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每一次經歷,每一次你再去造這個業,它都有相應的力量留著,那股力量它還沒有完全卸掉。所以當所緣出現,或一段時間你不修習法的時候,那股力量又起來。
・佛陀的法對內心梳理是乾淨徹底的。乾淨徹底是要直面那個問題,不僅僅是在道理上過,而且要從內心深處去挖掉它,要有止息——尋的止息。
・智慧高的人當下就拉掉,連根拔除;決意力強的人一抓就走,看到稻草人,粗暴、直接地一扔就行了。
・中部20經《尋之止息經》。
・出現不善思惟的時候怎麼辦呢?佛陀說,第一個應該作意其它有關的善的相。這是第一步就「作意善相」。
・如果這個尋是跟欲貪相關的,那就要修不淨了,那你的善相就是不淨。
・如果修慈修不起來,那你就要嘗試看到自己的期待。
・作意善相把會生起惡不善尋的相頂出去、替換掉。作意相關的善相,那這些欲、瞋、痴有關的惡不善尋,就會被鎮伏、消滅。修定的人要這樣消滅不善尋,內心才能夠安靜下來,得一境性。也就是說禪修之前要先削弱你的五蓋,不把這些粗猛的五蓋先削弱掉,直接上座禪修是很難成功的。
・你只要不餵養它,過一陣時間它就弱化了。不餵養它就是即不認同也不排斥,但心不要跟著它走,在那邊放電影、編故事,任其增長。
・實踐有效,那個法就是你的,法就被你活出來,佛陀的法就融入了我們的血液當中。
・訓練正思惟的基礎是正念正知。正念正知的根本目的是不被習慣性的反應帶走,心會很敏銳,你清楚地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
・「覺悟」是指由煩惱相續之眠睡中起來,意即通達四聖諦或體證涅盤。
・什麼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其實它就是正念、慧根、正精進、喜心所、輕安(「輕安、輕快、柔軟、適業、正直、練達」的輕安)、然後一境性、中捨性,它就是這7個善心的心所了。
・基於修習捨斷,對於這七覺支有什麼要求呢?要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轉為放捨,它要有這樣的基礎。
・五門的就是現在所緣,現在所緣就是果報。
・果報呢都是苦,為什麼呢?即使你感覺到樂的東西,它也會消失,是無常的、會壞滅的、受逼迫的、哪有快樂可言啊?那個快樂是五欲的樂味,是受鼓勵機制折騰出來的東西。
・好的,是過去善業感得的果報;不好的,是過去不善業感得的果報。那想讓這個好的更好嗎?想讓這個不好的消失嗎?那你要順著緣起法來去往下做了。即使你想好的更好,不好的消失,但能真正解決問題嗎?它不能解決問題啊!
・那輕安呢,是以內心的寧靜、輕安、止息為特相,破除身心不安為作用。身心沒有微細的擾動,這種清涼的狀態是它的現起。平常的時候也要訓練:看自己沈重了,什麼原因?要找出來,把它破除。那正對治,就是修習善法,讓輕安現起。
・捨有十種捨:一、六支捨;二、梵住捨;三、覺支捨;四、精進捨;五、行捨;六、受捨;七、觀捨;八、中捨性捨;九、禪捨;十、遍淨捨。
・當你的心昏沈、退縮的時候要修習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和喜覺支。然後當你的心是掉舉的時候,要修習輕安覺支、定覺支和捨覺支。
雲端起觀133講
心的修行 :去除捨斷 修習捨斷
昨天我們學習了應該去除捨斷的漏。應該去除是貪思惟、瞋思惟和害思惟,經典講叫貪尋、瞋尋、害尋。那麼在道支里它是屬於正思惟和邪思惟的範疇。
那前面講了怎樣來梳理我們的認知行為模式,從想蘊結構來看到我們扭曲的認知行為模式,以及如何透由想蘊結構的梳理來調正我們的認知行為模式。
