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痴就是掩蓋究竟法的真實相
・痴的特相就是一個瞎眼一個睜眼瞎。瞎眼就是看不到,睜眼瞎就是明明是錯的,他一定要看成真的,這個就是痴的一種特點。
・痴會讓你把不存在的東西看成存在的。
・痴的作用是心不能夠看清楚究竟法的真實性。
・心無時不刻地在尋找它的快樂,而快樂是可以倒騰出來的。 快樂是什麼?快樂是當這個苦慢慢地減弱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樂就出來了;當快樂慢慢地減少到一定程度以後,苦就出來了。
・沒有正念的時候,痴隨時起來主導你。我們所有的行持,都是以四聖諦為先導的。
・無慚是什麼呢?不羞恥造惡;無愧是什麼呢?不害怕造惡。
・錯誤的行持,往往都是伴隨著動物性反應的。你不是貪就是嗔,不然就是痴痴呆呆,生起來都是不善法。
・作業題就這樣:觀察今天一個表現為纏的痴,看看你有沒有一個已經發出來的痴,體會一下它讓你慧眼盲目、瞎掉了這樣的過程,如果你有孩子呢,跟你孩子一起討論一下世間的愚笨和 moha 有什麼區別。
雲端起觀二期 第 47 課 痴心所(2)
各位賢友好,我們開始今天的課程。
一、痴就是掩蓋究竟法的真實相(上節課的內容)
今天我們繼續把痴心所講完,昨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痴的特相,如果用通俗的話講,痴的特相就是一個瞎眼一個睜眼瞎,也很容易記。
瞎眼就是看不到,睜眼瞎就是明明是錯的,他一定要看成真的,這個就是痴的一種特點。如果說你看不到,那情有可原;你睜眼瞎,就有點過分了。這個通俗的說法是比喻,其實這兩種情況是不可分的, 只要是痴出來,它都是這樣的特點。
昨天有賢友問:痴、邪見、無明三顛倒形成怎樣的關係?哪個是主要的因?誰在執行無明?這個動因攪在一起就跟亂碼一樣,所以你很難把它扯開,但是它有共同特點,我們今天把痴的作用、現起、近因講完,或許你就會明白一點。
因為我們的生命無始以來,無數次的輪迴啊,沒有開始。所以痴、邪見、無明相互作用,攪在一起。
我們昨天講了痴是心的一個素質,它是心所,心所從屬於心。心生起來,痴心所跟著一起生起來,所以痴心所並不是一個單獨存在的東西。昨天也有一些同學提到搞不明白三顛倒,因為我們提到三顛倒就是想顛倒、心顛倒和見顛倒。我們講痴是它的因,因為痴導致我們 的顛倒。帕奧西亞多吉講到,《註疏》裡面也是這麼講,這種說法是方便說。有人把它翻譯成比喻,有人翻譯成象徵性,都不是很恰當, 聽起來會有點繞。那怎麼來理解呢?我們這麼來比喻,可能會好一點,在比喻之前先明白:痴的相反是慧,是智慧,是有智慧。一個被痴蒙蔽的人,不管你是瞎眼還是睜眼瞎,它的特點都是:任何東西到你面前,男人、女人、金銀財寶到你面前,你看不到它的真相是變異的、苦迫的、非我的。你看不見這 些是剎那生滅的,你只看見常樂我淨。
即使是你討厭的,你也希望常樂我淨。我們講嗔是因為貪,貪是因為痴。為什麼起貪呢?因為它會常樂我淨,所以你去貪嘛!你看到一個不能讓你常樂我淨的,你就起嗔嘛,這個道理就這樣了,對不對?
