到經典裡面經常提的十種捨,其中六種包括:六支捨、梵住捨、覺支捨、中捨性的捨、禪捨和遍淨捨。在究竟法層面上都是一樣的,都是中捨性的心所。既然都是中捨性的心所,為什麼要把它分成六種?那是因為它們會在不同的時候生起,它起的作用還不一樣。
・中捨地觀察一切好壞的六塵,這是六支捨的作用;中捨地觀察眾生的苦樂,這是梵住捨的作用;致力於證得禪那和道果,而中捨地觀察應去除的五蓋,應平衡的覺支,這是覺支捨的作用;不多不少地培育精進,使我們的精進總是在恰當的狀態,這是精進捨的作用;中捨地觀察無常、苦、無我三相,是觀捨的作用;平等地觀察諸行法是行捨的作用;中捨地感受目標,目標給你的感受是中捨的,這是受捨的作用;中捨地觀察、或者中捨地體驗禪那之樂,這是禪捨的作用;中捨地觀察已經被去除的相對因素,就是遍淨捨的作用。因此這些捨,不單是它們的作用不同,它們的目標也是不同的。 體現在我們心裡面,心所也不同。精進捨是精進心所,受捨是受心所, 行捨和觀捨是慧心所,其它的是中捨性心所。即使是行捨和觀捨,它們也是有不同的作用。不需要刻意去努力,就能夠觀照諸行法的三相,這個是觀捨。能夠中捨,沒有悚懼、沒有畏懼、沒有排斥地觀照諸行法,是行捨的作用。
・中捨性的心所的特相,平衡心和心所。
雲端起觀-第 80 課 中捨性 1
各位賢友好!我們今天開始學習一個新的心所,中捨性心所。這個捨大家很熟悉,我們佛教界裡面大家都講慈、悲、喜、捨。捨在巴利語裡叫 Upekkhā,中文把它翻譯成捨。在經典裡面或者論典裡面,對這個 Upekkhā,它有很多方面的涉及。在《阿毗達摩》裡面對它的解釋就會很清楚。
一般我們認為不苦不樂就是捨,但是在《阿毗達摩》裡面,捨分成十種層次,大家記住有十個層次的捨。在這十個層次的捨裡面,又把它分成四類:一類屬於我們今天著重要講的中捨性心所,屬於這個方面的捨。第二類,我們經常講的這種捨受捨受,是基於感受的捨。第三種,我們講「你是不是證得行捨智呀」中的行捨。行捨是因為智慧的緣故,看到諸行法的生滅,而生起對諸行法的捨。還有一種是通過精進而得到的叫精進捨。精進捨跟行捨智的捨,本身並不是中捨性的捨。捨受的捨也不是中捨性的捨,只是用了這個名字而已。捨受的捨是受,行捨的捨是智慧,是慧根,精進捨的捨是精進心所。
我們根據《清淨道論》和《殊勝義注》,把十種捨學習一下。
第一種是六支捨,第二種叫梵住捨,第三種叫覺支捨,第四種叫精進捨,第五種叫行捨,第六種叫受捨,第七種叫觀捨,觀智的觀、觀捨,第八種才是中捨性的捨,第九種是禪捨,第十種叫遍淨捨。
什麼是六支捨呢?當我們六根面對六塵的時候,有可喜所緣和不可喜所緣、或者中等可喜所緣,一般我們的習慣是:可喜所緣就會撲上去,不可喜所緣就會排斥。如果是阿拉漢,面對可喜所緣,他不會因此感到欣喜異常。如果是不可喜所緣,他也不會排斥,時時刻刻能夠保持正念。正念和明覺(就是正念正知)的聖者阿拉漢,能夠保持中捨的態度,面對內外境的六塵和所緣,始終保持自然清淨的心。這種內心的平衡稱為六支捨。六支捨其實包括內外六處的六根門和六塵。
