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要破除習慣性的執取,唯有停止與一連串的感覺密切結合,學著擺脫對感覺主動積極的響應,並退一步觀察它們。我們講,永遠不要對果報直接採取行動, 不管是帶來快樂的果報,或是不可意的果報,退一步觀察它。於是觸食所滋養的感受將會停止轉變為執取,感受只是感受,這個時候,苦的緣起流轉才能終止。
・想蘊產生見解,受蘊產生執取。所以在名色法下面,佛陀把受和想單獨抽出來,是專門針對眾生在輪迴當中的兩個根。
・樂受的作用是能夠增長相應法;苦受的作用是減弱相應法,跟樂受相反。
實踐題:回想一段時間來主要影響自己內心悅受和憂受所緣,並分析原因。有孩子的和孩子討論就目前來講經常帶來悅受和憂受的所緣有什麼特點。
雲端起觀——第 87 課 觸(二)和受(一)
各位賢友好!昨天我們學習了觸心所,一般人學習觸心所都會很輕視,觸心所就是接觸嘛,很簡單。然而佛陀把「觸」排在四種食糧之首,觸在名法裡排首位,我們要明白這個用意。昨天我們講,根據生命中的「四食」,佛陀提到「四食」的經典有很多部,其中對觸食的比喻:就像一頭被生剝皮的牛,它站在任何地方,都會遭受周遭的昆蟲和動物的襲擊。如同活生生被剝皮的牛一樣,觸食經由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從四面八方蜂湧而來,作為人無能地暴露在這種持續的興奮與刺激當中。巴利語叫 phassa,這就是觸食,意思是接觸。觸食的觸不僅指肢體的接觸,肢體接觸只有指身體,這個觸更主要通過六識也就是我們心的感觸,產生這種心理和外境的接觸。
連同作意,觸食是心對「感官與料」與概念的刺激所產生的第一且最單純的反應。「感官與料」這個詞,向智長老是借用了哲學家羅素的用法,羅素把我們知覺所得的數據(色聲香味觸等)稱為「感官與料」。
觸食是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它特別滋養或維護的是感受,「觸緣受」,緣於觸而受生起。受,因為大量且持續發生的感官觸覺而生,成為樂受、苦受和不苦不樂受。這個在緣起法裡是「觸緣受」,「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
沒有防護的受使得貪愛旺盛,就是「受緣愛」。一旦觸食的貪求產生,便有無窮的觸供給感受消化吸收。人的一生在快速的變遷中,受著色、聲、香、味、觸、法不斷地衝擊。一般的人覺得我們需要這個衝擊,沒有這個衝擊會覺得很無聊,乃至會抑鬱,乃至會活不下去,然而佛陀深刻覺知此持續不斷的衝擊,所以他作了這個剝了皮的牛來比喻:因為皮開肉綻,這樣沒有皮的牛成為昆蟲群集爭食的對象,苦不堪言。
大家會不會感覺到自己苦不堪言,還是樂不堪言?大部分沒有體驗過內心寂靜的人,沒有體驗過寂靜的快樂的人,他活在各種觸裡面,沒有觸他活不下去。但是越有體驗內心寂靜快樂的人,對這種觸就會覺得越粗糙,很難受。很多人參加過葛印卡老師的內觀禪,剛開始前面三、四天,不讓說話、不允許眼神交流、不允許有肢體的碰觸,很多人就非常難受,就像魚從河裡面撈上來放在旱地上,受不了。但慢慢地,隨著你禪修體驗的感覺起來,很多人到了結束那天,我觀察有相當一部分人根本不想說話,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呢,啊~就使勁說話,恨不得把十天沒說的話全補回來,人就有這樣差別。那些不想說話的人,他體驗了十天下來內心的平靜,說話也覺得很難受。在禪林禪修時間長了的人也有體會,若由於事務要進入市鎮,剛進入時尤其痛苦。所以沒有體驗過內心寂靜的人,他是沒有辦法體會寂靜帶來的快樂。佛陀說,這種色、聲、香、味、 觸的撞擊,讓你就像一條剝了皮的牛一樣,受到周遭的昆蟲和動物的襲擊。只有內心有過平靜感覺人才能體驗得出來。這種都在散亂掉舉當中的人,是不能夠體會的。但我相信我們在座很多人開始體驗了。
