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是一種有智慧的放棄 】
有位中年人覺得自己的日子過是非常沉重,生活壓力太大,想要尋求解脫的方法,因此去向一位禪師求教。
禪師給了他一個簍子,要他背在肩上,指著前方一條坎坷的道路說:“每當你向前走一步,就彎下腰來撿一顆石子放到簍子裡,然後看看會有什麼感受。”
中年人照著禪師的指示去做了,等他背上簍子裝滿石頭後,禪師問:“你一路走來有什麼感受?”
中年人回答說:“感到越走越沉重。”
禪師於是說:“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時,都背負著一個空簍子。我們每往前走一步就會從這個世界上撿一樣東西放進去,因此才會有越來越累的感慨。”
中年人又問:“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減輕負重呢?”
禪師反問他:“你是否願意將名聲、財富、虛榮、權力等拿出來捨棄呢?”
那人答不出來。
禪師又說:“每個人的簍子裡所裝的,都是自己從這個世上尋來的東西,但是你拾得太多,如果不能放棄一些,你的生命將承受不起,現在知道應丟下什麼和留下什麼了嗎?”
中年人反問禪師:“這一路上,您又丟下了什麼?留下了什麼呢?”
禪師大笑道:“丟下身外之物,留下心靈之物。”
人在世上,無時無刻不受到來自外界的誘惑。
一旦有了功名,就會對功名放不下;
有了金錢,就會對金錢放不下;
有了愛情,就會對愛情放不下;
有了事業,就會對事業放不下……
當得到的東西太多了,超過生命的承載力,
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呢?
留下什麼?捨棄什麼?
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呢?
留下什麼?捨棄什麼?
這時候選擇將變得尤為重要。稍有不慎,幸福就會從身邊溜走。
~~ 文轉载自:東京佛光山寺 ~~
***************************************************************
補充說明:
若以佛法正知見來說
心靈之物亦不應留....
因為色法、心法皆無常故
因為色法、心法皆無常故
但是....學習是需要有次第的進行
"心",是有記憶的功能的......
倘若連有形的身外之物都無法學習捨下
那麼無形的記憶要該如何學消除?
倘若連有形的身外之物都無法學習捨下
那麼無形的記憶要該如何學消除?
雖然"生命只存在在呼吸之間"
但是有許多人連到最後一口氣都沒有了
仍捨不下世間一切的人,事,物
所以不斷的反覆隨業流轉
生死相續不斷
痛苦也不會間斷
但是有許多人連到最後一口氣都沒有了
仍捨不下世間一切的人,事,物
所以不斷的反覆隨業流轉
生死相續不斷
痛苦也不會間斷
要學會"捨"
最好是能從布施開始練習起
這也是佛法中的[六度波羅密]為什麼要從布施開始做起
那是可以到達彼岸的第一步呀~~~~
最好是能從布施開始練習起
這也是佛法中的[六度波羅密]為什麼要從布施開始做起
那是可以到達彼岸的第一步呀~~~~
能學"捨",也等於在練習斷「貪」
捨不止在「貪」
能捨其功德無量
也能斷瞋、也能開展慈悲、智慧、修福....
所以修布施....等等種種佛門中的法門
其功德利益總是多重的
想要到達彼岸
脫離這輪迴苦海
還是要一步一步來的ㄚ~~~~
脫離這輪迴苦海
還是要一步一步來的ㄚ~~~~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