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憂受跟悅受是相反的,它的特相是體驗自性不可愛,或者體驗造作至不可愛的所緣。
・憂俱,在八十九種心裡面是有兩個瞋根心,瞋相應有行、無行的心,才具備這樣的受。
・身體上的樂受和苦受,往往不會記憶太深刻。
・回顧我們的人生經歷,出來的都是各種各樣的受。為什麼出來的都是各種各樣的受呢?因為你執著它。你不執著它,怎麼會記得這些受呢?所以我們想想看,「我們執取什麼」。
・在五蘊——色、受、想、行、識當中,我們最執取的,最後都落到這個受上。
・身心分離並不是你的身體和心分開,而是身體的感受,你能如如地看到它,不把它帶到你心的受上面來。
・思心所的特相就是發動相應法朝向或安置於目標。
・不用心或者沒有執行力,就是這個思沒有很好的發揮。
・「思」即是業,是因為它招集大家一起造業。
雲端起觀-第 88 課 受&思
各位賢友好,我們開始上課。
今天,我們把受學完。昨天我們提到了善心的受,包括剎那定、遍作定、近行定、安止定、還有觀智的受。善心的受的近因是心和心所的輕安,也包括大唯作心和大果報心的受,這是美心的受。它們的近因也是心和心所的輕安。
我們今天講憂受。憂受跟悅受是相反的,它的特相是體驗自性不可愛,或者體驗造作至不可愛的所緣。我們昨天講什麼叫造作至不可愛,就像現在的外道看到佛陀很精美的畫像,他認為不可愛,這是因為邪見和邪思惟把可愛所緣作意成不可愛的所緣。不管是體驗自性是不可愛的,還是體驗造作至不可愛的所緣,一般的人就會產生憂受。 如果不能如理作意,特別是造作不可愛所緣的,這本身就是不如理作意,必然會帶來憂受。
憂俱,在八十九種心裡面是有兩個瞋根心,瞋相應有行、瞋相應無行的心才具備這樣的受。憂受跟悅受相反,它去受用、去領受不可意的或者造作至不可意的所緣。它的作用就是去體驗這種狀態,心裡面去領受這種狀態。它的現起是內心造作痛苦。也有尊者把它翻譯成一種病態,內心是一種病態。不善心生起的時候是不健康的,心是不健康的狀態,心裡有病,這種病表現為心被折磨的憂俱。你的心被折磨,同時你感到身體也很受折磨,由於它產生心生色法的緣故。這種折磨心的心生色法,也會折磨你的身體。所以它的現起就是感覺身心都 備受折磨,這是憂俱的現起。
觀察憂俱現起來的時候,當你能想到「我是在折磨自己的身心」 的時候,你是不是就不會理直氣壯地想「我應該生氣」呢?
它的近因是心所依處。為什麼是心所依處呢?因為憂俱的表現就是你的心燃燒,燃燒你的心所依處,瞋心是從那個地方生起來的。雖然它的特相是體驗自性不可意的所緣,但是在那個狀態下,這種憂受在你心臟那個地方的感受是很明顯的,大家可以去嘗試觀 察一下。
帕奧西亞多說如果詳細一點來談這個憂受的相、味、現起、足處,它的特相和作用都是一樣的,就是很清楚地去領受、去體驗、去感受這個憂俱。這種憂俱跟悅俱是相反的。悅俱是享受,去體驗、領受的時候,它是享受。但憂俱去體驗和領受的時候,是折磨,你感覺被那個不可意所緣折磨,你被它壓著折磨的這種感覺,所以它的作用就是讓你感受到所緣很不可意。當憂俱現起的時候,這個心本身的出發點就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去感受、去接受這種折磨。無論所緣本質上是可意的還是不可意的,它都以這種被折磨的方式去領受,好像所有人都欠你一百塊錢一樣。有些人生氣的時候、憂俱起來的時候,彷彿全世界的人都欠他一樣的。這種狀態就是說他是帶著這樣的心去領受、去承受、去遭受這種折磨。他自己帶著這種心去體驗、去折磨,而不管所緣本質上是不可意的還是可意的。這種憂俱、這種「受」會成為親依止緣,讓本來可意的所緣變成或造作成不可意的所緣,同樣再以這種不可意的方式去體驗它,去領受它,造成憂受不斷地增長。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就是心情不好的時候,看所有人都不爽。 比如有些人有一種習慣,叫「起床怒」,或者「起床怨」,一起床就生氣。