那很多賢友到了轉變觀念(以前叫作放下成見)後,對於心的超越、消除慣性(我們叫尋的止息)、修補與重建,感覺無從下手。無從下手是對了,為什麼呢?慣性它不是那麼容易消失的,不是一朝就能夠解決它的。我們經常講,「哦,道理懂了」,在放下成見之前你是不認這個道理的,不管別人對你不好還是對你好,你都認為好是應該的,不好是不應該的——這個是道理都沒懂。如果 「道理懂了,我現在信佛了,皈依三寶了,但是我該生氣還生氣,我該跟人家計較還計較」——這個還是叫「不懂道理」,沒懂。一念之轉,放下成見之後真的放了,覺得這個問題從知見上放掉了,這個叫「道理懂了」。
道理懂了、好像清楚了,再回去梳理過的場景時,似乎內心的那種卡卡的感覺已經沒有了,但是只要再遇到這樣的所緣,或者過一段時間你再想起它來,那股力量又出來了。這種情況有好幾個方面原因。一個原因呢,一路梳理下來到這裡(一念之轉[滅諦]),過程都是如理作意的。這個如理作意的力量呢,在那個時候鎮服了你的那個邪見,那個錯誤的見解,趁著這股力量,你認為「我懂了,道理懂了,我應該把這個知見轉過來,我不能再這麼計較」,就是趁著那股善法的力量給你支撐著,你才會有這種感覺的。但如果相當一段時間你不修習法、你不練習法、不正念正知、不如理作意,你再想過去的時候,你又覺得不行了、受不了了。所以修行的路上是「不進則退,逆水行舟」。你一天不親近善法,轉眼就青面獠牙,這是真的,這是一個。要知道你當時轉過來了是有善法支持著,這是一種。
還有一種呢,這一路梳理下來,你實在覺得沒有理由再去扛這種錯誤的見解,但是其實內心裡面並不完全放掉,這個時候你看你內心是可以看到的。所以經常會讓大家檢查,大家說:「我梳理完了、梳理完了。」我說:「哎,回去看一下過去當時的那個場景,過去的那個場景在你的內心裡面是什麼感覺?」如果你那個時候,內心還有過去的那種感受,那你就還沒有出來,連道理都沒懂。這是另外一個原因了。
一個是善法的支持;一個是你真的過了。但是在面對所緣出現的時候,這種慣性,這種尋思的力量它還是會冒出來。因為你無數次地重復過這樣的場景了,形成了很多緣力,表現得最強的是自然親依止緣的緣力。另外,因緣的緣力啊、所緣緣的緣力啊、無間緣的緣力啊、等無間緣的緣力,它們在你的名色相續流里存著的。每一次經歷,每一次你再去造這個業,它都有相應的力量留著,那股力量它還沒有完全卸掉。所以當所緣出現,或一段時間你不修習法的時候,那股力量又起來。為什麼你在世間看心理醫生,一個心理問題要看3年5年,因為單純要人家給你開導、把道理講明白的這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現在中國政府開始全面地倡導國民的心理素質,這個大家好好學,希望你們以後都能真正地去幫助人家內心的梳理。佛陀的法對內心梳理是乾淨徹底的。乾淨徹底是要直面那個問題,不僅僅是在道理上過,而且要從內心深處去挖掉它,要有止息——尋的止息。尋的止息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的。智慧高的人當下就拉掉,連根拔除;決意力強的人一抓就走,看到稻草人,粗暴、直接地一扔就行了。那這是智慧強的、決意力、心的力量很強的人他可以做到,但大部分人做不到,扭扭捏捏的人更做不到。
佛陀也知道我們的這些毛病,講了很多部經,怎樣來訓練我們的正思惟。
我是比較推薦這部《尋之止息經》的,已經發過幾次給大家了,這裡的尋就是指欲尋、瞋尋、害尋或者我們昨天講的九大尋思,都屬於不正確的思惟。
出現不善思惟的時候怎麼辦呢?佛陀說,第一個應該作意其它有關的善的相。這是第一步就「作意善相」。
那「其它有關善的相」是什麼意思呢?這個註疏《破除猶豫》,有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這個尋是跟欲貪相關的,那就要修不淨了,那你的善相就是不淨。不淨呢,我們以前學過,有32身分,可以修死隨念、不淨隨念、九種墳場觀。最直接的就是32身分了。那如果是飲食的這種貪這個美味呢,就是食厭想了,就是你要能夠對治它,就要作意這個善相。
