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7-10 上午9.56.06.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四禪的捨,不是中捨性心所的捨。第四禪的捨,是捨受、不苦不樂受的捨受,是第四禪的禪支。

・四禪有一個受捨的禪支,感受的捨,當然四禪裡也包含很強的中捨性心所的捨。但是佛陀在這裡著重強調的是四禪的捨禪支。

・能夠平衡就會很容易如理作意;容易如理作意就很容易生起善法。

・受捨是針對感受和它的所緣,不會使人增加內心的起伏,內心的相應法不會過多地增長或減弱;中捨性心所,是讓跟它俱生的心所和心能夠保持平衡地發揮各自的作用。 

・受捨和中捨性的捨,它們也有相互輔助的作用。 

尋太強的人就需要找到為什麼老是這樣強?把稻草人拆一拆,把尋的習慣理一理,把自己交出去,不要老是把那個「我」搞得太大,這樣很快就能調回來。

 

・能達到真正的放飛自我,這才是真正的自由,而不是你能操控誰,就叫自由。

 

・如果你想獲得更深的定力,沒有強的捨心所是不行的。

 

・實踐題:觀察自己的中捨性心所在哪些地方是弱項,思考如何改進。有孩子的和孩子一起練習。

 

 

 

雲端起觀 82 

四禪的捨(論教五禪) 

四禪的捨,不是中捨性心所的捨,因為牽涉到捨,所以我們把它放在這裡一起學習。第四禪的捨,是捨受、不苦不樂受的捨受。是第四禪的禪支。四禪有兩個禪支:一個是捨禪支;一個是一境性的禪支。 

禪那的似相都是極可喜所緣,它會把心吸進去。如果我們對所緣一直都是極可喜的狀態,不能回到中捨,心就很難達成平靜。所以要想獲得更深的定力,就要對所緣和由所緣引發的快樂有更深、更殊妙的安排。 

要達成「捨念清淨」的四禪就必須實現對禪那喜樂的中捨,因此四禪有一個受捨的禪支,感受的捨;當然四禪裡也包含很強的中捨性心所的捨。但是佛陀在這裡著重強調的是四禪的捨禪支。 

四禪的定型句是:「捨樂離苦,滅前之喜憂,成就不苦不樂,捨念清淨,成就四禪而住。」這裡強調的是「捨念清淨」,所以四禪也叫遍淨捨。舉入出息念來講,在還沒到似相的時候,很多人覺得光投進去就很舒服了。真正成就初禪、二禪、的似相,那是極可愛所緣、極可喜的所緣,它產生的感受是具備很強的喜和樂的。 

我們前面學喜心所的時候,有講五種喜。 

五種喜在初、二禪的時候都是具足的,所以這個極可喜所緣帶來很強的喜和樂;三禪的時候喜被三禪的捨給捨掉了【這裡三禪的捨指的是禪捨】,只感受快樂。它抑制了喜心所的亢奮、活躍興奮的狀態,對所緣已經從極可愛所緣變成中等可愛的所緣,但它的感受是快樂的。 

因為三禪的緣故,沿襲下來的第四禪,由於把樂禪支捨掉,沿襲下來的四禪所緣還是中等可愛所緣,但受就變成了捨受,也就是不苦不樂受。所以在四禪中的受捨也稱為遍淨捨。這個遍淨捨包含兩個內涵:一個是感受的捨,就是受捨;另外一個捨是對所緣的捨,繼續將極可喜所緣轉為中等可喜所緣的捨,這兩種捨合起來叫遍淨捨。 

四禪之所以達到所緣和感受都呈現捨的狀態,是因為第三禪的緣故。我們知道,第三禪的捨就能夠客觀,既使禪修者在世間最高級的快樂的體驗下,依然能夠保持中庸,保持旁觀者的態度,這就需要很強的中捨的。因為這種強而有力的中捨性的威力的緣故,第四禪的心和心所才可以保持捨受,把樂受放下,以旁觀者的角度去感受寂靜、平靜的狀態。因此捨受,成為第四禪的禪支。 

