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8-01 上午11.04.40.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除了慢心生起來的時候,飄起來了,或者等慢、卑慢,有慢在的時候,邪見不會出現,而是有一個我慢在裡面。

 

・邪見不相應只是在貪心裡面、不善心裡面;智不相應都是在善心裡面,要把它們分開。

 

・這個「很喜歡禪修」,很多時候是貪,是邪見不相應的心,乃至於貪邪見相應的心。

 

・色界裡面沒有彼所緣。

 

・我們在專注呼吸的時候,不應該以呼吸的進出流動相、氣息的輕柔細滑相、氣息的冷熱相、皮膚的觸覺這些作為所緣。

 

・有些人,特別是瞋性行者,一定要想清楚,要對照一個東西的時候比較麻煩。講完以後也是越講越麻煩。

 

・要能夠持續覺知呼吸三個小時、四個小時,沒有妄念以後,再允許融入似相。

 

・只有專注概念法,才能證得禪那。

 

 

 

 

 

 

雲端起觀-104

色界心2

    

有些賢友,對邪見不相應和智不相應混淆了,也有賢友提出來,說:「造善行的時候為什麼會有無明、愛、取?」這個內容再向大家說明一下。

 

我們提到邪見不相應,首先,邪見不相應這個慣稱,在89種心裡面邪見不相應的這個慣稱,都是在12個不善心中貪根組裡面的。12個不善心,八個貪因不善心裡面才有邪見相應、邪見不相應,所以講到邪見不相應的心,都是指欲界貪因不善心。相應、不相應,簡單來講,就是你的心裡面有這個邪見,還是沒有這個邪見。沒有邪見就稱為不相應,有這個邪見就稱為相應,這是從心所的角度上來講。

    那麼從你自己感覺上來講,就是說如果你啥都沒想,看到就黏上去了,那肯定是邪見相應。為什麼呢?因為「世間通稱我邪見」——沒有證悟前,就是一定會認為有一個「我」的,邪見是一直伴隨著我們的,所以連想都不用想,你只要是平常情況下的各種黏著,都是邪見相應的。除了慢心生起來的時候,飄起來了,或者等慢、卑慢,有慢在的時候,邪見不會出現,而是有一個我慢在裡面。

邪見不相應,除了沒有我慢,純粹只有貪的情況,只有什麼呢?就是你有思惟業果了,思惟緣起了,或者看到這個本身是無我的了,但是你還是忍不住,你還是要貪。這種情況下,沒有邪見是因為你心裡面想著:「它不是恆常的,它是因果的。」看到美味的食品,想吃,但是馬上觀察到貪心起來了,不應該生起貪心,貪心是不善心,不善心對自己不好,那這是有因果見的。某種程度上來講,你也是看到貪心,有這樣一個認知,但是你還是忍不住,還自己拿來吃,那就是純粹的貪。

那智不相應呢?我們也講說:「有智、無智啊?」是你有思惟業果嗎?你有思惟緣起嗎?有沒有慧根?有沒有看到無我?很多同學做作業的時候,不善心也認為是智不相應,就把它們混起來了。邪見不相應只是在貪心裡面、不善心裡面;智不相應都是在善心裡面,要把它們分開。

那在你體會的時候怎麼體會呢?善心、不善心,貪這個不善心,你很清楚,你的心是黏上去的。如果知道是貪,思惟業果了,或思惟緣起、無我了,但是還是黏上去,這是邪見不相應;而如果你思惟業果,思惟緣起,然後你不貪了,轉去造善行了,那是智相應,是悅俱智相應的心。

又有些同學說:「我貪的時候,我思惟業果、思惟緣起了,那慧根哪去了?」它在你貪之前,確實在思惟業果的時候,可能剎那地生起來一串捨俱智相應的心,或者是有行,或者是無行。但是你不能持續,你又被貪帶走了,那麼貪起來的時候,就肯定沒有慧根,為什麼呢?痴、無慚、無愧、掉舉啊,為什麼會被貪帶走?就是被你那個想要的情緒帶走了,慧根又被痴遮蔽了,接下來的心就沒有慧根了,明白嗎?

