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7-14 下午6.04.20.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行:守護根門、有戒、飲食知節量,不暴食暴飲、修習警悟(生活規律)。你能夠遇到善知識,你能夠有好的身體、你修行能夠有好的環境、有很好的因緣,這都要靠行。 

 

七聖財:信、念、慚、愧、精進、多聞、智慧。

 

佈施時要落實:我這樣佈施,在內心得到怎樣的淨化?我所有的善行在內心得到怎樣的淨化?能不能成為巴拉密?能不能成為我解脫的資糧?

 

分別的目的是什麼?分別的目的是讓我們能夠確認學習和實踐的目標和方向。你沒有這些分別,就沒有方向。

 

學習要學正確的方法,是要分別。分別的目的,是確認我們學習和實踐的目標不會錯誤。

 

貪,不但是自己黏著,還會帶著其他所有相應心所都黏著。

 

「觸」的功能是什麼呢?它就是讓所緣去跟依處和心識聚合在一起。在這裡面,它沒有主體,所以講「觸」去實現一個東西,它是一個方便說。

 

「觸」本身不是個主體,它就是根、塵、識三者的匯合、聚合的狀態,這個聚合本身就稱為「觸」。

 

意識接觸的那種震撼感,就是一種「觸」。

 

觸帶來受,觸是一種熱能。

 

實踐題:自己對六門的哪一種觸最有期待,觀察其對生命的影響。有孩子的觀察孩子的興趣點,並和他們一起討論觸的因緣。

 

 

 

 

雲端起觀第 86 正直性&  

六對心所是 25 個美心所的一種集中表現,從素質、狀態上的一種集中表現。你的心當下是不是善心,觀察是不是有輕安性、輕快性、柔軟性、適業性、練達性、正直性,很容易觀察到。 

我們昨天講到了要引申出來一個話題,就是什麼是功德?在佛法裡講「明行具足」——明,是智慧;行,是福德,就是功德。功德可以分為內外兩層來講。 

一個層面是對外來講,我們常說這個人總是心想事成,做什麼成什麼。如果有聽過帕奧西亞多的《業的運作》或者聽過什麼叫四種成就,就是這方面的表現。 

四種成就就是:趣成就,生在善趣;時成就,在一個佛法昌盛、和平的年代;所依成就,相貌、身體健康情況、住的地方不是非常窮、偏僻和多病的地方;努力成就,很容易成就善業,十善業道很容易做,而且總是在做善業,做善業的時候都是心想事成、很順暢,這是努力成就的一個很重要標誌。另外,很容易做還有一個體現是自己有一定聰明才智,技能、能力高超,也很願意付出精進、有精進力,總是有很多人可以幫你,有很多的朋屬、眷屬,能夠成事,有貴人,在佛法角度來講就是有善知識、有善友。歸結為一句話:你不但命好,運氣也很好。命好,運也好,這就是福報,就是功德,這是從外在的角度講。 

那為什麼你能擁有這些福報?在《小業分別經》裡,佛陀講過十四種讓你可以成就或者出問題的地方,對照一下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我們能獲得這些外在的順緣?這跟我們過去所造的善業有關。這是外在的角度。 

內在的角度呢?用一句話來講,就是你的二十五個美心所加上十三個通一切心的心所都很強、都很有力量。這些力量最後匯總下來,其實就是這六對心所——輕安、輕快性、柔軟性、適業性、練達性、正直性,這是最具有代表性和總結性的。由此可見,功德也體現在你的心的素質上,不僅僅是外在很有福報就叫很有功德。 

大家去看雷迪西亞多的《三十七道品手冊》,或者現在由瑪欣德尊者把它翻譯成叫《菩提資糧》,裡面講有十五種行。 

第一個是守護根門。他天生就守護根門,他天生就不與惡人為伍,他天生就不會吃喝嫖賭,這就是功德!並不是你這個人很有錢,吃喝嫖賭什麼壞事都敢幹,叫很有功德,這是他的行種子不行。 