本來房間的擺設是他很喜歡的一種擺設,但當「起床怨」起來的時候,他就覺得怎麼看怎麼不順眼,就是這種形式。這種形式會讓內心的憂俱不斷地增長,越來越強。這種越來越強的力量除了重復緣,很重要的起因就是這個憂俱的親依止緣在影響。這個時候如果有正念,那種不舒服的感覺一起來,馬上就看到它了。看到什麼呢?你的心得病了,你的心在遭受折磨。如果你不及時如理作意,你的心口就痛,渾身不自在,身心都倍受折磨。於是就會說:「氣死我了,我非常傷心,他傷透了我的心,他怎麼可以這樣?」越想越多,越想越多,然後把從小到大的所有的事,是的事兒,不是的事兒,全部都撈出來,都覺得:「他有意無意都在害我,他每個眼神感覺都在害我,每個語氣感覺都在害我。」它就這樣在增長,這就是現起在內心遭受痛苦的感覺,這是憂受。
我們已經講完了四種受,就是身體的苦受、樂受,心的憂受和悅受,這些受的相、味、現起、足處。而捨受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了。有一些人認為身體有捨受,帕奧西亞多說其實身體沒有所謂的捨受。為什麼呢?當我們覺得沒有什麼感覺的時候,其實就是沒有苦,身體沒有痛苦。身體沒有痛苦的時候,其實就是好的狀態,就是樂。對身體來講,沒有特別快樂的感覺,也沒有什麼痛苦,這個時候其實是平淡的樂受,就是四大很調和。四大調和,就是身體感覺挺好的,不能說它是不樂、或者捨的狀態,它其實是一種樂受,就是身體挺好的,四大平衡。所以,從身體的角度來講,只有苦受和樂受。樂受有強的,也有比較平淡的。
心有三種受:憂受、悅受、捨受。捨受,有自然的捨受,無智的捨,很漠然的這種捨,也有六支捨。中捨地看待可意所緣和不可意所緣,也能夠在心裡面生起捨受,這個我們已經講過了。除此之外,對一般人來講,我們生命當中往往記憶最強、最深刻的是這些悅受或者憂受,這是心的層面上。再一個是身體上的樂受和苦受。身體上的樂受和苦受,往往不會記憶太深刻。身體的樂受和苦受最後要轉成你內心的憂受和悅受,才能形成強有力的 Saññā——想。 大家可以體會,看是不是這樣。
在悅受或者憂受之前的身體的苦受和樂受,是跟過去的無明、愛取行業相關的,是為了保護我們的生存和繁衍本身的基因編碼和設置來的。從憂受和悅受的角度來講,我們往往記憶更深刻的是憂受。覺得曾經被人家批評,被人家羞辱,被人家謾罵,內心生起了強大的憂受,這種憂受的力量比悅受更強、記憶時間也更長。
當被問到「你有什麼樣的人生經歷」時,一般沒有很認真地去看待自己生命狀態的人,所講出的人生經歷其實就是各種受,對各種受的標記。當然表現出來,這個標記是想,想去標記了各種受。所以,回顧我們的人生經歷,出來的都是各種各樣的受。為什麼出來的都是各種各樣的受呢?因為你執著它。你不執著它,怎麼會記得這些受呢?所以我們想想看「我們執取什麼」?為什麼古印度的很多外道認為「受是我」,現在也有很多人認為「能感受、能體驗的就是我」?就是因為在心所當中,受對生命的體驗是最強的。一切眾生都喜歡快樂,不喜歡痛苦,所以才會對受的印象特別深刻。深刻的原因在前面的課已經講過了,是因為鼓勵機制和保護機制,是為了我們的生存和繁衍後代。
我們也學習了,當樂受起來的時候,我們所有的心理素質都會被激發、被提升、被增長。苦受起來時,我們的心理素質就會被削弱。不管做什麼事情,或者在學習或者在修行的時候,如果你感受不錯,你的心就覺得很有力量,你就會很有勁兒地繼續去完成。在樂受或者悅俱的支持下,所有的身心都會被激發、被增長,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時,都願意去超越。所以我們這期課程的主題叫「快樂之道」。為什麼快樂之道的這個樂很重要呢?因為它會增長相應法,它會鼓舞我們的身心去面對煩惱,然後淨除煩惱。
同時,我們要認識到,回顧我們這一生的過去都是一系列的受,原因是因為我們對受執取,我們的生命被這個受所限制,被各種受限制在裡面。在五蘊——色、受、想、行、識當中,我們最執取的,最後都落到這個受上。