為什麼內六根門也算呢?有些人會對自己眼睛覺得很特別,「啊! 我眼睛特別漂亮,可以眼送秋波。」然後對自己眼睛特別喜歡。這也是一種情況。阿拉漢不會覺得自己眼睛怎麼漂亮,或者耳朵耳根特別好,耳聽八方,鼻子嗅覺特別靈敏。這也是屬於不能平衡六根門的一種態度。我們無法像阿拉漢那樣,面對一切六塵都能夠生起六支捨。我們要訓練正念正知,因此我們在眼、耳、鼻、舌、身、意,面對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要練習面對這些所緣能夠正念正知地保持心的平衡,而獲得斷斷續續的六支捨,或者剎那剎那的六支捨,這都是要練習的。我們要練習,根門接觸外境的時候應該具備中捨的態度,這就屬於中捨心所所發揮的作用,這就是中捨性。
佛陀教導面對所緣的時候要守護根門。守護根門呢,一種就是不應該看,不應該聽,不應該嗅,不應該嘗,不應該觸的,不應該想的那些所緣,應該不去接觸它。但是有很多時候你不可避免就接觸了。 比如大家正在網絡上,彈窗出來了,一看都是你喜歡的,進去了。不可避免的所緣出來的時候,你能不能夠培養你的六支捨呢?這個要靠中捨性心所了,你的中捨性心所能夠及時起來。但是中捨性起來前提是要有念,沒有念,你的中捨性心所來不及發揮。
第二個是梵住捨。捨梵住,就是中捨地看待眾生。因為眾生自己造業而遭遇苦和樂的果報,我們如實、中捨地看待它,就是梵住捨。我們講十種巴拉密中最後的那個捨巴拉密,也是這個類型,當然它會有一點點不同。梵住捨,是以一切眾生為所緣,修習四梵住(慈、悲、喜、捨)的時候,對尊敬的、親愛的、中等的、然後不喜歡的、怨敵等這一切眾生都視為中捨;還有一種捨,就是了知眾生的苦樂都是各己所造業的果報,對此不再做無謂的情感投射和糾纏。這種捨屬於十種巴拉密的捨,也屬於梵住捨。這個捨不是捨受,是屬於中捨性的,是屬於中捨性心所要達成的這種捨。
第三種叫覺支捨。七覺支裡面有個捨覺支,是三十七道品裡面的。簡單來講,「覺支」是眾生為了證悟道果精進地修行需要的關鍵素質(素質也稱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定覺支、輕安覺支、捨覺支,有強有弱,過強的必須要抑制,弱的要提升它。那麼理論上來講呢,我們講當各個支要達到覺支的時候,我們前面講說五根,很多人在初期禪修的時候,在觀察你的念根、定根、精進根、信根和慧根,你都找不到,很模糊。但是到你發展成五力的時候,就非常不同了。你能很清楚的發現,這個力量只要一提起來,馬上起來,為什麼?因為他是根啊!他就能就掌控局面啊!當你的力一起來的時候,這個根就掌控局面。但是,五力也好、五根也好,你還是不容易平衡它。那麼到覺支的時候呢,它就應該是平衡的。要練習它的平衡,它應該要有同等的力量。這個時候七覺支裡面的捨覺支,就是中捨性的捨覺支。它在七覺支裡面,也同樣扮演讓這些覺支平衡的功能。捨覺支是通過修行出離,依出離而安住,使這些相應法都能夠保持中捨的狀態、所有的覺支都平衡的狀態。這是覺支捨,起到覺支的作用。
第四個叫精進捨。精進捨同樣是為了證悟道、果而注入精進。這個精進是要恰到好處,要不多不少:太強的精進力,這個人就會很亢奮;如果精進力不足,就會怠墮。要恰恰好的精進,這個叫精進捨。
練習過程中,對禪修的人,我們以前經常給大家講。比如:當你要連續 4 個小時、5 個小時覺知禪相的時候,怎樣讓你在 3、4 個小時都能夠平穩呢?