經典裡面講第四禪的捨受,它屬於一種不是很清楚的感受,或者叫不顯著的感受,就像一隻鹿走過石板塊留下的腳印,不清楚。鹿如果走過泥濘的土地,它就會在比較濕的黑土上留下腳印;如果它走過石板塊就會看不見腳印。 

四禪遍淨捨的特相是體驗跟可愛、不可愛的所緣相反的中等可愛所緣。這是作意或者造作成中等可愛。因為是三禪傳續下來對所緣的捨的緣故。 

遍淨捨作用是對四禪的似相也處於中捨的狀態,四禪的似相非常的清澈寧靜。 

遍淨捨現起是不明顯的感受、不顯著的感受、不清楚的一種感受。 

四禪遍淨捨的足處是:樂的去除。把樂捨掉,也就是第三禪的禪樂去除了。 

所以遍淨捨有兩個特點:感受中捨;所緣中捨。但是這種中捨不是世俗的麻木的捨。體驗過四禪的人知道四禪的禪那非常地清淨、非常地寂靜。有人問:「四禪沒有三禪快樂,為什麼會更好呢?」沒有證到的時候都會有這個疑問,你證到的時候就不會有這個疑問。其實對身心來講,任何的苦樂都會讓心波動,而波動對於一顆非常敏感的心來講,都是粗糙的,快樂終究也是負擔,寂靜、清淨才是最好的體驗。 

梵住捨,是在慈悲喜捨的基礎上建立的捨梵住四禪。遍淨捨是指所有的四禪,能成就四禪的業處都可以成就遍淨捨。不管哪一種四禪,都是寂靜、清淨的,這種體驗是完全超越第三禪那種世間最高級的快樂,內心還非常清明。這種狀態不是世間的麻木捨、無智的捨、無知的捨。那些是很醜陋的捨、愚痴的捨,跟遍淨捨相比,一個天一個地,都沒法形容。那種無智的捨一般都是畜生、地獄、惡趣的感覺,而四禪是遍淨天的體驗,完全不同。 

梵住捨的四禪跟一般的四禪,最主要的區別在於: 

一般的四禪是基於禪相而成就的四禪,所緣是禪相的概念;梵住捨是以眾生為所緣、一個眾生、或者一群眾生、或者無量無邊的眾生為所緣。對於這些眾生的中捨性是基於對眾生業果智的了知,加上前面慈、悲、喜三禪的中捨性而成就第四禪的梵住捨。在這種狀態下,也能夠對感受持中捨、而對眾生這個所緣也能夠持中捨。這是第四禪的梵住捨和一般的基於禪相而培養的四禪的捨的區別。 

普通的的受捨,一般情況下是指日常生活中感受的不苦不樂受。捨受,就是我們在體驗所緣的時候,它給我們的感受既沒有苦、也沒有樂。大部分情況下,是我們在體驗自性中庸、中等可喜的所緣而感受到的捨,就是中等所緣所引起的感受。 

我們昨天學習六支捨,要求面對所有的所緣,不管是自性可喜的、還是不可喜的,最後都能對這些所緣持中捨的態度。這種捨是中捨性心所起到的作用,是你內心的感受對所緣持中捨、是造作至捨的狀態,那是內心對它的一種感受。 

 

如果你本身的手被燙到或燒到,這個所緣帶來的就不是不苦不樂受,一定是苦受。身體是苦受,但是通過六支捨,通過如理作意,你的心處於捨受,這是可能的。這是造作至捨的狀態、造作至捨的感受。 

還有一種是所緣造作至捨。一般情況,我們看到不可喜所緣都會生起厭惡心。有同學說,門口的雨傘被一堆螞蟻做窩了,一打開嚇得魂飛魄散,被螞蟻這個極不可喜所緣驚嚇了,失去了捨。但是,你如果如理作意,螞蟻就是螞蟻而已啦,這所緣無所謂可喜、不可喜,牠是一種生命,你不動它,牠也不會傷害你。這是原來覺得可怕但是可以造作至捨的所緣。 

