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9-11 下午3.50.39.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對善業來講,有行、無行,不是有沒有昏沈睡眠,而是跟四如意足或者叫四種增上有關。

·《法集論》義注把這三種福德事擴大為十種:佈施、持戒、禪修、恭敬、服務、隨喜功德、回向功德、聽聞佛法、弘揚佛法、正直己見。

·一旦聖道智生起來以後,他將不可能再故意違反五戒中的任何一條戒。所以如果有人給你宣稱他是什麼果的聖者,但是他還會說謊,說我這個是方便妄語,你就要考慮考慮他了。

 

 

 

 

雲端起觀第142  業的運作&布&持戒

 

 

善業的殊勝跟低劣,也跟它是有行、無行有關。當我們造作善業的時候,是自發的、自然而然生起來的,內心沒有猶豫、沒有經過自己鼓勵和他人的慫恿,這樣的稱為無行;如果造作善業的時候,是自己經過很猶豫、多次的思想鬥爭,或者在別人一再的慫恿下,才去造作的,這叫有行

無行的善思更強,儘管跟不善心不一樣,有行和無行的善業是相同的心所組合的。不善心的有行是加昏沈睡眠;而在善業裡面,善行的這種善心裡面,它的有行和無行的心所組合是一樣的。在善心的有行、無行裡面,它是在相關的心所的素質、強弱上來表現的

對善業來講,有行、無行,不是有沒有昏沈睡眠,而是跟四如意足或者叫四種增上有關。跟這四個主要的心和心所的素質有很大的關係:

第一個,kāma,欲心所。就是我們在造作善行的時候,這個想做的意欲的力量,它決定你的善業的強弱。如果你做佈施、持戒,就是當你遠離惡行或者專注於禪修,這個意欲很強,相關的善業它就強;這個欲弱,相關的善業它就弱。

第二個,精進。精進如意足或者精進增上-Vīriya Vīriya是指激發我們造作善業的這種力量,激發我們努力、不放棄、很堅持,這樣去造作的善業它就強。反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很怠惰地造作善業,它的力量就弱。就看是不是精勤。

第三個,心。心如意足或者心增上-citta你是不是能夠專注於善業,在佈施、持戒、禪修的時候,心無旁騖,沒有前怕狼後怕虎,這個就是心如意足,一心專注於此。

第四個就是vipassa就指造作善業的時候那個智慧,niyata,慧 paññā,正見sammādiṭṭhi,這個在前面我們已經講過,講到這個智相應、智不相應的時候已經講過。

這四個素質如果是下等或者中等的時候,造作的善業就比較低劣;這四個素質,如果是上等的時候,去造作的善業就殊勝。

比如說,你在佈施或持戒時的欲,是為了來生做一個富裕的人,或得到天人的快樂,這樣的善業就是低劣;如果一個人是為了證悟涅槃而造作的善業,這個善業就殊勝。後面我們在講十種福德事的時候還會繼續說。

其次,善的業識生起之前後有不善法夾雜其中,就比較低劣。而善的行識生起之前後,前思、中思、後思,如果都是跟善法相應,這個業思就比較殊勝的。因為善業沒有受到不善法的干擾。

我們在佈施、持戒或禪修時,思惟業果、思惟緣起了,這是智相應的業思。但我們很難在整個過程里,都保證沒有有我、你、他、男、女這些概念法生起來。我們依然會經常會落到這個世間通稱「我」邪見裡面,而起貪、瞋、慢、追悔等不善心,夾雜在我們福德事的善心中間。所以,在做福德事的整個過程中,往往會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心生起:善和不善的,兩者都有。而且這些不善,大部分都是我們不容易覺察到。比如說,帶著我、我的、我的自我的見解去佈施,是很普遍的,這些微細的貪。

什麼叫真正的無我佈施呢?就是講,在究竟意義上,有這樣一堆名色,它以善心或者不善心等等的因緣在運作。這樣的運作,會影響到未來同一條名色流的狀態和素質。這些都是一堆名色流在各種因緣下的運作而已,沒有我、我的、我的自我。一堆名色法,生起有智的、殊勝的心,然後去面對另外一堆殊勝的名色法,行佈施的善業。這樣的佈施善業,未來對這一條名色流會產生好的影響。如果你發的願是這樣的善業能導向涅槃,它就會成為巴拉密的。