在十二緣起支裡面,觸緣受。前面我們學習了,緣於觸,受生起;緣於受,愛生起,渴愛就會生起;渴愛生起後,是取生起;緣於取,有生起,有就造業,思心所就開始造業。因為對受執取的緣故,你會發現這個受既可以增長善法也可以增長不善法。所以,它既可能是是我們生命提升的一種助力,同時也可能是我們墮落的一種因緣。受到受的影響,如果我們從事不善,不善就會被鼓勵,不斷地激發,越做越多,就像吸毒一樣,心會變得很有力量,不斷地朝向不善。如果我們朝向善,並且不斷地激勵它,我們的生命就可以不斷地上升。
在修行開始,不善的習慣轉到善的習慣的時候,往往有些人有個過渡期,在這個過渡期中感覺很無力、心無力。什麼原因呢?就是原來認為自性可愛的或造作至可愛的所緣沒有了,能夠讓他興奮的東西沒有了,就像吸毒的人不能吸毒了,他有一段時間就很難受。這種能夠增長他愉悅的所緣沒有了。他要轉去一個造作出來的、但其實他感覺並不愉悅的所緣,也就是去修行。所以修行的第 一階段就像火箭離開地球一樣,是有一段艱難的過程的。
從原來對物質的執取到去佈施,沒得貪了,他左右搖擺。這樣的過程怎麼去完成呢?這就牽涉到修行路徑的問題。怎麼去下這個決心呢?其實,我們這麼長時間學下來會發現,善法是本具快樂的,這跟不善法有很多不同。不善法很多時候是要造作出變態的東西出來;五觸——眼耳鼻舌身對我們的生存、繁衍有幫助的,直接就能感覺到快樂的,我們去抓取它,這是不善法。大部分的情況下,就是對於自性可喜的,你會去抓取;你會憂受,就是因為那個自性可喜的東西你得不到、求不得,你才會感覺不舒服,乃至於用各種編造來造作出不可喜的所緣。但善法不同,哪怕就是最簡單的一句善法,比如你很真誠地跟人家說一句好話、一句柔軟語,馬上自己就覺得柔軟,輕安、輕快性、柔軟性、適業性、練達性、正直性,是一切善心裡面都有的,本俱的。所以你只要是善心,快樂是本俱的。你只要持續做善法,快樂就會增長,自然地增長,這只是一個過程。難的是,你捨不得那些粗俗的、不善法的樂味,就是五觸的樂味。如果你能夠看到這些五觸、六觸的不善法的樂味背後的過患,真正地去執行每一天都具足正念地過生活,你的這種基於善法的快樂、這種悅受會不斷地被培養起來。
剛才我們學習了五種受,有身體的苦樂受,心的憂受、悅受和捨受。也有人翻譯成六種受,說身體也有捨受。還有一種叫九種受,九種受是什麼呢?身體的三種受加上心的三種受,心的三種受分成有染和無染,就是有帶煩惱污染的和沒有帶煩惱污染的。受本身是遍一切心的心所,沒有善惡,但是當它跟不善心在一起的時候,比如說跟貪心所或者瞋心所在一起的時候,它就是有染。反之,如果跟遍一切美心心所在一起的時候就是無染。悅受、憂受和捨受,分為有染、無染兩類,合起來有六個,再加上身體的苦受、 樂受和捨受,就有九種。
展開來講,八十九種心就有八十九種受,或者一百二十一種心 就有一百二十一種受,每一種心都有它不同的受。對於修行人來講,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分清楚這些受,分清楚身體的受和心的受:身體的受是五觸帶來的受,特別明顯的是身觸的受。我們要能夠把它們分開。很多人講身心分離,身心分離並不是你的身體和心分開,而是身體的感受,你能如如地看到它,不把它帶到你心的受上面來。
身體的受、五觸的受都是果報,面對可意的所緣是善果報,面對不可意的所緣是不善果報。永遠不要對果報直接採取行動,果報就是一個果報,它已經發生了,過去的善業或不善業已經成熟產生結果了,你如實看它,然後做你正確的、該做的事情,對所緣保持中捨。這樣的話,我們的心就能夠如如不動,就不會再去造作不善業。
學習了這些受,我們就要在這上面不斷地思考。即使是佛陀都會生病,有十二種不善果報,何況我們是個凡夫。我們總是會碰到各種各樣不如意的事情,當不如意的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怎麼去面對不如意的事情所帶來的感受,從而使我們的心不中第二支箭。佛陀講,不要中第二支箭。不要中第二支箭,就是你身苦了,不要讓你的心也苦。
