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路上,能遇到一位好老師是至關重要的事情。我很慶幸自己在高中時遇到兩位好老師,我們直到現在還有聯繫。
這位校長不簡單,年紀輕輕就做出正確的選擇~👍
他選擇當律師或當老師,對他這期生命能造的業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在緬甸,沒有佛教徒會選擇當律師,因為他們知道,死後唯一的去處是地獄。
********
20幾年前,台大法律系是文組的全國第一志願,多少學生擠破頭想考上!基隆明德國中校長徐仁斌考大學時,分數可以上台大法律系,但他最後選擇念台師大教育系,跌破一堆眼鏡。
為什麼想當老師?這要回溯到徐仁斌小學六年級,遇到一位特別照顧他的老師江正吉,給予許多關愛。從此,徐仁斌在心田埋下「當老師」的小小種子,未來想成為一個幫助更多人的老師。
家境貧困,體育老師特別照顧
徐仁斌小時候家境清寒,家裡有6個小孩、食指浩繁;爸爸工作不穩定、四處兼差打零工,媽媽在家兼營家庭理髮、補貼家用。自徐仁斌有印象以來,家裡為低收入戶,後來也受基隆家扶中心的資助。
小六時,徐仁斌轉學到太平國小,江老師是教務主任、教他們班體育課,同時也是學校桌球和田徑校隊的教練。他讓徐仁斌放學後留下來、跟著校隊一起練習,傍晚4、5點,再騎摩托車載徐仁斌回家,問他「肚子餓不餓」,會繞去買麵包和肉圓。
至今,徐仁斌還記得,當時一顆肉圓12元,江老師會一次買8顆,讓他帶回家。徐仁斌害羞地接下老師的好意,媽媽知道後說:「哎,怎麼可以受老師這麼多幫助。」
徐仁斌被推派參加國語文演講競賽,江老師特別指導他寫講稿、演講的技巧。在老師的指導下,徐仁斌在國語文競賽和體育比賽,都有不錯的表現,整個人變得有自信。
徐仁斌說:「當時以為自己很乖、表現不錯,老師才會特別照顧自己。」長大以後回想起來,「你成績很好,老師幹嘛照顧你?比起成績好的孩子,弱勢的孩子更需要特別關照。」
徐仁斌非常感謝江老師,論體育實力,他自認沒有比其他人更厲害,老師是刻意把他帶在身邊、給他機會。而且,江老師也不是導師,只是任課老師而已,卻對學生付出這麼多的關愛。
江老師甚至連徐仁斌的國中生涯都幫他想過。很多學生會遷戶籍、念市區國中,江老師建議他去念山區的國中,那年入學可以被一位優秀老師教到。事後來看,這個建議對徐仁斌的求學生涯極為關鍵。「國中導師非常嚴格,讓我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打下學習基礎。」徐仁斌之後考上成功高中,開啟人生的視野。
受老師影響,選擇念師大教育系
徐仁斌高中成績還不錯,分組時決定念社會組,導師特別把他叫過去問:「你的成績沒有不好,為什麼要念社會組呢?」徐仁斌的腦海浮現江老師的身影,他想像江老師一樣、當一個照顧學生的老師,從事教育工作。
除了受江老師的啟發,也和徐仁斌的成長背景有關係。「因為小時候曾經苦過,選擇科系和職業等重大決定時,會偏向安定和保守,」徐仁斌說。
徐仁斌想做的不只是老師而已,可以的話,他想當校長或是進教育部,可以幫助更多的人,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徐仁斌一路努力、兢兢業業,在38歲那年實現人生理想,成為全基隆市最年輕的校長。
考上師大那年、上成功嶺時,徐仁斌寫信給江老師,謝謝他當年對自己的照顧,以及提供國中選校的建議。
事隔2、3個月後,徐仁斌收到江老師的回信,喜出望外。江老師在信中分享他指導學生桌球比賽,向來蟬連基隆冠軍,因為有2年未擔任級任老師,成績有點退步,因此情緒有點低落。信裡寫道「由此可知,學生的成就與我教學的情緒是呈正比的,相信來日你當上老師,就會同我的感觸一樣。」
這封信徐仁斌保留至今,鼓勵自己不忘初衷。多年後,徐仁斌再讀信件:「當老師的心情的確如此啊。」
幫助自尊心強的孩子,要不著痕跡
「缺乏資源的弱勢孩子,若老師能夠伸出手、拉他一把,對他的影響是一輩子的」,徐仁斌說。每個孩子的個性特質不一樣,幫忙自尊心強的孩子,必須不著痕跡、用點技巧。