再一種就是,比如說你如果對於各種現象起常想、起常執。比如說:對孩子、對你的財產啊、對你的職位啊,你很執著它,「應該不變的,應該是越來越好的」,包括你覺得「父母一定要這樣對你的」「我的父母就是重男輕女」「我父母親就是不公平」「他就是對我弟弟比較好」諸如此類的,就是常想。這樣常想的尋思繞之不去,那你就要修無常想、要修無我想。這個就是這種情況下的作意善相了。
如果你起的是瞋、害相關的尋呢,那比較有效的是修慈。如果修慈修不起來,那你就要嘗試看到自己的期待,看到對方的期待——「為什麼會產生這個瞋?」「你希望對方應該怎麼樣的表現?」而對方為什麼做不到?這個認知破掉完以後,你才有可能對對方修慈心。
如果你對於出現的狀況,總是想不明白啊,總是很糊塗——那就是智慧不夠,按佛陀的話講叫「非賢智者」——不善於巡查、考察或者觀察。那這樣的狀態下就修界作意。佛陀講的「非賢智者」,不是說你數學不及格、不是說你邏輯思惟不行、不是說你沒有大學研究生畢業,是指你認識不到自己的問題,心不能總是朝向善行。
那對於我慢心比較強的人,人比較聰明,自己感覺很有智慧,或很多人是很高的學歷、家境非常好,但我慢。 「我慢高山,法水不入」,學《阿毗達摩》總是沒辦法入心,總覺得「我懂了」,但是呢,就是不能夠刀鋒向內,沒有辦法對自己下手;或者認為自己壓根沒問題,別人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問題,「我看不了、看不懂,你們怎麼作業做起來有這麼多的問題,我都沒有」,那這樣的人就屬於非賢智之人。
那這樣的人要修什麼?修界、修界作意。界作意就是你把自己的身心拆了,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看到十八界相應法的自性相和共性相。至少老老實實地學《阿毗達摩》,每一個功課認真做,不要一眼看過去就覺得我會,要真的對自己下下手,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了。
那麼如果真的智慧不足的這種人——痴性行者。痴比較明顯,痴相關的尋,就是法類、法義沒有辦法思惟;糊塗,總是想不明白,不是不去做,是真不懂。論師建議五法近依,依止五法。哪五法呢?第一個是依止師;第二個學法;然後呢,究——深究義;然後聞法;然後究因。究義和究因有不同了,究義,是純粹從法義的角度上搞清楚;究因,就是要在實踐的時候落實那個法。依師學法學究義、究因,嘗試學習一點點地去思惟觀察法義,實踐落實佛陀的教導,慢慢地慧根就會被開發出來,變得銳利了。
猶如熟練的石匠或石匠的徒弟會以細楔子頂出、引出、退出粗楔子。同樣的,比庫們!當比丘由於作意某個相而生起與欲、瞋、痴有關的惡不善尋時,比庫們!因為那樣,比庫因那個相而應該作意其它有關善的相。你有什麼樣的問題,佛法就有正對治的相關的內容,用作意善相把會生起惡不善尋的相頂出去、替換掉。作意相關的善相,那這些欲、瞋、痴有關的惡不善尋,就會被鎮伏、消滅。修定的人要這樣消滅不善尋,內心才能夠安靜下來,得一境性。也就是說禪修之前要先削弱你的五蓋,不把這些粗猛的五蓋先削弱掉,直接上座禪修是很難成功的。即使你有過去的巴拉密把頂著,也不容易惟持;即使惟持下來,也很難最後五根平衡證得道果。