還有同學說廁所有一隻蜘蛛,看到後就覺得那個蜘蛛會傷害他、會咬他,這個是不如理作意,如果造作至捨就能如理作意。六支捨的特相,無論是自然的所緣,還是加上有行無行造作,生起的受都是捨受、中庸的受。它能夠避免其它的相應心所過多或不足的反應。 

受捨,面對所緣能讓心和心所保持平衡的感受,意思是這個所緣不會導致心和心所出現太大的起伏,也不會出現太喜歡或者太不喜歡的心理不平衡狀態,從而要麼起貪,要麼起嗔。這種受捨是成就如理作意而有中捨性心所出現的基礎和前提。受捨,能使自然的可喜所緣、不可喜所緣,中性所緣和造作至捨的所緣,不太過增長或減弱相應法。 

因為我們是活在受裡面的。如果是樂受就會增長相應法;如果是苦受就會削弱相應法。增長相應法,就會膨脹;削弱相應法就會壓縮;有受捨就不太過增長,也不會減弱相應法,心就不會要麼撲上去、要麼排斥。它就會處於一種自然而然能夠平衡的狀態。能夠平衡就會很容易如理作意,容易如理作意就很容易生起善法。所以這樣的捨受現起的狀態,投射到我們的內心就會感覺平靜、心如止水、不會有太大的起伏,然後對所緣有正解。有正確的理解,可以透徹地去看它,不會受內心起伏的影響而看不清楚。 

如果我們這樣做,這種受捨就屬於善法、容易生起善心的捨受、捨俱智不相應或者捨俱智相應的善心。如果是不善心的捨俱,存在於貪根心裡,是無智的;或者屬於痴根心的掉舉和懷疑,它是捨俱的。這個在不善心裡面屬於無智的狀態也是平靜的,只是它的平靜狀態是沒有智的、不清晰的。 

馬哈希西亞多一般是把不善的捨俱貪相應的捨受,都包括在捨受、或者叫受捨裡面。為什麼要這樣分呢?馬哈希西亞多是按照《清淨道論》的大復注的角度來談的。捨俱貪相應的不善心,雖然是不善心,但是它比悅俱的貪心和憂俱的嗔心顯得更加平靜,所以還可以接受它 是一種捨,受捨。它的現起是一種平靜的狀態。 

受捨的近因是沒有喜、或者是喜不相應的心。 

中捨性心所,和受心所裡面的捨受,它們不同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 

認識這兩種不同心所所帶出來的捨,讓我們知道,受捨是針對感受和它的所緣,不會使人增加內心的起伏,內心的相應法不會過多地增長或減弱;中捨性心所,是讓跟它俱生的心所和心能夠保持平衡地發揮各自的作用。 

受捨和中捨性的捨,它們也有相互輔助的作用。 

因為捨受的緣故,不會太過增長和減弱相應法,不容易引發太強的習慣性反應。一般來說境界不太強猛的時候,我們還能夠如理作意,境界太強猛我們就受不了了。什麼原因呢?就是感受太強。這感受太強要先把它造作至捨,後面的如理作意才好辦。如果你只是「我很貪吃,這味道很好。哎呀,不要貪、不要貪!」,這是沒用的,你要起對治的方式。比如,「我切了一片火腿,我又切了一片火腿」,本來想切一片,最後切了四片,一邊切著一邊想我不要貪,但還是吃。你要想:這片火腿就跟糞便一樣,這個火腿是豬的屍體,那只豬可能是只瘟豬。你就不會吃了。從可喜隨緣變成了不可喜所緣,要從所緣的態度上去下手,而不是對著心說:「我不要貪、不要貪!」你放不開它的。 

