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帕奧禪林的修行方法體系,是以佛教聖典《巴利三藏》與《清淨道論》中的指導作為依據。我們相信巴利聖典所指導的修行方法,正是佛陀本身修行的方法,也是佛陀在世時指導弟子們修行的方法。
現在,我們將簡要地解說安般念的修法。佛陀在《長部‧大念處經》中,教導了安般念的修行方法: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前往森林,往樹下,往空閒處。結跏趺坐 ,正直其身,安住正念於業處。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入息長時,彼知:我入息長;出息長時,彼知:我出息長。入息短時,彼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時,彼知:我出息短。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彼如此修行;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出息,彼如此修行。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開始修行時,你先以舒適的姿勢坐著。然後,你嘗試著去覺知,經由鼻孔而進出身體的氣息,即呼吸時你的鼻息。你應能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處),或鼻孔出口處周圍的某一點,感覺到氣息的進出。不要跟隨氣息進入體內或出到體外,因為如此你將無法成就禪定。只應當在氣息掃過及接觸上嘴唇上方,或鼻孔出口處周圍最明顯的一點,去覺知氣息。如此,你將能培育及成就禪定。不要注意氣息的自相(自性相)、共相,也不要去注意氣息的顏色及將來會成為禪相的顏色。自相是氣息中四界的個別自然特徵,即:硬、粗、流動、支持、推動等。共相是氣息無常、苦、無我的本質。
這表示不要默念「入、出、無常」,或「入、出、苦」或「入、出、無我」。只需要覺知入出息的本身。入出息的本身,是安般念的目標(所緣),也就是你必須專注以培育定力的對象。如果你過去世曾經修行此禪法,累積了相當的波羅蜜,當你以此方式,去注意入出息的本身、整體概念;不去注意其推動、熱等個別特徵時,你將能輕易地專注入出息。
如果不能的話,《清淨道論》建議用數息的方法,這能協助你培育定力。你應在每一吸呼接近末端時數:「入、出、一;入、出、二;……入、出、八」。至少應數到五,但不應超過十。我們建議數到八,因為它提醒你正在培育八聖道分。因此,你應依照自己的意願,在五至十之間選擇一個數目,然後下定決心在這段時間內不讓心飄蕩到其它地方,只應平靜地覺知氣息。
如此數息時,你將能使心專注,平靜單純地只覺知氣息。能如此專注至少半小時之後,你應繼續進行到第二個階段:
「入息長時,彼知:我入息長;出息長時,彼知:我出息長。入息短時,彼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時,彼知:我出息短。」
在這階段,你必須對入出息的長短培育覺知。這裡的長短,並非指尺寸上的長短,而是指呼吸時間的長度。覺知每一入出息時間的長短,你會發覺有時入出息的時間長,有時入出息的時間短。在這階段,你所應做的只是單純地如此覺知氣息而已。如果要默念,不應默念:「入、出、長;入、出、短」,只應默念:「入、出」,同時附帶覺知氣息是長或短。 你應當專注於氣息,附帶覺知氣息經過接觸點的時間長短。有時在一次靜坐當中,氣息從頭到尾都是長的,有時從頭到尾都是短的,但是,你不應故意使氣息變長或變短。在此,注意氣息的長短只是幫助心專注於氣息而已,專注力的重點仍然是氣息。所以,你不應太在意氣息到底是多長或多短。如果你那麼做,你的擇法覺支會過強,心反而不能定下來。
入出息念的禪相,有可能會在這階段出現。然而,若能如此平靜地專注約一小時,但禪相仍然未出現,那麼你應繼續進行到第三個階段:
「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彼如此修行。我覺知之息全身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這裡,佛陀指示你持續地覺知,經過同一點上從開始到結束的氣息(呼吸)。全息,即是氣息的全身;息有初、中、後之別。如此修行時,禪相可能會出現。若如是,你不應立刻轉移注意力至禪相,而應繼續覺知氣息。