就像佛陀講到的大富長者子的故事。到了七十幾歲了,夫婦兩人流落街頭,淪落為乞丐,已經非常昏聵了,身體也是一塌糊塗了,他們能遇到佛陀,但已經沒有辦法認知佛陀。他們年輕的時候非常有錢,女方非常有錢,他也非常有錢。佛陀說如果那個時候他們學佛法,男的可以證阿拉漢,女的可以證三果。如果他們精勤地去守護他的財富,會成為全印度最有錢的人。但是他們沒有這麼去做,原因就是他的行 種子不夠。他的明種子是夠的,因為他只要遇到佛陀就可以證阿拉漢。但他沒有行種子,沒有行種子不等於這個人沒福報,畢竟他那麼有錢。 

那什麼叫沒有行種子呢?就是他不會守護,一有錢後馬上淪落到那時社會上的那種不良習氣裡,驕奢淫逸、吃喝嫖賭,壞事都幹了,到老了也沒用了。這就是不會守護根門,屬於沒有功德,不是說很有錢就有功德。 

第二個是有戒。願意持戒,願意做一個高尚的有品德的人,哪怕是很微小的過失都會覺得慚愧。 

第三個是飲食知節量,不暴食暴飲。飲食知節量,對出家人來講,這代表衣食住藥四種資具。對在家人也是講,是衣食住行這四種生活的所需,他適可而止,他知足,叫知節量。 

第四個是修習警悟。就是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覺的時候睡覺、該工作的時候工作。整個人的作息非常穩定健康,不會像很多現代人那樣晚上不睡覺。我們經常形容一些年輕人晚上做鬼,白天做豬,這個是沒有功德。 

接下來是七聖財:信、念、慚、愧、精進、多聞、智慧。這是素質,這是在我們心的素質上體現的。 

然後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以上就是十五種行,這是功德。我們回過頭來看看自己有沒有功德,功德是行。行是資助我們能夠很順暢地修習佛法的基本保證。你能夠遇到善知識,你能夠有好的身體、你修行能夠有好的環境、有很好的因緣,這都要靠行。 

回過頭來,有些人會說,佛陀經常講功德有很多差異,說針對這樣的人做這樣的善行,功德有多少萬倍、多少億倍,那是不是佛陀特別強調要分別,供養要分別?能不能無分別?無分別好不好? 我們要來看佛陀在講這些功德分別的時候,都是和什麼樣的人講?他都是跟很多初學、還沒有完全入門、很多還不是佛教徒、還不認為佈施是有利益、有功德的人開示的時候這樣講。比如說《小業分別經》就是給 Subha Todeyya 開示的。Subha Todeyya 的父親是非常吝嗇的婆羅門。那麼父親非常吝嗇,這個孩子會非常大方嗎?瞭解原生家庭的人就知道,這不大可能。那佛陀為什麼要給他這樣講《小業分別經》呢?要他知道佈施有什麼好處,讓他從功德、從利益的角度上來看。再看佛陀在講自己過去本生在菩薩階段的時候,菩薩累積巴拉密時是完全沒分別的,對於乞丐是這樣佈施,對於國王也是這樣佈施,對於夜叉也是這樣佈施。 