當痴心所在你心裡面出來的時候,你看到所有的東西都是這樣的角度:看到美女,啊,好美,常樂我淨;看到帥哥,啊,好帥,常樂我淨。這些都是痴心所出來了。
如果一個人有智慧的時候,一看到美女,啊,三十二身分;看到帥哥,啊,三十二身分。他看到是這個東西,再往下看是一堆究竟名色法,剎那剎那地生滅、苦迫、沒有我、沒有靈魂,剎那剎那的存在的一種狀態。 當他有慧的時候,他能夠透視究竟法的真實性是無常、苦、無我; 當痴心所出來的時候,他看不到上面的真相,我們講說真相被蒙蔽了。被什麼蒙蔽了?被痴蒙蔽了,他把無常、苦、無我的一堆究竟名色法,一堆三十二身分,看成帥哥、美女啦。但是我們不能夠講,是因為這個痴導致了那堆究竟名色法變成了常樂我淨,因為常樂我淨本來是不存在的。我們不能講由於痴導致了不存在的東西而存在,對吧?你認為的這個存在是假的,我們這個是象徵性說,或者是方便說,是要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因為如果你說不清楚,外道或者內道會跟你辨論。
痴會讓你把不存在的東西看成存在的,但不能講說,由於痴,使不存在的東西變得存在了,那就是悖論了。不存在的,永遠不存在, 只是你搞錯了而已。
再舉個例子講,比如說天上本來就有月亮,月球繞著地球轉,然 後再陪著地球一起繞著太陽轉,然後月有陰晴圓缺。比如說每一個月農歷的二十九、三十、初一,這幾天時間,特別是三十日,我們叫月黑日,就沒有月亮了,這個很準確的,月黑掉了,它是這樣,你看不 見月亮,那麼它的原因是因為月亮自身不會發光嘛,它要太陽照射完之後再反光嘛,對不對?所以你能看到嘛!
那麼當地球擱在月亮和太陽中間的時候,太陽就照不到月亮了,光自然就反射不到你的眼淨色上了,是吧?那這個時候呢,有人認為沒有月亮存在,如果他從來沒見過月亮,他會說:「沒有月亮啊,哪有月亮?」那麼有人認為沒有月亮的存在,是因為他不知道地球把太陽光線給遮住了。 我們不能說,這個人認為沒有月亮,這個錯誤,是因為地球的原因。能明白這個意思嗎?有人認為沒有月亮,是因為你看不見自身不會發光的月亮(太陽光線被地球擋住了),但我們不能說這個人認為沒有月亮的這個錯誤是因為地球的原因。造成他的錯誤認知是他的無慧。
一個有一點天文知識的人對於月亮有陰晴圓缺的這種規律有瞭解,只要他願意,即使在月黑日他也能觀察到月亮,對不對?他有手段,他 可以觀察月亮,
那麼對於我們講說什麼是有慧的人?比喻來講,這個有天文知識的人,他就有慧了,「不管這個月亮呈現出來還是不呈現出來,我知道月亮在這個位置,在星盤圖裡面,它在那個位置上,我在那一天,在那一個角度,可以觀察到它。」當然在地球上我們只能看到月亮的其中一面,看不到背面,諸如此類的。這個就是給大家在作一個比喻,就是說明一下昨天講的,為什麼「三顛倒的成因是痴」這是一個方便說。
痴就是起這樣的一個作用。但是我們不能講,你認為沒有月亮,是因為地球的原因,我們不能這樣來講。
二、痴的作用
2.1、痴的作用是心不能夠看清楚究竟法的真實性
痴的作用:第一,不能透徹地知見究竟法的真實性;第二,覆蔽究竟法的真實性。它跟上面的特相是對應的,不能夠透徹地知見究竟法的真實性。它就是瞎了,覆蔽究竟法的真實性,它就是睜眼瞎,被蒙住了,它就是起這樣的作用。
我們只是做個比喻,那麼它真正表達什麼呢?第一個作用,使心不能夠看清楚究竟法或者所緣。究竟法我們在《阿毗達摩》講說是名法,心和心所、色法,然後還有涅槃,還包括了緣起法。緣起法是什麼?就是名法和色法的因,成因,他們的因和之間的關係。
前面有同學問緣起法算不算在究竟法裡面,你說色法和名法是究竟法,色法和究竟法形成的原因,它們的因緣,它們之間的關係,算不算究竟法的範疇呢?所謂的透視究竟法,也包括名色法的成因,以及名色法之間的關係。
2.2、痴的作用包括四個方面
痴的作用是使你的心不能夠看清楚這些究竟法義,以及它們的關系,認為這些東西是常樂我淨的,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究竟法的本質,對於我們五蘊界的生命來講,五蘊的本質是變異的、苦迫的、非我的,但是他看不清楚。
第二,這個五蘊,色受想行識,剎那剎那地生滅,從前一刻到後一刻,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他們之間是連接在一起的,就是我們所講的名色相續流。這個名色相續流,是依什麼連起來的呢?是緣起法則。那麼對於當有痴的狀態下,我們就看不清楚緣起。
第三,不管是五蘊本身,還是這個緣起的本身,它都是變異的、苦迫的、非我的,它都有這樣的特性。我們有痴的時候,我們就被蒙蔽了,就無法透徹地知見,看不清楚它。
舉個例子講,最近每個人都在問說:「沒有我,誰在輪回啊?沒有我,誰在解脫啊?沒有我,誰在成佛啊?因緣果報說自作自受,那誰在造?誰在受啊?沒有我哪有造?哪有受啊?是不是?」那這些就是痴了。我們講痴好像找不著一樣的,你要對到具體的事上,你去找痴是找不著的。因為痴是名法,名法看不見。
再舉個例子講,我們有人上過禪,我們查有分心,有分心是意門,很多人都對這個沒搞明白。我們查有分心,怎麼查呢?真正的有分心是個名法,名法是看不見的,對不對?那我們怎麼去查這個有分心呢?