帕奧西亞多G講到性行的多樣性時,談到每個人佈施的心都差別很大。

比如說,我們會生起貪根心,想著:我的佈施比他的好;我的佈施比他的多;我希望這樣殊勝的佈施回向中獎;或者希望這樣的佈施讓我明天生意興隆。這樣就屬於貪根心。

瞋根心,它也可能生起。比如說有人自己打擊自己,跟別人比:我這個佈施實在是太見不得人了,不好意思;或者佈施以後,認為今天準備的食物實在太多了,真是很浪費;或者覺得說:今天怎麼會同時那麼多人來佈施,比庫又不能夠儲存食物,那不是很麻煩?那是瞋心。

痴根心也可能生起。比如想著:這個是我的母親、這是我的兒子、這是一個比庫,這佈施能夠帶來再生嗎?會有更好的生命嗎?果真如此嗎?這個是跟愚痴、無明相關的。

在另一方面,佈施的當下一定是和無貪、無瞋相應的,而且前後思也可能穿插著具有無貪、無瞋的善心。 「今天做這樣的佈施令我非常的歡喜,這樣的善業希望所有的眾生平安」。或者隨喜別人的佈施:「看到他今天來做這樣的佈施真是太好了」「願我禪修進步,成為證悟涅槃的助緣」,隨喜自己、隨喜他人精心的做準備,過後跟他人分享。

剛才講的是佈施。同樣的,禪修的時候,有些人禪修狀態好,甚至證禪那了,如果在入禪以前,或者出定以後生起不善心,比如:「我的巴拉密真是很棒,我幾天就搞定了,他們十幾年都沒有禪那,我十五天就證禪那了。」

瞋心也會生起來:「禪修時他怎麼老是放屁?」「隔壁房子這個人,又開始吵架」,這個是瞋心了。「為什麼我禪修總是不能夠進步」,這是瞋根;「禪修一定能夠如實知見,能證悟涅槃嗎?」這些是懷疑的心,痴根的心。

禪修前後,會夾雜貪、瞋的不善心,也可以伴隨無貪、無瞋的善心。「願我的禪修,能夠早日證悟涅槃」「讓我的禪修能夠廣開智慧」,或者隨喜,看到別人的禪修好,隨喜別人,然後激勵自己,這也是善心。

我們在學習佛法或者在班組討論、或者分享教導佛法的時候,也會夾雜著不善心。如果一個人是為了利養而教導法,他想:「這樣我就可以以一個老師的身份,一個非常會講法的老師的身份為人所知」,那是貪根心生起了。如果是一個學法的人,他這樣想:「這樣,所有人都會認為我是一個虔誠的、很有學法的巴拉密的佛教徒」,這也是貪根。

也可能有嫉妒的瞋根或懷疑的痴根。

教導佛法前後可以跟無貪、無瞋乃至智相應的善心結合在一起。一個人教法或者學法的時候想:「我教導佛法,可以幫助我更深入地去理解佛法。以前學得很膚淺,通過帶著大家學的時候,原來我這個方面可以這樣深入的去瞭解法,真是太好了。這將成為我證悟涅槃的助緣。」這個就是善心。

所以通過上面的這些例子,我們應當認識到,如果不是有很強的正念正知,或在很深的定力裡面去修習止和觀,很多善和不善的心路,乃會夾雜著生起。

這個只是講的一個大原則。業的運作其實極為深奧,而且變化多樣,只有佛陀才能夠詳盡解釋並且逐個去分析了。

以上講的這些善業產生的果報,也有低劣和殊勝的區別。善不善速行心的素質,決定著未來生感果時結生心跟果報心的素質。要有這樣的醒覺、這樣的這種認知,才會對我們當下造作的善惡業去關注。

根據善業的殊勝與低劣,以及是否與智相應,其導致的果報心一般會分成三種:

一,善果報的無因心。善果報的無因心可以當作心路心,如:五門心路的雙五識、領受、推度心,五門的和意門的彼所緣心,也可以作為離路心——結生心、有分心和死亡心。

作為心路善果報的無因心,它是善業的果報。這個善業可以是低劣的,也可以是殊勝的;可以是智不相應的,也可以是智相應的;或者說可以是二因的,也可以是三因的。為什麼?因為任何種類的善業都可以產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即使佛陀也會看、聽、嗅、嘗、觸。那些作為善業的的果報,它是可愛所緣和不可愛所緣,佛陀也會遇到不可愛所緣,這是在路心層面上——雙五識、領受、推度、彼所緣心。