為什麼對 Subha Todeyya 講佈施要這樣講,而佛陀講他在菩薩本生時要那樣來講?大家一想就知道,這是引進門。對於本來很吝嗇、很計較的人,你就要講功德。而且佛陀他也不是騙人啊,因為他計較有計較的方式嘛,你看哪一種計較最合算,那你就計較囉,計較完後覺得合算就會願意做,做了就是善行。這純粹是從為了他的利益的角度來講。那菩薩累積善行,累積的是巴拉密。累積的巴拉密是心的素質,所以如果我們要累積我們心的素質,讓我們的心越來越淨化,越來越純粹,煩惱不斷地減輕,就不要有那麼多計較,「我這次佈施有多少功德?佈施多少然後又能夠怎樣?」而要純粹地落實到——「我這樣佈施,在內心得到怎樣的淨化?我所有的善行在內心得到怎樣的淨化?能不能成為巴拉密?能不能成為我解脫的資糧?」要從這個角度來考慮。 同樣的,對於心性的素質,知見非常重要,信仰很重要,你是信八事還是信什麼別的,這很重要!我們也強調我們的宗教派別,我們止觀行者,是先修止再修觀的,我們是依著《清淨道論》來的,我們是強調《阿毗達摩》的。這是不是分別?這是分別。分別的目的是什麼?分別的目的是讓我們能夠確認學習和實踐的目標和方向。你沒有這些分別,就沒有方向。大家都隨便,想學什麼都可以,那就亂套了。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我們這個分別不是為了批判,不是為了讚自毀他。請大家一定要記住,不要有自我的這種優越感。有自我優越感、要批判的時候,我們就錯了,就像佛陀說抓蛇抓到尾巴了,或者直接衝著蛇頭去了,那你就會受傷,乃至於喪命。所以,我們說要樹立正知見,要有正信,不要迷信,學習要學正確的方法,是要分別。分別的目的,是確認我們學習和實踐的目標不會錯誤,不是覺得自己了不起,可以去批判別人。就像狗撒尿一樣,到哪裡去撒一泡尿,「啊,這地方是我的,這邊的人是我的」,這樣一種態度,就是沒有功德; 就沒有輕安、輕快、柔軟、適業、正直、練達上的表現。 

今天借這六對心所,我們再給大家強調一下,提個醒,什麼是功德!什麼內在的是功德,什麼是外在的功德。 

 

觸,巴利語是 phassa。它的本來意思是觸摸、達到、觸到、碰到。把它作為心所,是動詞的名詞化。 

我們知道,心所是心的素質。心的素質是可以被我們經驗到的,就像我們講前面這些心所,都可以被經驗到。當我們談其它心所的時候,會講到某個心所本身就像一個媒介一樣。什麼意思呢?就是它能導致其它心所達到它的某一種功能。比如貪、貪婪。貪呢,它能讓相應心所去黏著所緣。貪,不但是自己黏著,還會帶著其他所有相應心所都黏著。這時候,它是作為一個工具、一個媒介、一個反應媒,能夠讓其它的相應心所也達成這個功能。另外,貪,它是很主導的,它自己作為主體本身也是要達成這個功能。貪,本身它就是黏著;或者這個黏著本身就是貪。 

所以我們講一個心所,往往都是從這三個方面來講: 1、它作為媒介,能夠讓其它心所一起去實現這樣的功能。 2、它本身就是這樣的。3、這樣的狀態本身就是這個心所。 

心所一般是從這三個方面來講。 

但是講這個「觸」的時候呢,我們一般就不能這麼講。「觸」沒有作為媒介體這樣的作用,它也不能是一個主體,也不能說它是一個自己能夠實現什麼的這種說法,也就是說沒有所謂的一個主體或者媒介這樣的一個東西去達成這個「觸」的功能。那麼「觸」的功能是什麼呢?它就是讓所緣去跟依處和心識聚合在一起。在這裡面,它沒有主體,所以講「觸」去實現一個東西,它是一個方便說。在這個過程裡,觸心所不像貪心所,有一個主導的過程。也就是說,觸本身,它在我們的依處、所緣和我們的心識接觸本身的過程,就是所謂的「觸」,而這個過程本身或者說這個體驗、這個感受、這個經驗就是「觸」。也就是當我們的根門、意識接觸這個東西的時候,這個接觸本身就是一個心所,就是我們心的一種素質。大家可能覺得我講得有點繞,但這個很重要,因為我們總會覺得是「我」在看、「我」在接觸,後面有個主體。所以我們必須搞清楚,「觸」本身不是個主體,它就是根、塵、識三者的匯合、聚合的狀態,這個聚合本身就稱為「觸」。瞭解了它的概念以後,我們再來看它的特相。 