佛陀指出,對尚未從執取中解脫的人而言,任何感受必然產生苦難和爭戰。苦受,是苦難本身;樂受,是因為它短暫無法令人滿足的特性而成為苦受,帶來苦受。世俗的不苦不樂受,就是我們前面講的捨受。那個無智的受,其實是因為本具的單調無聊,也是一 種苦迫。而觸食會不斷地餵養這些覺受,而成為引發「三苦」的因。 三苦就是苦苦、壞苦和行苦。《長老偈》裡面記載一位長老比庫,他希望能夠更清楚地看到觸食鮮明的刺激的特性,有感而發:何時我才能平靜且有智慧地看到自己陷入無數的色聲香味觸法的熊熊火焰中?佛陀比喻我們身處火宅,指的是這個意思。
當一個人非常有正念、正念綿綿密密的時候,他能夠體驗到。如果你的心不守護的話,外在的所有刺激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厭離是怎麼產生的?當我們修觀智修到生滅隨觀智、壞滅隨觀智的時候,那種對於行法的感受,就彷彿剝了皮的牛處於被各種周遭的昆蟲和動物的襲擊的狀態下的類似感受,甚至比這個還強烈,這就是我們的生命狀態。過去現在未來你每天都是在這個狀態裡面撞擊,我們還覺得這是唯一可以依靠的生命,這樣才能生起悚懼,想出離。
每天我們覺得有接觸,有色聲香味觸,好快樂。所以我們上回說了嗑瓜子的例子:很多人坐下來嗑瓜子可以嗑一整天,沒完沒了的嗑,為什麼?因為他可以有效地解決快樂邊際效應遞減的問題。他快速地又再獲得一個瓜子、快速地又再獲得一個瓜子,他能夠彌補邊際效應遞減的問題。
人十分清楚有很多的痛苦的印象撞擊自己的感受,但又非常願意為自己的快樂付出這樣的代價。事實上,他們似乎喜歡有任何一 種感覺,勝過什麼也沒有,除非所引發的苦超過了內心能容忍的地步,這種情況的心理根源是因為人永遠渴求新的經驗。這也體現在我們修入出息時的體驗。一樣的,當入出息熟悉以後,要麼是掉舉,要麼是昏沈,也是這個原因。當你體驗到修入出息會一直給你帶來快樂輕安的感受的時候,你才能持續,你的專注才能夠持續。如果這種渴求沒有被完全滿足,將感到空虛、飢餓或者無助,因此人需要變異、新奇,並渴求不斷與生命接觸。因為習慣於這樣的接觸,以致對大多數人而言,孤寂令人害怕,好像一種無法忍受的剝奪。觸食滿足了享樂的世界,也滋養了對存在的渴求,就是(「有愛」的巴利語 bhava-ta),就是「有」的渴愛——有愛。要破除習慣性的執取,唯有停止與一連串的感覺密切結合,學著擺脫對感覺主動積極的響應,並退一步觀察它們。我們講,永遠不要對果報直接採取行動, 不管是帶來快樂的果報,或是不可意的果報,退一步觀察它。於是觸食所滋養的感受將會停止轉變為執取,感受只是感受,這個時候,苦的緣起流轉才能終止。
所緣和依處如同火炭,心如同膠塊,只要這三者一接觸,你的心就會受由依處和所緣帶來的熱,然後軟化變形。依處和所緣為什麼像火炭會熱呢?為什麼論師作這樣的比喻?就是所緣是不是可意,是可意還是不可意,它和我們物種的基因、業和煩惱有關。大家能體會嗎?以前講,我們被兩種力量緊緊地束縛,一種是物種流轉的基因,生命相續流的、物種傳承的基因;還有一種是我們生命相續流帶來的業和煩惱。