那麼智不相應的善心,它是什麼呢?它是你造善行了,你造善行但是你沒有思惟業果、緣起、沒有感覺無我。就是我們很多人做作業就做得很對啊,就是「我沒有學佛之前,然後我聽說某某地方受災了,然後大家說:我們捐款啊!」如果你也很歡喜地捐了——悅俱智不相應有行。所以智相應、智不相應是針對善心來講的,給大家再說明一下,不要再混起來。

又有人提到了,說:「為什麼造善心還有無明、愛、取的驅動呢?」在我們沒有證得阿拉漢之前,我們想一下,你造的所有的善心都是有對象的,這個對象要麼是你自己,要麼是他人,那只要認為有一個自己,有一個他人存在,那就是無明。

你覺得我一定要盡快地證悟涅槃,因此我要持戒、我要佈施,我要禪修。那麼當你覺得我要盡快地去禪修的時候,「我要把所有東西放掉,我很喜歡禪修」,這個「很喜歡禪修」很多時候是貪,是邪見不相應的心,乃至於貪邪見相應的心。

這是動機,接著下來你去禪修的時候,如果你入禪了,或者你只是專注所緣目標的時候,你的心生起來就都是善心。但是前面那個「喜歡、想去做、想佈施」的那個心,很多情況下都是貪相應的。即使你沒有這個作意了,你不需要每一次說:「我要想禪修,我是自然而然就去了,我沒有什麼貪不貪的問題啊。」但是在我們的生命相續流裡面,我們就潛藏著這樣的隨眠——「我要去禪修」,這種驅動力是自始至終都是存在的,它是有這樣的無明、愛、取的這種驅動力。在我們還沒有證悟之前,都是有這樣的驅動力在驅動。那現在你大概知道,一定是這樣的運作方式,等你修緣起的時候,你可以自己去看。

每一個善心,舉個例子講,你現在專注地吃飯,正念正知地吃飯,然後體會到跟以前這種散漫心吃飯的不同,覺得正念的吃飯是很愉悅的,念念都在吃飯的過程的念知裡面,這個可能是悅俱智相應無行的心。那這個悅俱智相應無行的心,如果你以後修緣起,你找到這一條心路,正念吃飯的這一串一串的心路,一般情況下,你可以在這一條心路的前後找到一條無明、愛、取的心路,就認為「我有一個真實的我,要正念的吃飯」。那個「認為有真實的我」——那個是無明;「你喜歡以正念的方式吃飯」——這是愛;「你執取這樣的吃飯方式」——這是取。因此你歡喜地、非常有正念地、主動地、正念地這樣吃飯,這是一個善行,這樣的善行會留下善業的力量。

如果你經常發願:願我所做的功德,Idaṃ me puññaṃ āsavakkhayāvahaṃ hotu.——「願我所做的功德,成為證悟涅槃的助緣。」這樣的善心就可能成為你證悟涅槃的助緣,又成為你證悟涅槃的巴拉密。什麼是巴拉密呢?巴拉密就是導向涅槃的那個善業,就是巴拉密。

具體怎麼來講呢?比如你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都是有念知當下,而且這樣造作的目的,你都是希望導向涅槃。「認為有一個人可以導向涅槃」——是無明;「為了導向涅槃,你每天正念正知,你喜歡這樣的方式」——這是愛「你執取這樣的行住坐臥的方式」——這是取。然後你自己一直去做,這個正念的每一個當下是善心來的,那善心是善業,這個善業留下來善的力量。善的力量有兩種:一種是異剎那的業;一種是在成熟的時候會有自然親依止緣的業。所以它表現為什麼呢?表現為你在未來的時間裡面,你的念力越來越強,你的禪修,定力越來越好,妄念越來越少,這就是助緣,助緣就是這麼來的。這就是巴拉密,要這麼來理解。希望大家能夠明白,不明白就多看看參考書。

      我們繼續來學習色界心。

也有人問,色界心為什麼是15個?已經講過了,色界心15個,就是3*5=15,三五十五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色界有五種、有三類的心。五種是什麼呢?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禪,五種色界心。三類呢?色界善心、色界果報心、色界唯作心。跟欲界心一樣的,欲界心是3*8=24,這個是3*5=15