在心臟那個地方,你會發現有很多心生色法,對吧?從那裡生起。你動一下指頭,在心臟那個地方有很多心生色法產生,然後快速地流向你那個手指頭的方向,你所有的心理活動都在那個地方,那裡會產生心生色法。那個地方可以說是有分啦。說能看到有分這個說法,也是方便說,真實意義嚴格意義上,是心感知到的。痴把我們應該透徹知見究竟法的能力給蒙蔽起來,看我們每天的疑惑就知道。 第四,痴讓我們不能夠知道涅槃,五蘊的本身無常、苦、無我; 五蘊的因,五蘊的源,是無常、苦、無我,還有涅槃,他都看不見, 那也就不知道什麼是涅槃。
五蘊和緣起是可以止息的,是可以焦芽敗種的,是可以灰身泯智的。所以我們不要笑,佛教界里我們大家都在折騰,二千多年都在折騰這件事情,什麼原因?對於涅槃的真正含義不知道,以為涅槃是怎樣可怕的東西,灰身泯智,焦芽敗種。
灰身泯智、焦芽敗種多好啊!有些南傳的人覺得被罵,焦芽敗種,灰身泯智,很窩火。大乘人認為你們這班小乘的人焦芽敗種,灰身泯智很低劣、很無知。其實大家都很無知,都很痴。這個是什麼原因呢? 就是因為痴的作用不能透徹地知見究竟法的真實性。
帕奧西亞多吉反過來講,一個人的心本來是可以透視真實的五蘊,以及這個真實的五蘊名色法,但這種能力不起作用,起不了這個作用。 痴就防止了心對這些法的透視。
那麼這個透視其實就是我們剛才講的智慧,智慧其實就是四聖諦的正見。我們講正見、正思維是屬於慧的部分,是屬於四聖諦的正見。 以前大家一直認為,四聖諦的正見好像跟我沒什麼關係,好像跟證阿拉漢才有關係,或者證初果才有關係。好像我們沒有證初果,我們就 只能幹壞事,都沒有慧生起來,沒有慧生起來就沒有善心,最多也是智不相應的善心,沒什麼力量,是不是這樣呢?如果是這樣想,就出 問題啦。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正確地做,都必須依著四聖諦來做。
2.3、如何知道世間苦的因
前兩天作業很多同學提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不聽話到底怎麼辦?孩子不聽話是個結果,這是苦啊,對不對?是苦諦。這一堆名色產生這樣的結果就是苦,原因是什麼?找原因啊,這是集諦。然後找到這個原因,再看怎樣才能滅,它滅的點在哪裡?這是滅諦。真正要把它滅了,用什麼樣的方法?就是道諦。
世出世間解決任何問題,你都得按照苦集滅道去做,你只要不按苦集滅道去做,你就是錯。你生病了,苦,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他都會講說什麼原因。長了個腫瘤,西醫說,很痛啊,檢查一下,長了個瘤子,怎麼辦?割了。他的方式就是割了它就好。怎麼辦?開刀,再放射,放療,這是西醫的作法。中醫的作法說,長了個瘤子,我不管你什麼瘤子,把一下脈,四大不平衡啊,氣血運行有問題了,那要調到平衡,就是滅,他認為自然會消掉,然後就吃藥、針灸、艾灸, 那是他的道。
你做世間的事情是這樣的,這個客戶不買單了,本來是你的老客戶,客戶跑了,苦,對吧?什麼原因?怎樣讓他回來?回來就是滅啊,方法就是道啊,世俗之間也應該用苦集滅道方式來做,苦集滅道不是一個虛無飄渺的、天空上的一件事情。
2.4、《阿毗達摩》滅苦之法
當然從佛法,從《阿毗達摩》來講,苦集滅道不是我們所講的這種世俗的苦集滅道,這也是方便說,但有用。
所以,真正從《阿毗達摩》來講,透視的能力是真正的四聖諦的能力,就是見到有為法的無常、苦、無我並超越。至少我們講在日常生活中四聖諦,一是要看到究竟法的真實相;二是看到他們的緣起,就是苦集聖諦,苦聖諦和苦集聖諦。