離路心——就是結生有分死亡。作為善果報的離路心,無因的果報心,是低劣的智不相應二因善業的果報。因為低劣,它的無貪、無瞋的力量很弱,結生的時候就變成無因的了。這樣善業帶來的結生,生命往往是一些低等的地居天或者天夜叉;如果是投身為人,會天生殘疾,盲聾喑啞,或者身體方面的缺陷,這個大家已經很熟了。      

第二種,就是二因的。二因的果報心,由兩種善業產生的果報: 一種是殊勝的,但是智不相應的善業,叫殊勝的二因善業;另一類,是低劣的智相應善業,稱為低劣的三因善業。

就像我們剛才提到過的那樣。雙五識、領受、推度等無因果報心,無論是哪一種善業產生,這類果報心都是無因的;如果是二因果報心成為結生心,有情就會是一些低等的天人,或者是五根俱全,但是出生一般就會比較卑微的人,智慧會比較愚鈍,但不是一般的世間的這種特別愚鈍,是不能夠很好地理解佛法,且一生都不能證得禪那或者任何道果。

三因的果報心,是殊勝的智相應的三因善業產生的果報。同樣,當這樣的善業帶來的眼識、耳識這些無因果報心的時候,不論是何種善業產生,這類果報心就是無因的。如果這類三因果報心成為結生心,有情將會是容色比較殊妙的高等天人,享受天界的妙欲;如果投生為人的時候,出生會比較高貴,五根俱全、相貌比較出眾、身體健康、享受殊勝的欲樂、智慧比較敏銳、善解佛法,並且在那一生通過努力能夠證得禪那,乃至於證得道果。

佛陀在《法句経-比庫品》裡面講說:「無智慧者無禪那,無禪那者無智慧,若有禪那與智慧,它實接近於涅槃。」這個就是講到跟結生有關的內容。產生這些果報心的業識,一般我們稱為大善,或者我們叫大果報。造這個業的時候叫大善行,它產生的果報我們叫大果報心。如果是普通的雙五識的果報,一般只能稱為善果報心善果報無因心,這個是習慣性的稱呼。

大果報心有八種,都可以充當一期生命中的有分心,包括第一個有分結生心和最後一個有分死亡心。

在這裡我們要重申一下,就是要記住,這些分析只是一個大原則,其中存在著很多變量。西亞多G講:有人智慧很利、智慧很高,但是相貌很醜;或者他出生很貧困,但事實上他是三因結生;有些人他聰明、有些人他比較笨;有些人他比較愚鈍,但是長得很俊美,他反而出生在很富裕的家庭裡面,而實際上他是二因結生。那這些就很複雜,只有當你證得緣攝受智,借著自己親證的智慧,去了知這些過去的五因、現在的五果的時候,才會有更透徹的認識。

佛陀總是用三種福德事來概括善業:分別是佈施持戒禪修。這三者可以是智相應的也可以是智不相應的,二因、三因都是可能的,但都是善心。只要是善心,它都是二因或者二因以上。

與佈施和持戒相應的智,稱為業自屬智;和禪修相應的智是禪那慧或者觀智;止觀禪修到達頂峰的時候,相應的智就是道智果智

第一種做福德事是佈施,就是把某一類物品佈施給某一些眾生的這樣的業。這樣的行為跟貪是相反的,它是無貪根的,同時它也是無瞋根的,無貪跟無瞋是同時出現的。

瞋不可能跟無貪同心生起來。如果我們佈施的時候,對業自屬智沒有信或者信心不足,這個佈施就是智不相應,是二因;如果我們佈施的時候,對業自屬智、對業果智有信心,這樣的佈施就是智相應的,就是三因。

業自屬智是基本正見。這種基本正見,即使在佛陀的教法之外,也同樣存在。所以我們說業自屬智不是屬於佛教徒特別有的,只要一個一般的人,他願意行使佈施,你都會看到他裡面有這樣的業自屬智在運作。

然而只要一個人還沒有親見緣起的運作,就沒有證得緣攝受智,他的正見就往往只能夠建立在對他的導師的信心之上。如果他的導師是佛陀,他的正見可能就強大而且堅定,他甚至能做智相應的廣大佈施。如果一個人的佈施是智不相應的,也就是和業自屬智無關。他只是出於某種原因而行佈施,而不是想從業果智的角度上來造作善業,這個就會智不相應。