善心是欲地的人和色地的梵天人可以生起——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禪的禪那心,禪那廣大速行心是善心。那麼在色地裡面,色地的梵天人,他的結生心、有分心、死亡心,是他的果報心,因為色界裡面沒有彼所緣。

這個結生心的果報心是怎麼來的呢?舉個例子:你這一生培養了很穩定的禪那,安那般那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然後你發願「你下一生要生到梵天界,要生到初禪天」。因此你努力地培養定力,你這個禪那一直維持到你的死亡心生起,你的臨終速行還是一個初禪的禪那速行。這樣的一個臨終速行的狀態就會導致你下一生在初禪天結生。初禪天結生的時候,結生心就是初禪一樣的心的素質,那這個結生心稱為果報心,它的心的素質跟初禪心是一樣的。如果你是二禪維持到臨死,那你在二禪天結生,你的果報心就是跟二禪一樣。三禪、四禪、五禪,就是一回事了。

初禪心善心是這樣的,維持到臨終,到你下一生結生的時候,你的果報心也是長這個樣子的。有五種禪那就有五種結生,有五種果報心。

那唯作心呢?我們講了,唯作心是阿拉漢、辟支佛和佛陀他們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禪的時候,他們的心不叫作善心,他們的心叫做唯作心。所以我們講色界有15種心,五種、三類,三五一十五。

色界的心跟欲界的心,有什麼樣的差別呢?如果從初禪的角度上來講,跟欲界的悅俱智相應的心是一樣的,但是真正地在你內心生起來的時候,是不一樣的,它表現為心路的不同。

在我們普通的欲界的心路,我們學過,就是這個五門心路。五門心路的速行心最多就是七個,生起七個速行心,就是造業的心在一個心路裡面,一次最多生起七個,如果是禪那心呢,那就是n個了。

我們經常講,如果你能夠持續專注似相三個小時、四個小時,中間沒有妄念,心一直沈在似相裡面,那你這個禪那心路速行就持續了三個小時、四個小時,中間沒有間斷,不會再掉到有分裡面去。持續那麼長,這個就是禪那心路跟普通的欲界心路的差別。所以禪那心路的心是很穩定的。

為什麼要盡可能兩個小時、三個小時、四個小時沒有妄念呢?因為你只要妄念出現了,那這個禪那心路中間就斷掉了,斷掉什麼?因為原來你的心的所緣是禪那的似相,是這個似相的概念所緣,你穩定地取這個似相所緣。當你打妄想的時候,你的所緣是什麼?就是那個打妄想的所緣,它已經不是禪那的所緣,所以你的心已經從這個禪那心裡面出來了,跑到欲界的意門心路過程裡面去了,生起一串一串的七個速行的這種,緣取那個妄念的所緣為目標的欲界心路過程,所以那個時候禪那就中斷了。雖然你還可以回去,但是你的禪那心路是一段一段的,那也就是,你的定力是不穩定的。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要明白。

我們怎麼樣才能夠證得色界禪那呢?在這裡我們也簡單地介紹一下。我們講色界禪那,為什麼稱為色界禪那,不叫欲界禪那呢?是因為這一類禪那必須通過專注,基於色法而形成的概念才能證得,所以就稱為色界禪那。

欲界,我們講「欲」是一種慾望。你專注慾望,那是一種心所,你是不可能證得禪那的。禪那,巴利語裡面叫Jhāna。《清淨道論》裡面這麼解釋:什麼是Jhāna呢?第一個,專注所緣故。第二個,燒毀敵對法故。專注所緣故,就是專注禪那的似相,單一的目標,一境性。燒毀敵對法,是講五蓋。五蓋是你證得禪那的敵人,它專門給你搗亂。五蓋是哪五蓋呢?欲貪蓋、瞋恚蓋、昏沈睡眠蓋、掉舉追悔蓋、還有懷疑蓋。五蓋只要有其中任何一個蓋,我們的心就沒有辦法平靜,不能專注目標。這個大家禪修時就很有體會,不用細講。這些蓋障礙我們培育定力,甚至讓我們的心都沒有辦法平靜,所以被稱為蓋,被蓋住了。又因為這些是煩惱,它跟我們平靜的心、專注的心相對立,所以被稱為敵對法。所以燒毀、燒盡敵對法,故稱為禪那Jhāna