這兩天請大家做作業,哪一種觸對你影響最大?很多人都講是意觸,就是整天會胡思亂想。胡思亂想其實就是把很多所緣造作成不可意所緣,然後在裡面繞;或者是把不可意所緣造作成可意所緣,在裡面幻想編故事,最後導致不斷地在不善法裡面打轉,出不來。我們學完受,就要有這樣一個認知。
思心所
思心所的特相,能夠促進、或者催促、或者管理、或者召集所有的相應法——包括心和相應心所去完成它的工作,所以它的特相就是發動相應法朝向或安置於目標。
《清淨道論》裡面說意志是思的特相。意志力是思的另外一個說法,思就是意志活動,意志就是它的特相。帕奧西亞多引用了《註疏》,在新版的《智慧之光》裡有說到——「意志,發動相應法朝向或安置於目標,不斷地對目標採取行動,是思的特相。」
思的作用就是集合、組織、管理。以前我們只用集合兩個字。組織管理相應法去完成它的工作,或者是合起來,就是合力、一致的,以便相應法不會紊亂。就是組織在一起,同心協力,以一致的方式去面對所緣目標。現起,是體驗到一種管理或一種指導。你的思心所在面對一個所緣的時候,感覺你的心很認真地集中其它心和心所,說:「我們這樣去做。」這種感覺出現在你的心裡,就是思心所的現起。
它的近因,是依處、所緣和觸為主的相應法,核心還是有觸的發生。
接下來我們詳細瞭解一下思的特相。思心所的特相就是能夠結合跟它一起生起來的心識和其它心所,去跟所緣結合在一起,或者持續地跟所緣結合,或者持續地作用於所緣,或者持續地對所緣採取行動。我們所有的心對一個所緣持續採取行動的這種行為,受到思心所的激勵和策勵。我們專注目標也好,我們專注吃飯也好,我們想去幹什麼事情也好,心朝向所緣,很認真地、很想去朝向所緣,這後面的激勵、組織心和心所一致性地行動,都是思心所在起作用。
其它的心所,比如觸、想、受,各自在發揮各自的功能,但是,是誰組織它們到一起去發揮自己的功能呢?是思心所在組織和鼓舞,「來來來,大家一起去,你幹這個,你幹這個,你幹這個」, 一起去作用於這個所緣,或者是停在這個所緣上。平常我們說:「你這個人做事情怎麼這麼不用心呢?」或者「你這個人做事情怎麼這麼沒有執行力?」這個不用心或者沒有執行力,就是這個思沒有很好的發揮。當我們用心地做、很有心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是思心所在很好地組織相應的心所,鼓舞它們、激勵它們,去面對這件事、面對這個所緣、作用於這個所緣。所謂發動相應法朝向、安置於目標的意思,細講就是這樣一個情況。
思心所的作用是集合。集合叫āyūhana,āyūhana 翻譯成中文,就是聚集或者集合的意思。集合什麼呢?集合我們的心識和心所,就是把它們召集在一起。大家上學的時候,老師吹哨子, 「嗶......同學們集合!」就是這個意思,大家就集中在一起了。集中在一起幹什麼呢?老師說:「某某同學幹這個,某某同學幹那個;你去完成這個,你去完成那個。」這是被統一安排的,而不是各自為政,這是一個團體,是不鬆散的。名聚同生、同滅、同所緣、同依處,是有組織的,而這個組織的具體操作者就是這個思。我們講董事長是心識,執行者是思,總經理 CEO 是思。
āyūhana 在巴利語裡面還不單純是集合的意思。集合只是把大家組織在一起,而āyūhana 的意思是集合以後去幹,集合以後去做,集合以後你該幹啥幹啥。āyūhana,是集合了去造業,集合了去做事,把這個事做完。所以思心所在這裡面,既包含了集合、召集,同時也要求大家去把這個事幹了。這是針對於善心、不善心的狀態。
對於唯作或者果報心,思心所就沒有要求說集合、各幹各的去乾活,它就不能叫āyūhana。其實思心所還是這個特相,發動相應法朝向目標。在講二十四緣的俱生業緣的時候,俱生業緣就是每一個心都有思心所。如果是果報心和唯作心,它們的俱生業緣就是組織大家坐下來享受一下涼風;大家各自坐著,別幹活。唯作心和果報心的思就是召集大家,就地休息,吹涼風、喝涼水,類似於這樣。但如果是善心、不善心,它就召集大家「來,集合,幹活!」大家要分清楚:都是集合,但是對於善心和不善心,是集合造業;對 於果報心和唯作心,是召集休息,讓大家享受清涼。