我們講說,不同的物種面對同樣的所緣,他感受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感受不一樣?在他們的心裡面認為是可意還是不可意是不同的。就像糞甲蟲會認大糞是它的美味一樣,糞對於糞甲蟲來說是可意所緣。但超越它生命的物種,就認為它是不可意所緣。這是受什麼決定的?這是跟物種基因、業和煩惱有關。為什麼它會投生在這樣的物種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煩惱呢?和它上一生臨死前成熟的無明、愛、取、行、業有關。
可以觀察,每一天面對所緣的無明愛取,以及造作的行留下來什麼樣的業。這些習慣、慣行業會導致我們未來在某一類物種裡面去結生,而這樣的物種針對不同的所緣,就有不同的觸,不同的態度。所以我們現在任何感受的觸,都是跟我們的業有設定、有相關的。依處是根據我們過去的欲貪來的,蚯蚓就沒有眼淨色、耳淨色,為什麼呢?肯定是牠過去成為蚯蚓的業成熟的那個業裡面,牠忽視或排斥看和聽,才會有這樣的生命存在。對於人來講,我們五根具足,為什麼?因為我們又想看、又想聽、又想聞、又想嘗、又想接觸,還胡思亂想,所以你就五蘊具足,五根具足,有非常豐富的所緣來撞擊你,那是你的期待導致的。這樣的期待,讓你會有這樣的投生,投生在這裡面,你就覺得是最了不起的、最好的,是地球的主人,就是這樣的意思。
但是如果你修到十四御心法,看到有天人,還有梵天人,你就會有點自慚形穢,人類實在不咋地。只要我們投生為人,跟人相應的不管是可意或不可意所緣,都是我們的選擇。這種選擇,這種所緣就帶著熱量,它就會對你的心產生作用,讓你的心軟化。這個軟化是怎麼產生的?自然而然產生的,並沒有一個靈魂,並沒有一個 「我」喜歡或不喜歡,你看糞便,自然就會避開;糞甲蟲看到糞便就會撲上去,自然而然。
觸緣受。接觸下來,你的心被熱量、被所緣、被依處的燥熱催化了,你的心從硬硬的一塊變軟。火炭代表所緣和依處。我們可以選擇什麼樣的所緣,所緣對我們有什麼影響?跟我們過去的業、渴愛有關。依處也是跟我們的業、渴愛有關,膠棒是我們的心,因為過去有相關的渴愛,只要三者一接觸、一結合在一起,你的心就會起反應,這個就是業,它是自然而然的一種運作的方式。
我們接觸任何所緣,或心裡想起任何所緣,眼、耳、鼻、舌、身,對色、聲、香、味、觸,或者意門對法塵。所緣只要一匯合一接觸,由於過去的業、煩惱的影響,三者一結合,就產生反應。產生的反應,表現為你的心被熱能軟化了,這軟化的過程就是受,心被軟化就是受。
這裡我們必須明白一個東西,如果是純粹的眼淨色或者所緣,它並不能導致受的出現。再舉個例子,你只是純粹的讓這所緣,比如說被切斷了視覺聯繫的眼睛對著顏色,而沒有心識參與的話,是不會導致受的。最近有幾位禪修者報告的時候已經出現這情況了。有一同學說:心貼到所緣上了,要出來的時候出不來,睜開眼睛也看不見東西。理論上,他的眼淨色是健康的,他坐的地方肯定是有光線,他坐的地方肯定是有房子或者坐墊,它有顏色,也就是說眼淨色看到東西的所有外在內在條件是具足的,但他就是看不見。為什麼看不見?因為他的心被粘到所緣上,粘在入出息似相的所緣上,心識沒有參與到眼淨色跟色所緣三者的接觸,所以形不成真正的視覺,看不見。色觸沒完成,就沒有受產生,沒有感受。