專注所緣,燒盡敵對法。我個人認為,其實它是一個事。為什麼這麼講呢?如果你不去除五蓋,你根本無法持續專注所緣,對不對?無法專注所緣,當然不能證得禪那。

看起來它是兩回事,比如說:「專注所緣故」,專注所緣故為禪那。這是獲得,就是獲得了專注所緣這樣的條件,所以以這種來解釋。另外一種,以排除法來解釋,就是燒毀敵對法,就是排除了五蓋。這兩種來解釋,但是我覺得這兩種的要求缺一不可。

一個禪修者如果他的五蓋經常現行,那麼顯然他無法持續專注所緣。即使有一些禪修者由於他過去的禪那巴拉密很好,或者他上一生臨死前的速行類似於近行定——比如上一生臨死前,本來是想生到梵天去的,但是心力太弱,前面幾天生病了,沒有修好,色身生病了,提不起禪那來,禪那力量起不來,但是你還能夠有一點維持在近行定的狀態,就是你定力還是蠻好的,你這一生做人。或者有些人他上一生就是梵天人,他從梵天投生到這裡來的,他上一生在梵天很長一段時間都在修禪那,所以他的禪那巴拉密很好。這樣一些人,他在這一生非常容易證得禪那。只要眼睛一閉,坐在那,光就籠罩著他。所以這些賢友或這些老師,他們很難理解說:「你們怎麼沒有光呢?我們認為眼睛閉上都是在光裡面。」這樣的人是福報很好的。但是即使是這樣的禪修者,如果他在日常生活中,由於沒有守護自己的心,而現行出各種很強的五蓋——欲貪、瞋恚、昏沈睡眠、掉舉追悔、懷疑,即使由於某一個禪修營或者由於某一種狀態下,他已經證得初、二、三、四禪,他的定力也是很難維持的。特別是一些疑蓋一起來,直接就把他打回原形了。所以禪那不容易培養,很容易把它摧毀的,摧毀它的都是五蓋。

如果我們在平常的時候,不注意自己五蓋的狀態,那些粗猛的五蓋你不去消除,而只是想:「我一定要證得禪那,我一定要證得禪那,我一定證得禪那。」即使被你證得,也很快會被你搞沒有掉。所以銷毀敵對法、削弱五蓋,跟持續培養專注證得禪那,看起來是兩個事,其實是一個事。這是我的觀點。

色界禪那,只有專注基於色法所產生的概念才能證得。你若想通過專注心念或者其他究竟法,比如色界的地水火風的特相,是無法證得色界禪那的。舉個例子,就像我們修入出息念,入出息念這種禪修業處是必須通過專注呼吸這個概念的本身。當呼吸,專注覺知以後形成很有力的nimitta,就是禪那的徵兆,我們稱為叫禪相。然後你的心被這樣的禪相吸進去,而證得禪那。呼吸是概念法,專注呼吸而培養起來的禪那的徵兆nimitta也是概念法,它不是究竟法。

因此我們在專注呼吸的時候不應該以呼吸的進出流動相、氣息的輕柔細滑相、氣息的冷熱相、皮膚的觸覺這些作為所緣。大家一聽就知道,這些都屬於地水火風,四界的十二種特相,它們是究竟法,我們在講四界差別的時候介紹過。你只能注意呼吸的本身,呼吸的本身就是概念法。

入出息念屬於四十二種身分裡面的一種,它是風界最明顯的部分,但是你不應該去注意這種風界的推動。你去注意這種風界推動,「進出、進出」那種推動感,它就成了修四界差別,而不是修入出息念。同時也不要把心投入到呼吸裡面去觀察,就覺得「這個呼吸是生滅的,都是無常的」,這種專注方式也是錯的。

《清淨道論》裡一再強調——不應注意入出息的自性相和共相。

什麼是入出息的自性相呢?就包括了地界的硬、粗、重、軟、滑、輕的特相;流動、黏結的水界特相;熱、冷的火界特相;支持、推動的風界特相,這些是自性相。你面對入出息的時候你不能專注這些特相。