佛陀在很多經典裡面講:作福德事一般是指這種施所成、戒所成、慧所成。比如《增支部》〈第八集-做福德事〉裡面這樣講。《法集論》義注把這三種福德事擴大為十種:佈施、持戒、禪修、恭敬、服務、隨喜功德、回向功德、聽聞佛法、弘揚佛法、正直己見。這十種福德事如果歸為佛陀講的三種,是怎麼歸呢?佈施,包括它佈施本身,還有包括了隨喜功德和回向功德;持戒,除了它本身,還包括了恭敬和服務;禪修,就包括了:聽聞佛法,弘揚佛法和正知己見三個方面的,所以就十種福德事。十種福德事,如果加上你是實際執行力勸他人解釋善行感到歡喜,就有四十種福德事。自己做、勸別人做、解釋弘揚善行、隨喜都是福德事,共有四十種。

好,接下來,我們學習一下剛才講的十種福德事-佈施這樣的業。

佈施這樣的業,它是怎麼樣運作的呢?

首先,佈施的業可能是智不相應的。為什麼會智不相應呢?舉個例子說,小孩子一般都不知道業的運作,他也會行佈施,有些是天然的,生下來這孩子從小他就很大方,願意跟大家分享,會聽父母的、或效仿父母去做、或者父母親讓他做、或者他自己就是喜歡做、或者他在做佈施的時候得到別人贊揚:「這孩子真的是很大方」。他其實沒有業果智的概念,甚至絕大多數的成年人在佈施的時候也不瞭解業的運作。有些人可能是出於慈愛或者悲憫而佈施,希望通過佈施食物以及其它的生活必需品給窮人、飢餓的民眾,來幫助他人;也可能出於友善而佈施給這些苦行者或者是出家人;也可能是因為習俗傳統而佈施;或者由於他的信仰教導他那麼做,是信仰要你這麼做;也可能希望得到名聲;還有獲得人的尊重,而做佈施;也可能是出於我慢:我要成為首善,這樣做佈施;甚至有一些人可能擔心受到別人的責備而佈施:「你這個人鐵公雞,這麼有錢,每一年捐多少了?福布斯慈善榜,有沒有上榜?」他並不是很主動,但是他的富裕已經到了一個程度了,然後上榜的時候慈善榜沒有他,他覺得會被人家笑話,那他行佈施。這一類的,是智不相應。

還有就是父母親送東西給自己的孩子、父母、或者親人,常常一般的帶的是愛著、貪愛或者不如理作意,認為:「這是我的兒子、我的女兒、我的妻子、我的丈夫、我的朋友、我的父母」,這樣也是佈施,但是它是智不相應的。甚至有人會帶著邪見,他認為:「反正我就是願意佈施,但是我不相信佈施有果報,我無所謂,你們才想這個東西。」是,你不一定要追求果報,但是它有果報,你不要否認它,對吧!也有很多人是相信死後沒有再生的,但是他也會願意佈施的,他就是那種心性,這個都是智不相應。

但即使如此,我們講,在任何情況下,佈施都是善的。如果他自始至終都貫穿的是善心,沒有其它的不善心夾雜在其中,沒有因為恐懼,沒有因為受責備而做的,這樣,它可以是殊勝的二因的。只是跟智不相應,很可惜了,最多二因,只有無貪、無瞋相應。這樣的業,因為不夠殊勝,未來感得果報,自然而然它就不會足夠的強大。智不相應的心,我們以前學習過,就是少了這個無痴心所——智慧心所。

我們來看這張圖,智不相應心的名法組成,有喜、無喜對應悅俱和捨俱,然後有遍19個美心的心所。如果有隨喜就加隨喜;如果有悲憫就加悲憫;如果有是正語加正語;有正業加正業;有正命加正命。只有道智,正語、正業、正命才會同時生起。

智相應的心有慧根。具有對業的運作有認知的智慧而去做佈施,這種心的力量就更為強大。為什麼?因為智的出現。這個智的出現,意味著這是具有無貪、無瞋、無痴三善根的三因心。這個因就像樹根一樣,讓你的生命更加有力量,所以它導致的果報的善業就會更強。