另一位同學,修四界,僵在裡面出不來,地界的硬、重或水界的粘結太強了,就會這樣,心被綁死在一種特相上,其他都沒有感覺了。還有一個同學是感覺身體僵硬掉,想出來又出不來,硬生生出來後發現自己身體變麻木了,因為他的心依然在那個所緣上,還沒完全退出。有這樣體驗的同學他就很容易理解。所緣、依處、心識,三者匯合才能產生觸,才叫做觸,這個過程叫做觸。沒有心識的參與,觸是不完成的,不管是意門還是五門的,最終是要有心識才可以產生的。所以不管觸也好、受也好,它們都是屬於心裡面的心所,前提是心識參與其中了才可以。
單純的依處(淨色)和所緣接觸不會產生感受。當真正的觸發生的時候,心識就會受到所緣和依處所自帶熱能的影響,它就會發生反應,這就是觸,心會受到刺激或者衝擊。一產生這個刺激,心就開始軟化,這軟化就是受。當三者一匯合,一產生這衝擊、刺激後,內心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受。 心就開始品嘗到所緣的味道、所緣所帶出來的效應,這效應跟我們過去的渴愛、無明愛取是關聯在一起的。
受心所
前面的課程我們已經把捨受講到了。今天我們純粹學剩下的四種受:苦受、樂受、悅受、憂受。
純粹單純的受的特相,就是體驗所緣,或有人翻譯為領受所緣,就是能夠去領受所緣的滋味,體驗所緣的味道。
作用,就是去受用,或者去品嘗所緣的味道。如果是樂受,你就去享受;如果是苦受,你就遭遇苦受。
現起,就是感受苦樂各種感覺。
足處,就是依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而有益。
感受在五蘊裡是獨立成為一個蘊的。為什麼受會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個蘊呢?想蘊能夠讓我們產生各種正確或錯誤的見解。正見、邪見,都是在想蘊的基礎上做標記。受蘊,感受,跟所緣、依處、跟過去的渴愛有關係,受蘊能讓人感受到執取。想蘊產生見解,受蘊產生執取。所以在名色法下面,佛陀把受和想單獨抽出來,是專門針對眾生在輪回當中的兩個根。我們講輪回之根是什麼?渴愛、無明,對不對?渴愛是因為執取,為什麼執取?因為有受。無明是什麼?無明發展起來就是邪見,邪見就是錯誤的見解,不能夠從根本的終極角度去看待你的所緣,看到的都是稻草人,然後發展為心顛倒,最後是見顛倒。所以佛陀把受和想單列出來。我們要知道,它們是根本原因,是我們輪迴的兩個根。從過去到這一生是無明,從這一生到下一生是愛染、是渴愛。受對我們心的影響是如此之大,我們要仔細地學習它。
談到影響,帕奧西亞多指出在《義注》和《復注》中提到,我們的「受」,主要是品嘗所緣、體驗所緣,也就是主要是感受、經歷、遭遇或是享受所緣,在名法裡稱為「受心所」。「受心所」在體驗和品嘗所緣的時候,跟其它心所不同,比如:觸心所是三者結合為觸;想心所是做標記;思心所,它是召集;乃至其它所有心所、心識,它們面對所緣,對所緣的體驗和品嘗,它們也有它們的功能要做,它們會 扮演這個功能。比如觸是匯合所緣;想是去認得或重新標記所緣,取所緣作為印象;思心所是去鼓舞、鼓吹、召集全部心所去面對所緣;貪是召集大家去黏著所緣。這些心所其實只是稍微、部分的去品嘗或遭遇所緣。而受心所,它在心裡面被分配的任務是完全地受用、完全地去遭受、完全地去體驗、完全地去品嘗所緣的味道,它沒有主動要做的功能,所以對於體驗所緣、感受所緣、領受所緣呢, 它是老大,其它都是隨著它的。