觸的特相就是接觸目標,很簡單,就是能夠跟目標接觸,或者說接觸本身就是觸心所的特相。接觸的這個現象出現了的時候,就是這個觸心所。比如眼淨色跟外面的色所緣這種色法產生了接觸,或者用普通的話來講「我的眼睛看到一朵花」,眼睛看到花了,這就叫做。這不是說把眼睛和花挨到一塊叫「觸」,比如孩子觸摸一下你的手,叫「觸」。是,那也叫接觸,但我們這個「觸」不僅僅包括這個,還包括你遠遠地看到那朵花,這也叫觸。「觸」的作用,簡單來講就是目標和識的撞擊,所緣和我們的意識的撞擊,這是比較粗的說法。細的說法呢,「觸」的作用有兩個,都稱為撞擊,在巴利里叫 SaṅghaṭṭanaSaṅghaṭṭana 的意思是撞擊、互相撞擊。這個撞擊,在「觸」的作用裡分成兩種,一種叫功能性作用,另一種叫成就性作用。 

功能性作用是什麼意思?就是形容它的這種工作,也就是觸心所這個角色扮演的工作,或者「觸」發生的時候的工作。就像眼淨色對色塵,耳淨色對聲塵,這兩種色法的接觸,然後跟它的眼識、耳識結合,就產生了這個「觸」。在這個過程裡,它只是完成接觸的工作,而不是真的有這三個東西粘在一起、或者並排一起、挨在一起,這三者的匯合產生「觸」,而這個匯合、接觸的工作,就是它的功能性的作用,就像這觸心所的功能。這是它的這個作用,它的作用是通過匯合這項工作來完成的、通過匯合來達成目的的,這是「觸」的一種功能。 

這種「觸」的功能,它是講五門,就是眼、耳、鼻、舌、身這個五門,它才有根、還有所緣、還有意識三者的匯合和接觸。如果是意門,它就沒有那個根門。意根是名根,它不是依處。我們講意根就是有分,意門就是你的意識,某種程度上來講也就是有分跟所緣接觸,它只有兩個(即意識和所緣)。這個接觸現象本身或者這個事情,它也是「觸」,但是它沒有那三者的結合。這種方式,我們也叫 Saṅghaṭṭana,都是叫撞擊,那這個撞擊在論藏裡用來形容,它是一個方便說。那是針對這個工作性來講的,也就是讓這些東西匯合在一起,而用 Saṅghaṭṭana 這個詞語。義注師對這種情形、對這種匯合的反應有三種形容: 舉例講,你的孩子正在一棵樹上玩,你看到他踩到一個枯樹枝,要從樹上掉下來了,哇!你就受不了了,突然間震憾到了,「哇,這怎麼辦啊!」這種狀態就是被撞擊到的那種狀態,形容這種觸,就是很強烈的狀態,我們能體驗得到,輕微的時候就是它比較輕微而已。意識接觸的那種震撼感,就是一種「觸」。 

再一個比喻就是你上街突然看到一些很好吃的水果,你以前很喜歡吃的水果,比如喜歡吃榴蓮的人,馬上就會有反應。或者喜歡吃酸的人,有些懷孕的女性喜歡吃酸的時候,一看到酸梅子,口水馬上就出來了,這是她的根門被刺激到了,這是一種觸。也就是說,你並沒有去拿那個水果,但是一看到口水就流,這是一種觸。 

第三個比喻是說,一個慈悲的或者善良的、很有同情心的人,他看到街上有人無故毆打一個弱者、折磨一個弱者。他的身體就會顫抖起來,會受不了,他就要去阻止。這種內心現起來的那種很猛烈的衝擊,這就是「觸」。比如說讓大家梳理稻草人,回憶起小時候,記憶深刻的一件事情,很小的一件事情但是你記憶深刻。現在一想起來就會冒出來,有些想起來就是難受痛苦,有些是暖暖的感覺,被人關懷, 或者被人辱罵,這種內心的反應,或者和你初戀的情人第一次握手,這種內心都是很強烈的衝擊,這種反應,就是這個觸。 

