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 眾生喜歡虛妄,像在虛空中尋找痕跡。如來無虛幻 ◊◊

 

254偈】

虛空無道跡,外道無沙門。

眾生喜虛妄,如來無虛妄。

 

【註解】

虛空從來就不會留下痕跡,外道修行者中沒有真正的成就者(沙門),眾生喜悅於世俗的誘惑,如來完全不虛妄。

 

 

◊◊ 虛空無痕跡,五蘊無常,佛陀無動亂 ◊◊

 

255偈】

虛空無道跡,外道無沙門。

五蘊無常住,諸佛無動亂。

 

【註解】

虛空從來就不會留下痕跡,外道修行者中沒有真正的成就者(沙門),世間一切事物都不永恆(無常),唯諸佛的心無動亂。

 

【除涅槃外沒有永恆——外道修士蘇巴達的故事】

佛陀圓寂前那段日子,居住在拘斯那的優婆林,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外道修士蘇巴達。

  

話說在很久以前,蘇巴達的弟弟曾經九次布施庵摩羅樹(芒果樹)所結的果子予佛陀,蘇巴達開始並不讚成弟弟這麼做,到後來反對無效,才聽由弟弟的建議對佛陀布施,因為這段因緣,使蘇巴達失去在佛陀覺悟的初期和中期結識佛陀,直到佛陀即將涅槃時他才想到有三個問題要請教佛陀,可是,佛陀即將圓寂,如果再不向他請教將畢生後悔,於是,他前往參見佛陀。

  

阿難尊者曾經三次阻止他謁見佛陀,最後,還是佛陀親口答應讓他進見,他禮拜佛陀後,恭敬的坐在一旁,然後提出他的問題:「世尊!可有跨越虛空之道?外道是否可稱為比丘?五蘊是否永恆?」佛陀告訴他這些都不真正的存在,佛陀為他宣說了此兩段詩偈。

  

蘇巴達終於成為佛陀最後一名弟子,後來在佛陀舍利的分配上,起著重大的影響。

 

【補充】

蘇巴達原本是一名外道遊方修士,在佛教裡蘇巴達有一定的地位。在佛陀即將圓寂前,他前往謁見佛陀,當時,他是這麼想:「我聽過前輩和長老說過,那尊貴和完全覺悟的阿羅漢是世間少有的,今晚佛陀即將涅槃,我要向他請教一些問題,錯過今晚,我將畢生後悔,以佛陀的才華必定能消除我心中的疑慮。」

  

蘇巴達來到瑪拉的娑羅村,佛陀圓寂前的駐足處,見到阿難尊者,他對阿難尊者說:「尊者!我聽前輩和長老說過,尊貴和完全覺悟的阿羅漢在這世間少有,可否讓我見見佛陀,我要向他請教一些問題?」

  

阿難尊者以佛陀需要休息為理由,拒絕了他的要求。

  

蘇巴達再三的懇求,阿難尊者還是拒絕他。

  

佛陀聽到他們的交談,便叫阿難尊者讓他進去。

  

蘇巴達向佛陀禮敬後,恭敬的坐在一旁,他問佛陀:「世尊!那些苦行僧和修道士是各派的領袖,被群眾視為善者,他們自稱完全明白真理,到底他們是否明白,或有些明白有些還未明白。」佛陀說:「蘇巴達!讓他們去吧!別讓自己為他們是否覺悟而煩惱,我將教導你真正的教義,你要仔細聆聽,好好的記住。」

  

佛陀說:「蘇巴達!那些外道不知道什麼是八正道,因此也就沒有初、二、三、四果位聖人的存在。我這兒有八正道,因此也就有初、二、三、四果的聖人,外道卻沒有。如果我的弟子都過著正直的生活,這世間不怕沒有阿羅漢。從我二十九歲出家到現在,已經弘法四十五年,外道卻沒有一套完整的基本教義存在。」

  

蘇巴達說道:「太妙了!太妙了!世尊!這就像把一個顛倒的人扶正,或透露那隱藏著的真實,或引導那些誤入歧途者,走回正路,或好像在為黑暗中迷失方向的人而備的一盞指路明燈。世尊!聽了您的教誨我願意皈依您和您的妙法以及僧團,我不計較職稱也不計較地位。」

  

「蘇巴達!無論誰想加入僧團,都必須事先觀察四個月,經過四個月的考核後,僧團一致同意,才能剃度出家,不過我將對你例外處理。」就這樣蘇巴達從一名外道行者變成蘇巴達比丘。

  

蘇巴達出家後,獨自隱居,以勤奮精進的無比決心,憑自己的智慧而覺悟,完成無比神聖的任務。身為貴族子弟,而能拋開榮華富貴,毅然的出家,於出家生活中又以堅決的信念和堅定的決心修學,現在他已經覺悟了,他在今生完成神聖的任務,今後不必再有輪迴。

 

【評論】

此處的虛妄,在英、法、德文的翻譯中,都譯作世間的誘惑,從字根學來解說,是「能導致一切惡業的惡行」,其中包括「愛」,「見」,「慢」。「愛」從「貪」、從「欲」,一般書寫成貪愛、愛欲。「見」與「慢」則從「我」,一般書寫成「我見」和「我慢」。「愛」、「見」、「慢」,是一切煩惱、「苦」的根源,以其說是世間的誘惑,不如說是自性對器物世間的貪、瞋、癡。要明白這一切都是「苦」,這一切都是「無常」,這一切中不應該有「我執」明見於此「苦」、「無常」、「無我」三法印後,才能坦蕩蕩的大步邁進無礙解脫的涅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