苦集聖諦主要就是業緣。緣起法,業緣的一種關係,我們經常上早晚課的時候,都會聽到:一切有情「是業的所有者,業的繼承者,以業為起源,以業為親屬,以業為皈依處,無論所造的是善的業或是惡的業,都將是他的承受者」。這個業就包含在四聖諦裡面,屬於緣起的部分。當一個人沒有辦法透視到這些現象都是由因緣生起的,這個就是痴的作用。痴的作用把你的明眼智心給覆蓋掉了,無法洞察到這樣的一個作用。
再一個作用就是它覆蔽掩蓋掉究竟法的真實性,究竟法的實相被你掩蓋掉,被這個痴掩蓋掉。痴具有隱藏究竟法真實相和所緣的這樣的本質的作用。
2.5、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滅苦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怎麼來體會呢?舉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孩子要做作業。本來到做作業的時間了,他還在打遊戲,然後你一看氣不打一處出來,「又打遊戲」。
回過頭來看一看這件事,你生氣了,對吧?你生氣是什麼樣的原因?是什麼的作用讓你生氣呢?因為,第一,你被兒子在打遊戲的這個現象,遮蓋了你的心,你看不到這個孩子他打遊戲背後的無明愛取,你看不到他的無明愛取,還有因緣,他為什麼在這個時間打呢?因為前天就跟同學約好了,這個時候要對打,這是一種緣。但你不會去考慮這個東西了,你只看到這個時間打遊戲你受不了,所以你的氣生起來了,就把孩子背後的這個東西掩蓋掉,你不能透徹地知見究竟法的真實性,你認為孩子這樣打遊戲,是常,一定只會不斷地給他帶來苦的,你認為你一定可以控制他,這是「我」,然後你罵他,他會聽你的,淨了,常樂我淨就出來了。
你不能透徹的看到究竟法,那怎麼辦呢?讓他打啊,你這個時候講是沒用的,他只會生氣的啦。
每一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你應該瞭解,他背後的東西,他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情啊,你看清楚,然後想好了,怎麼來對付他,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
我為什麼給大家建議說,你學佛,在家裡面,如果想解決家裡的問題,你一定要把你家裡的邊界建好,跟孩子的邊界建好。心平氣和的時候,他不打遊戲,你心情也好的時候,找個時間,你們一起定一 下,例如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打遊戲?
這個時代你不讓他打一下遊戲,怎麼可以呢?全世界的人都打游戲欲樂至死,你讓他碰都不碰,除非他自己是自覺的,這樣的人是極其難得的,不然你就讓他玩一下,不會死啦,你孩子不會變成妖魔鬼怪的,不用擔心,對不對?什麼時候可以打遊戲?什麼時候應該活動,鍛鍊身體?什麼時候要協助做家務?什麼時候應該睡覺?在你心平氣和的時候,大家很容易達成共識,道理講清楚,好,那邊界定下來,越界了怎麼辦?違犯了怎麼辦?那你就列出來這些。因為所有的事情,心是最忠誠的,心無時不刻地在尋找它的快樂,而快樂是可以倒騰出來的。
快樂是倒騰出來的,你本來沒有快樂啊。快樂是什麼?快樂是當這個苦慢慢地減弱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樂就出來了,當快樂慢慢地減少到一定程度以後,苦就出來了,能體會嗎?