如果你能生起捨受,後面的中捨性心所才會容易發揮起來。同樣的,如果我們的中捨性心所很強,我們看待問題都很容易中庸地、客觀地看待。以這樣的心面對所有所緣,都能有六支捨,就像阿拉漢一樣,所有的所緣都能夠帶出受捨。乃至於像三禪、四禪,那麼快樂的狀態下你能夠保持捨,那麼寂靜、那麼好的體驗裡面也能夠保持捨,這就是中捨性心所起到的作用。中捨性心所如果足夠強,它取所有的所緣都能達成善心,平衡我們內心的素質。很多強猛的果報來的時候,就要有很強的中捨性心所。這就叫以心轉境,就要這樣去轉。轉成什麼呢?可喜所緣和不可喜所緣轉至成捨的所緣,這是靠我們內心來完成的。 

簡單總結一下: 

10 種捨中,精進捨純粹是精進心所。它是精進培養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在恰當的位置上,就好比飛機在巡航的時候,或者開車在很平穩的路上,車也可以放在巡航的狀態,不用加油門,自動就會這麼走,這是精進捨。當然,精進捨也需要中捨性心所的配合。剩下的還有基於智慧引發的觀捨和行捨。 

對於初學重要的是中捨性心所(心所的中捨性)和受捨(感受的中捨)。受捨是針對所緣和它的感受,不會讓我們太起伏;中捨性心所讓我們取一切所緣的時候,能夠達到六支捨。 

善心也好、不善心也好,取所緣的時候,要有尋有伺。尋取到所緣,伺騎在所緣上,繼續省察所緣,作意把所緣放在心裡或者讓心跟所緣結合在一起,將心導向所緣,去認知所緣。有這個基礎,念心所就讓我們的心安住在所緣、融入所緣、沈入所緣。這些狀態都是善心才會有的。 

你會發現,對目標的沈入是從尋、伺、作意、念,一層一層地,才能達成的。專注入出息所緣、專注不了、心亂跑,到底是尋太強還是尋太弱?這個可能跟我上課的時候一下子沒有講清楚有關,現在再細說一下。 

我們的尋有幾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我們沒有正確地使用尋心所。什麼叫沒有正確地使用尋心所呢?就是你的心天馬行空,想要一切,所有東西都想抓。從小到大,心就是習慣抓無數的所緣,停不下來。這樣的尋就顯得很活躍,這是一種狀態。還有一種尋的狀態,是尋很強的狀態,有位同學一專注入出息就被粘進去,一專注禪相就被壓死在裡面,死死地貼在禪相上一個小時,連腦袋都感覺是憋著的了。這位同學就是五禪支不平衡,尋太強。太強的尋跟剛剛講的太活躍的尋不一樣,這個尋的力量是很強的,他是「被我看好的一樣東西我就抓死你,我撲上去摁住你,一直到被我拿到為止」,帶著這樣的心。他的尋是這樣被訓練出來的。這樣的尋,培養定力是容易的,但是培養出來的定力不容易平衡;而那種太活躍的尋則沒有辦法培養定力,心都是散的,沒法聚焦。這些都是問題,但是那種太活躍的尋問題更大,天馬行空回不來。 

對治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太活躍的尋,要守護六根,擯棄一切外緣。心作意一個點一個點地去培養對每一件事情的專注、對每一件事情的興趣,重新來,如果不下這個決心是很難的。尋太強的人就需要找到為什麼老是這樣強?把稻草人拆一拆,把尋的習慣理一理,把自己交出去,不要老是把那個「我」搞得太大,很快就能調回來。 

尋、伺、作意、有念、沈進去,一層一層。為什麼要講把自己交出去呢?當有信心所,信上來的時候,就可以把自己交出去。這種交出去的感覺就是中捨性,讓它自己跑,不要東想西想,交給它,交出去。信一起來,五蓋自然就會沈澱掉。 