共相就是無常、苦、無我。你不能去注意,「噢,呼吸是無常的。」有些人講:「哎,我專注呼吸是無常或無我的時候,感覺比較舒服。」你是舒服啊,無我了,但是你不會證得禪那,抱歉。

所以應該把呼吸當成一個整體的概念,或是概念性的整體。如同你看待一個會動會走的人,或一隻會跑會跳的貓一樣來看待這個呼吸。或像取風遍的遍相一樣,只是專注於這樣一個真實的意義概念。我們在後面講概念法中的意義概念,不是名稱概念。

很多賢友對於這個,「什麼叫整體的概念?什麼叫整體呼吸的概念?」想了半天、琢磨了半天、對了半天也對不出來。其實這個東西也很難給你講清楚,我也做了很多的比喻。什麼是意義概念呢?比如那一頭毛茸茸的狗,有兩個耳朵,也會搖尾巴,會伸舌頭,這個可以稱為「狗」。這個被稱為「狗」,你看到這只狗,實實在在的狗存在在這個地方,它是概念。這只被叫為「狗」的動物,是一個意義的概念。那我們心裡面想到這只狗的時候,你會想到這是一整條狗,有頭有腳,四肢走路,搖尾巴,伸舌頭。你想的時候,你不會想其中一部分,你不會只想到牠的尾巴,你也不會只想到牠的舌頭,你能夠想到「狗」完整的樣子。

那麼入出息念同樣是這樣的意思,就是什麼叫做呼吸整體的概念?就是在你鼻頭的附近,把那個進進出出,有時候粗、有時候細、有時候冷、有時候熱、有時候微細、有時候比較粗,是這樣的整體,把它當做一個整體,這是一組呼吸。有時候甚至感覺不到呼吸,那也是呼吸的概念,而不是選擇其中的某一點。就像你不會選擇狗的尾巴當成狗,你不會把只有「進」或者「出」當作呼吸,呼吸是一個整體,但是你可以知道它的狀態。什麼狀態呢?現在在進出的狀態。就像你知道有條狗,你現在注意牠是站起來還是坐下,你可以這樣。但是前提是你取到那個狗的意義概念的整體感。

自己去體會,初學者會有一點麻煩。有些人,特別是瞋性行者,一定要想清楚,要對照一個東西的時候比較麻煩。講完以後也是越講越麻煩,所以我還是少講一點。

這個意思就是:呼吸你要先取到它的概念做為入出息的相。在這個相的基礎上,覺知氣息的進出。當我們能夠取到這個概念,那什麼緊張、胸悶、感覺需要用眼睛看啊,或者嘴唇很僵硬啊,這些問題就不會出現,你會很自然、很輕鬆、很如實地知道那一團氣息它有時候在進,有時候在出。我不跟著你進出,即使進出感沒有了,我也能知道那個位置上有一團被稱為「氣息」的東西。你這樣專注於這個概念,你的心會越來越專注,呼吸也會變得越來越微細,定力也會越來越逐漸地提升,而且你的念力也會跟著提升。

這個時候有些人會看到光,然後光也會跟呼吸融合,光越來越明亮。老師說:「你不要管那個光,繼續覺知那個呼吸,那個光是呼吸的顏色。」那麼過去的時候講遍作相、取相、似相,現在帕奧西亞多不講這個了,帕奧西亞多說:「不講這個光,繼續知道呼吸。光來了,在光裡面知道呼吸,持續地覺知呼吸。」一直到你能夠三個小時、四個小時覺知呼吸,沒有妄念,而且你持續好長一段時間,一個禮拜都是這樣,每一座都如此。

心總是要被那個nimitta禪相吸進去,真正被吸進去的時候,它已經就進入入出息念ānāpānasati的安止,理論上你就已經開始進入禪那了。但是因為帕奧西亞多為了讓弟子們的定力穩固,所以一般是建議你,要能夠持續覺知呼吸三個小時、四個小時,沒有妄念以後,再允許融入似相。