對於集合、召集人這個功能,帕奧西亞多很認真地作了詳細的解說:思心所召集人,它不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還要組織其它相應法——包括心識和其他心所,去激勵、去策勵、去組織、去管理它們完成各自的作用和功能,以便大家能很好地、一致性地去面對所緣,作用於所緣,或者是去做所緣的工作。所以思心所,往往是做雙份工作,甚至不只雙份的工作。西亞多比喻說,有一個農廠主有很多工人,要有很多的勞工幫忙。他既要帶著這些工人每天去工地裡收割,他自己也要收割,同時他還要指示分配,今天收割哪裡,收割完以後,穀物在哪裡集中,或者把穀粒脫出來以後,怎麼運輸,怎麼存放,怎麼曬,怎麼貯存,這些活他都得幹。同時,他還要給工人準備吃的、喝的、晚上住宿。這些就是思心所的功能。
思心所在心接觸所緣的時候,不僅僅要扮演自己面對所緣的角色,同時還要召集其它所有的相應心所,讓它們好好地在面對這所緣的時候做好該做的事情,以便心和心所能夠持續不斷地發揮功能,就是說它要承擔兩份工作的。用一個淺白的說法,就是這個領導很用心。他比別人要多一份心。一般的人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但是用心的人就會多花一些心思去觀察,乃至解決問題。有這樣能力的人,慢慢地就會成為領導,因為他執行力比較強,能觀顧到其它的地方,這也是素質的一種。同樣地,當我們很有心、很用心去做事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專注力、各種情感的投入,調用想蘊的標記、尋、伺、作意都投在這個所緣上,想著這件事,感受著這件事,對這件事情各種各樣的情感反應和交流。這樣的一種行為,就是思心所在完成它的功能,在發揮它的作用。這是集合的意思, 針對善法和不善法。
對於思心所的管理、督促、監督等基礎工作,帕奧西亞多講了三個比喻:一個是大弟子,一個是首席木匠,還有一個是上尉。有人把它翻譯成將軍,將軍可能不大恰當。將軍一般不上戰場打仗,他上戰場打仗,一般都是在快失敗的時候。
大弟子的比喻講的是什麼呢?在緬甸,有很多教理學院。教理學院,每個教師都有一個大弟子,每一個班由大弟子來管理。作為學生,他自己要學,要溫習自己的功課,要念誦自己的經文。當老師不在的時候,念誦就是他去組織。他一邊要自己念誦,一邊還要組織大家念誦,這個是大弟子。其實不只是念誦,這個大弟子還要幫著西亞多去管理很多的事物。所以這個大弟子就類似於思心所的作用。
思心所現起時,自己感覺:「我要很用心地去做這件事情,我要很用心地去面對這件事,我要很用心地去觀待這件事、這個所緣。」這種很用心、很有心,要去體驗,要去觀察,「我們要很用心啊」,意思就是召集其它心所,比如欲心所、精進心所、想心所去面對所緣。我們要很認真去面對所緣的時候,就是思心所在起作用,就像大弟子一樣。
第二個是首席木匠。首席木匠除了自己要劈木頭、鋸木頭、切割木頭、組裝,他還要組織其他的工人一起來做這樣的事情,也就是說,他除了自己做,還要承擔管理的職能。
第三個是上尉。部隊裡的軍官,一個團隊裡面的軍官,他要帶著士兵上戰場,自己要去打,同時還要組織帶領其他人一起打。思心所就像上尉一樣,怎樣去面對戰場上的敵人,也就是組織你的觸怎麼去撞擊,跟誰會合,想心所怎麼去取標記,怎麼去認知、怎麼再標記,整個心都很認真、很用心、很有正念、很平等、很平衡地、中捨地去面對所緣。這個就類似於上尉在戰場上自己打仗、也帶著別人打仗的意思。
舉個例子,我們修入出息念的時候,必須很認真地面對入出息念的所緣,很有心或者說很用心,把整個心都安住在所緣上。有尋、有伺、有作意、有想、有念、有信、有受。你的信,是相信對於入出息念這樣專注可以幫助你獲得禪那,並取到了正確的所緣了,因此你很正念地讓心沈入到這個所緣裡面去。六對十二種心所的輕安、輕快性、柔軟性、適業性、練達性、正直性都會以入出息念所緣而生起這樣的特徵,或者依著所緣而產生這樣的效用,很認真地在善法裡面帶有尊敬的、恭敬的態度去面對所緣。我們講,對入出息,你要有情感,你要恭敬,你要尊敬,這個都是由思心所去引導的,由思心所去召集的。
