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B10CF4-C185-43C0-A282-E01DCCA39D2B.jpeg

 

本經與巴利語聖典《相應部》S12.84《Sikkhāsuttādipeyyāla-ekādasakaṃ》的經文內容完全相同。

 

本經可謂佛陀所教授的內觀訣竅,正法中精華的精華。佛教的基本修行方法概略可分為「止」與「觀」。「止」就是「正念」與「禪定」,而「觀」就是內觀。問題是該如何內觀呢?

 

佛陀在本經中具體扼要地教導我們以四聖諦的邏輯去觀照十二因緣,而這也是二千五百多年前最後一生的菩薩悉達多太子當初坐在菩提樹下逆觀十二因緣的內觀法門。

 

而如今佛陀已毫不保留地為我們揭露了他如何解脫的奧秘。如果,我們真心想了脫生死,想超脫生死輪迴,就不該再浪費時間,當以佛為師,循著古仙人(諸佛、諸辟支佛、諸阿羅漢)所踏過的足跡,一步一步走向解脫。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367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0/6/13農曆閏四月二十二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聞的:

 

有一次,佛陀暫時住在古印度的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林。

 

當時,世尊對諸比丘說:「你們應努力修『止』,靜止內心。因為比丘努力勤修禪思、內靜其心,便能如實顯現『觀』的智慧。

 

什麼是如實顯現『觀』的智慧?就是在『止』的基礎上,以『四聖諦』的邏輯去觀照十二因緣,比如說:

 

以『四聖諦』的『苦』→『集』→『滅』→『道』的邏輯依次去如實照見老死的『苦』→老死的『集』→老死的『滅』→老死的『苦滅道跡』,讓老死的『苦』→『集』→『滅』→『道』都如實一一顯現。

 

以此類推,以『四聖諦』的『苦』→『集』→『滅』→『道』的邏輯依次去如實照見生的『苦』→生的『集』→生的『滅』→生的『苦滅道跡』,……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乃至以『四聖諦』的邏輯依次去如實照見『行』的『苦』→『行』的『集』→『行』的『滅』→『行』的『苦滅道跡』,使『行』的『苦』→『集』→『滅』→『道』都如實一一顯現。

 

以上就是以觀智去如實照見諸法(十二因緣)無常、有為(因緣合和壞滅)、有漏(雜染煩惱)的真諦,使諸法(十二因緣)的『無常』、『有為』、『有漏』的實相都能一一如實顯現」。

 

當佛陀說完本經之後,諸比丘聽聞佛陀所說的法,都心生歡喜。並依法奉行。

 

******

 

《相應阿含》367經;S12.84《相應部》因緣相應84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勤方便,修習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禪思、內寂其心,精勤方便者,如是如實顯現。云何如實顯現?老死如實顯現,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如實顯現。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如實顯現,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如實顯現。此諸法無常,有為,有漏,如實顯現」。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文章來源:

http://www.charity.idv.tw/m/m31.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