那這個好處在哪裡呢?如果你一開始感覺這個光亮了,被它吸進去,你是可以在很短時間裡面獲得安止,但是你這個安止就很短暫。雖然很短暫,但是你會很舒服,這樣心就容易形成一個習慣,只要光在你的鼻頭覺得跟呼吸融合了,你就會想去專注那個光,你可能可以融入一小段,可能幾秒、幾十秒、一兩分鐘,然後接著就開始打妄想。打妄想的時候就是沒有定力的,就是沒有禪那的,沒有安止的,但是有一點淡淡的定力。這樣的定力,你要去培養起來是不容易的,要培養出更深地定力是不容易的。

我以前老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一專注呼吸,光一出來你就想投進去,一投進去,其實過一會兒就打妄想了,這個要明白。

你專注呼吸的時候,呼吸是概念,當呼吸變成禪相,禪相是概念,禪相是由我們的saññā,因為我們的想蘊而形成的。只有專注概念法才能證得禪那,修四界差別不能證得禪那。為什麼呢?四界差別所取到的對象是自性相、究竟法,究竟法剎那剎那地生滅,所以它最多只能證得欲界的近行定。

其它的,我們後面再講40種業處的時候會細講,比如我們可以通過修不淨,屍體的不淨,自己三十二身分的不淨而證得初禪。三十二身分和屍體為什麼可以證得禪那呢?因為身體、頭髮、皮毛、指甲、牙齒、皮膚,這個屍體、這個身體都是概念法,所以可以證得初禪。

我們也可以取一切眾生為對象,向他們散播慈愛,「願一切眾生沒有危難,沒有內心的痛苦,沒有身體的痛苦,擁有自己的快樂。」可以證得初、二、三禪的慈心禪,也可以證得悲心禪,也可以證得喜心禪,都是初、二、三禪。因為這些所緣也是概念法,在這個慈、悲、喜的基礎上可以再修捨心。而證得捨心的第四禪,也是繼續取概念法為目標。

如果我們是取究竟法為目標,包括我們取我們的心念,一時觀照你的善心,一時觀照不善心,或者一會兒觀照地水火風這些究竟法因為究竟法極其快速地生滅,專注極其快速的生滅,心不能持續地形成專注,因為所緣不斷地變化的原因。有人說:「不會啊,其實我在專注地水火風特相的時候,覺得它挺穩定的。」那是你現在的感覺,其實你心的能力是很強的,當你心的定力越來越強的時候,你就能夠體驗到生滅的。最後你定力上來的時候,就直接體驗它的生滅。你體驗它的生滅,就不可能證得禪那。

除了這些以外,我們也可以通過修10種遍禪,來證得色界禪那。是什麼呢?一般我們在40種業處裡面是講10種遍禪(十遍)。哪十遍呢?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虛空遍。這十種遍禪可以證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基礎上,可以再轉修無色界的禪那,而證得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這是色界禪的情況,怎麼來去證得。

色界禪有五種,它是通過專注特定的目標而生起來。在論教法裡面,有五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禪;但是在經教法裡面,一般講四禪。現在帕奧禪林裡面教的禪那也是按照經教法來教的,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佛陀在經典裡面經常會提到有尋有伺這一種定,證入初禪。也會提到無尋唯伺,就是尋被去掉。尋、伺、喜、樂、一境性,這是五禪支。有尋有伺就是初禪,無尋有伺就是二禪,無尋無伺就是三禪。無尋無伺,無喜只有樂,這是第四禪。第五禪,就是連樂受都捨去了,就是第五禪的禪捨。論教的第五禪相當於經教的第四禪,經教法的第二禪相當於論教法的第三禪,因為它無尋無伺。這個大家知道一下,不要混淆。

色界的初禪心就是五禪支都具足,二禪心就是沒有尋,三禪心就只有喜、樂,四禪心有樂、一境性,五禪心只有捨和一境性,這個捨是捨。

五禪支就是五種心所,在這裡是指通一切心的心所。在心所的範疇裡面,在講心所的時候都講過。比如尋,是投入目標或撞擊目標。那麼在禪支裡面,這個尋就是投入nimittapaṭibhāganimitta,就是心撞擊似相,心投入似相。所以尋心所在禪那裡面,類似於它一直都把你的心要投向目標、投向似相。所以現在定力比較好的賢友,就覺得心總是要被吸進去,那股力量就是尋的力量。