《義注》裡面有個形容,受心所就像一個國王。體驗所緣,受心所是國王。比如某一個國王在王宮裡養了很多廚師、御廚。廚師會煮各種各樣美味食物供給國王享用,但食物煮好以後,在國王還沒有吃之前,御廚要逐一地、每一樣拿一點東西先嘗一下,看看有沒有毒,會不會符合國王的喜好,最後才給國王吃。這些做飯的廚師就像心裡的各種心所,它只能品嘗到食物的一部分,就是只是扮演它自己的功能,但最終完全吃完、品嘗完、受用完、享用的是國王,這就是受心所。所以在心裡面,去體驗、去感受、去遭遇所緣的,是完全由受心所來完成。
受心所在體驗所緣時的各種反應,分為五種,主要是身心兩部分。身體部分,分成苦受、樂受和捨受;心的部分,分成悅受、憂受和捨受。某種程度說,身體是不談捨受的,為什麼?我們接著下來說。
我們現在談身體的樂受。既然受的特相是體驗和領受,身體的樂受就是去體驗和領受可愛的觸所緣,可以帶來快樂的觸所緣。樂受的作用是能夠增長相應法。增長相應法什麼意思呢?就是可以讓相應法被激發起來,讓相應法顯得很興奮,用土話來說就是加油,給它鼓舞、給它加油。平常吃到好吃的、聞到好聞的,身體很好的觸摸和按摩的時候,你的相應法,整體的心的感覺就特別舒服、特別有力、特別想再要的感覺,就是你的相應法被受增長、激勵、鼓舞、加油了,起這個作用。現起是可以感覺到身體的愉悅。它的近因是身淨色。身淨色是什麼?業生色,對不對?為什麼是身淨色來感受,而不是其他來感受?我們後面再講。
再詳細來講身樂,身體的快樂。我們知道雙五識都是果報心。身樂是善的身識果報,就是身體遇到一個善果報了。它的特相是你去領受這個讓你的身體感到快樂的所緣。這個所緣是從哪裡來呢? 是善果報來的,過去的果報。那這個果報來了,是什麼東西去享受呢?是身淨色,是業生的。你對上了沒有?就是你過去喜歡什麼,造作了善業、好的業,就會讓你在未來得到你喜歡享受的果報。是由你的業生色去享受的,這裡面沒有「我」,把它拆了。所以身善果報 由受心所來領受,受心所它的近因,受的產生是從身體裡的業生色裡面來激發出來的。
增長相應法,我們剛才講,這種激勵和加油的作用。它從兩個角度上來講:
一、激發相應法。比如身體樂受一起來,一起生起來的七個遍一切心所(觸、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你思的力量會很強,你的想的標記就會很強,為什麼?它被受激發了,功能也變得很強。
二、增進和吸引其它相應法去朝向、面對、吸引這個所緣,覺得很舒服,再去把它要過來,這也是由受激發的。我們能體驗到,當你的身體觸受很愉悅的時候,整個身心都會很快活、很活躍。可能剛開始你沈悶悶的,突然間有這種感覺一下子就活躍起來,被激發,滿血復活了。就像你平常沈悶悶地走在大街上,百無聊賴,突然間聞到一股你非常喜歡的某一種香味,你馬上就能夠起來這種愉悅的感覺,這個是香所緣,還不直接。如果是身體的樂受會更明顯,身體的觸帶來的樂受是直接的,不需要像聞到味道還需要心裡加工 一下。比如你的寶貝兒子現在兩三歲,白嫩嫩的,你回家孩子撲過來了,喊爸爸,然後摸一下臉給你親一下,你就醉掉。為什麼?因它不需要思考,實實在在的,心裡不用去衡量。身樂是很直接的,不需要意門加工,所以身樂總是很明顯,快樂的程度也比較強。
身樂的現起就是直接體驗這種快樂。巴利裡對身樂有一個詞叫 assada,其實是有點貶義的。就是執著五蘊的喜悅,但也可以來形容對身識的樂受的感覺,它就是一種很快樂、很滿意的經驗,這個叫 assada。