第二步呢,佛陀說如果你這樣作意,對治這些欲尋、瞋尋、害尋效果不明顯,那時候怎麼辦呢?那這個時候呢,就要修習觀察過患。佛陀講:「猶如年輕、年少、喜好裝飾的女子或男子,如果在頸部被懸掛蛇屍或狗屍或人屍,會厭惡、慚恥、嫌惡。同樣地,諸比庫,如果當因那個相而作意其他善相之後,仍然能夠生起這種欲尋、瞋尋、害尋的惡不善尋,諸比庫,應該省思這些尋的過患:像這樣的尋它是不善的,像這樣的尋是有罪過的,像這樣的尋它在未來有苦的果報的。」是令你當下身心是受害的,自他是沒有福利的。讓別人看你的時候呢,就像一個很帥的小伙、很漂亮的美女脖子上掛著臭蛇的屍體那樣的一種狀態。你要想「看到自己有這個毛病,那就像一個這樣的人」——能不能這樣思惟?動不動想發火,動不動就想貪,然後還很傲慢。你想一下,那個不是別人看不到,你天天都是表現在別人面前啊,你衣服穿得再光鮮,香水噴得再香、再好、再高級,在別人眼裡你就是一個很會裝飾的美女,脖子上掛著蛇的屍體、狗的屍體、人的肚腸這樣的一個人呢。這樣來思惟,怎樣能夠把它放掉、抑制住,讓它不要生起來?要觀察這個過患,會帶來什麼樣的不良後果。這是第二個。
那「如果當比丘審察那些尋的過患時,仍生起與欲、瞋、痴有關的惡不善尋,比丘們!因為那樣,比丘應該走向不念、不作意那些尋。」不念就是不作意,要能夠放掉它。給大家建議回到心臟的位置,和心商量,把這些打包扔掉或炸掉,讓黑洞吸走,重起一條善的心路、清淨的心路,不要繞在過去的那個情緒裡面。心導向善,這樣那些欲尋、瞋尋、害尋的惡不善尋呢,才會鎮伏、捨斷,心能平靜。
「如果當比丘走向不念、不作意那些尋時,仍生起與欲、瞋、痴有關的惡不善尋,比丘們!因為那樣,比丘應該作意那些尋的尋行止息。」
作意止息就是跟不善尋反著來。猶如那個男子如果快速地走,當他這麼想:「我為何快速地走呢?讓我慢慢地走吧!」他就會慢慢走;當他這麼想:「我為什麼慢慢走呢?讓我站著吧!」他就會站著;當他這麼想:「我為何站著?還不如讓我坐下呢!」他會坐下;當他這麼想:「為何坐著?讓我躺下吧!」他會躺下。諸比庫,這樣男子會回避較粗的舉止行為後,從事較細的舉止行為。就是那個很強猛的心冒起來的時候,你還沒有那個力量完全地削弱或者是鎮伏它,就選擇小一點的、細一點的、不那麼強烈的。你本來要罵出來了,改為心裡面嘀咕一下;如果是心裡面嘀咕的,那何必嘀咕呢,乾脆不嘀咕了,我去乾點什麼事,朝向相反的方向。這是關於作意止息。
最後一個就是以善心來抑制。「如果當比庫作意那些尋的尋行止息時,仍生起與欲、瞋、痴有關的惡不善尋,比庫們!因為那樣,比庫緊扣牙齒、舌抵上顎後,應該以心抑止、壓迫、破壞心。」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決意。你要有很強的決意力,猶如有力氣的男子捉住較弱的男子的頭或脖子或肩膀,能夠把他摔出去,下決心堅決把它扔掉,不再想了。這不是善男子、善女子可以去作意思惟的,給它扔出去,然後心導向善。你只要不餵養它,過一陣時間它就弱化了。不餵養它就是即不認同也不排斥,但心不要跟著它走,在那邊放電影、編故事,任其增長。
至於哪一種有效呢,自己要去試。並沒有一個方法是符合所有的人,不然佛陀就不用說那麼多方法。在佛陀時代,每一部經都是講給當機眾聽的;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只能學習佛陀曾經當時給當機眾講過的法,學習完之後去實踐。實踐有效,那個法就是你的,法就被你活出來,佛陀的法就融入了我們的血液當中。如果法你不去用,那還是擺在書櫃的書籍,或為它數寶,就不起作用。所以建議大家要去嘗試,訓練正思惟。
訓練正思惟的基礎是正念正知。正念正知的根本目的是不被習慣性的反應帶走,心會很敏銳,你清楚地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它只要一出來,你不跟它走,心導向善,其它的就不會增長,已生諸漏會消除,未生諸漏不生起,就沒有那麼多問題。所以給大家建議說,正念提醒鬧鐘15分鐘提醒一次。有同學告訴我說:「15分鐘提醒太煩了,最後直接把它關掉了。」我說你要想:這是來自佛陀的提醒,每15分鐘佛陀提醒你一次。提醒你乾嘛?提醒你善心、善念生起啊。哪怕就這一次提醒,你按掉,沒問題,哪怕就一次提醒,你有2秒鐘正念正知,那也是幾十萬億條的善心路生起來了,這是寶藏啊!不但提醒你,佛陀還送寶來。要有這樣的心態,那這個正念正知才可以一點一點地、一點一點地被堅固起來。不要以為正念正知這個事兒是小意思,或者這個事兒太簡單,都不是甚深大法。這是真正的甚深大法!你不能夠理解它,不能夠好好地應用它,你的修行就很難有保障!OK,那這個是去除捨斷的一部分內容。那接下來最後一個是修習捨斷之漏。
