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b0da5a21c79c1844a8ffa19c446dc126_1440w.jpg

 

古代印度思想家們爭論最激烈的兩個話題:「業」與「輪迴」

 

業與輪 (選自:坦尼沙羅尊者所著的佛教基礎入門讀物,原英文名字叫做「The Buddha's Teachings, An Introduction. 中譯版的書名為《佛法溯源:原始佛法概要綜述》,中譯者:法心尊者。

 

在佛陀時代,印度思想家們爭論最激烈的兩個話題是業(行為)與輪。人們能否自主選擇自己的行為?他們的行為真的會對個人的快樂與痛苦產生影響嗎?他們死後還會再生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他們將投生何處?人們此生的所作所為是否會影響到他們投生的地方?

 

佛陀在覺悟當晚證得的前兩明為這些問題提供了答案。當這些答案與他在第三明所獲得的洞見相結合時,瀑流終止了,業與輪也因此而終止。後來,佛陀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教導業與輪

 

首先,業:行為的本質是其背後的動機。

 

動機可以是不善巧的——導致苦;也可以是善巧的——導致樂。正如佛陀所發現的,不善巧的動機植根於貪愛、嗔恨和愚痴;善巧的動機植根於離貪、離嗔和離痴。善巧的動機是一種特殊的善心,因為基於愚痴的善心可能會導致苦。換句話說,並不是所有的善心都是善巧的,但所有善巧的動機都是好的。

 

一個好的動機必須擺脫愚痴,才能是真正善巧的。行為的後果既體現在當下,又體現在未來。因此,你當下的體驗由三部分構成:過去動機的長久影響,當下的動機,以及當下動機的即刻後果。過去的動機提供了原料,而當下的動機將這些原料塑造成即刻的實際體驗。

 

因為你一直都在因動機行事,而當下的原材料可能是由過去各種不同的行為所提供的,所以業的運作可能會相當複雜。佛陀將它形象地比喻為一片有著繁多種子的田野。有些種子成熟了,稍加水分就可以發芽;有些無論現在澆多少水,都要晚些才會發芽;有些種子會遭到其他種子的排擠,而還沒來得及發芽就死了。現在的動機為成熟的種子(無論好壞)提供了水分,使其發芽。

 

這樣一來,過去的業對你當下的體驗構成了一些限制——如果某種特定的種子還沒有成熟,那麼再多的水也不會讓它發芽——但我們還是可以在當下選擇給哪些種子澆水。這意味著當下並不是完全由過去的行為所注定,如果我們對於當下的情況無計可施,那麼試圖修行解脫的想法就將是極其荒謬的,因為你根本無法選擇修與不修。

 

事實上,你當下的選擇決定了過去的業能否使你現在受苦。如果你在當下不能做出善巧的選擇,即使你過去善巧的行為帶來了當下的愉悅,你也可能因此受苦。相反,若是你可以在當下做出善巧的選擇,那麼它就可以保護你,使你免於遭受過去不善巧的行為所造成的苦。

 

關於輪:佛陀在討論輪的話題時,傾向於將其描述為「有」(形成,bhava)的一種形式,這個詞的意思是在特定的經驗世界中獲取某種身份感的行為。他選擇這個詞顯然是因為,在他的描述中,「有」是一個既發生在宏觀尺度上,也發生在微觀尺度上的過程。宏觀尺度指的是在肉體死亡時,意識的進程進展到了一個新的世界和身份。微觀尺度是指當心中升起某種欲望,有許多想法圍繞著這個欲望升起,而此時,你彷彿就置身於由這些想法所構建的世界中。

 

微觀尺度上的「有」為兩種尺度的進程提供了動力。當你緊抓欲望並付諸行動時,它們就開始從你的想像中滲透到外部世界。當你想吃巧克力冰淇淋時,你的世界就會被該欲望所定義。這個世界由兩種事物構成:幫助你/阻礙你獲得冰淇淋的任何事情。這時,任何與該欲望無關的事情或人都會在這個世界中被冷落。

 

而你在這個世界中的身份也包含了兩個方面:試圖從吃冰淇淋中找到樂趣的「你」——這是作為消費者的你,以及有沒有能力找到冰淇淋的「你」:作為生產者的你。當你消解了對冰淇淋的欲望——也許是因為你已經得到並吃了它,或者是因為你放棄了得到它的企圖,也可能是你乾脆對它沒興趣了——你往往會發現自己又轉向了另一個欲望,於是你又圍繞著這個新欲望構建起了一個新的世界和身份:一個新的「有」。