接下來,我們來談另一個影響到佈施殊勝和低劣的因素。

第一個,如果佈施者,是以邪命獲得的財物,其做的佈施是低劣的。

第二,如果佈施者本身不持戒,或者持戒不清淨,如此而行佈施跟清淨持戒的比起來低劣。

第三個,在佈施當下,前面和後面有不善心。舉個例子講說:佈施的時候感到生氣、不耐煩;或者對佈施的必需品不滿意;或者佈施的時候滿不在乎,心不在焉;或者佈施後感到後悔;還有就是佈施者對業果智、業的運作,信心非常膚淺;或者他佈施只是為了希求某些世俗的利益,或者希求來世投身為比較富裕的人或者天人,享受快樂。這樣的佈施,是屬於低劣的。

第四個,佈施的對象。佈施的對象是一個無戒者、破戒者或者是持戒很低劣的人,這樣佈施比較低劣。

佈施的前中後,如果夾雜著不善心,那麼這些具有貪根、瞋根、痴根的不善心,就會令你整組的佈施善業變得低劣。而如果佈施者,不懂得業的運作,他佈施和無痴就不相應,使它成為低劣的二因善業了。如果感果,他的未來的果報心可能就是無因的。然而就算佈施者瞭解業果、業的運作,佈施善業它跟智相應,但是其中夾雜很多不善心,仍然會讓你這個佈施成為低劣的三因善業。這就意味著,你的未來的產生的果報的果報心只會是二因。

巴利聖典及其註疏提及一名男子作上述低劣佈施的例子。佛陀的某一過去生是位苦行者(tāpasa),名為甘哈地巴亞那(Kaṇhadīpāyana),當時,他仍是一位尚未證悟的菩薩。一天,一對父母帶著年輕的兒子來見他,因為兒子被蛇咬傷了。他們全部決定以真實語(Saccakiriya)來對抗蛇毒。當菩薩作真實語後,這位父親接著作出了如下的真實語:他說他違心地行佈施,並無快樂;亦即,他不相信佈施有果報,他無信地佈施。這意味著他的佈施都是低劣的。但他說的如實語的功德,最後救了這個孩子。

殊勝的佈施呢,就是另外一些因素,跟剛才那個就反過來:

第一個,佈施者是以正命獲得的佈施物,包括財物。

第二個,佈施者有良好的戒德,持戒清靜。所以在上座部佛教國家,佛教徒如果要去寺院佈施,或者要去社會做行善佈施的時候,一般一開始都要先授一下戒。先授一下戒,以使你的戒在那個當下是清淨的。所以大家也是這樣,平常你在聽法之前,我們為什麼要授一下戒?為什麼你佈施之前要去授一下戒?不是為了得到什麼東西,而是我們對業果智的認識。

第三個,在佈施的前後當下生起的這些心,都跟善法相應。佈施前盡力準備好能力範圍內,質地優良的必需品,內心充滿了喜悅。佈施的時候,恭敬、專注、歡喜,佈施以後對自己做的佈施感到高興、隨喜,內心很愉悅,同時對自熟業果智深信不疑,乃至於發願是為求證涅槃而做佈施,這樣就殊勝。

第四個,受施者有良好的戒德,持戒清淨。極為殊勝的受施者當然是佛陀、其他阿拉漢、其他聖者或是為證悟阿拉漢而精進修行者。然而,更為殊勝的受施者,是被視為僧團代表的一位或數位比庫或沙馬內拉(sāmaṇera)。

以上這些例子就說明:佈施這個過程是一整組來看,這個中間從前行、準備、到佈施、到結行,可能這中間間隔的時間很長,這裡面有無數的無法計算的這種善心。這個過程如果始終都是無貪、無瞋和歡喜,乃至於智相應的善心相結合,這個佈施就很殊勝。如果佈施者不懂得業的運作,就跟智慧不相應,使他的佈施成為二因的善業。這樣的二因善業,就導致了它的果報心也會是二因的。如果瞭解業的運作,你的造作的善業是三因的,果報成熟的時候也必將是三因的。這是對於佈施,大家要瞭解,怎樣讓你的佈施成為殊勝?

