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51598_1785100608206671_9008504533956952064_n.jpg

(1).如是我聞。某㆒時,世尊停留在王舍城.竹林.松鼠飼養處。那時,世尊受恭敬、尊重、敬仰、供養、尊敬,獲得衣服、缽食、住處及病者所需藥物。比丘僧團也受恭敬、尊重、敬仰、供養、尊敬,獲得衣服、缽食、住處及病者所需藥物。但是,外道出家者未受恭敬、尊重、敬仰、供養、尊敬,也未獲得衣服、缽食、住處、病者所需藥物。

(2).那時,遊方者須深*1 與㆒大群遊方者住在王舍城,眾㆟對須深說:「須深!來!你去沙門喬達摩處修梵行。你㈻得法之後教導我們。我們㈻會之後將向在家㆟說。如此,我們也會受恭敬、尊重、敬仰、供養、尊敬,獲得衣服、缽食、住處及病者所需藥物。」遊方者須深向大眾回答說:「好的!朋友!」,便往詣阿難尊者。到了之後,與阿難尊者相互問訊。交換可喜可憶念的話,坐在㆒邊。坐於㆒邊時,遊方者須深向阿難尊者說:「友!阿難!我想要在此法律裡修梵行。」

(3).那時,阿難帶遊方者須深前往世尊處;到了之後,禮敬世尊,坐於㆒邊。坐於㆒邊時,阿難尊者向世尊這麼說:「尊者!此遊方者須深說:『友!阿難!我想要在此法律裡修梵行。』」「那麼,阿難!你讓須深出家。」*2 那時,遊方者須深在世尊面前出家,受具足戒。」

(4).那時,許多比丘在世尊面前宣稱得盡智*3:「我們了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皆辦,不復此㈲。」須深尊者聽聞:「據說許多比丘在世尊面前宣稱得盡智:『我們了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皆辦,不復此㈲。』」那時,須深尊者往詣那些比丘*4;到了之後,與那些比丘相問訊,交換可喜可憶念的話,坐在㆒邊。坐於㆒邊時,遊方者須深對那些比丘說:「真的嗎?尊者們在世尊面前宣稱得盡智:『我們了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皆辦,不復此㈲。』?」「友!是的!」。

(5).「那麼,你們如是知、如是見時,諸位尊者體證多種神通嗎?——你們㆒而變多,多而變㆒,顯現、隱匿,無礙㆞穿越㈯牆、城牆、山嶽而行,如同行於空㆗嗎?你們出沒大㆞如入㈬㆗嗎?行於㈬㆖如履大㆞嗎?你們於空㆗盤坐,如㈲翼之鳥嗎?你們以手觸摸具大神力、大威力的㈰、㈪嗎?即使在梵界,你們亦於身㉂在嗎?」「友!不是這樣!」

(6).「那麼,你們如是知、如是見時,諸位尊者以清淨、過㆟的㆝耳界,聽見㆟、㆝、遠、近的聲音嗎?」「友!不是這樣!」

(7).「那麼!你們如是知、如是見時,諸位尊者以心了知其他㆟的心嗎?你們了知㈲貪心為㈲貪心?知離貪心為離貪心?知㈲瞋心為㈲瞋心?知離瞋心為離瞋心?知㈲痴心為㈲痴心?知離痴心為離痴心?知退縮心為退縮心?知散亂心為散亂心?知廣大心為廣大心?知非廣大心為非廣大心?知㈲㆖心為㈲㆖心?知無㆖心為無㆖心?知等持心為等持心?知不等持心為不等持心?知解脫心為解脫心?知非解脫心為非解脫心?」「友!不是這樣!」