佛陀曾經教過,一時作意精進相,一時作意定相或者一境性的相,一時作意捨相。這個捨相不是捨棄的捨相,而是平衡的捨相,由這個捨來平衡精進和定。所以如果你要保持 3 個小時、4 個小時都很穩定的時候,不是說泡在裡面我就不管了,由他去了,不管就很難平衡。
當然很多人還沒達到這個程度,所以這個時候要懂得調它。你的心沒有轉出來,沒有起「尋」,沒有冒出來,沒有妄念,但是你的心知道,在禪定裡面你可以調它。這個裡面的剛剛好的精進稱為精進捨,它是屬於精進心所,而且你練習到一定程度以後,當調好我們剛才講 的精進根跟定根和捨覺支,調、調、調,調到以後你 3、4 個小時根本不需要再調它。你的精進始終能保持那個狀態 4 個小時,那個時候 的精進稱為精進捨。其實在一般還沒有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你也是可以感覺一點點。
第五個我們叫行捨。行捨就是我們精進地修習觀禪,為了證悟道、果,觀察那種過去、現在、未來、內在、外在、遠、近、粗、細的這 些名色、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諸行法,包括它們的緣起,不執取這些行法,就能夠生起行捨。行捨是觀智成熟的時候的狀態,行捨智是世間最高的智慧,再往上就是道智了。行捨是慧根,是和智慧相關的。雖然講行捨,其實它是慧,它不是屬於中捨性。當然,行捨智 的心裡面中捨性心所也是很強的。
第六個我們叫受捨。我們六根面對六塵,六塵給我們的感受,沒有可喜,也沒有不可喜的感覺,它給我們的是不苦不樂的這種感受叫受捨。這個我們比較容易理解。
第七個是觀捨。本來這個應該是放在行捨之前的,它應該要和行捨對調一下。我們修觀禪的時候,以中捨的心去觀照名色、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諸行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以中捨的心觀察這三相稱為觀捨。觀捨也是慧根,透徹究竟法的這種慧根。
第八個就是中捨性的捨。我們今天要講中捨性的心所。前面六支捨也是中捨性的心所。這裡單純講中捨性的捨,就是中捨性心所。當美心生起來的時候,只要是美心,就一定有中捨性心所,它是遍一切美心的心所。它發揮的作用是不需要刻意地努力,就能夠保持相應法平衡地運作,這是中捨性的心所。這裡,相應法是除了中捨性心所之外的心識和其它的心所。等一下做個作業讓大家體會一下:什麼樣的心能夠有一種平衡的狀態?
第九種叫禪捨,禪那的捨。禪那的捨是很有意思的。大家猜一下禪那的捨是第幾禪的捨?三禪的捨禪支,被稱為禪捨。為什麼?我們知道,從經教來講,去除了尋、伺和喜禪支。剩下什麼?剩下了樂和一境性。在所有的心裡面,三禪的心,樂是最強的,最殊勝的。我們說除了出世間的樂,在世間能夠體驗最高的樂是三禪的樂。三禪的樂為什麼要用 jhāna upekkhā,也需要有禪那捨呢?因為那麼快樂,你如果沒有禪捨的話,你的禪那就不能夠穩定地保持,你的禪那就不能穩定地進行。就是說,第三禪的樂禪支比較明顯,但是我們不能樂不思蜀,忘乎所以,那就不是禪那了,所以樂禪支下面,它有一個要求,要具備正念正知,依捨而安住。
大家經常在經典裡面看到:佛陀一講到三禪的時候,就講捨念清淨,依捨安住。比如說佛陀在《沙門果經》裡面講第三禪是怎麼講的?說,「比庫,捨,具念,樂住,成就並住於第三禪。他此生乃被離喜之樂所浸潤、流遍、充滿、遍布,其身沒有任何一處不被離喜之樂所遍滿。」 離喜之樂,喜已經離開了,但是還有捨,在殊勝的樂中保持中捨。如果沒有這個禪捨,他不能夠讓相應法對殊勝的樂保持中捨,就會產生黏著,造成不平衡,這個是禪捨,是中捨性。對殊勝的樂保持中捨,導致相應法對殊勝的樂保持中捨,並不是對殊勝的樂置之不顧。