我老舉這個例子,大家坐著上課,現在坐著不許動,屁股都不能動,坐二十分鐘你就很難受了。坐到四十分鐘,我說同學們現在下課, 站起來,快樂就出來了。是不是快樂就出來?坐四十分鐘,二十分鐘的時候你就開始很苦了。當我說站起來,快樂就出來了,快樂產生沒 到十分鐘,說上課,繼續上課,苦受又產生,又要坐下來,然後又下課,快樂又出來了,快樂就是倒騰出來的。
因為它無常的嘛!所以你怎麼讓你的孩子在這個邊界裡面能夠找到快樂,就是你的智慧的問題。總有辦法的,要有智慧的引導。
三、痴的現起 3.1、導致錯誤的行持
好,這個是剛才講到的痴的作用。現在我們講痴的現起。痴的現起就是呈現在你內心當下的那種狀態,或者我們禪修者當時在觀察痴心所的時候,所呈現在這個禪修者內心裡面的那個狀態,我們叫現起。現起,第一個是什麼呢?導致令慧眼盲目。第二導致錯誤的行持。痴的現起,讓你呈現在內心的狀態的時候,令慧眼盲目,瞎了。
怎麼瞎呢?就是一看到你兒子在打遊戲,你就完全不知道怎麼辦了,「他這個傢伙,不聽話呢!」你就憋在那個地方,內心生不起任何光明, 瞎了。
慧眼盲目,表現為一種使智慧之眼蒙蔽的狀態。因為這個痴,它具有使你的心無法洞察究竟真實相本質的作用,它會給你覆蓋掉。比如說你心平氣和的時候,跟你孩子都是有說有笑的,孩子都是很愛媽媽的,都是很愛父親的,沒有孩子天生地跟父母親對著乾的,絕沒有。 只有父母親太愚痴了,所以這個時候你被當下那個現狀蒙蔽掉了,就覺得這個孩子不聽話了,然後你一點招都沒有,你的心就堵在那個地 方,智慧之眼對那個狀態沒招,就是瞎了,面對這個孩子一點招都沒有,就沒有智慧之智,智慧之眼瞎了,呈現在你的內心是黑暗的,你 的心黑暗是現起之一,令智慧盲目。
3.2、錯誤的行持導致了錯誤的行動
現起之二,它導致錯誤的行持。有的地方翻譯成錯誤的修行,或者沒有正確地行持。這麼講吧,就是你一看孩子打遊戲,你就沒有好口氣:「再打再打,我把電腦砸了給你看」。結果電腦可能砸了,孩子也生氣了,然後你大病了三天。
錯誤的行持、沒有正確地行持這樣發生了,這是誰乾的呢?痴幹的。痴現起在那個當下,表現為:你會採取錯誤的行動,不正確的行為,或者它現起為對抗去遵循正確行動的這個狀態。
什麼叫現起為對抗遵循正確的行為狀態呢?就是你兒子聽到媽媽說「都什麼時候你還打遊戲啊?」你孩子馬上心裡面覺得是:「我是理虧了,對吧,我是理虧,這個時候不該打遊戲。」他理虧,但是一聽到媽的這種口氣,一看她那張臭臉,青面獠牙,然後他就想:「我就打,怎麼樣?」他對抗,現起為對抗去遵循正確的行為的狀態。兩個人痴對痴,就痴上了。換句話講,就是心完全缺乏了正確的導向。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問題呢?帕奧西亞多吉說:「四聖諦的正見,是導向正確的行持」。八正道也是這樣,所以我們需要牢牢地記住。但是因為愚痴的緣故,這個痴心所只要一出來,它就跟智慧相反,它就會導致跟正確相反的行動,正確的行道就被覆蓋掉,它會自動地朝向這個錯誤的行持。
錯誤的行為,它自動就讓你去了,你本來可以跟孩子好好交流,孩子也可以跟媽媽好好溝通的。這樣的溝通之道,被你的痴覆蓋掉了,都自動轉向錯誤行持,兩個人就開始槓上了,就抬槓,針峰相對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任何時候都要有正念正知。沒有正念的時候,痴隨時起來主導你,我們所有的行持都是以四聖諦為先導的。四聖諦、八正道,第一個是正見。那麼只要痴一出現,它就把智慧覆蓋掉,大家就不能夠平下心去看事實。