這種認真是不是精進心所呢?很多人認為這個是精進。其實,它們是有一點差別的。精進是持續地付出努力,面對困難也不放棄,它是那個過程。思心所是一種認真的態度,就是面對所緣很用心、很有心、很認真、很恭敬,把相應的心和心所集中在一起去做事,起到這樣一種激勵、策勵、監管的作用。精進心所,是面對所緣不放棄、很勇猛、持續,是這樣的一個角度。精進只管自己勇猛,不管其它心所。當它到精進增上的時候,會讓所有的心所都具備精進增上的力量,但它並不是去管理其它心所,說:「你們都跟我一起精進增上。」反而是思心所在幫著:一看,精進心所已經成為轉輪聖王了,已經增上了。思心所還有中捨性心所,它們就會配合,讓其它所有的心所都變成這種增上的狀態,而使每一個心所繼續扮演它的功能,這個功能是精進增上的。這樣來理解就不會有疑惑了。
如果你的思心所很活躍、很有力量的話,那麼其它的心所就會受到鼓舞和激勵,也會變得有力量。有些人做事情就是很用心,有些人做事情就是稀里馬哈。或者我們說這個人做事情很有魄力,執行力非常強,這就是思心所素質的程度的差別。
一個人很善於組織人,很善於帶領團隊,這是跟他相續流里,無始以來被訓練的思心所的力量有關,跟思心所的活躍程度有關。如果你過去或者這一生,有被不斷地訓練這樣的能力,組織、管理、集合、發動,自己幹,同時也帶動大家一起幹,並且乾得有條不紊,非常有力量,很活躍,如果你有這樣的素質,就說明你的思心所的素質很強。
現在社會上有各種關於執行力的培訓,或者領導力的培訓。執行力培訓也好,領導力培訓也好,就是培訓你的思心所。如果你是個培訓師,你想做好執行力或者領導力的培訓的話,你要把思心所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摸透。每一個人的心都有這樣的特色,怎樣去發揮它,就很有價值。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在執行力層面上更加進步,你就要好好學,搞清楚思心所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那麼你就帶你的孩子學。
思心所表現為是一種執行力。相反的,如果一個人沒有執行力,或者表現為做事情很不用心,總是做不清楚,說明他的思心所很弱。思心所很弱的話,其它的心所也就沒人召集了,大家就很散漫了。
西亞多在書裡面,形容很有力的思心所就像你把很乾的牛糞扔到湍急的河流裡面,它會怎麼樣呢?很乾的牛糞如果是放到平靜的水面上,它就會慢慢吸水,然後沈下去。如果扔到一個湍急的河流上,它一下子就散開了,馬上就在河水裡面散開了。也就是說,思心所就類似於很有力的河水一樣,其它的東西往這一放,它馬上就發揮效用。
思心所是遍一切心的心所,它發揮功能的時候,可以是善心,也可以是不善心。所以當它力量很強的時候,它召集大家造善業,這個善業的力量也很強;它召集大家做不善業,不善業的力量也很強。
佛陀經常講,思就是業。「思就是業」,並不是說思心所本身是業,而是思心所集合、召集大家,說:「起來,集合,幹活!我指導你們幹活,你們必須完成你們各自的工作。」這個工作是什麼呢?面對所緣去作用於它,造善業或者是貪瞋痴的不善業。思是屬於造業的主要召集者,所以它是造業的主因,或者造業的近因。佛陀講思就是業,指的是這個意思,並不是說在造業的時候只有一個思心所在造,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它召集其它的心和心所一起幹。就像一個組織去完成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可能是一件好事,做好了,受到表彰,就是這個負責人上台領獎。如果是幹錯了,要追究責任,責任人是誰?就是這個老大,先把他擼了,然後抓起來:「你怎麼這樣組織的?」基於這樣的原因,佛陀說「思就是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