第十種,我們叫遍淨捨。遍淨捨是很特別的,遍淨捨只在四禪裡面。四禪連樂都捨掉了,四禪的禪支有捨禪支和一境性,就這兩個禪支。也就是說,在四禪裡面,它去除了尋、伺,去除了喜和樂這些相對因素,它的心非常寧靜,清靜,遍淨,這樣的狀態。在遍淨捨裡面,捨具有很強的中捨性,也有對所緣、對於似相的這種捨,那是捨受的捨,所以在四禪裡面的遍淨捨,這兩種捨都是明顯的。
上面講到經典裡面經常提的十種捨,其中六種包括:六支捨、梵住捨、覺支捨、中捨性的捨、禪捨和遍淨捨。在究竟法層面上都是一樣的,都是中捨性的心所。既然都是中捨性的心所,為什麼要把它分成六種?那是因為它們會在不同的時候生起,它起的作用還不一樣。
《清淨道論》和《殊勝義注》裡面用了一個比喻來解釋說:「一個男人,在他兒童時期被稱為男孩,再大一點的時候稱為少男。再年長一點,這位成年男人獲得地位,就叫男的將軍,男的國王。」一個男人在不同生活階段有不同的名稱。六種屬於中捨性心所,它也是發揮出不同的捨的功能。
另外有兩種,一種是受捨,感受的捨。當我們具備善心,或者我們貪心的時候,有悅俱和捨俱,只要是悅俱相應的心裡面就會有樂受。捨俱相應的心裡面就會有捨受。捨俱的受是十種捨裡面的一種,它不是由中捨性心所帶出來的,純粹是因為所緣不苦不樂的受而達到的這 種感受的捨。
另外我們剛才提到的遍淨捨,裡面也有由捨禪支帶出來的這種感受,對於所緣不偏移,不去執取四禪的似相,不會對這個似相生起偏向於喜、樂這種感覺,而是平衡的狀態。它既有中捨性心所,它也有捨禪支帶來的捨受。所以遍淨捨裡面有兩個,一個捨受的捨,一個是中捨性心所的捨。
另外兩個是跟智慧相關的。我們剛才講的觀捨和行捨,就是一個人修無常、苦、無我的時候,內心對行法出離、放下,就是觀捨。當觀捨越來越強,達到成熟的時候,就是行捨,我們稱為世間最高的智慧。不管是觀捨還是行捨,它都是慧根、是智慧帶來的。
這十種捨,要知道有感受的捨、有智慧的捨、有精進的捨、有中捨性心所帶出來的捨。剛才我們講了,它們分別有不同的作用,我們進一步地重復解釋一下:
中捨地觀察一切好壞的六塵,這是六支捨的作用;中捨地觀察眾生的苦樂,這是梵住捨的作用;致力於證得禪那和道果,而中捨地觀察應去除的五蓋,應平衡的覺支,這是覺支捨的作用;不多不少地培育精進,使我們的精進總是在恰當的狀態,這是精進捨的作用;中捨地觀察無常、苦、無我三相是觀捨的作用;平等地觀察諸行法是行捨的作用;中捨地感受目標,目標給你的感受是中捨的,這是受捨的作用;中捨地觀察、或者中捨地體驗禪那之樂,這是禪捨的作用;中捨地觀察已經被去除的相對因素,就是遍淨捨的作用。
因此這些捨,不單是它們的作用不同,它們的目標也是不同的。 體現在我們心裡面,心所也不同。精進捨是精進心所,受捨是受心所, 行捨和觀捨是慧心所,其它的是中捨性心所。
即使是行捨和觀捨,它們也是有不同的作用。不需要刻意去努力,就能夠觀照諸行法的三相,這個是觀捨。能夠中捨,沒有悚懼、沒有畏懼、沒有排斥地觀照諸行法,是行捨的作用。
捨巴拉密,我們剛才只是提到了一下,並沒有直接列出來,捨巴拉密在十種捨裡面,具體的沒單獨成立一種,包含在梵住捨裡面。當然有些人會認為:梵住捨跟巴拉密捨,有不同的內涵。比如很多人在學習的時候會感覺到,平等地對待敵人、對待友人或者自己,屬於捨巴拉密;而平等地對待眾生的苦、樂,視眾生為自己業力的果報,這是梵住捨。也有人認為它們是反過來的,反正有點不一樣。有些人會認為審查眾生的苦、樂,和審查對待眾生是不是平等,到底是屬於捨巴拉密還是梵住捨呢?根據《清淨道論》和《殊勝義注》舉例,舉《佛種姓經》來解釋捨巴拉密的本質。捨巴拉密是對於苦和樂有如一個平等的尺度。因此,審查苦、樂是捨巴拉密的根基。