「諸比庫,要修習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轉為放捨。」有些人說叫回向至捨,有些人翻譯叫回向至捨的七覺支。那七覺支呢,大家都懂了: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覺支是什麼意思呢?覺呢,就是覺悟者嘛。誰是覺悟者?佛陀的聖弟子。佛陀的聖弟子才是覺悟者;那覺支呢,就是支分。支分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要素啊,覺悟的要素就是七覺支。那七覺支有世間的、有出世間的。在《一切漏經》裡面呢,在講到修習捨斷之漏的時候,是指初果聖者以上的出世間的覺支。但是對於我們沒有到達出世間的人,如果世間的七覺支沒有修,出世間的七覺支就起不來。
七覺支之覺,意謂什麼?聖弟子依此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七法之和合生起於世出世間道剎那時,正對治昏沈、掉舉、沈滯、亢進、從事欲樂、自我勞損、執持斷常等種種困阨而覺悟,因此,此七法之和合稱為「覺」。當初果道智生起來的時候,這七個覺支,在你的道心裡面是同時俱足的。
「覺悟」是指由煩惱相續之眠睡中起來,意即通達四聖諦或體證涅盤。如佛說:「修習七覺支而現正覺無上正等正覺。」(《長部》ii.83)。那個由「七法之和合」所構成之覺的支分是「覺支」,如禪支、道支等。
聖弟子之覺
又,凡有人以如上述的方式,依那七法和合而覺悟,那聖弟子稱為「覺者」。他的覺的支分也是覺支,如軍隊的支分、車的支分等,因此注釋諸師說:「覺支者,覺者之支分也。」
覺的其他涵義
再者,也應依《無礙解道》的方式理解覺支涵義:「因何義,覺支說為『覺支』?『趨向覺』是為覺支;『覺悟』是為覺支;『隨順覺悟』是為覺支;『面向覺悟』是為覺支;『正覺』是為覺支。」如是等(《無礙解道》ii.115)。又,受贊嘆、美好的覺支是正覺支,如此,念就是正覺支,所以是念正覺支,所以稱其為「念覺支」。
講到這個覺,那我們接下來粗粗地學習一下:什麼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其實它就是正念、慧根、正精進、喜心所、輕安(「輕安、輕快、柔軟、適業、正直、練達」的輕安)、然後一境性、中捨性,它就是這7個善心的心所了。
基於修習捨斷,對於這七覺支有什麼要求呢?要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轉為放捨,它要有這樣的基礎。根據《阿毗達摩》來看,有世間覺支和出世間覺支的區別:在證初果之前,我們精進地修習七覺支,那這個七覺支是有為法,是世間覺支;那麼在須陀洹道、就是初果道智生起的這一個剎那,它是以涅槃為所緣,同時七覺支同時現起,這個時候的覺支稱為出世間覺支。
接下來果定的那個剎那,那也是七覺支俱足,也是出世間的覺支。但是,如果一個初果聖者,他證得初果以後繼續修習觀禪,那麼生起來的也會有比如說:悅俱智相應的觀智的大善速行,它也有這七個覺支,但它屬於世間覺支,因為他所觀察的是世間有為法的三相。同時呢,那麼到了他又證得二果的那個剎那,他的七覺支是出世間的覺支。《一切漏經》裡面講的修習七覺支,主要是講你成就出世間的覺支;但是在我們修習的時候,是以修習世間覺支的角度來看的。修習世間角度的覺支,怎樣才能最後達成出世間的覺支呢?你必須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依止放捨才可以。