《復注》形容這種所緣和意識相會在一起的反應現象叫觸,屬於功能性作用,因為觸的這種工作,或者它的功能、它的義務。這是第一種作用。 再一種作用是成就性的作用。它是指這種撞擊的過程或者匯合的過程是很完整的,成就很完整的。什麼叫完整呢?就是它同時具備了依處、目標和識。具備了所緣,具備了依處,所緣撞擊依處,然後同時跟意識匯合在一起,這種衝擊、這種刺激,我們把這個過程稱為完整的「觸」的過程。這種過程,「觸」完成這種完整的功能是「觸」的成就作用。這三者能夠合在一起,能夠實現這三者的聚合,這是「觸」的完整的成就作用。由此我們知道,這個完整的作用,它們必須由根、 塵、識三者匯合、接觸而生起這種衝擊,而這種衝擊感就是「觸」。我們這裡用衝擊呢,就是這個觸的經驗生起來的。 

根據我們前面講的,我們一聽就知道這個是專門針對五門的,眼耳鼻舌身對色聲香味觸。因為它們都具有自己獨立的依處,還有它們每一個依處所獨立針對的色塵,還有它都有獨立的意識。 

眼睛只能看到顏色,而且它是在眼睛裡面,眼識也是以眼淨色作為依處而生起。同樣的,耳識只能識別聲音,耳識是以耳淨色作為依處生起來的。它們都是獨立的。這個是五門的。 

意門則沒有所謂的完整的「觸」,它就沒有這個成就的作用。為什麼呢?因為意門只是通過意識跟所緣匯合就完成了這個觸,它沒有五根的那個根門。 

因此 「觸」的作用有兩個:一個是它的功能性的作用,一個是它的成就性的作用。既有功能性的作用,又有成就性的作用,這是針對五門心路的「觸」來講的。根、塵、意識三者通過互相撞擊,形成完整的匯合。對於這種方式,《義注》《復注》裡面講,五門的觸,就像兩只山羊打架了,兩只羊的羊角互相撞,就像這個所緣撞擊淨色。 

意識就沒有這種成就性作用,只有功能性作用。它只是完成所緣跟意門意識的結合、匯合這種觸。雖然只是單純的因緣聚合,但是它產生的這種認識到所緣的衝擊和刺激是一樣的。這種刺激,我們用巴利的字眼 Saṅghaṭṭana(撞擊),但這種「撞擊」並不是真正的撞擊,不是兩個打在一起,而其實是一種匯合。但是這種匯合併不是沒有反應,有的心裡有很強的反應,所以用刺激、衝擊這樣的字眼來講,就像你想起來酸梅子,馬上會流口水,這種刺激、衝擊就是「觸」的一種現起。 

「觸」的現起有兩個:一個是因為依處、目標和識集合而生起,我們叫隨附,隨附式的現起。再一個是導致受生起,是從果來談的,是從觸產生的結果來談的。依處、目標和識的結合,我們稱為隨附現起。隨附現起就是在禪修者心中,你修觀禪時去觀察,對五門來講,你的根(依處)、所緣和意識三者匯合這種狀態、這種經驗或者匯合本身產生的意識作用,就是觸的現起。你去感知它,這一剎那的火花,是觸的現起。那麼從觸的果這個角度上來看,它會帶來受,會導致受生起,接觸而產生受。也就是,當你可以體驗到感受的時候,其實就是你已經接觸到這個所緣。 

注書裡面形容觸的過程,是用火炭、膠塊和熱來作比喻。膠指我們的意識或心識,熱是指觸,火炭則包括了所緣和依處。有了熱能,開始熱了,膠塊就會軟化。那膠軟化的狀態,義注說這個就是受。因為有熱,膠才會軟化;因為有觸,你才會產生感受。就是我們接觸所緣的時候,所緣跟我們能夠接觸的這個淨色,這兩者合起來,我們稱為火炭。我們的心在沒有接觸之前,就像這個膠、膠塊,是冷的、硬的、沒有反應的。但是因為火炭跟膠塊一結合,就會產生熱能,就是觸,就會有熱,一熱這個膠塊就會軟了。大家可能會覺得很奇怪,你幹嘛拿這個來做比喻?這麼複雜,對不對?這個不是隨便比喻的。外在的目標、依處(就是我們的淨色)和心識,(目標和淨色)這兩者稱為炭,心識是膠,它們不在一起的時候不相干,這三個一結合在一 起的時候就會產生熱能,這個熱能就會讓心、這個膠軟化。 