《佛所行藏》裡面的大身毛豎立行也說:「有些人傷害我,有些人幫助我。我對他們的態度都是同等的。」——對敵人或者朋友的態度是同等的。意思是說無論是苦樂,或者是毀譽,我都有如一個平等的尺度。這些生活的相對兩面,它也是捨巴拉密的根基。《殊勝義注》和《本生經注》,也是以苦、樂兩種心境為根基而作解釋。雖然村童惡待,就是村裡面的淘氣的小孩對你吐口水,一般人會覺得這個孩子沒教養,不舒服,就是苦。你遇到村民用花、香來供養,就會快樂。然而菩薩對這兩者皆持有平等的心態,所以菩薩那種不脫離平衡點的捨心,是究竟的捨巴拉密。根據《清淨道論》和《殊勝義注》在解釋梵住捨的時候,說:「捨的特相是平等地看待有情。」不管有情是侮辱自己的、還是善待自己的、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是敵人、還是朋友,你的態度都是中捨的態度,那都屬於捨梵住,也是捨巴拉密。所以捨巴拉密包含了梵住捨,或者說梵住捨裡面包含了捨巴拉密,都可以。
我們現在開始學習中捨性心所的特相、作用、現起和近因。
中捨性的心所的特相:平衡心和心所。
作用,一是防止過多或不足;二是去除偏差。
防止過多和不足,是防止相應法的過多和不足。相應法是什麼? 跟中捨性一起生起來的心和心所,比如有觸、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尋、伺、喜、勝解、精進、信、慧這些心所和心。在各自運作的過程中,有些心所會偏於過度,有一些心所會偏於不足,這個時候就要靠中捨性的心所來調整它,防止過多和不足。第二個是去除偏差,防止心傾向於睡眠或我慢。它會防止你的心出現不活躍,沈滯,就是我們在講昏沈、睡眠心所的時候,由於昏沈、睡眠心所而造成你的心遲緩、你的心、心所沈滯,閉塞,不活躍;或者防止你的心變得太活躍、太激昂,乃至於飄起來,我慢(māna)出來了。讓你這個心能夠處在一個平衡的狀態,這是中捨性心所的作用。
現起是中捨。類似於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對待所緣,不會偏袒,以一個很自然的、旁觀的、如實的方式保持中捨,這個是它的現起。
近因是相應名法,或者說是依處、目標和觸。當然《義注》裡面著重強調是這個觸,指根門面對所緣,以觸為主導的相應法。心接觸這個所緣,對這個所緣是什麼樣的態度?什麼樣的態度會反映在各個心所裡面。比如說:有一位賢友做作業,連續一天狂喜,非常快樂地喜,都停不下來,這個就是他沒有中捨性。那為什麼停不下來?問他說:「那你這個喜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他也不知道。它一定有原因,它是跟觸相關的。你接觸了什麼樣的可喜所緣,一直引發持續的喜? 你如果不能平衡的話,心就屬於動盪的狀態,沒辦法打坐,坐下來都要蹦起來的感覺。也是屬於不平衡,雖然是很快樂,但不平衡。
再一個近因是如理作意。如理作意很重要,它就是我們面對各種所緣的時候,比如剛才講的六支捨,面對可喜所緣和不可喜所緣,我們能不能生起中捨?阿拉漢他不需要生起如理作意,他自然而然對可喜所緣和不可喜所緣,看起來都是無常、苦、無我的,所以他自然而然地中捨。但是對於我們來講,我們就要如理作意,心才能夠處於中捨。不然我們不是黏上去、就是排斥它,生起來的不是貪心、就是嗔心。當我們生起貪心和嗔心的時候,我們就感覺心失衡了,不平衡了。所以一切不善心裡面沒有中捨性,因為它失衡、不平衡了。
根據《義注》和《復注》的解釋,中捨性心所會阻止過度和不足,它具有令相應心和心所在各自的作用上保持不偏斜的態度、不偏斜的 這種素質。
對於一個善心,比如:悅俱智相應無行心,34 個名法。扣除這個中捨性的心所,33 個名法。這 33 個名法,它們的這種力量強度,在不同的心裡是不一樣的。你要保持它不偏斜,每一個心所該幹啥、該發揮多大的作用,都是要平衡的。不然你雖然是善心,但是不平衡,這個心就會偏向於失衡,偏向失衡就會轉為不善心。這個意思我們要明白。所謂平衡的意思是這樣的:使得相應的心和心所在履行各自作用的時候,保持良好的平衡狀態。因此,所有的相應法表現出來這種中道地履行各自作用、不過度的這種特質被稱為中捨性。