所以後面你查五禪支是查什麼?五禪支並不是在某個地方長成什麼樣叫做五禪支。我們認識心所是通過特相、作用、現起、近因。對於一個禪修者去觀察,直接觀察的是那個現起,就是呈現在你心裡的狀態。呈現在心裡的狀態,你的心就是要被吸進目標裡面去,很有力量地吸進去。

伺是什麼呢?就是持續地保持在似相上,吸進去後就被按在裡面了,心就在裡面了不會動了。這是伺的作用。

我們在講尋、伺的心所的時候,說:「你是持續地觀察目標、持續地去探尋目標。」在這裡面就沒有探尋了,伺,進去,心就騎在這個似相裡面。伺是這樣的作用。

喜就是pīti,跟隨喜不同。Pīti是喜悅,我們講過,喜有五種層次,有小喜、剎那喜、繼起喜、踴躍喜、遍滿喜。真正入禪的時候是要遍滿喜的。你的心被喜所充滿、浸潤。佛陀在《沙門果經》裡面比喻,就是一個洗浴師在澡盆裡面撒了洗浴粉以後,不斷地灑水、揉捏,使沐浴球內外都被水浸透、遍滿、濕潤,不會流下來。同樣,一個人證得禪那的時候,你的體驗就是,全身的每一個色聚、每一個細胞都被歡喜的、快樂的油所浸滿的這種感覺,這是喜。

樂,就是你沈浸在似相的那種快樂的感受,它是屬於受心所。

一境性,就是你的心持續地、穩定地安住在禪那的似相裡面。「一」就是唯一,「境」就是所緣。「一境性」就是你的心只是在這個所緣裡面。一境性會制伏貪欲,尋會制伏掉舉,伺制伏懷疑。一境性制伏貪欲,作用是可以很緊密地專注目標,這個是真正有定力的特徵。

普通欲界心的一境性是很弱的,它專注所緣最長只能7個心識剎那,甚至更短。但禪那心的一境性可以持續34個小時,甚至1234567天。佛陀一般講說7天,你可以專注所緣7天,中間沒有間斷,這樣的心被稱為安止速行。

為什麼能夠形成這種安止速行呢?對初禪來講,是因為尋、伺、喜、樂、一境性的作用,這個五禪支的力量,讓你的心能夠持續的安住在所緣上,就是長時間地、持續地、快樂地安住在所緣上,這是禪支的力量。即使是二禪,二禪把尋去掉,三禪把伺去掉,四禪把喜去掉,五禪把樂去掉,只剩下捨受和一境性一個禪支,但是它反而更平靜,乃至於可以維持更長的時間。就是為什麼禪支都捨掉了,後面剩12個的時候也能夠維持呢?因為前面有這個尋、伺的力量,以自然親依止緣的緣力,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禪心以自然親依止緣的緣力,援助第五禪持續穩定的存在。

培養定力、五個禪支的力量的訓練和平衡是重要的。但是五個禪支的訓練形成,它的前提是你持續的專注,而持續的專注是要燒毀敵對法。只要有敵對法在,我們就很難持續地專注。坐在那,妄念紛飛,你根本坐不住,一會背痛、一會腰痛、一會腿痛,對嗎?因為你在禪修的時候你得不到樂受,你很焦慮,你評價、分析、判斷。

所以為什麼我們在課程中一再要求大家,要在日常生活中訓練正念正知。發現自己有粗猛的煩惱,一定要梳理,要把稻草人拿掉。現在我們加上,要培養好「心眼」,不要帶「有色眼鏡」。那這些都是乾嘛呢?都是告訴你,要把粗猛的五蓋削弱。粗猛的五蓋削弱,既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快樂,沒有那麼多糾結、煩惱,同時也清除了我們培養定力、培養智慧的障礙。在日常生活中就燒毀敵對法,這樣的修行的路徑,它是兩者都兼顧到的。希望大家明白這個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