念覺支就是正念。它的特相是——使得相應法對目標念念分明不忘失,像石塊一樣地沈入水中,而不是像水葫蘆。目標是身、受、心、法(四念住);第二個特相是支持一切善法,念覺支能執持一切善法。
擇法覺支就是慧根,從究竟角度是抉擇四聖諦。用在生活中,就是所緣到你的面前,你看到它的苦、看到它生起的集,然後知道它是無常、苦、無我,是可以滅的。真正苦的滅除是煩惱的斷盡,滅除煩惱的路徑是八支聖道。睜眼四聖諦就是貫穿在一切時處,當你有正念正知的時候,任何目標出現,不管是五門的還是意門的,意門的可以過去未來的暢想,五門的就是現在所緣,現在所緣就是果報。果報呢都是苦,為什麼呢?即使你感覺到樂的東西,它也會消失,是無常的、會壞滅的、受逼迫的、哪有快樂可言啊?那個快樂是五欲的樂味,是受鼓勵機制折騰出來的東西。第一眼看到這個目標,它是dukkha的,dukkha就是不圓滿的、受逼迫、壞滅,沒有一樣有為法它不屬於這種狀態嘛!就是看到世間人認為好的,也知道它是dukkha;不好,也知道它是dukkha的。好的dukkha和不好的dukkha都是有原因的,什麼原因?緣起啊!好的,是過去善業感得的果報;不好的,是過去不善業感得的果報。那想讓這個好的更好嗎?想讓這個不好的消失嗎?那你要順著緣起法來去往下做了。即使你想好的更好,不好的消失,但能真正解決問題嗎?它不能解決問題啊!你會想到,什麼樣是當下的剎那滅?什麼樣是終極的涅槃生起來的永斷苦、永遠離苦?這樣的一種認知,它是擇法。擇法的作用是:當你有這樣的慧根生起來,你的心明亮了、透亮了,就像有一盞燈一樣把你的心照亮了,做任何事情,內心清清明明,無痴。現起為無痴,沒有卡殼,所有的所緣出現,所有的這種人、事、物在你面前,你內心很清楚——「我應該在當下做什麼」,沒有愚痴,現起為無痴,這是擇法。
精進呢,就是正精進——四正勤。表現為對實踐善法勇猛、不放棄,以恰當的方式來運轉——「已生善法令增長,未生善法令生起;已生不善令斷除,未生不善令不生。」在每一個正念當下的時候,你一看,善還是不善?善-增長;不善-斷除。沒生起來的善讓它生起來,就是斷除完以後讓善生起來;未生不善,唉,摁住它,不要讓它起來。然後讓自己每一天有精進捨。有精進捨,就是持續地、能夠撐持下去的、不會沈沒的,堅持一路走下去,平穩地走下去,這是它的作用。你在善法上面不沈沒,就是正精進的現起了。
喜覺支,以滿足為特相,歡喜嘛。作用是增長相應法,讓我們身心都覺得很愉悅,以歡喜、踴躍為現起。所以要培養喜,培養對善法的喜。有很多同學說:「笑都找不到了,很多年都沒有笑過。」要把它找回來。
那輕安呢,是以內心的寧靜、輕安、止息為特相,破除身心不安為作用。身心沒有微細的擾動,這種清涼的狀態是它的現起。平常的時候也要訓練:看自己沈重了,什麼原因?要找出來,把它破除。那正對治,就是修習善法,讓輕安現起。
定覺支,就是一境性。以不散亂為特相,心和心所的統合、能夠集中在一個目標上為它的作用。心住立於一個所緣是它的現起。
捨呢,覺支捨是中捨性的捨,不過多、也不會不足,平衡、中立。我們前面講過捨有十種捨:一、六支捨;二、梵住捨;三、覺支捨;四、精進捨;五、行捨;六、受捨;七、觀捨;八、中捨性捨;九、禪捨;十、遍淨捨。覺支捨、六支捨、梵住捨、中捨性捨、禪捨與精進捨都屬於中捨性心所的捨。
七覺支的次序
七覺支為什麼把念放在前面呢?我們在看五根、五力的時候也是把念根和念力放在前面的。覺音尊者注:「在此,念覺支由於‘諸比庫!我說念是一切處希欲’的敘述(《相應部》v.115)及對所有其餘覺支有所助成的緣故,首先被說起。之後,‘他(行者)如是念住之時,以慧簡擇彼法’等,以此方式,其餘覺支前後次序的目的,已於經中述說(《相應部》v.68)。在此應如是瞭解七覺支依次序的決定。」