那有些人可能會提出來,這麼講是不是捨心以相應法為所緣呢? 捨心它不是去抓相應法。舉個例子講,一個禪修者,以六門或者身體的 42 身分的色法作為禪修所緣。在生起的 34 或 33 個名法包含了中捨性心所在內的所有的心識和心所。修 32 身分的時候,你觀察你的頭髮,你的心取你的頭髮為所緣,34 個名法、包括捨心所都是取頭髮為所緣。中捨性心所也一樣地取它,而不是去辨識其它的尋、伺、勝解、作意。但是,當所有的心和心所致力於辨識色法的時候,能不能保持平衡的狀態?每一個心所不太多、也不太少,不過分,保持不偏、不倚、平等的態度,就是中捨性心所它執行的作用。也就是這 34 個名法裡面,比如:尋是執行投向目標、敲擊目標的作用;念心所是守護心、守護所緣的作用;而捨是讓其它所有心所都不要太多或者太少,它起這樣的作用。但中捨不是冷漠,不是漠不關心的態度,它是隨時觀察其它心所有沒有不平衡,這樣的一個角度,相應法是它的近因,是它去平衡相應法。
《註疏》用馬車夫來比喻捨的特相:它保持平衡,它使跟它一起生起的相應法,平等地生起來。就像一個馬車夫架著兩匹很強壯的馬,一 起拉著馬車。我們知道,一匹馬拉的車,你只要控制一匹馬;兩匹馬拉的車,當這兩匹馬速度不一致的時候,你的車就要被拉扯壞了,對不對?除了對兩匹馬本身有制約它們速度的這種機制,比如架、轅、 椽這些東西,馬車夫本身還要控制兩匹馬的速度,讓它們保持一致。當我們有中捨性心所的時候,這個車夫不會為了控制速度而去勒其中一匹馬的韁繩,他不需要老是去控制某一匹馬,他只需要輕輕地抓著韁繩,注意去控制讓這兩匹馬同速奔跑,兩匹馬的奔跑速度是不是保持一致,一直是掌握在他手中的。
跟這個相似,中捨性心所是負責調控相應法,使所有的心所和心識,在各自的作用上不會表現出過度或不足,防止過多或不足。我們經常有一種體會,當你禪修專注得不錯的時候,輕安起來了。輕安起來了,很多人要麼落入有分,要麼掉入昏沈。還有一種現象經常出現,光出來了,光出來以後很興奮,非常興奮,很歡喜,「光又出來了。」 這種情況就是中捨性心所沒有練習到夠強。中捨性心所沒有練習到夠強,而念又不強的時候,還發現不了,所以就往一邊偏去了。
這個時候我們經常在禪修報告中說,怎麼對治這個問題?前提你是要有念,但是單獨強調念是不夠用的,還要練習這個中捨性。當你一感覺心有點輕安起來了,很舒服了,這個時候你就要去調。調什麼? 「讓我的喜覺支多一點點,我要更歡喜地知道禪修的所緣,或者讓我更多地知道一點入出息的內容。」幹什麼呢?就是提策你的心,提策你的心就是防止昏沈、睡眠。這個時候什麼心所在起作用?就是中捨性的心所。那以後只要那種輕安一出來,你馬上讓心自動把精進的度、喜的度往上一調,心就回來了,就不會落入有分了。
多調幾次以後,你就像駕兩匹馬的馬車夫一樣,再不需要去一會拉左邊、一會拉右邊。
捨性心所的第二個近因是如理作意。禪相出來很正常,一再講,它不代表什麼東西。有人講,「禪相出來,就可以證禪那」;或者有人講,「禪相是你的敲門磚」,都是讓你心不平衡的一種語言。禪相出來就出來了,沒啥了不起。當你心專注的時候,心生色聚的火界就是會明亮,它不代表什麼東西。有些人入禪的時候,禪相都是暗的,不要太把它當一回事。(應當)是以內心持續平靜、專注、沒有妄念,作為你進步的標準。
你要有這個心:禪相出來了,你如理作意,「我在禪相裡面繼續覺知呼吸」。這個過程也是培養中捨的過程。
今天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
實踐題:各分別用一個貪、嗔、痴相應的例子來描述一下當時心和心所失衡的狀態。有孩子的和孩子一起觀察什麼是心和心所的失衡以及後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