這個時候我們來理解現起,就比 較容易理解了。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個痴我們很難體會,痴是個究竟法,當你沒有觀智的時候,你是沒辦法透視它的,觀察不了它。但是我們可以觀察這個痴導致的這個錯誤行持啊,對不對?這個錯誤行持我們是可以觀照出來的。你貪啊,粘上去了,你傲慢啊,飄起來了,你生氣了,怒髪衝冠了,這個時候你能夠很清楚地看到這個痴,這就是在所有行持的後面,都是它把正確的行為掩蓋了。
痴、無慚、無愧、掉舉,這是遍一切不善心的心所,任何不善心一定有這四個傢伙在後面,而最根本的就是這個傢伙痴,把所有正確都蓋掉。
3.3、觀察生活中的痴的現起
那掉舉乾嘛呢?掉舉啊,它就是心搖擺不定,它一定不會在真相 上。什麼叫作不會在真相上呢?本來你孩子打遊戲,打一下遊戲有什麼嗎?不管他,這個氣消完回來好好說嘛。但是你氣不打一處來。本來你心的目標是看到孩子在打遊戲,你的目標是這個東西,或者目標是孩子。當你生氣的時候,它已經不是這個了,而是這個孩子不聽話的那個內心的狀態了,「啊,不聽話不聽話」,本身他是你的親兒子,但 是此刻已經轉向「這是一個魔頭」了,掉舉到那裡去了。掉舉到那裡去完以後,你開始嗔了。嗔什麼特點呢?無慚無愧。無慚是什麼呢?不 羞恥造惡。無愧是什麼呢?不害怕造惡。簡單來講是這樣,所以你覺得生氣不可恥,罵兒子是我該罵的,罵兒子你覺得不害怕,是我家的, 那就是痴、無慚、無愧、掉舉一起來了。痴的現起是可以這樣觀察的。
3.4、業果正見和緣起的正見
OK,那麼我們在每一個當下,怎麼去體會和運用四聖諦呢?是需要這麼來,在每一個當下看。那我們在沒有觀智的時候,我們的正見是什麼呢?就是業果的正見,和緣起的正見。
那業果和緣起我們怎麼來看呢?其實我們這個五蘊,我們說我們這個身體,精神部分和物質部分的組合體:色受想行識。它是各種因緣的聚合體,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了,各種因緣聚合體。
你吃下去的飯會產生食生色,你的業會產生業生色,你的心理作用會產生心生色,然後你吃下去的東西,在還沒有消化的時候是時節生色,然後它的火界會產生新的時節生色,它的食素會產生新的食素生色,就一堆的物質的聚合體。
心是剎那剎那在生滅,那麼就是因緣的聚合體,然後這個身心就是業的殘餘,它是業的果報體,還剩下的業,沒有報完,還在受報。如果你的業都無效了,那你就入般涅槃了,焦芽敗種啊,多好,是吧?
3.5、如何在五根對五境中修習
也就是說我們五根對五境,眼耳鼻舌身,面對色聲香味觸,無外乎我們每天面對的這些東西。每天五根對五境的每一個當下,都是你的果報。而果報的當下,它是穩定的。我們講果報心是穩定的,很安穩、很平穩的,在果報的當下,果報是不可以改變的。
這個孩子在打遊戲,當下,他就在打遊戲,這個果報不可以改變。你只能分析為什麼會有這種果報,下一步怎麼讓他不要打,是不是?
所以第一個你馬上接受,孩子現在在打遊戲,接受他,你不要被這個痴蓋住。然後如何處理呢?如何處理這個孩子在這個時間不做作業打遊戲的問題呢?
你要看是什麼因、什麼緣,造成他這個時候還居然敢打遊戲。那你以前是怎麼約定的?約定了以後,你是怎麼處理的?他一再違犯的時候,你是用什麼方式?你是再去揍他一頓?還是什麼?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孩子有沒有生命的方向啊?孩子學習本身如何啊?孩子學習的興趣如何啊?各種各樣的因緣,你都認真觀察了嗎?