那我們體驗一下,你的心沒有接觸目標的時候,沒有感覺,一接觸目標這個心就「嘚~」地一下起來。這個看起來非常簡單,因為人人都是這樣,動物也是這樣,但這裡面有非常非常深奧的緣起。我們等一下再講,先把這個講完,有時間我們再細說,這個比喻大家先記住。觸帶來受,觸是一種熱能,它讓你的心產生這種膠質軟化的作用。 

那我們先來釐清「觸」跟「受」。觸和受都屬於在一個心識剎那裡的名法,同一個心裡面的名法,不是色法。所謂色法,是指依處和所緣。「受」不屬於依處和所緣,它是名法,它跟觸是一起生起來的,同生、同滅、同所緣、同依處。這個名法會生起,是因為有這個刺激,也就是這個觸同時生起的時候才會起作用,這是它們之間的關係。觸會導致受生起,你是可以觀察到的。那怎麼觀察?比如你去看一個所緣,或者你去聽那個所緣,然後你心「嘚~」的那種感覺起來了,就是你接觸到了,體驗很簡單。 

觸的足處是依處,是出現於諸識之門的境。境是六塵,諸識之門是六門。「出現於諸識之門的境」,首先有境,有識,有門,這三個是目標、識和依處。嚴格來講,是五門才三個都有的,而意門只有目標和識。所以近因用一句話,「出現於諸識之門的境」就包含了這三者。 

那為什麼它是近因呢?當有依處和所緣撞擊,也就是匯合,意識又存在、沒有障礙的情況下,它就會自然產生這個觸,然後這個衝擊和刺激就會生起。只要這三個條件存在,這個刺激自然會生起,不需要有一個靈魂參與,不需要有一個「我」參與。三個東西放一起,自然會有反應,就像三種化學藥品放在一起,會自然反應一樣。你把氫氣和氧氣放在一起,它就會變成水,就是這個意思。這一個非常重要! 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一個所謂的觸的東西,來讓認識的過程完成,而是觸本身就是一個過程。當我們認知一個東西,眼、耳、鼻、舌、身、 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這一個剎那,根、塵、識匯合,產生的衝擊或者刺激本身是沒有一個主體的、沒有一個「我」的, 純粹是這種三者的因緣條件具足或者兩者的因緣條件具足,就會產生這種衝擊或者刺激,在這裡面沒有「我」。 

那我們回過頭來講,為什麼它就會產生這個東西呢?為什麼產生這個東西你的心就會軟化呢?這跟緣起有什麼關係呢?在前面的課程中,我跟大家講過生命的四食,其實我們在前面也有講到,觸是我們的食糧,即觸食。 

對於生命來講我們有四種食糧:一種物質的食糧,三種精神的食糧。物質的食糧就是我們的食物,也稱為摶食;精神食糧就是這個觸食,明後天我們會講思食、識食,這是屬於精神食糧。 