 

不過,很多時候,你會在同一時刻存有一些互相矛盾的欲望,它們會使你體驗到自相矛盾的世界觀和自我感。這就是為什麼你會感到自我的衝突,對於自己在世界中的定位不夠確定。這是「有」如何導致苦的最常見方式之一。

 

以一個「有」取代另一個「有」的過程可以無休止地進行下去,這就是微觀尺度上的「有」周而復始的運作方式。當你被望驅使,構建著微觀尺度上的「有」的時候,你同時也在構建宏觀尺度上的「有」,無論是在今生,還是在未來世中都是如此。這就是當肉體衰亡後,心如何運作,從而導致再次投生的過程。

 

與那個時代的思想家不同,佛陀關注的不是「什麼」在輪迴,而是這個輪迴的過程是如何運轉的。這是因為關於是「什麼」在輪迴的討論終將無疾而終,但理解這個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卻可以幫助你做出善巧的決定,無論是建立一個新的「有」來形成一個美好的世界,還是徹底地超脫「有」的運作。

 

這個過程根植於渴愛。意識——同樣是一個過程——不需要肉體來維持運作。它會執著於渴愛,而渴愛將把它引領至新的「有」。這就是意識如何在肉體死亡後得以存留。如果渴愛是比較善巧的,那它將會導向一個好的目的地,反之,不善巧的渴愛將會導向一個壞的目的地。

 

佛陀的第一明使他了知宇宙中包含了許多可能會投生的世界。這些世界主要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包含感官世界(欲界),從極度痛苦的地獄道,到餓鬼道、畜生道、人道,再到許多充滿強烈感官愉悅的天界。第二個層次是更高的天界——色界,那裡的眾生以形式(色)上更精微的愉悅感為食,例如存在於輕快而精細的身體中的內在感覺。第三個層次是更加純粹的「無色界」,在那裡的眾生體驗著「空無邊處」、「識無邊處」或「無所有處」等維度。

 

佛陀也看到,所有這些層次都是無常和不穩定的。比如說,地獄眾生終將離開地獄,並投生在別處;即使是最高天界的眾生最終也會墮落到較低層次的世界。這些層次是無常的,因為所有生活在其中的眾生都必須通過不斷的「進食」來存續。

 

在某些情況下,食物是純粹物質的;在另一些情況下,它可以是試圖從快樂、財富、權力、地位或社會關係中獲得滿足感的情感或物質「食物」。但沒有一種「食物」的來源是永恆的。

 

佛陀也從第一明中了知,沒有人能確保生命可以一生又一生的持續不斷地上升。眾生起起落落,循環往復,周而復始。這就是為什麼他把這個一生又一生的過程稱為輪迴。

 

他的第二明使他了知,眾生輪迴的模式,是由他們的行為所塑造的:就像過去的業為這一生的當下提供原料一樣,它也為你死後的「有」(形成)提供了原料。

 

善巧的業使好的境遇成為可能,不善巧的業則通向不好的境遇。因為身處良好境遇的眾生可能會沈迷於快樂,以至於變得放逸與沾沾自喜,從而忘記創造更多善巧的業。這就是為什麼當過去善巧的業耗盡時,他們就會下墮。

 

因為意識和渴愛可以無限地相互滋養,所以「有」的過程可以是周而復始、無窮無盡的,除非你掌握了終結它的方法。輪迴的過程起伏不定、反復無常,因此也是毫無目的性且沒有意義的。而它同時也需要持續不斷的滋養,所以它不僅是不確定的,而且充滿了壓力和苦痛,因為飢餓感和對下一個「食物」的不確定感在驅使著它。這也會給那些為你提供「食物」的人,以及與你有著相同「食物」來源的人帶來負擔。

 

當意識到這些事實後,佛陀認識到,他所找尋的幸福在「有」的宇宙中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即便是在最高的層次。

 

然而,正因為輪迴是毫無意義的,這使他可以自由地給自己的生命賦予意義。出於這兩個原因,他意識到找到幸福與意義的唯一途徑就是找到一種方法來終結「有」的進程。這就是為什麼在他覺悟的當晚,他將心轉向了第三明:終結心中不斷湧現的、充斥著渴愛與「有」的瀑流的方法。他認識到,問題的解決方案不是在外、在宇宙中,而是在內、在心中。

 

 

 

(待續)

 

發佈於 2020-03-24

 

 

 

 

 

 

 

 

文章來源: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57729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