它的近因是身淨色,身淨色是業生色,跟我們的業有關。而業跟我們過去的五因、渴愛有關,這個一關聯起來,就知道什麼叫鼓勵機制?鼓勵機制就是這麼形成的:過去有這種渴愛,這種渴愛就造作相應的業。這樣的業讓你在這樣的物種裡出生,這種物種出生的業生色和他的身識,就是對相應的那一類所緣和依處有熱感,那種所緣和依處對你的心就有這種熱感。這種熱感表現出來,如果是對生命存在和繁衍有幫助的,它就會產生樂受,鼓勵你繼續來,再要一次,再要多多的。為什麼?邊際效應必須遞減,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為了你的生存和不斷地繁衍後代,它給你快樂,但快樂很快消失,鼓勵你不斷去獲取這個快樂,使你的生存能夠持續、繁衍能夠持續。看清楚受給你幹嘛用的,就不會天天去執取這個誘餌, 陷到裡面去了。
再來看身體的苦受。它與樂受剛好相反,苦受當然也是領受,但體驗的是不可愛所緣。作用跟樂受相反,是減弱相應法。樂受是增長激發,苦受是收縮:「別去了,我們趕緊收回來,不能去張開,張開會更痛。」所以當我們身體疼痛的時候,就會縮成一團,什麼事情都做不成。「你這個人怎麼病怏怏的?」不舒服啊,苦受。誰在起作用?受心所。它把其它所有相應法的功能都削弱了,這是一個;再 一個,讓所有相應法都排斥。「要走,不能在這裡待著」,它啓動保護機制。現起,就是身體遭受痛苦,「好痛啊、難受啊」,痛苦。足處是身淨色,同樣是業生色。它幹嘛?啓動保護機制,這保護機制跟鼓勵機制不同。
鼓勵機制:快樂邊際效應遞減,想的標記就是它會帶來快樂,對於快樂會消失的現象,它不標記,它會漠視它,只對帶來快樂標記。所以對快樂的短暫是忽視它的,而鼓勵你不斷地去獲得。但對於苦受,它是一直記住的,為什麼?因為它可能對你生命的存在和後代的繁衍帶來威脅。「寧可錯殺一萬,不可漏走一個」,因為只要有一次犯錯,你的生命就可能受到危險,所以對於苦受必須記牢。大家做原生家庭梳理的時候,爸爸媽媽一個嚴厲的呵斥或不好的臉色,你都記一輩子,就這麼來的,都是稻草人啓動的保護機制,然後模糊識別,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
我們講身體的苦受樂受,也就是身體取到可愛、不可愛所緣。 這種可愛、不可愛所緣對身體來講是本然的,就是都會是這樣的。比如打一頓就會痛,不存在其他可以改的東西,改的是內心的態度,本質就是業果的呈現。所緣本身就帶著苦和樂的本質,就是這樣的。可愛所緣、不可愛所緣對身體來講是很真實的。
但心是不一樣的,心的憂受和悅受就有點不同。剛才我們講,身體體驗可愛和不可愛所緣,心就多出一個出來,體驗自性可愛或造作至可愛的所緣。自性可愛跟剛才是一樣的,本質上就是可愛的; 造作可愛,是本來不可愛。你可以把它作意出來,想像出來,或者轉念轉成它為可愛的所緣。帕奧西亞多總是比喻,在緬甸的蝦醬,臭魚爛蝦加上醬油拿去漚,非常臭,但如果拿來炒,加上雞蛋一炒,味道就變得非常好,炒的過程就像內心經過加工。
所緣本質上是會帶來苦或者帶來樂,但對內心來講,苦樂還可以造作出來,造作可能是偏見,也可以是如理作意。就是本來所緣是善果報帶來的快樂所緣,但由於不如理作意、文化習俗,或者某種特定的根深蒂固的習慣也好。你的認知出現偏差,就會想錯了,當成不可意所緣。