全部都要把它找出來,如果對這些基本的素材,你都不知道,你也不了知,我們講不認知,不透視,然後就被現在孩子在打遊戲這個事實覆蓋掉,不如實客觀地面對,你的心就一定是黑暗的,你的智慧就是黑暗的,導致慧眼盲目,你當下就是慧眼盲目。
慧眼盲目就自然而然不能夠如實客觀地面對這個事實,它就會導致錯誤的行持,就開口就罵,結果沒罵著還被頂一頓,雙方的關係越來越糟糕。那這種錯誤的行持,往往都是伴隨著動物性反應的,你不是貪就是嗔,不然就是痴痴呆呆,生起來都是不善法。
3.6、日常生活中的正念正知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怎樣才能夠讓自己不被這個痴帶走,不被它弄瞎你的智慧之眼,或者就像一個睜眼瞎一樣,然後總是被導向錯誤的行動,跟佛陀教導的四聖諦的法和行持相違背,總是去實踐錯誤的修行,背離正確的行持,造作無數的不善法?這個就是我們《阿毗達摩》課給大家一再講,一再講一再講的東西——正念正知。這是修行的核心,這是一輩子必須真幹的事情。你這兩個東西不拿起,不提起,不每時每刻提起,天天跟講修行、禪修,包括我們自己也是這樣,這是沒有用的。
四、痴的足處 4.1、非理作意
痴的足處是什麼?痴的足處就是作意究竟法是常樂我淨。簡單來講就是非理作意,非理作意在巴利裡面 ayonisomanasikāra,如理作意呢,則是 yonisomanasikāra。
非理作意一定導致不善心生起,或者已生的不善令增長。yoniso 如理,巴利詞原文的角度上看,是指從根源的角度看問題。
根源是什麼呢?根源就是究竟法的真實相。
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苦無我,這是根源,沒有常樂我淨。認為它是常樂我淨,作意它這個目標是常樂我淨,那麼就是非根源作意,就非理作意 ayonisomanasikāra。
4.2、三顛倒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我們人活在三顛倒裡面,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認賊作父,痴、邪見、無明、三顛倒,它們是攪在一起的,互相支撐,互相影響, 非理作意,然後越來越嚴重,死不認賬。
孩子跟父親的結,孩子跟媽媽的結,沒有通過四聖諦的角度,慢慢地去理它,它就越攪越混,最後搞到你孩子仇恨父母、家庭,甚至離家出走。這是什麼呢?雙方都越來越愚痴啊,越來越無明啊。從普通的痴,輕微的痴,會越來越加強,最後變成更強大的無明。
痴也稱為無明,在十二緣起支裡面排第一支:無明緣行、行緣識、 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六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那這個痴,這個無明就是錯知目標為常樂我淨。
痴和無明出現的時候,他自己不了知,他也跟它相應,讓所有跟他相應的心所不能夠正確地了知究竟法的實相,不能夠提起四聖諦的正見。就算比如說我們現在在上這些課,包括我在內,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四聖諦的真理啊,就是這樣,苦集滅道啊,但我們內心裡面照樣 經常生起無明。就像帕奧西亞多講,就像眼睛被白內障遮蓋了,看不清楚,看不見。人們本來應該按照四聖諦的法則來,應該了知四聖諦, 但是白內障障住了,瞎了。
缺乏正知的人,我們講四聖諦被無明蒙蔽了,他最主要的表現是什麼呢?就是那些沒有正念正知的人,是無法區分什麼是善惡,無法 yonisomanasikāra,他必然會犯下很多惡行,把錯的理解為對的,把對的理解為錯的。
所以說痴是一切惡和不善心的根源,它是根啊,所以我們講在這個因緣里,在這個二十四緣裡面,第一個緣就是因緣,因緣講的就是這個三個善根和三個不善根,貪嗔痴和無貪無嗔無痴,它就跟樹根一樣的,深深地扎在我們的生命之樹的根部,影響我們生命之樹的成長和存在。
4.3、痴的三個層次