我們知道佈施福德業,包括了隨喜功德和回向功德。為什麼?隨喜功德就看到別人的善業隨喜。因為佈施,往往你到僧團佈施,往往很多人都在,不管人家的佈施是比你更殊勝,還是比你看起來更粗糙一點,懂得隨喜,一起去造作善業。可能你好幾個人,不論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出多少樣的資具,只要他願意參與,我們都要隨喜。目的並不是說對方一定多麼值得贊嘆,而是說,這個是一個方面,而是說你如果不隨喜,你生起各種排斥的心,那你就不合算了,對吧?因為什麼?你的善業就被沖淡掉,被不善業沖淡掉。佈施完以後,要回向功德,所以佈施福德事包括了隨喜功德、回向功德。

第二種福德事就是持戒。

持戒是去除違犯性的煩惱,戒除一些不善業,包括三種離:就是正語、正業和正命。正命嚴格來講,是不涉及邪語和邪業的謀生方式。在這樣三種情況下,正語、正業、正命這三種離就會生起。

離也有三種情況:一種情況,當行不善法的因緣出現的時候,你是考慮到這種行為是不適宜的、不應該去做的,這種稱為自然離。實際出現,自然不去做,《法集論-義注》裡面舉一個例子,說一個小男孩為了給母親治病,到山上去抓野兔,居然有一隻野兔被他發現。他使勁追趕,最後兔子被一條藤蔓纏住了,它害怕得大叫。男孩抓到兔子了,但心裡想,為了治母親的病而去殺害另外一個生命,這是不對的。因此他把兔子從藤蔓裡面解下來,把它放了。他回到家裡面就在他母親的面前做如下真實語: 「我從不曾故意殺害過任何有情,以此真實語願母親的病痊癒。」結果他母親的病就痊癒了。這個是自然離

第二種離,就是當你行不善法的因緣出現的時候。你回憶起來:「我是一個佛教徒,我持守五戒、八戒或者十戒。」一個比庫說:「我持守巴帝摩卡戒。這是我們有sīla(),願做一個高尚的有品德的人,不做不可以去做的。」這種行為叫受戒離。《法集論-義注》裡面有記載的,有一個男子,他是授一條戒:不殺生。勞作時被一條大蟒蛇纏住了,他,他習慣性地拿起隨身帶著斧頭想砍蛇。但是他想起來,曾經從一個比庫那邊授了這一條不殺生的戒。然後他就把斧頭扔掉。以這樣的因緣,那個大蟒蛇就放開他,離開了。這種離就叫授戒離、或者持戒離

第三種,當行不善法的因緣出現的時候,是由於他的聖道智已經斷除了某一些煩惱,使他不可能再故意去做這些不善行。而當阿拉漢道智徹底斷除所有的煩惱的時候,他就完全不可能再故意去做任何不善行。好。這種離是本性如此,他已經就是這樣的,這個叫正斷離。《法集論-義注》:當一個人證得聖道智的時候,包括正語、正業和正命的八個道支,他在他的證道心同時生起。一旦聖道智生起來以後,他將不可能再故意違反五戒中的任何一條戒。所以如果有人給你宣稱他是什麼果的聖者,但是他還會說謊,說我這個是方便妄語,你就要考慮考慮他了。

好。如果我們持戒的戒行是偶爾持一持,或者你持戒持得很隨意。經常有同學做作業說:「我今天授了八戒了,但是回家以後,要給孩子做飯,發現味道真是很不錯,然後就吃了。」這個是對你的戒很隨意、不恭敬,對自己呢,不自尊,這樣的戒就是低劣的。而如果你說:「我要做一個高尚的、有品德的人,我現在受持的、佛陀教導我的,做高尚的、有品德的人的這樣的學處。我用這樣的學處來訓練我自己的德行,不能有違犯。」這樣的心它是殊勝的,這樣的戒行是殊勝的。

我們講持五戒的功德,就可以獲得這麼大的果報。有個同學問我說:「持戒跟財富什麼關係?持戒能不能賺錢?持戒都說:為了持戒不能說謊,然後還不能賣很高的價格。所以看起來好像跟財富是相違背的。」那就是不相信佛陀的話咯。首先是獲得大財富。為什麼?持戒的人,他真誠對人、薄利多銷,從來不做假貨,自信不羞愧,不會後悔。剛開始大家不認識你,慢慢地也就認識你了,久而久之,善名遠揚,你就獲得大財富了。

這種心態,其實放到禪修來也是這樣。很多人都是希望有什麼大法,一天就能整出禪那道果出來,這是一種很世俗的、很低劣的心態。大家要引以為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