那為什麼我們會需要這個觸的食糧呢?為什麼把這三個東西放在一塊就會產生化學反應,而不需要有一個「我」或者一個靈魂在裡面參加呢?這跟我們的渴愛有關。 

我們舉兩個極端一點的例子,比如說蚯蚓,我們看到的蚯蚓,它沒有眼睛和耳朵,它有沒有嗅覺我不知道,可能有,我沒有研究過。至少它沒有眼睛,沒有耳朵,對吧?這樣沒有眼睛、沒有耳朵的一個動物,它就願意在土裡面,或者在一個潮濕的東西裡面趴著,它不會在外面活動,除了下雨天,它搞錯了,外面都是潮濕的它就出來,這是一個例子。我們再看色界天的天人,他有眼淨色和耳淨色,但是他沒有鼻淨色、舌淨色和身淨色。為什麼會出現這些不同生命形式?都是緣於渴愛,你渴愛傾向是什麼,在相應業的配合下,就會傾向於什麼結生。下一生想成為色界天的天人,那在今生臨終的時候,就要維持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一直到死心生起。大家都知道,入禪的時候,很多人體驗為身體沒有掉。你不會去聞什麼或者是想吃什麼,你覺得那個時候就很快樂。你不需要通過聞什麼,在嗅覺上有些感知來獲得快樂,也不會需要身體的觸覺獲得快樂,也不會想吃獲得快樂,你在那個時候就很快樂,那個狀態無與倫比。那這樣的色愛導致你下一世的結生,就不需要這個東西,沒有那個東西。 

那蚯蚓為什麼會這樣呢?要小心啊!或許很多人會成為蚯蚓。就是它把自己封閉起來,兩耳不聞窗外事,心不清明,然後拒絕跟所有的外緣接觸,然後把自己摳得緊緊、收得緊緊的,經常把自己的心埋起來,排斥各種所緣,這是蚯蚓的渴愛。糞坑里的蛆呢,就是貪吃。我們會發現,當我們貪吃的時候,趴在那邊吃的時候,眼睛不想看其它東西,耳朵不想聽其它東西了,身體不需要接觸,就是那個味覺,只有舌頭那個味蕾在刺激,就覺得這個就夠了。如果這個狀態成熟,就很可能成為蛆,不需要眼睛,也不需要耳朵,只張著一個大嘴巴,成天吃到晚,從出生就吃,一直吃到死,還在糞坑裡面繼續。這是蛆的渴愛。 

這些渴愛讓它有相應的根、有它的依處。而這樣的依處、根,是對不同的所緣的,接觸後產生的受(融化的膠)也是相應的。 

比如人在寒冷冬天來一口熱湯,你很爽。你讓那個蛆來一口熱湯,它就死啦。你讓蚯蚓來一口熱湯它也死了。同樣的所緣,跟不同的根門接觸,它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它產生的觸的作用是不同的。 

那這些所有的這些不同,都是因為你的愛,而愛是因為無明。所以這個裡面只有緣起、只有業果。它沒有一個「我」能主宰,它應該是什麼樣的觸、或者「我」在接觸、或者「你」在接觸,要明白。但是,當我們的渴愛製造出一種新的生命的時候,那是很可憐的。讓我們這樣去理解自己,很難理解,「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看那個蛆,你覺得很可憐,但蛆覺得你很可憐,如果可以交流的話,它多好,不用穿衣服,它一出生就有的吃,一直吃到死,衣服也不用穿,而且它還覺得很美味。但是我們不一樣。我們出生,從小到大,大家為孩子教育的問題奔波。長大一點,要去讓娃找個異性,結婚生孩子,生完孩子後繼續折騰。我們覺得生命就是這樣。而對天人來看呢,人實在是太齷齪了。 這些新生命是我們製造出來的。 

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呢,佛陀講,觸食啊,我們應該怎麼看呢

就像一頭剝了皮的母牛,暴露在遭受依於各處的生類襲擊的危險之下, 它不會希求對自己的恭敬和尊敬,也不會希求得到以熱水清潔後背及按摩身體。就像你的皮被剝掉了,絕不會想給我熱水清潔一下,給我按摩一下,來一個海鹽熱水浴。比庫,看到那些吞噬的生類——根源於觸食之煩惱的怖畏,他不會欲求三地的觸食 

而要達成這樣,需要有三種遍知——知遍知、審查遍知、斷遍知。所以為什麼要修啊,要如實知見啊,要七清淨、十六觀智啊,是這樣的原因。 

實踐題:自己對六門的哪一種觸最有期待,觀察其對生命的影響。有孩子的觀察孩子的興趣點,並和他們一起討論觸的因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