痴跟其他的不善法一樣,它也有三種層次:第一種,它是潛伏性的痴。第二種,是現行的痴。這個昨天我們講的,古人它翻譯成纏,纏繞的纏,那麼巴利語就是爆發的意思,爆發其實又有點那個,他是現行,是呈現出來的,或者我們叫困擾性的煩惱。第三種是違害性的煩惱,就是違害性的痴,它就已經表現在身口意上了。
a、 潛伏性的痴,
《義注》上講,它就是潛藏的,它隨時有可能來掩蓋我們對四聖諦的認知。就像一棵有毒的樹,它有結出這個毒果實的潛力,像罌粟。 這個罌粟就有能夠結出罌粟子的這樣的潛能,可以製作鴉片。
所以如果我們有瞭解四聖諦,四聖諦正見也存在我們的心中,但是經常會被這個潛能無明,這個叫 Anusaya Moha,就是隨眠煩惱,隨眠的痴,被這種隨眠的痴 Anusaya Moha 所蒙蔽。一個人如果被 Anusaya Moha 所蒙蔽,他的觀智的眼就盲目了,他不能夠透徹地了知四聖諦,不能夠透徹地看到目標的無常、苦、無我,以及這些因緣果報之間的關係。
即使我們很多人在學習經論,為什麼我們強調要有觀智呢?單純學習經論,單純從世俗的角度上來理解,包括我們現在要大家說正念正知,在日常生活上去觀待、去看這個煩惱的現行,然後知道這個事物的無常、苦和無我,那這個識我們只是表面的知道。前面我跟大家講過,這個非我的覺知,以致最後你要徹底斷除煩惱,徹底證無我,一定是要有觀智的。當非我的認知在你當下每一次渴愛生起來的時候, 你是可以觀察到它的。即使你能夠這樣觀察,乃至於你可以長時間有正念正知,但是那個 Anusaya Moha 都不是你能夠斷除的,你要到初 果道智、二果道智、三果道智,這個隨眠痴才能夠逐漸地減少,但要徹底的斷除,必須要到阿拉漢,一定要到阿拉漢才可以。
b、 困擾性煩惱
第二種是我們講纏的痴,纏痴,十種纏,巴利是 Pariyuṭthāna, Pariyuṭthāna,直接翻譯是爆發,其實它是浮現出來的痴,這種煩惱在心裡面浮現出來,它表現為我們的困擾性的煩惱,不善心生起來了。
比如你看到你的孩子在打遊戲,你心裡很不舒服,但你沒有說他,這個就是纏了,你的痴成為纏的方式呈現出來。不善心出現了,那麼 纏縛痴它一樣起這個蒙蔽作用,讓一個人無法瞭解這種不舒服、這種排斥,它會導致你現在以及未來可能遭受不好的果報,這個是很難。 《義注》講即使是一個很有學問很有德行的人,他也沒有辦法馬上警覺到痴的邪惡,也沒有辦法一切時處,都能夠警覺到這個痴的邪惡, 那麼當痴生起來的時候,他就會為惡,即使是一個有學問有德行的人, 他也很難避免他有時候會造惡。所以在所有的惡法裡面,痴是最邪惡的,因為所有惡的根源都源於痴,痴是所有惡的主根。
c、違害性煩惱
那麼最後一個痴的表現,vītikkamamoha 就是違害性的煩惱,vītikkamamoha 就是你會造身口意的惡業,它比第二層次的這個纏的痴更有力量。
當你看到這個孩子打遊戲,剛開始是不舒服,不舒服,看他還打,再等二十分鐘,還打,終於忍不住了,「有完沒完啊」,就開始罵過去 了。這個時候違害式的痴就呈現出來,然後就開始罵,罵完以後開始打,那這個時候就是你從最底層隨眠的痴,浮現出來變成纏,最後完 全不受控制,就變成惡行了。就是隨眠的痴,被這樣的一個境界引發,然後變成纏痴,這個纏痴驅使不斷的重復,最後強烈地生起這種違犯式的煩惱,然後導致你就開始罵了。
所有這種情況即使是有睿智有德行的人,也會犯下這樣的惡業, 而在當下他無法知道這個不善有什麼過失,會有什麼後果,會導致什麼樣的問題。
佛陀過去作菩薩的時候,也曾經犯過錯誤,就是像菩薩這麼了不起的、這麼睿智的、有德行的人,遇到境界的時候,他隨眠的煩惱同樣都會現形。
就是說痴是非常根深蒂固的,那我們要練習覺知它,在每一個當下我們先訓練正念正知,當這個隨眠的煩惱呈現為纏的時候,我們要馬上發現它,它現行的時候馬上發現,心裡不舒服了,它出來了,一定不要讓它發展到這種違越性的煩惱,違害性的煩惱,為什麼呢?大家去想,所有最後導致你生氣了,用這種不善的心去做任何事,你覺得會有更好的效果嗎?那是不可能啊。
我們今天的課就先到這裡。那今天的作業題就這樣:觀察今天一個表現為纏的痴,看看你有沒有一個已經發出來的痴,體會一下它讓你慧眼盲目、瞎掉了這樣的過程,如果你有孩子呢,跟你孩子一起討論一下世間的愚笨和 moha 有什麼區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