信像摩尼寶珠一樣,會淨化五蓋的煩惱,使中捨心充分地發揮, 念很平衡地發揮。當中捨性起來的時候,我們的尋、伺、念、捨、作意、信這些心所就自然平衡了。所以尋太強的人,只需要把心交給中捨就可以了。把心交給中捨性,讓它任運而轉、讓它平衡地發揮,取 所緣、貼近所緣、心跟所緣的結合、沈入所緣,全部給它交出去。交出去之後本身不會有偏差,為什麼呢?中捨性心所就有這樣的能力,你交出去,它就恰當地發揮;你不相信它,整天折騰它,就會越來越不平衡。 

中捨性是善心才有的。這個我們可以體驗到,當一個人處於善心的時候,他的心是豁然的,不會造作,也不會懶散,它很自在。楊洋同學說:「我是一個有事可幹的二流子。」這句話說起來有點「糙」,但是很形象,就是他的心一直都朝著正念,一直都在正念上,心安住在實相上。而在實相的狀態下是不會不平衡的,不會去搞七搞八的。這樣的心就會體會到,不是我要去做什麼,要去造作一個什麼東西出來,但是該做的事情我都做,這個本身就是放飛自我。 

什麼叫放飛自我?中捨性是真正的放飛自我,就是讓它自己運作。當你的心訓練到總是在當下的狀態有正知起來的時候,它就任運,就能達到真正的放飛自我,這才是真正的自由,而不是你能操控誰就叫自由。所以中捨性的功能很重要,我們要這樣瞭解。 

不善心是不平衡的。我們瞭解了中捨性,就瞭解了善惡,善惡自然而然就分明瞭。心只要一失衡,不善心就出來了,很簡單。這就是為什麼讓大家做作業,要看到貪瞋痴時的失衡。 

所以我們要明白,平靜的心才是最大的健康,也是最大的財富,不是賺五千萬、賺一個億是最大的財富。那個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再好的食物,吃下去也變成糞便;住七星級的酒店,即便整個房間是用黃金做的,也只是睡個覺而已。感官的快樂是邊際效應遞減的,過了就沒有了。而這種可以讓你的心處於中捨平靜狀態的素質,才是最大的財富。有了這個東西,身心就會健康。身心健康了,你怎麼會愁?生活過得太差呢?而這種最大的健康、最大的財富很難嗎?不難,如理作意就夠了。 

如理作意的當下,一切善法同時生起。信、念、慚、愧、無貪、 無瞋、中捨性、心和心所的輕安、輕快、柔軟、適業、練達、正直同時具足,身心都是健康的。然後剩下的交給中捨性心所主導,讓它任運而轉,就可以了。 

生命財富的核心是明善惡,知慚愧。 

慚愧是世間白法的基石,然後依信而立,依念而住,依無貪無瞋而中捨,依中捨而任運而轉,這樣你就能真正地談到「無為而為」。 

在禪修的時候,我們怎麼達到平衡呢?

 

在修止禪,中捨性心所很重要,如果你想獲得更深的定力,沒有強的捨心所是不行的。現代人都喜歡干預和控制,特別是號稱受到現代教育熏陶的有一點學問的人,了不起得很啊,喜歡控制,喜歡干預,喜歡懷疑、批判,自以為是。正是因為這種習慣讓你的心嚴重地失衡,很難平衡。那麼中捨可以讓你產生出離感,這個出離感不是說讓你出家,而是從那些批判、懷疑、干預、控制的狀態裡面出離出來,能夠客觀地讓心和心所發揮本來的作用,讓心和心所更加順利地、自然地發揮它們的功能。比如五根的平衡、五禪支的平衡、七覺支的平衡,都是靠平衡的,沒有平衡,都是玩不轉的。

 

如果你想讓這些任運而轉,想成就禪那,就要放心地交給中捨心所,放手讓它去做。禪修不用搞得那麼累,上座就像打仗一樣,很辛苦。其實「勿需劬勞」,讓心和所緣自動任運而轉,才能成就好的止禪。

 