佛陀講,念是一切處希欲,就是一切業處能夠成就,都是要從念住開始的,沒有念住啊,後面都沒得談。「行者如是念住之時,以慧簡擇彼法。」有擇法了,清楚了,你才願意持續精進;正精進呢,善法生起就有喜;有喜就有輕安;輕安有快樂,因快樂而有定,最後達至平衡。就像那個熟練的馬車夫,你最後能平衡地駕駛你的這個身心,讓五根和七覺支平衡,所以捨是放在最後,是這樣次第的。
為什麼先讓大家訓練正念正知再深入學習《阿毗達摩》?因為你要懂得擇法,不然你腦子各種各樣的觀念。有一個同學昨天突然加我說:「啊,我三年前聽瑪欣德尊者在棲霞寺講法,這幾年我又學了很多,說我現在糊塗了,你能幫我解釋一下?」我說你都糊塗了,我怎麼解釋啊?他把南北傳各個系的觀念套在一起,希望能圓融,結果一腦子漿糊,不知道往下怎麼走了。沒有擇法,就談不上精進,都沒有擇法,你都沒有方向,哪來的正精進啊?沒有正精進,你不能一門深入,你就得不到法味;得不到法味,你的喜從哪裡來?喜沒有上來,你就沒有樂;沒有樂,你就不會有輕安。快樂是定的近因,沒有輕安、沒有這個樂,定就起不來。那沒有一境性,你的心非常的軟弱,誰來都可以把你拉走,你哪來的平衡啊?所以這個是高級階段的修習,現在不容易做到。
「依不多不少」:再者,何以僅七覺支為世尊所說,不多不少?
由於對治退縮、掉舉,及一切處希欲之故。因為在此,三覺支為退縮之對治──如經中說:「凡心退縮時,是修習擇法覺支之時,修習精進覺支之時,修習喜覺支之時」 (《相應部》v.113);三覺支為掉舉之對治,如經中說:「凡心掉舉時,是修習輕安覺支之時,修習定覺支之時,修習捨覺支之時。」(《相應部》v.114)又,在此,一覺支是一切處希欲的,如經中說:「又,諸比庫!我說念一切處希欲」(《相應部》v.115);「一切處利益」是另一解讀,兩者皆有「一切處應欲」之義。如此,由於對治退縮、掉舉,及一切處希欲之故,僅七覺支被說及,不多不少。應如是瞭解在此七覺支以不多不少的決定。
所以七覺支呢,它是一個不多一個不少的,它都有正對治。念呢,是一切處應欲,是基礎,都是需要的。當你的心昏沈、退縮的時候要修習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和喜覺支。然後當你的心是掉舉的時候,要修習輕安覺支、定覺支和捨覺支。簡單來講,就是心如果偏於沈滯了,就有點沈重,轉不動了,那你就要把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和喜覺支提起來,有針對地看是哪一種沈滯。所以對法上面的糊塗,就擇法覺支;那沒有得到喜,你就要修習精進;心沒有力量呢,就要策勵讓你的心起來,讓喜起來。那如果你太躁動了,太躁動就會掉舉,那你就要在輕安覺支、定覺支和捨覺支上面來修習了。
那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就不需要七覺支呢?如果你是從8月6號一直開始學到現在,你每天都有訓練正念正知、每天聞法、每天做作業、真的刀鋒向內,都去面對自己煩惱,你現在去觀察這七個覺支,對於沒有禪那的人,雖然大部分覺支很弱,但你能觀察到。這個覺支從哪裡來體會呢?從修法,從正念正知,乃至於聽法,你都能觀察到這個七覺支。你能觀察到七覺支,你就能培養調整它,七覺支就會從很基礎的一點一點、一點一點地成長,有法的身心就會被你培育起來。你可以去練習,看自己的這種七覺支在身上、在我們內心裡的強弱程度。在聽聞法、在修習法、在正念正知、在持戒、佈施,在每一個善法上都能觀察到這個七覺支。那觀察到完以後呢,一個是要讓它增長,再一個是讓它平衡地增長。那七覺支的平衡增長跟五根、五力的平衡增長,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去練習的。最後你在修止觀的時候,它就有大用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