如果能平靜地在同一點上,覺知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持續約一小時,卻仍然沒有禪相出現,那麼你應進行到第四個階段: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要做到這一點,你應下定決心要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在同一點上,專注於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你不應刻意使用其它任何方法使氣息變得平靜,因為那樣做會使定力退失。《清淨道論》提到四種能使氣息平靜的因素,即:思惟、專念、注意、觀察。因此在這階段,你所需要做的只是下定決心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專注於氣息。以此方法修行,你將發現氣息變得更平靜,更微細。此時,不論氣息是長還是短,你都持續不斷地專注於微細的氣息。這就是說,「長短息、全息及微息」三個階段可以同時發生,可以同時修行。當你如此持續修行時,禪相就可能會出現。
在禪相即將出現之時,許多禪修者會遇到一些困難。大多數禪修者發現氣息變得非常微細且不明顯;他們可能會以為呼吸已經停止了。如果這種現象發生,你應保持覺知的心,在之前你還能注意到氣息的那一點的上面,去等待氣息重現。只有七種人不呼吸,即:死人、子宮內的胎兒、溺水者、昏迷悶絕者、入第四禪定者、入滅盡定者、梵天神。(滅盡定,是指心、心所與心生色法暫時停止的境界。)你應省思自己並非其中任何一者,只是正念不夠強,不足以覺知呼吸的氣息而已。當氣息微細時,你不應故意改變呼吸,以便使得氣息變得明顯;如果這麼做,則因為過度精進所產生的擾動不安,你將無法培育定力。你應照著氣息實際的樣子去覺知它。如果氣息不明顯,則只需保持平靜,提起正念,在之前還能覺知氣息的地方等待。當你如此運用正念和慧之時,氣息將會再度顯現。修行安般念所產生的禪相,並非人人相同,它是因人而異的。
對於有些人,禪相是柔和的,例如:棉花、抽開的棉花、氣流、似晨星的亮光、明亮的紅寶石或寶玉、明亮的珍珠。對於有些人,它粗糙得有如棉花樹幹或尖木。對於有些人,它則呈現有如:長繩或細繩、花環、煙團、張開的蜘蛛網、薄霧、蓮花、月亮、太陽、燈光或日光燈。像棉花一樣純白色的禪相大多數是取相,因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當禪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時,那就是似相。當禪相像紅寶石或寶玉而不明亮時,那是取相;當它明亮和發光時,那就是似相。其他形狀與顏色的禪相可以運用同樣的方法去瞭解。不同的人,會生起不同形態的禪相,因為禪相從『想』而生。在禪相出現之前,由於不同禪修者有不同的想,即產生不同的禪相。雖然所修的業處相同,都是屬於止禪的安般念,但卻因人而異地產生不同的禪相。
達到這階段時,很重要的是不要玩弄禪相、不要讓禪相消失、也不要故意改變它的形狀或外觀。若那樣做,你的定力將停滯且無法繼續提升,禪相也可能因此而消失。所以,當禪相首次出現時,不要把專注力從氣息轉移到禪相;如果那麼做,禪相將會消失。然而,如果發現禪相已經穩定,而且心自動地緊系於禪相,那時就讓心專注於它。如果強迫心離開它,你可能會失去定力。若禪相出現在你面前遠處,則不要注意它,因為它可能會消失。如果不去注意它,而只是繼續專注於經過接觸點的氣息,禪相會自動移近並停留在接觸點上。若禪相在接觸點出現並保持穩定,而且似乎禪相就是氣息,氣息就是禪相,這時就可以忘記氣息,而只專注於禪相。如此將注意力從氣息轉移到禪相,你將會更進步。保持注意力專注於禪相時,禪相變得越來越白,當它白得像棉花時,這便是取相。
你應下定決心,保持平靜地專注於那白色的取相一小時、二小時、三小時或更久。如果能專注於取相持續一或二小時,你會發現它變得清澈、明亮及光耀,這就是似相。
你應下定決心及練習保持心,專注於似相一小時、二小時或三小時,直到成功。在這階段,你將達到近行定或安止定。近行定是在進入禪那之前,非常接近於禪那的定力;安止定即是禪那。這兩種定都是以似相為物件,二者的差別在於:近行定的諸禪支,尚未開展到完全強而有力。由於這緣故,在近行定時『有分心』還能夠生起,而禪修者可能會落入有分心。經驗到這現象的禪修者會說一切都停止了,甚至會以為這就是涅槃。
事實上,禪修者的心還未停止,只是這些禪修者,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察覺這些心而已,因為有分心非常微細。為了避免落入有分心,以及能夠繼續提升定力,你必須藉助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來策勵心,並使心專注、固定於似相。你需要精進力,以便使心一再地覺知似相;需要正念,以便不忘失似相;需要智慧,以便了知似相。
圖文取自 陳義德 line 動態消息
留言列表