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出息念的修習——
棲霞寺禪修營入出息念前行開示之三
古源尊者
入出息念到底應該怎麼來修習呢?首先我們修入出息念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禪那。到底什麼是禪那?禪那也就稱為叫Samādhi,意思就是心的一境性,就是心只是在一個所緣上。但是Samādhi跟Sammāsamādhi不一樣,Sammāsamādhi是正定。我們經常講說定是共外道的,但外道定不一定是正定。正定什麼意思?正定就是善的心一境性,就是你的心成就一境性全部是善心生起來的。大家會覺得有問題嗎?不善心能成就一境性嗎?可不可以?可以,能舉例說明一下嗎?釣魚。他會很專注四個小時就盯著,還會有空靈的感覺起來。釣魚的心是什麼心?那是貪心,趕緊來,趕緊來,我要釣你。打獵的人,他為了等那個獵物,可以在一個位置上一呆呆一兩個小時,心很平靜的,充滿著瞋心很平靜的在那待著。
我們在禪修的過程中會不會有不善心?修安那般那的時候會不會不善心一境性?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大家都不同意是吧?都認為都是善心一境性?期待?對,期待是一種不善心。還有呢?我們各種不滿意,「最近我的呼吸怎麼搞的?!」評價啊、判斷啊、排斥啊、很緊張啊,懷疑啊?這些都是不善心。經常會有人說,我這一坐就是要堅決坐到三個小時不起來。你去細分析一下,就是我堅決不起來,那個心裡面是不是都是善的?還有的覺得今天呼吸不清楚了,我盯死它,我一定要盯死它,很努力的盯死它。盯到下座以後脖子是歪的,有沒有看過這樣的,有沒有聽過這樣的案例?
什麼是善的心一境性?到底什麼才算是善的一境性?大家都學《阿毗達摩》,《阿毗達摩》善心裡面十九個遍一切心所是什麼?信、念、慚、愧、無貪、無瞋、中捨性、身輕安性、心輕安性、身輕快性、心輕快性、身柔軟性、心柔軟性、身適業性、心適業性、身練達性、心練達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你在專注呼吸的時候,有沒有輕安、輕快、柔軟、適業、正直、練達?沒有就一定不是善心,因為它是遍一切善心的心所。如果你沒有生起來這幾個心所,就不是善心一境性。怎樣才能夠有善心生起來?我們有任何的期待、強迫、不自然、要求、判斷,它都不可能生起這些心的素質。
明確所緣
我們剛才講的四個小時專注微息,三個小時沒有妄想。四個小時都在一個目標上不動,這個目標需要什麼樣的標準?如果你的目標——你的呼吸到底是什麼?你的所緣是什麼?呼吸。所緣要明確、穩定、清晰、有強大吸引力。
你的呼吸清楚嗎?你的安那般那所緣明確嗎?大家想想你的安那般那所緣很明確嗎?如果你的安那般那所緣不明確,你的心會願意在那待四個小時嗎?如果你的安那般那所緣不穩定,它一會在前面,一會在後面,一會在上面,一會在下面,一會大,一會小。如果你的安那般那所緣不清晰,模模糊糊的,你會願意待四個小時嗎?大家都知道呼吸很簡單,但是你的呼吸清楚嗎?清晰嗎?問一下自己在修安那般那的時候,你面對呼吸的時候,你的心是不是很喜樂,很願意去覺知呼吸?如果不可以,怎麼成就四個小時?是不是要考慮?大家覺得要不要考慮一下?你一開始修習安那般那,你認為這四個要求就是單純所緣來講,單純安那般那目標來講,大家都達到這樣要求的有幾個?
首先從結果倒回來我們要知道,我們要面對這樣的所緣,它必須是所緣明確、穩定、清晰,心願意在那待著,大家同意嗎?怎樣才能夠達到這個?因為我們要得定,按照《阿毗達摩》來講,定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是這樣的。
要得定,它的特相是不散亂,心只是在一個境上面;它的作用是能消除散亂,你一專注呼吸散亂就沒了;它當下的狀態是不散動,就是你不會說呼吸在哪裡啊,再找找看,它沒有那些散動。你一開始就很明確,眼睛一閉知道呼吸是什麼,它的足處、近因是什麼?是快樂。對不對?定的近因是快樂。如果我們禪修的時候,你不能調整你的心對目標有興趣,有喜樂生起來,你的心就不容易去。我們的心是如此的忠誠,我們的心每天這麼忠誠的幹什麼?大家知道嗎?我們的心跟猴子一樣的滿世界亂跑,心幹什麼?心非常忠誠的幫我們尋找快樂。它為什麼亂跑呢?它發現很多地方都不快樂。不快樂,換一個所緣;不快樂,不快樂,不快樂,這樣跑。不要怪它,它正在非常忠誠的幫我們尋找快樂。但是我們是欲界的生命,沒有禪那之前只能生起欲界心,欲界心有什麼特點呢?它受限於色、聲、香、味、觸以及對這些五塵概念化後的法塵,以為快樂可以從中獲得,從而對這些起渴愛和執取。我們知道色、聲、香、味、觸是究竟法,究竟法是剎那生滅的,不可能讓感官產生持續的樂受。所以如果我們取得安那般那所緣不是概念法的色界所緣,而是呼吸的冷熱、推動、觸受等欲界究竟法所緣,喜樂輕安就不可能持續生起。輕則不能進步,嚴重的還可能修出禪病。沒有佛陀,我們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快樂。
2019年6月2日,古源尊者在棲霞寺禪修營開示(未完,待續)。
感謝 TW Ong 網友提供此篇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