比如所有佛教徒見到佛陀都會非常歡喜,如果見到真的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就是極可喜所緣,是過去很強的善業導致的。對所有人一樣,佛陀就是極可喜所緣。但對外道來講,就是面對相貌莊嚴的佛陀他也會生起憂俱的心。為什麼會生起憂懼的心呢?不如理作意,佛教的教主比他們的教主長得更帥,受不了,產生不快。所以本來是可喜所緣,但面對所緣他產生不快樂的感受。所以造作至可喜或不可喜所緣,或者造作出來的快樂或不快樂,就屬於造作。
相反,本來是不快樂的所緣,但他的內心的反應卻是歡喜的。舉例說:有人喜歡吃臭豆腐,臭豆腐初聞很多人覺得不可喜的,或者說很多人根本不敢吃,或者有人吃也吃不慣,但就有不少人特喜歡吃。包括吃榴蓮,不喜歡的人就覺得很臭,但喜歡的人就覺得味道很好,這個跟造作有關的。這種所緣是否真正可愛呢?我們就不好講。
接下來講悅俱的受。悅俱的特相,本質是快樂的所緣,或造作出來的可喜的所緣。它的作用是隨著它的本質,或造作出來的素質去取所緣。通過自性可喜或自性不可喜的所緣去體驗它。現起是這種內心愉悅的感覺。它的近因是心所依處、所緣、或相應法三者中的任何一個。心所依處、所緣或相應法,它是針對普遍的樂受。但如果是針對善法的樂受就不一樣。比如說善心或者禪那,我們說禪悅,包括剎那定、遍作定、近行定、安止定、觀智。這些相應的足處是心和心所的輕安,所以我們能體會,是先有快樂的感受,還是先培養心的輕安。
對善心來講,是先有如理作意才有善心,而有善心就自然而然有心的輕安。而心的輕安起來,不管你有強的樂受還是不強的樂受,你都是有一些快樂的感受。前面講的六對十二個的輕安心所,就是滿足平靜的狀態。感受是分有染或無染的,樂受對於善心來說,是無染、無執著的悅俱的感受,以心和心所的輕安作為足處的,是針對這種無染的感受,無染的、無執著的悅俱的感受。如果愉悅是跟貪相應的話,那就不是以輕安作為足處,而是剛才講的心所依處、 所緣和相應法的某一個作為它的依處。這裡悅俱的受是專指善心,包括八大善心裡面的四種悅俱智相應、悅俱智不相應、有行無行,還有禪那,禪那心之前的剎那定、遍作定、近行定、還有觀智,生起的這些悅俱的善心包含在裡面,它的足處都是心和心所的輕安。
這些法的特相,是令相應法樂於所緣,這個我們要分清楚。相應法樂於所緣,就是它的存在能夠讓你覺得快樂滿意,你的相應法對這個所緣很滿意很快樂。這種悅受不僅來自內心的滿意,它整個人都會很滿意、很快樂起來。這種增長相應法是讓你的心裡很策勵、很活躍。
它的現起,在禪修者裡面體驗到的,就是精神被激發,用土話講是很提神,你的心被提策起來了。在禪修的時候只要開始有專注力,就感覺全身心的素質都顯得很有力量、很健壯、很健康,原因就是因為這種悅受它的這種激發的緣故,近因是因為輕安。這種善法的悅受,是整個全身心都感覺到愉悅,它不同於其他的身體的某 一種樂受,或你聞到好聞的,吃到好吃的,只集中在某個根門的區域裡面。這種善法基於輕安為足處的愉悅是全身心的,這種愉悅可以鏟除各種苦,包括身體的苦受或心理的病苦都可以鏟除。這個大家很有體會:當一個人經常行善或經常禪修,就會發現身體的各種僵硬、各種病痛會越來越少;如果經常起煩惱,好好的身體就各種病都來了。這也跟悅受和憂受有關。
增長相應法,激勵相應法,提策相應法,鼓舞相應法,還是削弱相應法,制衡相應法,收縮相應法,是不一樣的。被收縮,身體就僵硬;被激勵被鼓舞,身心就輕快、柔軟。
實踐題:回想一段時間來主要影響自己內心悅受和憂受所緣,並分析原因。有孩子的和孩子討論就目前來講經常帶來悅受和憂受的所緣有什麼特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