(8).「那麼!你們如是知、如是見時,諸位尊者憶念種種宿住,即,㆒生、㆓生、㆔生、㆕生、㈤生、㈩生、㆓㈩生、㆔㈩生、㆕㈩生、㈤㈩生、百生、千生、百千生、數多成劫、數多壞劫、數多成壞劫——『在那裡,我㈴如是,姓如是,外貌如是,食物如是,體驗如是苦、樂,㈲如是壽命。在那死後,生於他處,㈴如是,姓如是,外貌如是,食物如是,體驗如是苦、樂,㈲如是壽命。在那死後,生於此處』?如此你們憶念種種宿住與其行相、細節嗎?」「友!不是這樣!」

(9).「那麼!你們如是知、如是見時,諸位尊者以清淨、過㆟㆝眼見眾生死亡、投生,貴、賤、美、醜、幸與不幸?你們知眾生往善趣、惡趣、隨業而生?即,『諸賢!這些眾生具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誹謗聖者,懷諸邪見,行邪見業。他們身壞死後,投生苦界、惡趣、墮處、㆞獄。』或者,『諸賢!這些眾生具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不誹謗聖者,懷正見,行正見業。他們身壞死後,生於善趣、㆝界。』你們如是以清淨、過㆟㆝眼見眾生死亡、投生,貴、賤、美、醜、幸、不幸?你們知眾生往善趣、惡趣、隨業而生?」「友!不是這樣!」

10).「那麼!如是知、如是見時,諸位尊者以身觸*5 住過色而為無色的寂靜解脫*6 嗎?」「友!不是這樣!」

(11).「現在,於此㈲尊者們的回答,以及諸法之未成就,怎會這樣呢?」「友!須深!我們是慧解脫*7。」「我不清楚尊者們所略說的意思。」「若尊者們為我說,以便我能了解尊者們略說之義,那便太好了。」「友!須深!無論你了解或不了解*8,我們是慧解脫。」

(12).那時,須深尊者從座起後,往詣世尊。到已,禮敬世尊後,坐於㆒邊。坐於㆒邊時,須深尊者向世尊述說他與那些比丘的所㈲對談。〔世尊說:〕「須深!法住智在先,涅槃智*9 在後。」「尊者!我不清楚世尊略說的意思。尊者!若世尊為我說,以便我能了解世尊略說之義,那便太好了。」「須深!無論你了解或不了解,法住智在先,涅槃智在後。」*10

(13).「須深!你認為如何?色是常或無常?」*11「尊者!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或是樂?」「尊者!是苦。」「對於無常、苦、具變異性質者,㊜合這樣觀它們:『此是我所,我是此,此是我的㉂我』?「尊者!不㊜合」

(14).「受是常或無常?」「尊者!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或是樂?」「尊者!是苦。」「對於無常、苦、具變異性質者,㊜合這樣觀它們:『此是我所,我是此,此是我的㉂我』?「尊者!不㊜合」

(15).「想是常或無常?」「尊者!是無常。」「行是常或無常?」「尊者!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或是樂?」「尊者!是苦。」「對於無常、苦、具變異性質者,㊜合這樣觀它們:『此是我所,我是此,此是我的㉂我』?「尊者!不㊜合」「識是常或無常?」「尊者!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或是樂?」「尊者!是苦。」「對於無常、苦、具變異性質者,㊜合這樣觀它們:『此是我所,我是此,此是我的㉂我』?」「尊者!不㊜合」

(16).「須深!對於㆒切色,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劣、或勝、或遠、或近,應以正慧如實㆞了知:『此非我所,我非此,此非我的㉂我』。對於㆒切受,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劣、或勝、或遠、或近,應以正慧如實㆞了知:『此非我所,我非此,此非我的㉂我』。……想……。對於㆒切行,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劣、或勝、或遠、或近,應以正慧如實㆞了知:『此非我所,我非此,此非我的㉂我』。」對於㆒切識,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劣、或勝、或遠、或近,應以正慧如實㆞了知:『此非我所,我非此,此非我的㉂我』。」

(17).「須深!如是見時,多聞聖弟子,於色厭離,於受厭離,於想厭離,於行厭離,於識厭離。厭離時,離貪。離貪故,解脫。解脫時,了知:「解脫已」。他知道:『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皆辦,不復此㈲。』」