修觀的時候,更是這樣了。觀捨和行捨,是以智慧修觀禪,也就是修慧的部分所產生的捨。這個捨是以慧心所帶出來的,但最終依然要有很強的中捨性心所。 

禪修者修觀的前提,要認識到法的真實相;要破除它的密集,見到究竟名法和究竟色法。 

在這個如實知見的過程中,心必須很清晰、敏銳。如果心和心所有偏差、不平衡地話,就像平靜的水面起了波瀾,就會看不清楚,不能夠持續保持省察的力量。嚴重的,要麼因為不足而昏沈睡眠;要麼過度而產生我慢貪著。有中捨,心才能夠平衡地去面對所緣,如實知道諸行法自性相和無常、苦、無我的共相。 

我們無始以來的生命現象、生命的經驗,其實就是一堆名法、色法不斷交替地生滅。雖然是不斷地生、滅,但最終是滅的,就是滅去滅去、滅去。如此如實觀察才會生起對這種無常變異苦逼迫的生命生起沒有實我的、非我的認知。 

其次,每一次的省察、觀察,內心都會帶出來對名法、色法的體驗、對行法的出離。只有這樣的體驗才能形成觀捨,而這個觀捨,如果沒有中捨的平衡,雖然心很專注、敏銳地去觀察,但是不可能達到 VipassanāUpekkhā這樣的觀捨。如果我們要進一步提升、從觀捨成就行捨、乃至道智、果智的生起,就要有這樣的中捨。因為定力的緣故、因為觀力的緣故而達到越來越穩固、越來越有力,才可以達到行捨。 

行捨,有時候以止為主導;有時候以觀為主導;或者止觀雙運、止觀都是很強的。達到這個狀態,你面對行法的態度,不會偏於太厭惡,也不會偏於黏著,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因為這樣瞭解的緣故,心對於行法就越來越朝向於出離的狀態:「噢!無始以來的行法,不過如此!」 

從名色分別智開始,到最後達成行捨智,先經歷名色分別、緣攝受。名色分別是看到我們身心的本來狀態,緣攝受是看到過去的因達成現在的果。我們都是自己業的主人,過去、現在、未來、內在、外在、殊勝、低劣、粗、細、遠的和近的,無始以來這些名色、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行法,這些緣起,就是這樣生滅、生滅、生滅,因為業果的緣故,不斷地變化、無常苦迫。這樣的體驗會讓我們從本來的渴愛出離。 

我們現在的習慣是一有好的東西就撲上去,不好的東西就排斥,執取身心的體驗都必須常樂我淨。通過成就名色分別智、緣攝受智,看到無始以來我們都沈溺於這樣一種身心經驗,這樣不斷地觀察,最後我們會生起對行法的悚懼,「哎呦,太可怕了!我怎麼會這樣地活著?」然後深感過患,產生厭離,再產生想解脫、想從這裡面出離的、想逃的欲解脫智。然後到達行捨智。 

行捨智,不是「好了,那我就這麼活著吧!」不是這個意思,而是由智慧所引發的對於所有的行法的捨、中捨,對這一切行法不再有任何的執取和排斥。 

只有這樣的捨穩固了、平衡了,對諸行法的中捨達到平衡的時候,道智才會生起。道智生起、涅槃現前,也是基於平衡,而不是「我很討厭、我很討厭」,然後涅槃就出來了,不是這個概念。任何世出世間真正的成就的獲得,都在於平衡。我們儒家也看到了這一點,寫了中庸之道。心處於平衡的狀態你才會有成就的,不然沒有成就的,要學會平衡。 

好了,把中捨學完,我們體會了從中捨性、捨受和智慧,漸次地體驗這個捨、這些捨的差異,如何讓我們的內心去開發它,成為我們的素質和保障,最後能夠護持我們一直到達涅槃。祝福大家能夠早日獲得涅槃,薩度!薩度!薩度!回向功德! 

實踐題:觀察自己的中捨性心所在哪些地方是弱項,思考如何改進。有孩子的和孩子一起練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