有個孩子家境清苦,爸爸工作不穩定、收入只有幾千元。國中畢業考上前三志願高中,每個月光基隆、台北的通勤費用再加上吃飯錢,也是一筆開銷,但孩子的自尊心強,直說自己不需要幫忙。後來,徐仁斌發現他為了省錢,在學校不吃午餐。
徐仁斌想到一個方法,國三生留校晚自習,他問孩子「可以回學校幫忙、輔導學弟妹的功課嗎?學校可以提供一點津貼。」其實,這筆錢是徐仁斌自掏腰包,跟孩子說是學校的計畫經費,他才願意收下。
那年,徐仁斌收到這個孩子寫的教師節卡片,其實他很清楚是老師在幫他,徐仁斌看了很感動。
「當老師最大的意義是,你可以有能力幫助這些孩子。」徐仁斌說:「江老師只教了我一年,但我一輩子都記得他。老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在於相處時間的長短。」他勉勵學校的老師,「千萬不要小看自己的影響力。」
老師猶如「擺渡人」,送孩子前往下一個階段
曾獲得「師鐸獎」的徐仁斌形容,老師這個工作很像是心靈的「擺渡人」,和學生相處2、3年時間,陪他們度過人生中一段時光,而後目送孩子們進入下一個階段,祝福他們接下來一帆風順。
從小媽媽常對徐仁斌耳提面命,「想要翻轉人生,就要好好念書。」長大後,徐仁斌發現,光會念書還不足以翻轉人生,還需要努力和機緣。
許多家庭弱勢的孩子,因為對未來的職業和人生缺乏想像,在升學或選擇工作時,只想著好玩或輕鬆就好。徐仁斌會特地把「弱勢」的孩子找來談話,包括:家庭經濟弱勢、學習落後的孩子,和他們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鼓勵他們要看遠一點,努力翻轉家庭和人生,「不要只想著挑好走的路走。」
面對家境不好、學習好的孩子,徐仁斌會刻意多聊一些。「這些孩子很容易因為家裡狀況或交友問題而向下沉淪,」身為老師遇到這種狀況,實在很心痛。
徐仁斌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很多人伸出援手,才成為如今的他,對此他很感恩。當他有能力之後,就想回饋社會,98年時任國中教務主任,主動幫忙基隆家扶中心的孩子做課後輔導。
「這些孩子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有人可以教他們念書、寫功課,是很直接的幫助。」除了自己教之外,徐仁斌也邀請學校其他老師、自己以前教過的學生一起參與課輔。
徐仁斌投入課輔9年時間,一些孩子到現在還和他保持聯繫。有一對兄弟如今已念大學和研究所,每年寒暑假都會和他碰面、聊聊近況,面臨升學抉擇時,聽聽他的意見。看著這些孩子漸漸獨立,徐仁斌內心十分欣慰,「有一種世代傳承的感覺,」邀請他們之後若有機會回來當課輔小老師。
老師也需要被鼓勵
有一年教師節,徐仁斌和全校師生分享一支泰國短片「 葛山教授的最後一堂課 」。「葛山教授為醫學院教授,照顧窮苦的學生、培育許多醫生;遺言特別交待要捐出大體,死後也想繼續當老師。」會後,徐仁斌獲得許多回饋,「不是來自學生,而是老師的回饋;當老師的,也需要被鼓勵啊!」
今年,江老師高齡80歲,有些失智。4年前,徐仁斌參加西定國小校慶,看到江老師出席,向他問好:「老師,你還記得我嗎?我是徐仁斌。」老師說記得,但其實根本不記得,老師說:「陳立國(編按:西定國小校長),你現在過得好嗎?」典禮進行到一半,老師突然轉過頭說:「我想起來了,你是徐仁斌。」當下徐仁斌感動得幾乎快哭了。
離開時,江老師牽著徐仁斌的手,慢慢地走向校門口。「以前小時候,是老師牽著我的手;現在我長大了,他變老了,換我牽著他的手一起走,」這幕至今深深烙印在徐仁斌的心裡,久久不忘。
照片提供/徐仁斌
文章來源: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60j7nMa?utm_source=lineshar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