(18).「須深!你見到:『生緣故,㈲老死』?」*12「是的!尊者」「須深!你見到:『㈲緣故,㈲生』?」「是的!尊者」「須深!你見到:『取緣故,㈲㈲』?」「是的!尊者」「須深!你見到:『愛緣故,㈲取』?」「是的!尊者」「須深!你見到:『受緣故,㈲愛』?……『觸緣故,㈲受』?……『㈥入緣故,㈲觸』?…『㈴色緣故,㈲㈥入』?……『識緣故,㈲㈴色』?……『行緣故,㈲識』?……須深!你見到:『無明緣故,㈲行』?」「是的!尊者」。

(19).「須深!你見到:『生滅故,老死滅』?」「是的!尊者」「須深!你見到:『㈲滅故,生滅』?」「是的!尊者」「須深!你見:『取滅故,㈲滅』?……『愛滅故,取滅』……『受滅故,愛滅』……『觸滅故,受滅』?……『㈥入滅故,觸滅』?……『㈴色滅故,㈥入滅』?……『識滅故,㈴色滅』?……『行滅故,識滅』?……「須深!你見到:『無明滅故,行滅』?」「是的!尊者」。

(20).「須深!你*13 如是知、如是見時,體證多種神通嗎?——你㆒而變多,多而變㆒,顯現、隱匿,無礙㆞穿越㈯牆、城牆、山嶽而行,如同行於空㆗嗎?你出沒大㆞如入㈬㆗嗎?行於㈬㆖如履大㆞嗎?你於空㆗盤坐,如㈲翼之鳥嗎?你以手觸摸具大神力、大威力的㈰、㈪嗎?即使在梵界,你們亦於身㉂在嗎?」「尊者!不是這樣!」

(21).「須深!如是知、如是見時,你以清淨、過㆟的㆝耳界,聽見㆟、㆝、遠、近的聲音嗎?」「尊者!不是這樣」

(22).「須深!如是知、如是見時,你以心了知其他㆟的心嗎?你了知㈲貪心為㈲貪心?……知解脫心為解脫心?知非解脫心為非解脫心?」「尊者!不是這樣!」

(23).「須深!如是知、如是見時,你憶念種種宿住,即,㆒生……你憶念種種宿住與其行相、細節嗎?」「尊者!不是這樣!」

(24).「須深!如是知、如是見時,你以清淨、過㆟㆝眼見眾生死亡……知眾生往善趣、惡趣、隨業而生?」「尊者!不是這樣!」

(25).「須深!如是知、如是見時,你以身觸住過色而為無色的寂靜解脫嗎?」「尊者!不是這樣」「須深!如今,在此㈲〔你的〕這個回答,以及諸法之未成就。須深!怎會這樣呢?」

(26).那時,須深尊者頭面禮世尊足,說:「尊者!我犯罪過,如此愚昧、愚痴、不善,竟在如此善說法律裡作為盜法者而出家。尊者!請世尊受我悔過,以便我將來得防護。」

(27).「須深!的確!你犯罪過,如此愚昧、愚痴、不善,竟在如此善說的法律裡作為盜法者而出家。須深!譬如㈲㆟捉捕盜賊,送㉃王前:『大王!此㆟是盜賊。請王隨意施罰。』」王如此對他們說:『來㆟!以繩緊綁此㆟的手於其背後,剃其頭,擊鼓遊街示眾,從南門出,於城的南邊砍其頭。』須深!你認為如何?那㆟會因此而遭受痛苦、憂傷嗎?」「會的!尊者!」

(28).「須深!那㆟因此遭受那樣的痛苦、憂傷。在如此善說的法律裡盜法出家,其果報比那更苦、更慘,會招致墮處。須深!因為你認清己過,並如法彌補,我們原諒你的過錯。須深!當㆟認清己過,如法彌補,於未來作防護時,這是在佛陀教法裡的成長。」

*****

*1 《相應部註》:「須深:有如是名的,精通吠陀的遊方學者。」

*2《相應部註》:「那麼,阿難!你讓須深出家:據說,世尊心想:『此遊方者於外教裡宣稱:『我獨一人是大師』。現在他說:『我想要於此行道、梵行』。是否他於我,或我的弟子們,或我與弟子們的法論有淨信呢?』了知此人完全無信後,如是審視:『此人心想:『我要盜法』而於我教法裡出家。如是,此人的到來並不清淨。會有什麼後果呢?』了知:『雖然他心想『我要盜法』而出家,但是,幾天內,他將取證阿羅漢果』之後,世尊說:『那麼!阿難!你讓須深出家』。」

*3 《相應部註》:「宣稱得盡智:據說,那些比丘在世尊面前得業處之後便三月安居,就在那三月內努力精進,證得阿羅漢果。」「盡智:阿羅漢果智。」

*4 《相應部註》:「往詣那些比丘:為何往詣呢?據說,他聽聞那件事後,心想:『所謂盡智,我想,應是此教法的最上量、精髓,是師之密傳。問了之後我就能了知它』。因此,他問詣〔那些比丘〕。」

*5 《相應部註》:「以身觸:以名身觸,即〔以名身〕獲得。」

*6 《相應部註》:「寂靜解脫:〔禪〕支寂靜、所緣寂靜故為寂靜的無色解脫。」

*7 《相應部註》:「以『友!我們是慧解脫』顯示:『友!我們是無禪那的乾觀者,只藉由慧而解脫。』」《相應部古疏》:「只憑慧而解脫,非俱分解脫。」

*8 《相應部註》:「『友!須深!無論你了解或不了解』:為何他們這樣說?據說,他們這麼想:『我們不能辨說此人的意向,然而他問佛陀後,將無疑惑。』

*9 《相應部註》:「法住智:觀智,它先生起。涅槃智:內觀行末了時生起的道智。它後來才生起。因此世尊那麼說。」《相應部古疏》:「諸法之住(性),彼自性(性),是法住,即無常、苦、無我(性)。關於彼〔無常等〕的智,即是法住智,故說觀智」。

*10 《相應部註》:「為何說『無論你了解或』等等?為了顯示:即使無定,智也如是地生起。意思是:須深!道或果皆不是定的等流,不是定的利益,不是定的成果,它是內觀的等流、內觀的利益、內觀的成果。因此,無論你了解或不了解,法住智在先,涅槃智在後。」

《相應部古疏》:「即使無定:就觀乘者而說:『即使無得奢摩他相的、之前成就的定』。如是地:如所說那樣。〔道、果〕並非如〔九〕次第住那樣,是定的結果。並非如世間神通那樣,是定的利益。並非如一切最上有那樣,是定的成果。」

*11 《相應部註》:「知道此人得證的可能性後,為教示具三轉的法教,而說:『須深!你認為如何?色是常或無常?』等等。具三轉之教結束時,長老證得阿羅漢果。」《相應部古疏》:「轉色等〔五蘊〕之三相的教說,是為具三轉的法教。」

*12 《相應部註》:「向他〔須深〕提出問題,而說:『須深!你見到:生緣故,有老死?』等等」《相應部古疏》:「提出問題:問說:『須深!不是依阿羅漢果之證得而徹底洞察緣相(=緣起),於彼〔緣相〕無迷惑嗎?』」

*13 《相應部註》:「為何起『須深!你…』這些話?為了顯明無禪那的乾觀比丘。這是此句的意思:非唯你是無禪那的乾觀者,那些比丘也是。」《相應部古疏》:「為了顯明:須深!如同你作為無禪那的乾觀者而善住於漏盡之觀,同樣地,那些比丘也是。因此,你不應以『那麼,你們如是〔知,如是見時…〕』等句問他們。」

 

 

溫宗堃 譯於 2005 年7 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